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6】武大的樱花,是日本侵华期间种植的

chuntian @ 2019年03月26日 浮世汇

 

【1】@王志安 :三十多年前,我在武大读书,每年樱花开放时,就学生在樱花大道旁做生意,租和服,还有租日本鬼子服装的,腰里斜挎日本刀。然后游客站在树下,当然还有爬到树上留影的。


我当时就觉得这些租和服租日本鬼子服装的太过分,直到现在,我还是这么认为。

尽管和服在日本被称作吴服,是三国时期从中国南方传入日本的,但不可否认,就目前而言,中国人将其称作“和”服,认为这是日本的象征。

更关键的是,武大的樱花,是日本侵华期间种植的,当时武大被当作侵华日军华中区司令部,武大的学生宿舍,被用作日本伤兵的病院。日本为了慰籍这些伤兵的思乡之情,就在武大学生宿舍前的道路两旁,种植了一批日本樱花。

这就是武大樱花的由来。

现如今武大的樱花很漂亮,每年游人如织,但这段历史不应忘记,尤其是在武大这个地方。

 

 

【2】@五岳散人:那个所谓“山东聊城医生开假药案”终于以警方认为医生有错,但并未盈利犯法的结论画上暂时的句号。


就我所知,这件事基本过程是某人家属癌症晚期,苦苦央求医生介绍买国外药品的途径,医生只好把从境外买药的、同为患者的人介绍给她。

医生、代买药物的患者都没有从中赚钱,而是出于仁心帮了此人。但此人的亲人去世后,倒打一耙,说别人卖给她假药。然后山东卫视做了报道,不但没有揭示真相,反而令医生、代买者享受了一段牢狱之灾。

这种人吧,应该死一户口本。

固然山东卫视对此案的报道体现出极为低下的新闻素质,但这并非是事件的根源。

我们知道,所有不在国家相关部门注册并允许销售的药品,哪怕是美国、欧盟、日本等世界上最严格的地区都是合法药物,在我们这里都是“假药”。

这就更别提印度那些“正规”仿制药了。

从这方面说事儿,甚至您都不能说警方做的有什么问题,因为按照规定这确实是“假药”,警方按照“假药”办,能有什么毛病?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癌症大国,最近政府也在以各种方式推动药品进口的开放、特效抗癌药物进入医保,《我不是药神》的热映,也说明这个问题已经严重到成为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了。

这不是单纯出了个该死一户口本的坏人那么简单,从上到下都有问题。

山东卫视该不该为自己极低的新闻素质道歉?
警方的强制措施是不是过于僵硬?
这些其实都是整个链条中最不重要的环节。

最重要的还是药品的准入机制,这个才是出现此事、并且差点儿让恶人得逞的根本。

 

【3】@爱豆研究中心:张国立去南极的事儿是这样的:1988年中国科考队去南极建立中山站,四川电视台跟随科考队去拍一个3集的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顺带拍一部纪录片和风光片。导演唐毓椿跟张国立原来是四川人艺的老哥们,所以请张国立一起去。摄制组一共7人,4个演员,一个摄像、一个美工,一个导演。张国立除了当演员,还要当副导演、副摄影、策划、统筹啥的。他之所以去南极,除了能干,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活儿钱比较多,补贴是双倍的。当时他认识了邓婕,要跟前妻离婚,想多赚点钱给前妻做补偿费。


88年11月南极科考船从青岛出发,一路上挺顺利。到了南极离登陆地还有几海里的时候,遇上了浮冰,结果船被困住了。这艘“极地号”不是破冰船,只是抗冰船,是从芬兰买的二手货,遇到厚冰层,根本动不了。船在浮冰的间隙中艰难前进,船头还被撞了个洞,好不容易到了离岸边400多米的时候,遇到了冰崩。也就是漂浮的冰山炸裂了,水下的冰块被挤压着往上蹦得老高,很吓人,冰山裂开后,以很快的速度向科考船冲过来,形势非常危及,好在运气还不错,最终没撞上,船头的破洞也没漏水。

不过冰崩之后,四处都是浮冰,船根本动不了,靠不上岸,而且天气转暖,很可能再次发生冰崩。船上100多人先用直升机疏散了一部分人到陆地上,留下一些人继续想办法让船靠岸。由于船上载了很多建设中山站的设备,加上这次科考任务全国都在关注,所以不能弃船。张国立的摄制组被要求拍下全过程,这样万一船沉了,把录像带扔到直升机上,还可以向国家和人民有个交代――我们不是弃船,是战斗了最后。

所以张国立也没上岸,就在船上拍摄,还要帮着想办法让船靠岸。队长当时想个办法是把前面的浮冰炸开一条缝,然后船顺着缝隙靠岸。船上有炸药,但没人会用,问到张国立的时候,他也不会,问他有没见过使用炸药?张国立说以前当铁路工人修路的时候见过,于是,他就这么成了爆破组长。

张国立找了十个年轻小伙子,每人负责一个炸点,十个点同时起爆,就有机会炸开浮冰。然后先开始凿冰坑,放炸药,南极的冰巨硬,一个坑就得凿8小时。放完炸药,十个人要同时点那个导火索,张国立指挥,结果其他人都点完跑了,第二个还没点着,张国立飞身冲过去,让二号位的人快跑,自己用香烟点着了导火索,往回跑没多远冰就炸了。还好命大,冰块哗哗掉在身边,没一块砸到他。

炸开浮冰,船顺利靠岸,由于被困了很多天,耽误了建站时间,上岸后,100多人没日没夜赶工,张国立他们除了拍摄,也要帮忙建设,每天搬运几吨的水泥、石料,手套磨破无数双,手上被冻裂的伤口无数。电焊工缺人的时候,张国立也顶上。那时候是南极的极昼,没有黑夜,困到不行就去看看企鹅,企鹅打盹了,就跟着睡一会儿。经过一个多月建设,1989年2月26日,中山站终于建成。落成典礼时,张国立是升旗手,那天他流下了眼泪。 

南极之旅140多天,张国立在途中过了自己的34岁生日,他说,一辈子的苦在南极都吃完了。回国途中,其中一位演员因为突发心脏病还去世了。张国立最终荣立二等功

 

 

【4】@GK同人于野:广电总局的工作风格,即使在中国都是非常奇怪的。它不像一般新闻检查是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它是调控老百姓的精神生活。


一两个宫斗剧火了,广电就开始担心中国成为宫斗之国,然后它就要禁止宫斗剧,甚至顺带压制所有古装剧。广电把精神生活当成了宏观经济,特别担心过热。

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持广电的做法,唯一的解释是部门要通过刷存在感来把自己做大做强。广电是个寄生在党和人民身体上的特殊利益集团。


@祝佳音: 想多了,这是有非常严密的逻辑链的。一个宫斗剧火了 = 会出现大量宫斗剧 = 大量人会看宫斗剧 = 宫斗剧会成为社会矛盾频发载体 = 社会对宫斗剧开始口诛笔践 = 老干部在会上怒斥宫斗剧 = 作为主管部门的广电会担责任惹麻烦 = 好他妈麻烦 = 先他妈把你干了再说……

 

 

【5】@纽约北大飞:我觉得在亲密关系中,发现对方居然相信地球是平的(911是阴谋,等等),绝对是serious red flag。因为这不是什么孤立问题,而是预示着其他一系列问题。比如:


1、这说明此人整体思维方式有重大问题。而这种重大问题绝不会仅在地球是圆还是平这个看似无关痛痒的点上表现出来。肯定会表现在大量其他问题上。

2、这说明此人接触的信息和圈子有问题。绝大多数情况下,相信这种奇谈怪论,尤其是相信到了要和自己的伴侣吵架的人,都不会是自己“独立思考”达到这一点的。一定是处在某个阴谋论圈子回音室中,彼此不断强化“信仰”和“信心”。所以你要是和这种人长期在一起,那就等于你不但要和他较劲,还要和他整个的圈子较劲。

3、正常人的交往也有圈子,但阴谋论者的特点是,他们的圈子格外单一,那个由同样的阴谋论者组成的圈子在他的生活中是统治性的。原因很简单,他认识的其他方面的人,很可能会因为其相信阴谋论而(正确的)认定其为怪人而对其疏远(你要是带着这么个人去个饭局然后此人争辩一通地球是平的,你也感觉特别丢人对不对)。所以他就更加会回到那个唯一接受他的圈子寻找“温暖”。

4、和第一点有关,相信了一个阴谋论的,相信其他阴谋论也容易得多。既然你能相信911是阴谋,再相信地球是平的障碍也没多大。造成这一点还不只是因为阴谋论者整体思维框架有问题,还是因为,他们为了justify阴谋论,一般会否定正常靠谱的主流信息渠道,比如会认为主流媒体才是毫无可信性的。他们会转向各种“另类”媒体,向各类阴谋论和谣言敞开大门。

总的来说,亲密伴侣居然是这么一个人,那就是颗定时炸弹。不论此人其他方面有多么好,都得立刻分掉。而且还应该反省一下,和这样的人走得这么近,自己出了什么问题?比如:他居然相信地球是平的,其他方面他有没有表现出什么异常?我为何没觉察到?再比如:我是通过什么圈子认识此人的?这个圈子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我和他为何在此处有交集?

 

 

【6】@轻成一只飞燕 :我从来没给我女儿讲过《海的女儿》这种“经典童话”。但是她爷爷送给她的故事机里有这篇,好像还是董浩叔叔录的,有一次我刚好听到小美人鱼已经化成泡沫了,赶紧上去把开关按了。


虽然我还不确定我女儿听不听得懂这个故事和我说的话,但我当时立刻告诉她,别学小美人鱼,她们鱼类智力不高,你是人类女孩,你有脑子,没有任何人值得你付出生命。

男人写的童话真是完全不讲逻辑。就为了一个只看过一眼的男人,需要用姐妹的资源(美丽的长发)、自我的阉割(无法说话)和终身痛苦的代价(直立行走如刀割),换一个所谓的“爱情”?海巫婆作为一个美人鱼群(女性群体)里拥有超能力的神职人员,居然会想出这种没有任何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方案,矮化海洋女性物种,跪舔人类男性?

包括所有happy ending的王子公主式童话也不适合讲给女孩听。她们不是只能年轻美丽柔善可欺,也不是只能有嫁给王子这一种结局。

其实就连《龟兔赛跑》这种完全看不出性别歧视的寓言故事也非常反智。我给我女儿讲这个故事的时候告诉她,如果你明知道自己是乌龟,遇到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兔子来挑衅,你不要和它比赛跑,你和它比游泳。

小朋友真不容易。老母亲更不容易。

 

 

【7】@游识猷:读到一个新研究,大锅饭有利于心理健康(不对)。


其实是个大规模相关性研究,研究者调查了丹麦1309家公司里的将近32万员工。发现在工资和绩效挂钩( pay-for-performance ,P4P)的公司里,员工使用抗焦虑药或抗抑郁药的几率高出5.7%。

基本上,除了表现最优异的员工,其他人都有焦虑抑郁问题。因为①有些人天生厌恶风险和不确定性,②与最好的人相比产生嫉妒和痛苦,③业绩考核要求直接造成压力,④本来就负债或经济紧张的人会受到降薪的巨大冲击。

心理问题最严重的是两种人:表现较差的员工,更容易焦虑抑郁。超过50岁的员工跳槽能力降低,因此也更容易焦虑抑郁。

表现较差的员工会离职,还有些员工会因心理健康问题而离职,因此离职率会上升。

为了应对心理问题,吃药、喝酒的几率会上升,而这两种“松弛方式”都会造成新问题。

出现心理问题的女性员工更可能因此离职,出现心理问题的男性员工则离职率没有显著上升,但可能不是因为男性更坚强抗压,而是因为男性通常更过度自信,且不善于理解和预测自己处理压力的能力。

总之,研究结论是,KPI本身就是足以引发巨大焦虑抑郁(以至于需要吃药来缓解)的存在。这方面造成的成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_(:з」∠)_

Dahl, M. S., & Pierce, L. (2018). Pay-for-Performance and Employee Mental Health: Large Sample Evidence Using Employee Prescription Drug Usage. O网页链接

 

 

【8】@Kevin在纽约 :「美国公民、绿卡上大学,怎么付学费?」你们一定听说过美国私立大学的学费很贵,至少很多留学生是这么说,但如果你是美国公民和绿卡,会是什么样呢?以美国权威大学评论期刊《普林斯顿评鉴》(Princeton Review) 所列举的数据,我拿两所大学做例子,看看美国学生学费怎么付:


●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这家常春藤名校,去年的学杂食宿费一共是6万2750元,全校美国学生平均奖助学金为5万1365元美元,所以学生只要负担1万1385元就可以了。而且符合学贷标准的学生拿到钱之后,不用还,因为它以“赠款”名义发出,当然这只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情况。

● 耶鲁大学 ( Yale University )

该校学杂食宿费6万4650元,平均美国学生获得的奖助学金4万7960美元,因此学生只需负担1万6690元。耶鲁每年编列1亿4000万元给需要的学生作为奖助学金,2019学年度,超过10%的美国学生,根本一毛钱都不用付给学校。

美国顶级私立学校的学费通常是最贵的,但他们的学生并没有感觉到太多经济压力,当然,如果是一般的私立大学,给美国公民、绿卡的奖助学金并没有这些顶级大学这么多,但他们的学费相对这些顶级名校,也会便宜一些,互相抵消之后,学生负担也不是那么重。

所以美国公民和绿卡身份,在上私立大学时,在扣除奖、助学金,低收家庭还可拿到联邦无息贷款后,压力不算大。

当然如果美国学生选择上公立学校,如果家庭收入不高,比如在纽约低于11万美元,孩子可以免费上纽约州和纽约市的公立大学,一分钱学费都不用交。

留学生念本科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很贵。熬到博士PHD后就好了,通常不交钱还能领一点小钱。

 

 

【9】@whaaaaaatf:说几句关于新推出的Apple News+吧,虽然这项服务有可能永远没有机会在国内上线。

从今天#苹果发布会#上可以看到,Apple News+的合作伙伴并不多,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主流媒体还是比较谨慎的,尤其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两家主流媒体,都选择暂时不与苹果合作,他们本身已经拥有了上百万的订阅,如果和苹果合作可能反而会影响自身订阅用户的增长。这也算是吸取了当初电视媒体为了短期利益和Netflix合作,结果亲手养大了威胁自己生存的对手的教训。
最重磅的两家是《华尔街日报》和《洛杉矶时报》。《洛杉矶时报》和苹果合作完全可以理解,作为一家曾经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并肩的大报,在被Tronc集团折腾得半死不活之后,被华裔富翁黄馨祥买下,现在野心勃勃准备重振旗鼓,自然要趁着其它主流纸媒没有入驻之前从苹果这里抢一点红利。《华尔街日报》选择和苹果合作我一开始看还挺意外的,但现在根据媒体消息,《华尔街日报》并不打算把所有内容都放进Apple News+,只会放普通的时事新闻以及视频等内容,最强的商业报道依然在付费墙内(WSJ单独订一个月三十多刀,Apple News+一个月十刀,天下当然没有这样的好事)。
剩下提到了的六家媒体:
The Skimm,美国一家在青年女性中比较流行的媒体,每日的newsletter订阅超过100万;
The Highlight by Vox,Vox.com旗下精选的部分内容;
Vulture、Grub Street、the Cut,都是New York Media一家的,是旗下的娱乐、美食、时尚频道;
Tech Crunch,美国较为老牌的科技媒体,不过近几年发展不是很好。
当然,对于大部分读者来说,每个月10美元可以买到三百多份杂志的订阅还是非常物美价廉的。
不过这不是苹果的独创,前身是苹果公司2018年3月收购的杂志订阅服务Texture。Texture被人称为是“Netflix for Magazines”:每月支付9.99美元,用户就可以阅读包括《纽约客》、《名利场》、《时代周刊》、《国家地理》等上百种杂志。
Texture其实更恰当的称呼可能是“Hulu for Magazines”――就如同由迪士尼、21世纪福克斯、时代华纳等电视媒体巨头合资建立起的流媒体服务Hulu一样,Texture是由康泰纳仕(GQ、Vogue、纽约客等杂志的母公司)、时代公司(时代周刊、财富、人物等杂志的母公司)、新闻集团(华尔街日报的母公司)、Meredith(2018年收购了时代公司的另一家媒体集团)、赫斯特(时尚、时尚先生等杂志母公司)合资在新媒体上进行的尝试。
但就如同Hulu无法追赶上Netflix一样,这种多家传统公司应对互联网冲击而联合推出的产品比如要受到传统业务的掣肘,Texture的体验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没能在市场上激起多大的水花。终于在2018年,Texture被出售给了意图进军新闻媒体市场的苹果。
尽管没有透露价格,但对于苹果来说这笔买卖肯定物超所值。根据之前媒体报道,苹果和媒体在订阅收入上是50/50分成――苹果公司会保留订阅收入的50%,剩下50%会根据用户花费在各家媒体上的时间进行分配。这比苹果之前不断被吐槽的30%的苹果税还要狠,但Texture原本就是各大媒体杂志集团合作建起来的,原本签约的分成比例就是50/50,这样划算的买卖要是苹果自己去谈肯定拿不到。
原来Texture收费就是如此,而这次更新后的Apple News+看起来体验比起之前的Texture好了很多,Texture很大程度上还是单纯的将纸质杂志搬到手机/平板上,App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但看到更新后的Apple News+,手机/平板上阅读杂志的体验肯定比之前好了很多。
但对于媒体来说,到底要不要入驻Apple News+合作就很纠结了。苹果原来的Apple News有8500万的MAU,的确给不少合作的媒体带来的很多流量,但也有很多媒体在抱怨拿不到钱、广告位卖不出去。如果Apple News+能够提供额外的收入,短期内的确能帮助不少新闻媒体续命,好像是天大的好事:将已经生产出来的内容分发到一个新平台上的边际成本接近于零,不需要多少额外人力,还能获得或多或少的额外收入,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但长期来看,有Netflix前车之鉴,除了分得的收入之外,媒体无法获得读者的数据,更无法和读者直接建立起联系。最终放任Apple News+做大,直接订阅媒体的用户越来越少,这点和媒体自己发展付费订阅的初衷背道而驰。

但媒体还是缺乏集体行动能力,如果现有的合作的几家尝到了甜头,可能越来越多的媒体会选择一窝蜂涌向Apple News+,毕竟有苹果的高端形象加成,和Apple News+的合作也能提升媒体的形象。原来免费版的Apple News就有不少媒体蜂拥而入,现在在这样的媒体寒冬里,稍微给一点甜头,大部分媒体都会忍不住的。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