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322】这是我人生中最王家卫式的一个小时
dasheng @ 2021年04月03日 浮世汇
【1】@盐樱桃 今天晚上下楼去买水,电梯里碰到一个邋里邋遢但是普通话很好的的白人,互相问候了一下,讲了讲隔离和疫苗的事情。 我发现他的公寓就在我的公寓的正下方,就撑着电梯门和他闲聊。他问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是做律师的。我问他是干什么的,他说他是拍电影的。 我看他很邋遢,我问你是拍纪录片的吗。 他说,我是杜可风。 于是在这个本该加班的晚上,和杜可风一起坐在我的窗前,喝了一杯红酒,聊了广东话和普通话的脏话,他教我一个叫做"黑白讲"的客家词,意思是说,凡是非黑即白的都是废话,因为真正重要的事情,比如说爱,都是讲不清黑白的。其他时间我们就看对面楼里一个忘记拉窗帘的女人,看她收拾房间,关起门去上厕所,十一点的时候煮了一碗泡面。 这是我人生中最王家卫式的一个小时。
【2】扫黑纪录片给我看傻了………………
【3】@刘未鹏pongba 数学基础教育看起来普遍是个难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系统是反过来的,即,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是把数学当语文来教的(死记硬背),然后随着年级越来越高,才越来越接近数学的本质(抽象,精确,逻辑推理,归纳演绎等等),到了大学数学就有点东西了,再往上就必须讲方法论和思维,甚至数学哲学了(初高中的纯解题技巧还不算"思维"和"方法论")。这就带来一个问题,就是低年龄段的数学教育先把娃对数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胃口败坏了,然后再在高年级试图去修复。 但说实话从我当年在学校的观察,和现在对孩子的观察来看,这种胃口的败坏的负面效果是持续性的,一旦对数学形成了某种思维定势式的误解,和情感上的抵触,后面再想打开这扇门,那就很难。要看机缘,也要看个人天分。越有天分的孩子越可能不被这个糟糕的低年龄段的教育破坏掉对学科的胃口。但恰恰是天分不够的孩子最需要被保护好胃口。 娃学校的数学练习题都是大量大量的对规则的反复练习使用,当时练习乘法表的时候,每天一个限时练习,一张A4纸正反两面,一个7*9要四种方式反复出现,横着列,竖着列,正着列反正列,这尼玛不是教数学这是在种田呢。一门需要用脑子的学科能用没脑子的方式教好么。关键是有的娃对这个也就从了,有的娃就不大吃得消,我娃一紧张再开点小差在纸上画点画啥的,这限时练习就GG了,然后看别的娃哗哗哗给按时做完了就感觉挫败,觉得自己"数学不行"。给我好一番帮助才慢慢的从"阴影"中走了出来。 这些练习差不多就得了,剩下的我偶尔就帮娃做掉了,节省下的时间给娃做一些思考型的问题,思考不出来不要紧,关键是这个思考的过程很值得,即便是低龄的数学(算术)也是完全可以有很多蕴含数学思想的思考题的,例如偶数加偶数为什么是偶数,偶数加奇数为什么是奇数,偶数乘任何数为什么是偶数这些问题可以展开来讲数学归纳法的思想,为什么多位数加法是那么工作的,多位数除法规则怎么证明,算术的交换律结合律等规律为什么是那样的,不同分母的分数加减规则为什么是那样的,等等等等。真要说的话初等算术里就有很多规则和定理是蕴含着数学思想的,这比什么不用脑子也不明白为什么去一遍遍老牛耕田要有趣多了。 当然,也难多了,有的孩子卡住一头雾水想不出来就会很沮丧气馁,但这又恰好是数学这个学科的核心价值之一所在——其他记忆->重复->熟练->提取->运用式的学科,无法提供这种沮丧和气馁的机会,学会在这种一头雾水的状况当中仍然持续不断的进攻和探索一个问题,去穿越迷雾,恰恰是现代职业最核心的心态能力,而锻炼这一能力的机会其实很早就可以有。这还和学乐器的"难"性质不同,后者是已知的难(就是你知道要花很多很多时间,精力和苦才能实现目标,如同攀登一座高山),而数学的难可以是未知的难(天知道啥时候能解出来,连得花多少精力的上下界都难以评估,这不光是攀登高山,你连山顶在哪都看不见,山顶直接给你埋云雾里了)。面对未知的难的心理素质和心态,是最值得具备的素质之一吧。
【4】@徐佳杰plus 我们常常说,中国要做文化输出。 其实有些文化的输出,咱们已经做得相当好了。 比方讲,最成功的"商业文化"输出之一:"不给小费"。 没有揶揄的意思,是完完全全的赞美,中国游客倒逼很多城市进行了服务业改革。 对比一下2000年和2019年(新冠之前),就能很明显的发现,许许多多中国游客乐意集中光顾的城市,原本有小费文化的,逐步都改成了服务费百分比制,或者服务费定额制,并张贴在菜单或者餐厅显眼处。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我们教会了歪果仁,什么叫做明码标价,什么叫做价格透明的市场化。 说一件有意思的事儿。 前两年,忘记具体哪一年了。 我蹭别人的团去美国旅游,团里的其他人是去参加什么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年会的。 认识我时间长的人都知道,我对价值投资这种骗人玩意儿是没啥兴趣的,主要是游玩为主。 开会的当天也不知道哪个垃圾小报曝光,说中国股东咋那么没素质,买东西都不给小费,为什么不入乡随俗,还引来某价值观奇歪的某投资网站众多大V的随声附和。 我当时很明确地就怼了回去。 啥玩意儿就入乡随俗,非洲还有吃人脑的习俗,你入不入啊? 凭啥80年代美国人来中国玩儿的时候玩儿的那一套一套就叫价值观输出,我们不给小费就叫"不入乡随俗"了? "小费文化"明明就是最糟粕的资本主义文化。 因为它极大地异化和扭曲了"劳动关系",是资本家推卸责任&杀成本的离奇。 企业主和服务生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企业与顾客是服务与被服务关系。 让被服务者直接向雇员支付小费,相当于向其直接支付"绩效工资",这在哪里都说不通。 (除了出租车这样明码计价的特殊牌照商品。) 企业主不用制定KPI,不用制定奖励策略,甚至不用进行人员培训,把自己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让员工进行恶性竞争,形成内卷,明晃晃的剥削啊。 吃人不吐骨头,比996还残忍。 而且,服务业哎,服务一万个人,就有9998个不满意的理由。 我们要理解人性的好伐啦?尤其是中低端服务业,哪个人不在乎成本,不在乎这一块两块的啊?大趋势上越给肯定越少,你服务再好有啥用。 企业主借着"小费"的名头,活生生在底层身上扒皮。 我们国家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开放伊始就明确了不准给小费的制度。 明码标价,商品该什么价就是什么价,服务该什么价什么价,在中国95%的消费场景下已经渗透得很好了。 这项文化现在随着游客们飘扬过海,除了美帝这样的老顽固外,大部分老牌国家也就默认进行革新了。 我们应该有这点文化自信。 优秀的商业文化,就应该带出去。 是入乡随俗,还是文化输出,要看谁的手上掌握了消费力。 据我所知,是确确实实有许多旅游景点餐厅,是因为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而改变小费制度的。 要记住,消费力是一种资源。 所以不用跪舔别人。 (个人看法,欢迎讨论。)
【5】茨威格讲在那个秘密警察无所不在的时期,如何与友人联系和相处:"我们没有义务因为世界变得荒谬,我们也要随之变得荒诞。"
【6】sven_shi 今天有两件非常荒诞的事情可以放在一起对比看。第一件是复旦大学历史系的教授兼博士生导师冯玮到B站开课。通过他的课和著作,大家惊讶的发现了他真实的水平。就相当于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老师到中国学习中国历史,回到日本给大家讲三国,然后课上把三国演义里的草船借箭和诸葛亮三气周瑜当作真实的历史教给学生,说这些事情是真实发生过的。还专门就此写了本书去研究以三国演义为基础的中国历史。 你让我去评论,这就是体制内的温暖。冯教授也是不学无术的典范了,就他这个水平,硬是能在复旦大学的讲台上站一辈子,"教书育人",甚至混到了博士生导师。他在合适的时间占到了合适的位置,在这个位置上干得怎样没关系,只要不犯原则性错误,那位置一辈子都是他的。 事情爆出来之后,网上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复旦的学生出来替他们的这位老师说话,说他其实有一些学术水平,只不过是因为他本科阶段没有接受过什么良好的教育,所以作为一名历史系教授很难分清演义和真正的史实。 可是为什么之前就没有学生去讲他的问题呢? 另外一件事情或许能够给我们答案。一个豆瓣用户因为在网上对一本书的翻译评价很低,觉得和机器翻译的很类似,就被找到了学校,由学校来做他的思想工作,并且最后由他道歉。 体制对内很温暖,但是等级也很森严,作为一个还在学校里面读书的学生,哪怕他知道他的老师很可能就像冯教授一样,他也不会选择公开的批评。毕竟他知道人家一辈子都是教授,而他是学生。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文学科当然不可能有好的学术环境。
【7】@考拉小巫 不同种类的认知扭曲,以及举例: 一个人吃了一个西红柿,惊讶地发现很好吃,于是发微博记录了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非黑即白:all or nothing/polarized thinking A评论道:"你光说了西红柿,怎么没说菠菜?菠菜招你惹你了?菠菜也是很好吃的!" (这个人说他吃了一个好吃的西红柿,并不代表他只喜欢西红柿,而不喜欢菠菜或其他蔬菜。认为他喜欢这一个西红柿就是否认了其他所有蔬菜的想法,叫做「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实际上,这个人完全有可能既喜欢西红柿,又喜欢菠菜或其他蔬菜。) 第二,过于概括:overgeneralization B评论道:"你喜欢吃这一个西红柿,一定代表着你就只喜欢西红柿,每天以吃西红柿为生,这一辈子都会只吃西红柿!" (这个人说他觉得这一个西红柿好吃,并不代表他觉得所有西红柿都好吃,甚至都不一定代表他喜欢吃西红柿。用单独的一个个体事件推断/概括事情的总体趋势,就是过于概括的认知扭曲。) 第三/第四,跳跃式结论:jumping to conclusions 和 贴标签:labeling C评论道:"喜欢吃西红柿?一看你就是个素食主义者!" (根据一件事,就立刻武断地跳到一个不被事实支撑的结论上,就是跳跃式结论的认知扭曲。事实上,这个人喜欢吃这一个西红柿,根本不代表他就是素食主义者。直接把一个名号贴上去,就是贴标签式的思维。比如,一个人犯了一次错误,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第五,读心术:mind reading D评论道:"你喜欢吃西红柿?你这是在变相地告诉大家我们不该吃肉是吗??" (这个人说自己吃了一个好吃的西红柿,并不代表这个人是在告诉大家不应该吃肉。你自己内心这样解读对方,好像自己完全知道对方想的是什么,都不去通过检验事实核对一下,就把自己大脑里对对方的想象当成事实,这就是读心术的认知扭曲。) 第六,归己化:personalization E不喜欢西红柿,看到这个人的微博后,E评论道:"你明明知道我不喜欢吃西红柿,还专门发了这样一条微博,你是故意气我是吗?你是不喜欢我是吗?我招你惹你了?" (毫无根据地认为事情的发生都是因为自己,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认知扭曲,容易导致愤怒、内疚、怨恨等情绪) 第七,"应该"陈述:should statement F评论道:"你的微博应该写一些其他内容的东西,西不西红柿有什么好写的?取关!" (把自己对一件事的期望强加在他人身上,觉得什么应该发生,什么不应该发生,是很多失望、失落、怨恨情绪的来源。当你对他人的期望没有实现时,你会觉得他是错的,你自己才是对的;当你对自己的期望没有实现时,你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第八,灾难性思维:catastrophizing G评论道:"天啊,你喜欢西红柿?你以后会不会只吃西红柿,再也不吃别的东西了?会不会连水都不喝了,改喝西红柿汁了?你会不会因为营养不良而死掉啊?" (因为一件事的发生,直接跳到最糟糕的可能性,这就是灾难性的思维方式。例如,一个面试失败了,就觉得自己这辈子都永远找不到工作了;一段恋情失败,就觉得自己这辈子都会孤独终老。) 记得蔡康永以前说过:被误解,是写作者的宿命「修改一下:这句话其实是马东说的,应该是"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这些误解,很多时候都来自于以上(或更多其他种类的)认知扭曲。对写作者来说如此,对其他人来说也是如此。微博上如此,真实的生活中也是如此。 而真正的事实是什么? 真正的事实是,这个人吃了 一个 西红柿, 他觉得这 一个 西红柿好吃,于是记录了一下自己当下的真实感受。仅此而已。我们从这一点里无法推测出任何其他信息,也没有必要去推测其他信息。 正念的核心理念也是如此: take it as it is, no more, no less.
【9】@Kevin在纽约 今晚饭局上,看到有位从体制内退休的老爷爷问他在美国念小学的小孙子问题,小孙子随父母刚回家探望。 爷爷问,"你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吗?有没有当班长?" 小孙子回答,"爷爷,美国没有班长和班干部,我们每年会重新分班,老师和同学都不一样"。 爷爷转过来问我,"Kevin, 是这样的吗?" 我说是这样的,孩子说的没错。 爷爷有点纳闷,说,"没有班干部,怎么能管好学生呢?" 我没接话,就说到餐桌上的美食去了。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推荐内容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902】韩江是一位“能把细节用到尽头”的..
- 【浮世汇901】“普信男”说的并不是一个群体,而..
- 【浮世汇900】天天黑眼圈灰头土脸,还没人家扭屁..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898】希望为这场盛宴买单的不是你..
- 【浮世汇897】10年8个月又7天,这样的数字只有父..
- 【浮世汇896】怎么不可能呢
- 【浮世汇895】我们老中的应届生身份搞的跟贞操一..
- 【浮世汇894】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
- 【浮世汇893】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浮世汇892】“美国罕见致命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 【浮世汇891】某音改变汉语
- 【浮世汇890】派卡瑞丁
- 【浮世汇889】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热点阅读
- 【浮世汇385】美国加密货币产业史上最戏剧性的一..
- 【浮世汇277】一切都不可抗拒地落到地里,人却能..
- 【浮世汇149】2020庚子开年,过得像小说一样..
- 【浮世汇350】真的是吃得太饱了啊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557】这些对比起结婚养娃都没什么可怕的..
- 【浮世汇75】他们犯下这样的罪,但是他们不觉得自..
- 【浮世汇384】我很喜欢那个拿了28名,开心到大哭..
- 【浮世汇390】别笑,你小时候肯定吃过鸦片,那款..
- 【浮世汇152】它们是这整个波澜壮阔的篇章里不可..
- 【浮世汇346】想来想去还是读书好
- 【浮世汇372】女权主义的幽灵在东亚的上空徘徊..
- 【浮世汇553】3个关于BA.5的问题
- 【浮世汇558】我要好好赚米,成为国家栋梁..
- 【浮世汇813】中国的大城市真的很难回避社会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