【浮世汇10】爱是最大的不自由,也不仅仅是爱情
【1】@某日余生:高利贷那事的时候也说过,你以为自己不会上当,你只是没被盯上而已。被盯上是因为信息泄露,但凡需要你填信息的地方转头都会出售你的信息,国情如此,不被盯上是不可能的,或早或晚罢了。 如果骗子是以我的名义给我爸发短信,我爸也会上当,虽然我还经常给他普及这些知识。骗子以某些人的名义给我发短信,我也会上当,和聊天记录里这个家长一样,我们都有相同的软肋,就是歉疚之心……当然也有贫穷这个前提,不过不是贫穷就一定歉疚,我在农村长大,小时候好些同学因为家长说“没钱供你,下来干活吧”于是辍学了。骗子骗不到这种家长,也骗不到有钱家长,起码以这种口吻骗不到,没准儿还要被家长骂一顿――“老子本来就是要把你送去美国的”“或者“卡里连四万块钱都没有了吗,你是不是吸毒了”。 这种家长还是少数,大部分家长倾向于认为自己没能给孩子创造更好的条件,因此内疚。骗子可恨,就可恨在利用这点。看截图里骗子的措辞语气,以懂事之名行责备之实,家长在中间是有怀疑的,但他更急于从疼惜和惭愧交杂的情绪折磨中摆脱出来,已经丧失了求证的勇气。 人都是脆弱的……… 写这些,是因为看到前两张截图里的评论,确实大部分人都会怀有这种质疑,觉得被这种拙劣的伎俩骗到实在是不可思议。没什么不可思议,我本人都被更加拙劣的骗到过,我没头脑没经验吗,我比一般人都厉害呢,起码比第一张截图里那个强,自尊都豁出去了也没能成功打造一个营销号,哇…… 最后说些冷血的话。 骗子只是骗钱罢了,后续的打击来自于亲情绑架和看客的搅扰。高转的几条都提到了自杀的那个,有一个说之前那人自杀以后引发关注钱就找到了……博主都说不想活了,博主说他妈也要跳楼,你是打算推他们一把吗。 真是……没有人愿意花心思去了解他人的处境,只有骗子才做这种事,这社会还有好没好。
【2】@Kevin在纽约 :【我也来说说慈善和基金管理这点事】一觉醒来发现吵架都吵大了,原来都是朋友的。说几句,民间慈善基金在中国发展一些年了,有了一些成果帮助了一些人,但留下更多的是遗憾。
这里面既有法律法规待完善和监督监管问题,也有文化、个人信仰和品德问题,但根源出在法律法规和监管上,如果没有突破,这些争争吵吵还将持续下去,帮助不大,还会损害慈善行业最赖以生存的信用和社会评价,对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这是个坏消息。 在美国,对非盈利组织和慈善基金实施监管的法律,从联邦到州有很多,而且很细节具有可操作性。 至于监管的部门,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各州的司法部门,另一个则是美国国税局(IRS)。由于慈善基金会符合《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条款,具有税收减免的资格,占了一大个便宜,受到严格监管监督就是必须的事了。 举个例子,在美国为防止基金会以欺诈行为骗取免税资格或公众捐赠,各私营基金会每年都要填写并上报统一制定的990-PF表,详细汇报经费来源和支出情况等内容,其中甚至包括基金会最高席位的5名领导人的全年收入。 由于私营基金会管理上的不透明性,法律对于其要求不仅是“严格”,而且是完全禁止任何形式的关联交易。 比如,某私营基金会刚成立时条件困难,希望使用理事会成员的房屋作为办公场所,但是法律规定私营基金会不允许支付租金,即只能免费使用,否则将构成关联交易,这就堵死很多乱七八糟的漏洞。 更重要的一点是,基金会还必须向社会公开财务状况和活动情况,任何人都有权查看基金会的原始申请文件及990表等资料,美国人相信,任何东西只要你让它暴晒在阳光下,后面的猫腻就没有了,省时省力。 一个现实问题是,因为美国的非营利组织数量庞大,无论是国税局还是州司法部门都不可能全面顾及,所以大量的监督,所以公众和新闻媒体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就像美国的政治体系一样。 法律要求每个慈善基金会将年度财务情况上网供公众查询,正是由于这种社会舆论和大众传媒所形成的监督机制,促使了基金会的所有活动趋于规范,公开监督使得每年都有一些基金会倒闭。 美国还有个权威的慈善评估网,对全美5500家知名慈善组织进行信息发布和评估,并按照各个指标评选出各类“10个最”慈善机构,如“10个规模最大的慈善组织”、“10个一贯最优秀的慈善组织”、同时曝光那些垃圾的,搞歪门邪道的基金。 公众的评估和媒体监督机制一旦形成,往往比法律更具约束力,一个美国基金会的社会名声如果臭了,那根本都不用政府出手,很快就会关门大吉,负责人还可能面临法律严惩,哪里还有机会继续骗取公众的同情行骗? 完善的法律监管和社会监督,也是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为乐善好施国家的部分原因,据《The Washington Examiner》杂志调查报道,美国人的慈善捐款,这几年基本上在3000亿美元左右,无论是绝对数量还是人均捐款额,都占全世界第一。 该杂志统计,美国人捐赠给慈善机构的金额是英国和加拿大的2倍,更是德国和意大利的20倍,而年薪超过2.5万美元收入的人群中,每年超过一半人有过捐赠给慈善机构的记录,而美国经常招惹抨击的富人,1%顶尖美国富豪的慈善捐款,占了美国所有捐款的1/3。 最后我想说,正是有了靠谱的制度,美国不仅避免了为慈善资金这点事吵吵闹闹,还保护了非盈利组织和慈善基金的信用(Credit)和社会荣誉,这样就会有更多美国人捐款,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3】@扭腰村民 :昨夜刚刚写到关于种族歧视,今晨就读到一篇让人震惊而又必须深思的报道。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他还被后人作为一个同情弱小民族的人道主义象征。作为犹太人,他曾经说过种族主义是白人的癌症。但在最新英文出版的《爱因斯坦日记》中,人们第一次发现他曾经有过很强的恐外排他的种族主义观念。他在1922-23年曾经游历亚非国家,包括中国和日本。他的日记里写下了他对这些国家和人民的观察和看法。爱因斯坦对中国人的看法在今天看来是不折不扣的种族主义偏见。他认为日本人的智商低,但对其艺术审美则是予以赞赏。 他究竟怎么看中国人?这是一些要点:中国人“勤劳、肮脏、迟钝”,”中国人平时不好好坐而是蹲,就像欧洲人在野外拉屎一样。小孩子都无精打采,迟钝”;他先说了中国人多,似乎是个多产、子嗣多的民族,但 “如果中国人超过其他民族,那就悲催了,对我们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细思极恐”;“中国人任劳任怨,就是把他们当牛做马也不吭一声...人更像机器的奇葩国家”。 以今天普遍价值观看,爱因斯坦不仅有一定种族主义偏见,还歧视女性。他写道,“我看到中国男女没啥区别。我不懂中国女人怎么能吸引男人跟她们交配生子,还生了那么多”。 看了以后,有几个感想。一是人类族群对其它社会文化的认知是逐步进步的,也是变化的。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也持有落后的对他族认知,这跟那个时代的普遍认知水平类似。二是作为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社会文化观也是局限的,至少从现在看谈不上伟大,甚至落后反动。三是任何民族都有过落后和“低能”,但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哪个民族就是天生低能落后,永远不能进步。在先进的欧洲人眼里,20世纪初的中国是十分落后愚昧的。大概就跟中国人今天看某些非洲国家一样。最后,人无完人,就是一个伟大的德国犹太科学家也会有深藏的偏见和歧视。当自己没被歧视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高等民族,不然当自己受到歧视了就会体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哲理。而这个哲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一。自省。
【4】@北京黄亭子的郝建 :乱象源自权力还是娱乐圈? D自三匝:一个朋友苦口婆心地劝我站在挺崔一边,她以为我以情感取代了理智。我本不愿多言,但为了说明我的意见,不得已回应如下: 非常感谢您对我寄予期望,其实,我一直没变。既然如此我说几点我的看法: 1,中国社会的种种乱象,不是娱乐圈带来的,根本上是权力深入社会方方面面扭曲了一切的结果,所以应该指责的不是娱乐圈,而是权力,或者说是体制。这是根本问题。 2,我们的文艺之所以不发达,根本上是权力过度压制的结果,在审查制度之下,冯小刚也绝对是受害者,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3,崔永元把私人之间的纠葛、怨恨无限扩大到了公共领域,谩骂刘震云的女儿、现在又揭露冯小刚在美国的别墅,都是逾越了界限。他完全可以限制在对刘震云、冯小刚对他的映射上,而在这方面,冯小刚刘震云确实有过错。 4,文艺作品本质上是虚构的产物,不应该对号入座,这是常识。如果抛弃这个常识,社会将进一步丧失言论空间,倒霉的只能是大多数人。 5,关于税收问题,是可以讨论的。在先进国家,税收制度、税收额度的制定是议会定的,所以有“无代表不纳税”的常识。我们不能以富人偷漏税就忽略了税收制度的问题,也即税收制度合法性问题,否则客观上在维护这个制度。 6,崔的行为客观上是举报,问题在于,权力本身正是造成乱象的原因,靠权力来纠正偷漏税的问题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7,我本不愿意说崔的政治立场,但从他倡导“重走长征路”的行动来看,他至少是根本没看到问题所在,解决中国的问题,也根本不能通过加强集权来实现。 8,刘震云是否“卖”,需要读读刘的作品,需要考察他过往的行为,而现在很多跟着骂刘的人根本没有读过他的作品,也不了解他。如果读过他的作品,绝不会骂他没有知识分子的精神和操守。 事实上,刘对现实的批判,远远超过崔的深度和力度。综合上述,崔指责,甚至骂冯刘都没有问题,但他的做法过于任性,已经走向反面,而大众已经进入被道德感情绑架的阶段,这是很危险的。 可以想象,文艺界马上就会因此被整肃,但问题在于,被整肃以后,社会乱象就会减少吗?文艺就会好起来以至于反应人民的心声吗?此举不会是打造革命样本戏的前奏吗?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思考啊。
【5】@欧洲文艺评论:在《通往奴役之路》中,哈耶克认为,唯一进步的政策是保护个人自由的政策。当自由消失,人们赤裸裸地面对由权威制定的各种计划时,只会事与愿违,带来混乱和灾难,那时人们只能寄望于铳冶者的仁慈。自由不是要求每个人都去批判,它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保护有能力批判的人以及让社会形成一种能实现自我更新和改良的自发秩序。哈耶克论述说:“那推动人类思想发展的原动力,之所以能够正常运转,并不在于每个社会成员是否有能力思考和写作,而在于每一种观点或判断是否可以被人们批评。只要不同意见不受压制,总会有人站出来怀疑和探究那些支配着同时代人思想的观点,并以新的观点投入到辩论和宣传中,去经受考验。”这样的知识和思想变化过程,对社会整体而言就是一种自我改善过程,正是通过这一过程,文明得以进步。而这样的过程,是不可能通过正府组织有“计划”地创造或发展出来的。“认为人类心灵应当有意识地控制它自己的发展,这种观点是混乱的……当我们试图控制它的时候,我们仅仅是在为它套上枷锁,并迟早会引致思维的呆滞与推理能力的衰退。” 【6】@DrownInHoneysuckle :刚去听了个濒死体验的讲座,感觉很有意思。 van Lommel是一个荷兰心外科专家。在他的临床经验中,听说过很多患者讲述的濒死体验。其中离体体验最常见。即是病人觉得自己离开了自己的身体,升入空中俯视自己、俯视人间。 病人有离体体验的时候,一般是昏迷的,甚至脑电心电都是一条直线,即大脑已经停止工作。但他们醒来后,却能准确描述医生护士刚才的行为动作。这抛给我们一个问题,意识真是由大脑产生的吗?如果是,为什么濒死体验者,却在大脑没有活动的时候依然存有意识。 这一切听起来非常玄乎,但Lommel的相关研究确是结结实实地发表在了《柳叶刀》上。 Lommel提出了一种可能。他借用了量子力学非定域性(nonlocality)的概念来解释这种现象。打一个比方,就是意识相当于"云",或者说意识存在于云端,而大脑只是与云端沟通的终端设备。当大脑宕机,意识却依旧在云端产生,当大脑一旦恢复,意识便又传输给大脑。他在他的书中还有更详尽的解释,这本书的中译本八月份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个讲座,也有一段故事。讲座的筹办者李恒威老师有一个朋友,这个朋友在9年前的甲流中重病不起,每天体温从35-41度波动巨大。她昏迷数日,有了连续多次濒死的离体体验。她讲给很多人听,没有人信,唯有李恒威老师信了。李老师便在网上找到这位Lommel教授,把他请来做这次讲座,解决他朋友的问题。(这是怎样的一种友谊! 今天这位女士也特地从城市另一头赶来,分享她的濒死体验。非常神奇,非常震撼。
【7】@阑夕 :这个事情还挺狗血的,左边这位名叫Eric Abramovitz,本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单簧管音乐特长学生,在加拿大拿过6次国家级的一等奖,于2013年申请了洛杉矶科尔本音乐学院的奖学金,并通过了面试,这意味着他将师从北美最优秀的一名单簧管导师。 然而他不知道自己被录取了,或者说,他没有机会看到通知邮件,因为右边这位,他当时的女朋友Jennifer Lee,住在他的公寓里,并被允许自由的使用他的电脑,于是这位姑娘先在电脑上收到了邮件,然后意识到这会让男朋友离开自己身边,接着就删掉了邮件。 这还不算完,她在删掉邮件之后,担心对方还会继续联系自己男朋友,索性使用Abramovitz的邮箱向科尔本音乐学院回复了一封邮件,表示因为有别的安排而拒绝被录取。 是的,事情依然没有结束,Lee还创建了一个冒充那个单簧管导师的邮箱,借此发了一封邮件给自己男朋友,说他没有获得奖学金,并表示推荐他去读每年5万美元学费的南加州大学,她知道Abramovitz负担不起,这样就只能死心塌地的留在加拿大和她一起生活了。 结果她竟然真的如愿以偿了,Abramovitz没有怀疑这是一场骗局,真的相信自己的天赋和才能没有打动音乐名校,从而留在加拿大读完了学位,直到2015年,他去见到那位「拒绝过他」的单簧管导师,对方问他当初为什么不选择过来读书,整件事情这才穿帮。 Abramovitz以声誉遭到损害、错过教育机会和失去两年收入为由把Lee告上法庭,经过审判,在上周获得了35万美元的赔偿。
【8】@李静睿的北方大道 :《垂死的肉身》里说:“人们认为坠入爱河后才能使人成为完整的人?柏拉图式的灵魂统一?我不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你本来就是完整的,而爱情使你破裂。”是这样的,爱是最大的不自由,也不仅仅是爱情。爱甚至也不是让你快乐,它只是让你不可选择,接受命运。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 【浮世汇906】原研药一览
- 【浮世汇905】未老先登
- 【浮世汇904】老登电影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902】韩江是一位“能把细节用到尽头”的..
- 【浮世汇901】“普信男”说的并不是一个群体,而..
- 【浮世汇900】天天黑眼圈灰头土脸,还没人家扭屁..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898】希望为这场盛宴买单的不是你..
- 【浮世汇897】10年8个月又7天,这样的数字只有父..
- 【浮世汇896】怎么不可能呢
- 【浮世汇895】我们老中的应届生身份搞的跟贞操一..
- 【浮世汇894】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
- 【浮世汇893】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浮世汇892】“美国罕见致命病毒”到底有多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