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65】大洋国的仇恨教育

dasheng @ 2020年04月18日 浮世汇

【1】陈君乐   

前两天看到李文亮医生的故事被写成儿童读物在美国出版的消息,还曾有过一层李医生被人当枪使的担心。然而在看到了图文版的故事全文之后,发现自己完全是小人之心了。虽然细节与我们熟知的情况有所出入,科普部分也非常浅显(毕竟是写给孩子们看的),但这依然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好故事。不仅是李医生,武汉乃至整个中国在这次疫情中所做出的努力都得到了充分肯定。看过了太多成人世界里被这次疫情所激起的丑恶,我竟有些感恩于这样的青少年教育。但愿等到看过这本书的孩子们在彼国长大成人之时,全人类之间的仇视和对立,能够消弭掉一些吧。
故事写得不长,我把全文翻译了一遍,你们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起感受一下:
从前,在中国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医生,他名叫李文亮,是一名眼科医生。李医生在一个名叫武汉的城市工作,他每天要帮病人解决各种问题,有些需要配眼镜来看清更远的地方,有些则需要看清近处的东西,还有些老年人需要进行小型手术来改善视力。李医生热爱自己的工作,他总是满怀乐意地照看着每一个病人。
然而有一天,他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原本症状各异的病人们,似乎都患上了同一种疾病。看起来像是非常严重的感冒,有点像是流感,但又和李医生过去所接触过的所有流感都不一样。
医生立刻把消息告诉了他的同事们,警告他们现在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流感,虽然他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但看起来传染性非常强,因为他发现已经出现了七名患者。
第二天,警察敲响了李医生的家门。他们要求他不得再发送这样的消息,否则就要把他抓进监狱。他们觉得李医生的过激反应毫无道理,希望他不要再吓唬其他医生。
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越来越多人感染上了这种奇怪的流感。这下病倒的人变得非常非常多。
李医生的同事们很快意识到他是对的,这种流感是一种前所未见的病毒所引起的。他们开始一起投入工作,一些人开始在实验室里研究病毒,弄清它的传播方式,另一些人在照顾病患,还有一些人则着手研究疫苗,以保护更多的人。
在病房里治疗的每一个病人,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每一个小时,都让医生、护士和研究者们学到了新事物。他们发现这种病毒属于一个名叫冠状病毒的大家庭,当你在显微镜下观察这种病毒时,会发现它们就像是戴着一顶皇冠。Corona这个词就是皇冠的另一种说法。
警方向李医生表达了歉意,但为时已晚。这时医生已经病倒了,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
医生们发现,病毒来自于一种动物,蝙蝠或者是蛇,但他们无法确定。想要获得准确答案是很难的,因为你无法直接拷问病毒。通常来说,在动物身上的病毒不会让人类得病,但这是一种新型病毒,还需要进行很多研究工作才能知道它的习性。与此同时,医生们还需要想办法保护尽可能多的人不受病毒感染。
研究者们发现了一个重要事实:就算是没有咳嗽发烧的人,只要与其他人拥抱、接触或是亲吻,那就有可能把病毒传染给对方。
他们还发现,当一个人咳嗽或打喷嚏,把飞沫溅到门把手或是电梯按钮上之后,即便过了几个小时,如果有人接触了同一个把手或按钮,也可能被病毒感染。
同时研究结果也显示,如果你用肥皂彻底把手洗干净的话,病毒就会消失。
研究疫苗成了众中之重,这样人们就不用为拥抱和坐电梯感到担心了。事实上,疫苗可以让人们在直接接触病毒时也得到保护,就是由于有了疫苗,如今我们才不再害怕麻疹和水痘。
但在研究者们还没有研发出疫苗之前,人们怎么才能保护自己不得病呢?
科学家们得出的结论是:人们必须被要求待在家里,这样病毒才无法传播,得病的人才会变少。真正得病的人会得到必须的照料,而研究者们则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寻找解决方案。
武汉的医生们把情况告诉了其他国家的同事们,但很多人都觉得这只是中国的问题,不会影响到他们,所以他们并不关心。但没过多久,病毒就来到了意大利、法国、美国、西班牙、德国……
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愿意相信,就像武汉的警察们那样,全球其他国家的政府也不听科学家们所说的。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他们总是这样说。但生病的人不断涌进医院,很快床位就不够了。没过多久,其他国家也开始要求人们待在家里,孩子们也不去学校了。
“这会持续多久呢?”孩子们问道。
可是,就连大人们也不知道答案啊。
他们所知道的是,即便学校关门了,孩子们也得继续学习,继续完成作业。这是因为,想让人们可以再次安心地拥抱,安心地一起乘坐电梯,那我们就需要培养出许许多多像李文亮那样的医生,许许多多的老师、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和研究者,来共同付出努力。

 

 

【2】@林奶粒 

端对基辛格中美研究中心主任戴博(Robert Daly)的采访太好看了,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在改开初期就来到中国,对中国社会有深入观察的China watcher是如何理解中美两国的自身问题的。他对中国的一些看法很有启发性:

“中国记者经常问外国人怎么看中国。其实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们怎么看,以及你们能不能表达这些看法?中国并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们去怎么做,只需要听听中国人想要什么。”

“中国说内外有别,但超级大国是没有内外之别的,你在国内做任何事情都是你国际公共关系的一部分。你不能说别看我在国内做什么,不关你的事,可在国外你得听我的……这就是为什么中方没有办法发展他们想要的软实力或者话语权,他们不能说服全世界。”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理解启蒙和现代性,以及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中国还是一个非常封闭的国家,他们只能看到中国,而看不到世界。”

“世界上大多数艺术和文化作品只回答一个问题:何以为人?而中国大多数的作家,或者电影剧本作家什么的,他们问另外一个问题:何以为中国人?他们不是在关注人类的境遇,而是在关注中国人的境遇。”

 

 

【3】Ent_evo  

我今天读了Will Oremus的一篇文章,解答了一个长年疑惑:到底为什么疫情的时候会缺厕纸……

大家都笑话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人,说他们抢购和囤货。疫情开始的时候的确有人抢购囤货没错,但是道理上超市应该几天就能补上货才对,毕竟你不可能每周都去超市拉一车纸回来,别的不说,放哪儿啊?

但实际上有个符合逻辑的另外解释:疫情期间的人真的需要购买更多的厕纸。这倒不是因为大家上了更多大号,而是因为隔离和休工,更多的大号上在了家里而不是办公室、商场和学校里。

Oremus说,“把商场厕纸拿去超市卖”不是解决方案,因为商用厕纸和家用厕纸就不是一种东西,拥有完全不同的供应链……

美帝标准商用厕纸的产品形态和平时买的厕纸是完全不同的,每一卷都又宽又大,出厂的时候更是巨大一包,没法在超市直接上架。

而且很多时候二者根本就来自完全不同的造纸厂,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物流途径,就算能卖,就算消费者不挑,生产方也没有现成的渠道供应给零售端,包装运输集散,好多事情都要重新折腾……对于厕纸这种本来没多少利润的东西,专门为疫情而商讨一整个新渠道很可能其实是不划算的。

厕纸本来是个量大而便宜的东西,造纸厂都是纯为生产效率优化的,全天稳定满负荷输出。能这么做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正常情况下厕纸的需求也是十分稳定的。现在疫情是突然带来了不稳定因素,但如果为了这个改变生产链,那好多效率上的东西都不划算了,何况疫情结束之后还要改回去。

所以结果就是,至少在欧美,厕纸行业没有能力应对市场突然动荡,就算没有人抢购和囤货,也是要缺货的……

厕纸是个极端场景,但欧美别的行业也有类似情况。学校和餐厅的香蕉订单都取消了,可是杂货店的香蕉供不应求,因为学校午餐香蕉是150个一箱的单只小香蕉,而杂货店卖的是一排排的大香蕉。啤酒也有类似问题,餐厅消耗许多桶装啤酒,但居家只会买瓶装和罐装的。

当然长期来看,产业能恢复。说到底,纸就是纸,香蕉就是香蕉,供应链什么的最后总还是能改的。但的确很多行业优化得太高效了,结果遇到意外反而丧失了灵活性。(生物学里“太特化的物种面对环境突变是否更容易灭绝”还是个争吵中的话题,但的确是有那么一些支持的证据。)也许我们真的是稳定环境里待得太久了。接下来几十年要是环境和政治进一步恶化,说不定还有好看的……

Will Oremus, What Everyone’s Getting Wrong About the Toilet Paper Shortage. Marker @ medium

 

@木遥 

上周 @Ent_evo 发过一篇微博 O网页链接 ,讲为什么美国的厕纸供应链会发生问题。

直接原因是疫情期间厕纸的使用地点变了。人们本来拉在办公楼里的shit现在都拉在了家里,shit总量还是那么多,但家里用的厕纸和办公楼是不一样的。一个是小包装,一个是大包装(美国办公楼的厕纸卷很多都像一个大磨盘一样大)。虽然看起来厕纸还是厕纸,但两种厕纸的物流和分发链条都彻底分化固定,并不能适应疫情这样突发的调整。

现在同样的事也发生在肉类上了。人们还是要吃肉,但馆子下的少了,家里做的多了。给饭馆供应的肉和超市里的肉也是两种不同规格的。大型连锁餐厅是美国传统上肉类消费大户,他们买肉的渠道跟居民超市完全不同。所以物流和分发链条调整不过来。

结果是导致有些地方上游的猪无法出栏,甚至有农户都在被迫考虑直接把活猪销毁腾地方了(猪太密集会导致卫生问题)。

(更不用说有些肉厂本身也有疫情。前几天南达科他州的 Smithfield 公司爆出了五百多人确诊,对这个一共才八十万人的小州来说简直是灾难性的。Smithfield 是双汇的全资公司,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占了美国猪肉生产的 4% 多。

总的说来这是美国这种市场机制的结构性问题。每个细节都被市场压力驱动得过度优化,没有冗余。个别行业平时就会面对潮起潮落,不得不自备 resilience,但厕纸和猪肉大多数情况下起伏很小,于是市场上每个环节恨不得都石头里榨出油来。大的波动一来,全部傻眼。

从工程师的角度看,一个可能的改革方案是让全社会的生产更模块化,更容易调整,也更能分享冗余和备份。但美国不是计划经济,如何让市场自发形成这种机制的道路很不明朗。算总账的优化跟各自算小帐的优化路径是不一样的。

这一点新经济领域的大公司做的明显更好。公司内部总是鼓励模块化,最好人人都是通用螺丝钉。能复用就复用,reorg 永远在路上,一声令下一个部门裁撤去做另一项业务,最好当天就能无缝接轨。——这都是被硅谷风吹雨打逼出来的。

但整个社会并不是一个大公司。

如果大波动真的是低概率事件,这样也能凑合。但现在世界显然进入黑天鹅大规模迁徙的时代了。一边猪杀了也运不出去一边吃不到肉的故事可能从此常常会有。这不是1929年的老故事,这是2020年的新故事。

 

 

【4】@黄志澄 

长征3号乙火箭发射失利——知乎观点汇总
原创 zzm1026  张工头  前天
虽然自己不是航天人,但却一直关注着。

或许有人会说这是中国航天的“至暗时刻”,网上各种观点都有,但我相信所有的观点和吐槽,都希望中国航天能够日益壮大。
或许我们高估了自己的航天技术,或许我们在一次次自我催眠式的宣传报道中迷失了方向。失败可能是科研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我们也能从失败中“复盘”我们是否真的走得正确,听听在大家心中“中国航天”到底怎么了?如下所有都是知乎复制原文,未做任何评价仅进行了分类:
1、工资待遇低

1、为啥觉得工资低,是因为最近两年年轻人能进我们部的都是最好的硕博士,在校招时候分分钟拿下各种互联网offer甚至ssp,但是为了星辰大海理想来干航天。结果工资只有互联网三分之一,干的活还很没有成就感甚至受到很多委屈,而且加班巨狠。这才抱怨工资低,因为都是比较出来的。
2、房价上天,火箭下地。一个城市不能啥都搞,不管怎么样,航空航天军工这些产业,真的已经不是北京需要的了。就像深圳的制造业会慢慢把生产、甚至研发逐渐向周边转移一样。
3、有说提升待遇的,我想说提升待遇的边际效益不大。为什么?航天系统现在划水的人很多,而且划水的待遇还不比一线人员低,要提待遇这些人要不要提?当然要提!如此,考虑到庞大的人员基数,就算上面每年多拨一笔钱,均摊到每个人头上也不会太多,对一线人员激励程度有限。还不如做好分蛋糕的事,好好改革下内部分配和激励制度。
4、我见过的人,从退休返聘的老专家到刚来的硕博士,没有谁在真正来任务的时候计较收入啊房子啊等等问题的,都冲上去无上限的加班,然而很多时候,他们面临的是永远也完不成的工作,甚至这些工作间互相干扰扭成一团乱麻。这时候的无力感,会把有责任心的人逼疯,没责任心的人就转成混子了。评论区有人说了“首位淘汰”,非常贴切,越有责任心的人面对这种情况越吃亏,反倒是没责任心的人,反正我就能干成这样,爱咋咋地呗。我接触的都是技术岗的人,特别是从校园(基本都是国防军工院校)毕业校招进来的硕博士,开始时工作态度都一个赛一个,不过嘛,大部分最后都被磨死了。。。

2、管理水平不够

1、中国航天,资源不多,却维持着十几个型号的火箭运转,标准不通用,山头割据,空转空耗。
2、手工作坊,长时间加班工作,精神疲惫,就算是已经做了千百次的操作也会做错的。更别说去年很多人一周工作时间要顶到100多个小时,这种攻关时候才有的情况,在去年是常态。就算是有过连续通宵刷题经验的同志,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3、中国航天最重要的,其实还不是钱,是还有些航天报国情怀的技术流年轻人。现在空消耗的就是这些人的健康和热血。等这些人完全耗完、心死了,中国航天就会彻底变成死水一滩,再怎么贴钱打强心针也起不来了。是时候进行改革了,在老本被消耗干净之前!不要在满足于老火箭上挂个件就当重大技术突破了集中资源,决死突围的时刻已经到了!
4、很多走的人,问他意见最大的地方,不是收入,而是工作不讲科学,来了任务就接,工作干不完就加班,加班也干不完就996/007,然后还是干不完,因为最大输出在周工作50小时的时候可能就已经突破线性区了,越干效率越低,甚至总工作量可能还不如40小时,因为好多工时都补加班脑子不转时留下的坑了,这种情况多了就会有一种无力感,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不知道自己干的事情有什么意义,然后就崩了,有的人开始摸鱼,转变成最讨厌那种混子;有的人开始转向吹牛逼,反正工作不是我具体干,我牛逼吹出去,总有死心眼的连续一年一周60小时把事赶出来;还有的人就跑路了。
5、少搞点bm检查、安全检查,去年有一个月在搞这些东西,正经活撂下,三天两头背题考试;少搞点班组评优,QC竞赛这些胡里花哨没有卵用的事情,绞尽脑汁吹牛包装,ppt写到吐血。
3、技术上故步自封

1、今年以来第二次发射失败,90年代初推出的航天质量管理归零,一度让中国航天质量一步步提升,但创新性上严格卡死,新技术新器件不得超过规定的百分比,否则不通过出厂认定。现在需要创新了,为了火星探测搞大载荷了,问题频出,从历史积淀上来看也是正常的。
2、中国航天最重要的,其实还不是钱,是还有些航天报国情怀的技术流年轻人。现在空消耗的就是这些人的健康和热血。等这些人完全耗完、心死了,中国航天就会彻底变成死水一滩,再怎么贴钱打强心针也起不来了。是时候进行改革了,在老本被消耗干净之前!不要在满足于老火箭上挂个件就当重大技术突破了,集中资源,决死突围的时刻已经到了!
3、我嗅到了一丝不妙的气息,我们的航天已经站在恶性循环的开端了。以美国为首的民用商业航天越来越成熟,未来的国际订单几乎无法避免的回向美国,如果不改善,很可能未来没有国际市场,只有国内市场了。钱少了,更难研发出先进的型号,更难争取到国际市场。中国航天从1996年之后就没有国际市场了,凡是含有美国零件的卫星都不得由中国发射,这颗帮印尼打的卫星是国产的。
4、这几次失败有共通性,都是低温部分也就是氢氧发动机相关的环节出问题(不一定是发动机本身坏了),包括长五的失败,也是YF77相关系统导致的。现有的几种发动机当中,氢氧发动机的技术含量最高也最全面,而且我国的氢氧机研制独立性相当高,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独立科研+工业的真实水平。
5、很多朋友问,我国军工这些年与美国差距越来越小,为什么航天却没有跟上。正确的答案是,军工与美国的差距并不像你们想象的那么小。武器属于保密比较严格的领域,我国又格外重视,因此现在放出的各种消息真真假假,完全不能代表实际水平。航天则完全不一样,不管你放多少烟雾弹,最终总要发射到太空的,这类指标普通人都可以查证,无法造假。我之前关于航天的答案里经常说,从氢氧发动机上可以看出,现在我国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水平其实是不如日本的。每次我这么说都会招来一堆人骂,不知道这些人现在有没有改变看法。

4、军工遗风

1、国内航天业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军工遗风。无论是科工还是科技,本身都脱胎自七机部。九大部中,五机部抛开不说,二、三、七部最早都是基于军工的,后面慢慢才有了民用的需求。这导致国内几个领域的管理风格带有军队色彩。军队是什么管理风格呢?“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正好反着来的。虽然现在航天和军队已经完全分开了,但是方方面面还能感受到军队思维的影响。
2、任务来了你就得接,人手不够加班,不要讲客观条件。问题是科研这东西吧,实际情况怎样就是怎样,你拿军令压人也好,拿大义鼓动人也好,对推进科研都没什么帮助。总是逼迫科学家突破客观条件,人家就不给你好好干了,不能糊弄科学,但是糊弄你还是没问题的。
5、航天仕途

在过去一直使用成熟技术可以带来稳定的成功率进而领导们可以转入另一个赛道,我个人希望做一些改革允许增加航天口子的待遇,断掉航天口子转仕途或者说转仕途不以求稳的成绩做重要权重,否则实在是太束手束脚了。长五的暂时挫折让雷凡培被贬了,但是长五却是近些年难得有技术进步的产物。我不希望类似下面的新闻越来越多.....

航天仕途
6、体制问题

1、中国航天在2010年后发展失速,有点类似于日本航天在“失去的20年”时的情况,也就是说很大程度上是经费不足导致的。倒不是说少给了,而是在技术升级换代,需要拼命烧钱的时候,没钱可烧。这和国家发展方向有关,暂且不提。
2、除了资金之外,就是航天业的体制问题了,年年谈月月谈,我都烦了。但之所以现在还在谈,就是因为没改。你看美国,SPACEX成功后,没人再嚷嚷洛马波音改制的事了,因为改革已经成功了。波音?原地破产就好了。
3、上一次(2009年8月31日)也是发射印尼通讯卫星,在轨交付,所以有人建议航天科技要不要算算和印尼是不是有些八字不合。
4、说老实话,星辰大海的向往是真的浪漫,那种理想的感觉无法言语。穷,真不是主要的。大家都穷,吃咸菜也干的下去,问题根本就不是穷。可能领导们看到这些航天人一波一波往前冲,也觉得是些傻韭菜吧。怕的是心冷。就是怕,在无边无际的任务下压里,不断的循环空转空耗,一定会有一个时间点,你突然感到你的奋斗,你的激情,你干的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时候,血就凉了。很多人说,给房子给补助给户口就行,问题根本就不是给两套房的事儿,就算全给了,也是把劣币驱逐良币的进程加速了而已。
7 、任务量巨大

1、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的一系列失利都不是孤立的,而这一次的失利对于后续所有任务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归结到底,造成今年的发射形式如此艰巨的原因,是航天单位的产能无法跟上需求。这种产能紧张的状况已经持续了三年,不得不承认在任务节点的交叉催促下,到位的质量控制是很困难的。在任务时间紧张,人员交叉严重的情况下,项目办从上到下也很难有时间严格地从技术角度面对一个实质问题。去年开始,随着这一批型号一个个进入发射周期,品控与质量上的问题便逐步显现了,这是事物发展规律决定的。

2、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能做什么?对于某一领域,2~3个月的全面推迟并不是灾难;但是面对如此众多的型号任务,甚至有大量时间节点不可推迟的任务,全面推迟是不现实的,我们在短时间内只能祈祷问题不会出现。长远看,产能的逐步提高、人员队伍的梯队建设、管理方式的优化创新都是十分紧迫的问题;如果不能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我们的航天产业将渐渐走到死胡同里。
8、 人员流失严重

1、新闻上说长征五号研发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3岁不到。火箭总装团队平均年龄29岁。
2、每次看到类似的新闻,我都会觉得非常尬。新闻本意是要说,研发团队多么年轻有为,多么未来可期。但是,年轻真的是好事吗?二十多年前说研发团队年轻,还可以让时代背锅,正常的新老交替被特殊时代耽误,老专家带年轻人,中年骨干缺失,没办法的事情。可现在都9012年了,还这样。能参与到长五研发的,硕士学位是最基本要求,博士才算骨干。硕士毕业至少26,博士都得小30了。工作个四五年才算熟悉工作内容,这样算博士骨干都得有35岁了。
3、经常看到央视说平均年龄27.28,央视洋洋得意,这其实说明人才留不住,航天事业要靠技术积累的,不是说一个创新马上就飞向宇宙了,这和芯片行业差不多
4、招聘会提问环节骚操作:请问您刚刚提到我们的科研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还提到咱们所已经建立六七十年了,我想问一下,那些老人哪去了?
9、疫情影响。这也是很实际的一个问题!

 

 

【5】@西窗随记 

义和团为啥被干死?因为这是很专业的活儿,不能冲动,老胡能干,小粉们不行。

想起德鲁日尼科夫的《针尖上的天使》描写如何专业地为领导鼓掌,惟妙惟肖。

“安排领导发言的结束是最复杂和责任最重大的任务。需要有特殊的技巧,让整个数千人一致欣喜地站起来。要知道领导不会发出信号,什么时候掌声该突然转为热烈的欢呼并且在欢呼时会场全体什么时候起立。因此在专门的训练中,小组成员开始鼓掌后,在心里数二十秒钟(一秒钟拍两下)并转入热烈的掌声(一秒钟拍四下),同时吸引会场加入。然后他们再数整整二十秒,之后欢呼开始,其间发出似乎是偶然的,分散的“乌拉!”、“光荣!”的喊声。最后,再过二十秒钟(拍八十下)朗诵小组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位上站起来,继续热烈地鼓掌,同时他们用手势邀请旁边的人站起来并高呼事先背好的对领袖表示尊敬的祝词。这是壮丽的尾声,之后工作人员剩下是墨守成规的活动:监视坐在周围的人们。”

你仔细琢磨琢磨这段。 

 

【6】@字士 

分享一个不算冷门的冷知识。日本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72米,中国男生的平均身高是,169.5厘米左右。这个数据几十年前,日本男人平均身高1.55米。这个民族靠全民喝奶,把人均身高喝高了近20厘米。喝牛奶,吃鸡蛋基础营养,其实是从20年前的就有的常识科普。把这种常识科普都要批判成崇洋媚外,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至于粥,也是老常识科普了。科学的意义就是,实验数据,永远大过于,我认为,我觉得,我妈妈说。 

 

【7】罗翔老师谈键盘侠,我真的马每一个字

“一个知识越贫乏的人,越是拥有一种莫名奇怪的勇气和自豪感,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8】奥威尔笔下大洋国的仇恨教育

 

【9】电影从业者们的现状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