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357】突然懂了什么叫“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1】@程瀚可爱多 我有一个朋友,此前在一个小的创业团队。团队成员大家互相都认识,平时也在一起玩。早上上班互相打招呼,早啊,来了啊。晚上下班也是先叮叮咣咣一顿收拾,把电脑和零零碎碎放包里,穿上外套,背上包,在工位附近说一圈拜拜,走了啊回家了什么的。 后来他加入了一个大公司,一切都变了。 首先,大家都知道下班其实是个不对的事情,真正的好员工是不应该有下班这个状态的。下了,你就不饱和了。 在这个指导思想下,下班变得特别神奇。 一开始他还像之前一样,收拾收拾东西,和附近的同事打招呼说自己下班了。慢慢他就不这样了,因为发现这个公司下班有另一套流程。 你们看没看过那种恐怖电影?就一条大街本来人声鼎沸,主角低了个头再抬头,突然整条大街上都没人了。他们那边下班就这样,你根本不知道谁是几点钟走的。反正办公室越来越空。企业文化。 绝大部分人就是突然站起来走掉了,你以为他要去上个厕所,实际上他下班了。电脑都不带,真要回家干活的话家里还有一个。 而且很多人为了掩盖自己的行踪,还会制造错觉。有回他们要找个同事,看他迟迟不回办公室,另外的同事掐指一算,说这人应该下班了。他说不可能吧,这人羽绒服还在椅子上搭着呢,羽绒服都没穿咋下班,会冻死在外边吧。 等了一宿,第二天看见人家穿着另一个羽绒服来上班的。那个羽绒服专门放在工位上,制造人还在的错觉。 很神奇,半夜在工区走一圈发现大家都花了很多心思,全是障眼法。比如永远不休眠的电脑,一直在工区里光舞。桌上放着个敞开的包,好像这就是自己日常用的包。放把备用家里钥匙啊,放把备用车钥匙啊,没钥匙怎么可能走呢对不对。不一而足。 他们曾经设想过设计一种内置干冰槽的水杯,可以控制干冰气体的浓度,达到一种「你甭管几点看,都看见桌上一个水杯冒着热乎气」的状态。柯南来了都得觉得这人刚才还在这。 早上来上班也是,一定要坐下就开始办公,就好似自己一夜没走,只是去上了个十二小时的厕所一样自然。 真的不能背包,包这种身外之物,背了你就被动了,你背着包从工位上咔一站起来,谁不知道你要干啥?你这不就让人琢磨明白了吗?有啥必须要装包里的东西? 做事要给自己留余地。只要不背包,问就是在楼下散步,马上回来。 把人逼成啥样了都。
【2】@蒋方舟 日本二战犯下罪行,至今没有道歉,这一点不可原谅,也毋庸置疑。 关于日本交流:我于2015年12月中旬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邀请,参加学者访日项目,活动于2016年4月结束。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推进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于1994年3月在北京设立事务所。2008年5月,中日两国政府签署《日本国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后,同年8月1日正式更名为日本文化中心。 交流期间,邀请方按照国际交流的惯例支付我在日期间衣食住行在的所有生活成本以及研究费(每个月2万人民币左右),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额外费用。 交流期间,我与日本推理小说家进行关于文学真实性和中日类型文学写作的交流讲座,并与翻译日本文学的中国学者们进行了文化交流。 此项学者交流为国家官方组织的两国之间的民间交流,与我同期进行交流的还有进行适老环境改造和乡村教育有关的中国学者老师,旨在增进了解,绝不是"拿外务省的钱"。 在交流项目结束之后,我自费在东京旅居休息几个月,进行旅游和文学观察,后来写成日记书《东京一年》。 书里记录的是我独自一人旅居的经历,大多为心理感受,旅游见闻与文学评论。在书的简介和所有采访里,我都写明了旅居的缘起是受邀交流。但因为交流项目已经结束,所以书籍出版为正常商业出版,从书写到出版过程与国际交流基金会无关,我与邀请方也没有进行任何层面的交流。 在日交流期间,我还看到一个社会的复杂面向,观察到了日本老龄少子,日本年轻人缺乏活力甚至心理扭曲,日本社会对女性的物化和压制等等社会问题,记录在了《东京一年》的书中。 我尊重为国家发声的网友,相信误解总会过去,我也衷心祝福祖国,希望国家越来越好。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立场。 另外,我没有注册过推特和facebook账号,网上流传的所谓推特账号截图非本人,特此声明。
【3】艾森看天下 青年作家蒋方舟,因为曾接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交流项目资助,被标签为"亲日"分子而遭网暴,令人啼笑皆非。首先,外国政府资助的文化交流项目很常见,尤其早几年,包括胡锡进总编等中国有影响力的媒体机构代表或知名媒体人,或知识分子作家,参与访日交流项目比较频繁;在2019年,中日政府双方还拟定,未来5年内双方将安排3万名青少年实现交流互访。这也是为了纪念1984年"中日青年友好联欢"年的三千日本青年访华而发起的。 其次,包括中国在内,各国政府每年都设立奖学金吸引外国留学生,这也是各国提升国家和文化影响力的正常途径。这些年来中国吸引外国留学生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国家和各地政府都设立了一带一路奖学金,另一方面,也是国内高校需要大力提升国际声援比例,提升学校的国际学术排名。 各国在华设立的各种奖学金中,社会影响及涉及面最广的,可能是英国外交部出资和运行的志奋领奖学金是,始于1984年,原名为"外交和联邦事务部奖学金",其覆盖118个国家,与美国"富布赖特奖学金"类似,志奋领奖学金支持在各个领域处于事业中期,有潜力成为所在行业领导人的申请者前往英国学习一年,奖学金包括在英国的学费及生活费。 近三十年来,已有4000名中国人曾获得这项英国政府的奖学金资助,与很多人想象可能不同,其实大部分奖学金的获得者,都来自中国外交部、外事办等公务员和全国各地政府机构雇员,少部分来自高校、媒体、大企业及非政府组织。 所以说,随着中国日益在全球化进程扮演重要角色,大部分的跨国文化交流资助或奖学金项目,其实都是两国政府认同并鼓励的,这种民间、文化交流,加深了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提升了不同文化的融入和认知。但是在过去几年,尤其是美国特朗普政府期间,以新冷战形式打压官方及民间的各类交往,组建了国际反华联盟势力,从而开启了去全球化的逆流。当然,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增加了各国的相互猜疑,搅动了新的地缘政治,更是恶化了正常国际交往的氛围。 美国驻华大使馆最近推出2021年度的"公共外交小额赠款计划",拟资助中国境内的个人、非政府组织、智库、学术机构等,用于举办宣介美国社会、历史、文化艺术及价值观的活动,加深两国的相互了解,也被解读为美驻华使馆悬赏最高3万美元在中国招募"第五纵队"。 所以,外交部发言人也如此点评:我们对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在中国开展正常民间交往,推出旨在民心相通的公共外交活动或计划,一向持开放态度。希望美方不要在相关问题上搞双重标准,停止对中国在美国开展的正常学术交流和人员交往的无端指责和污蔑抹黑,多做真正有利于中美人文交流的事。 希望罗列这些情况,有助于大家理解,蒋方舟参加日本交流项目的所谓"真相"。我无意左右大家对于日本的观感,但对于个人行为的评价,应该尽量公允。
【4】李天飞大话西游 这年头…唉
【5】克劳修斯之船 今天复旦老师捅人和关于大学制度的争议,又正值我参加高考四年整、一早就要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搞得我很想输出一些看法。尽管我对其它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很少输出观点,但是这次是直接发生在我自大学以来就最关心的教育体系上。如果说一个社会闲杂人等做出凶杀行为,我们可以说是他这个人出了问题,那么一个中国前四级别的大学数学老师,一个难以想象会对社会直接有危险的人物击杀同事,这不可能不该反思。 如果说尽管过了这么长的时间(after all this time),我还有什么所谓的梦想的话,那仍然是想当个大学的老师;如果说还想不想(不考虑能不能)给社会做什么微小的贡献,那我仍然还是想读完博未来回国做教育的。我不知道这种想法还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还有几年就会证明我确实没这个能力和资格(资格考好难..),但至少现在还是每天都在想的。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出国读博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我不再思考这件事的时候,也就是我彻底只追求自己的生活的时候。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在中国大陆上了四年所谓的985/211级别本科的学生,我眼中的中国的教育系统还是千疮百孔——我太喜欢用这个形容词来形容它了。我不知道中国的经济现在的势头有多好,不知道华为腾讯阿里是不是马上就要翻盘打败苹果谷歌微软了,不知道有多少行业已经国际顶尖了,但我清楚地得出结论,教育系统的现状就是千疮百孔—— 或者用《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一本写于13年前而描述的问题竟然至今丝毫没有解决的册子,用它开篇的第一句话说,"各位同学们,在本书的开始,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国内绝大部分大学的本科教学,不是濒临崩溃,而是早已崩溃。在此,我无意争论是否复旦、中科大、或者清华、北大是否比我们崩溃的更少一些——这种争论是没有意义的。我只是看到了无数充满求知欲、激情、与年轻梦想的同学们,将要把自己的四年青春,充满希望与信任地交给大学来塑造。这使我心中非常不安。" 无论是从学生在大学发现上课耽误学习这一方面,还是大学所学根本不足以让学生获得出身社会所需技能这一方面,还是中国的最顶级学府的学生也已经到了只为生活发愁这一方面,还是过高的竞争压力导致学生畸形的竞争这一方面,还是畸形的考核方式让青年教师苦不堪言这一方面,还是学术界内的拉帮结派形成学阀玷污学术这一方面,这些问题全都指向了教育系统的制度问题。我不知道这么形容合不合适——尽管三十年前的改革开放已经把经济制度从不科学的计划经济转变到了实打实能致富的市场经济,但大学的教育系统恐怕还停留在那个"计划"的时代(我知道做经济和做学问不能一概而论,但总有不少相似之处)。 我本科四年,从意识到这个问题以后,就时刻在观察身边的教授和学生,几乎天天都会思考,中国的教育到底还有没有救,或者是到底该怎么救,还是说是我无病呻吟。我能持续看到一年比一年更优秀、聪明、动手能力强的晚辈,但一想到他们要到一些曾经浪费过我们的时间的老师那里浪费同样的时间,我总是有些难受。中国有没有好课堂?有,但(仅看我的专业)他们可能在清华在北大,却不怎么在交大复旦浙大及其它(对有的专业恐怕就是几乎不在、完全不在)——即使是清华,也能弄得出"作业造雷课堂"这种拿到国际上恐怕要被当成笑话的玩意——然而好的教育就只配那不到万分之一的人值得拥有了吗? 我看到了人们在批判考核制度,尤其是这个6年考核的"非升即走"的教轨制度(tenure track)。要知道这不是中国的领导拍脑袋想出来的制度,而是稳定运行于欧美学术圈、稳定促进人类知识的前进的制度,为什么到了中国就不行了?一个普遍的共识是万恶的唯论文论,但是这真是唯一的原因吗?恐怕不是。我目前的结论是,问题在于"信任制"的问题。你可以说是中国人并不信任中国人,也可以说是为了公平,所以我们在形式上不敢做纯主观标准,所以必须要有论文数量当作客观指标,我们宁愿"相信"(尽管大家心知肚明)灌水了十篇论文的人是有学术能力的,也不愿意相信踏踏实实研究难问题而没有发论文的人(因为不能违法规则)。正因为人性的恶,这个博弈才过于困难——当没有硬指标的时候,恐怕贪腐又将袭来。但是如果你曾在一个正经的科研组做过工作,你一定能够理解,一个人到底有没有学术能力,只要几个"确实有学术能力的人"和他数次交流就已经能够做出判断了。(后面这一段可能比较暴论)我想这也是这套制度能够在欧美发达国家运行的一个原因。因为某种未知的原因——也许就是资本早期的积累产生了一批物质极其富有而又聪明的学术大师——产生了"确实有学术能力的人",而不通过论文数量就能够考核水平的团队,就这样在之后源源不断地更新和壮大了。如果你接触过正经的学术圈,你一定能认识一大批是真心实意喜欢学问、于权利于利益没什么欲望的人们的——或者说,知识是他们唯一的利益。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直接移植这个制度是有问题的——卡论文,不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靠人选拔,形成任人唯亲的学阀。很遗憾,这两件事情我们竟然同时做到了。而受伤的只有学术、真心热爱学术的教师和知识本身。实际上还有更细致的问题——比如一刀切。有些专业清一色的拿SCI考核,我真的想质问给出这种标准的人,你能说得出来生化环材的两个专业中的高质量科研到底有什么区别吗?在我肉眼可见的计算机科学内部,即使是这一个专业,对于研究机器学习的,研究计算复杂性的,研究操作系统的和研究程序语言的,一项高质量的研究的标准都截然不同;甚至于说我自己所处的程序语言理论这个足够小的小方向,研究静态分析的、研究形式化验证的、研究软件测试的、研究程序生成的、研究类型系统的、研究量子编程语言的,一个高质量的成果的标准都很不一样。更不要说跨专业、跨大领域了、跨整个学术界了。 我不知道会不会变好,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变好,但我同样在我的大学看到了两个希望——一是我们学校仍然引进一批(占比还是不高)尊重学术、尊重知识、尊重学生而又聪明年少有为的老师,而且他们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自由,这说明大家都明白这个问题一定要改;二是我们专业设立了一个中心,也就是我本科导师被招聘进的中心。这个中心在我眼中几乎有改革开放中的深圳的地位。它几乎就是在旧体系上人为强行划定了一个乌托邦,老师在里面确实可以拥有近似欧美学界学术环境的体验(虽然只是近似)。这个乌托邦刚刚成立三年,里面的老师至今为止还是所谓的"临时工",但已经开始为我们专业贡献高质量的课程和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了——而且有很多的成果竟然是带着本科生一起做出来的。我不知道这个乌托邦能够坚持多久,但它可能代表一种希望。 还有一个问题是上课和科研的矛盾。我至今没有理解的是,为什么无论中国还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学老师一定要有科研能力,科研人员大多数非得给大学生上课——为什么要把教育这么至关重要的工作做成一个人的副业?这两件事情有非常强烈的区别——科研是去发现尚未发现的知识与创造全新的东西,而那些东西往往是混乱的、尚未被总结的、存在于科研人员的大脑与电脑里的,我们大学所学的教材,往往都是有着数十年学术经历的学者对近几十年甚至百年的学术成果的总结——一门课上的好不好,就在有没有把这些混乱的结果讲清楚——而这并不是做科研一定要要的能力——做科研只要能总结过去几年的东西就行了,即使很混乱,面向的读者也都是能看懂的。 如果让我给大学教育体系有什么期望,我一定期望科教分离,完全采用不同的考核机制。上课的人给我好好考核他到底能不能教好学生,搞科研的给我好好搞清楚他是不是真的会做学问。 在我肉眼可见的计算机科学的教育系统中,中国距离美国的科研恐怕有十五到二十年的差距——或者说,抢占了人工智能浪潮的AI领域在清北复交浙科南已经没什么差距了,但在全国范围内的较好的学校还有难以望其项背的差距;而在最基础的理论计算机科学恐怕只有不到十位天才学者撑起了中国的一片天(在美国前三十的大学恐怕都有这样的人);在最基础的程序语言理论领域也只有不到二十个人撑起那片天(而在欧洲最不起眼的无名大学里面都有这种水平的教授)。 而中国距离美国的本科生课程教育恐怕也有十到二十年的差距——这要取决于教育系统到底怎么改良,怎么招到真正的学者,怎么稳定淘汰玷污学术的蛀虫。在我眼中,这是未来二十年能够决定中国大学教育存亡的问题。 即使高考足够残酷而有太多不合理,但它一方面在形式上足够公平,一方面在实际上给中国筛选了确实优秀的一批学生,我真心希望我们的潜质能够被教育催化成实打实的学识和国民素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大学教育系统吸收我们的精力,消磨我们的兴趣;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人发现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竟然只能被曾经梦想的学校喂*;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很多本应成为发展动力的人们,只能先保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为了本来应该是不需要费力就能获得的优质生活,去恶心竞争只为有机会充当完全无法发挥二十余年所学的"螺丝钉" ---- 说一点题外话: 我大概初中开始就有留在学界的想法,那时的我热爱的是数学。不得不说那三年的我对数学是发疯似的喜欢——大概是因为简单。我会主动地往远了学,也喜欢把题目往难了做,而且经常比"看到教科书上的结论"更早地自己演算/证明出一些定理、技巧。尽管是些很简单的结论,但在现在,在我读博的前夕,我深知拥有主动发现即使是很简单的结论的能力有多么的宝贵。那两三年我没有任何有实际意义的比赛,只是单纯地学,想学什么学什么,那是一段我从内心感受到(而非仅仅相信)数学是美妙的。 高中开始,因为一些复杂的原因(很大程度是因为开始参加竞赛),从那开始我就已经逐渐地失去了那种热情——一直到高三第一个月比赛的前一天也许就是我对数学的喜爱彻底消亡殆尽,甚至扬言再也不碰。但我仍然是对学术界保有幻想的——我仍然相信知识是美的,只是我当时不再喜欢数学这一个学问罢了。我想这和高中的物理老师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从来都不只教我们考试,我想他真的是在教物理,以及自然哲学吧。高二的时候也有个清华建筑的状元学姐跑回来跟我们分享大学生活,我们直接面对面聊过一次天,不知道是不是她才大一的原因,建筑专业在她的描绘中是一个集物理、艺术、历史、文化等等学问为一身的完美而博学的专业。总的来说,大学以前我基本上是已经感受到了学问的美丽,但也对学界抱有了太高的幻想。那一年,我只想去到这两个幻想中的专业里做学问。我听说许多教授都是"三清团",就也扬言要加入。 最后高考并没有考上,但分数总是不低的, 作为一个典型的幸运的既得利益者,我还是听父母的选择了计算机这个大热专业。但我真的很惊喜,因为这个靠着跟风选出来的、我本以为重点是捞钱的专业,虽然不太牵涉艺术、历史、文化,却竟然是一个站在数学、逻辑学(哲学)肩膀上,也能够顺便建立新的艺术与文化的科学——我以为我还是只能去捞钱了,但没想到它仍然藏着宝藏。我真的挺喜欢它的,所以也挺幸运的,所以我还是想一直留在这个学术界,希望向喜欢它的人传播好的知识。但这件事情的难度恐怕远超我的想象,因为我现在的能力实在太低太低了。
【6】剧荒终结者 2003年的国产电视剧,还能光明正大的拍女同
【7】胖虎鲸 不出意外,每年高考结束,各个学校都会把自己最得意的学生张榜贴出来,用意无非是昭告社会本校是如此牛逼,培养了如此精英的学生,欢迎大家报考啊。 其实能被张榜贴出的学生,不管去哪所学校读,结果都和现在差不多,并不存在谁培养了谁的问题,如果一定要感谢,应该是学校感谢学生,给了学校露脸的机会。 所以我很反感有些学校动不动就对学生说,这是你的母校,是我们培养了你这些话。是不是母校,是不是培养了自己,应该是学生自己来说。 一家学校好不好不是在和其它学校的共性方面,而是多年以后学生回想这家学校或某个老师,觉得确确实实教会了自己一些特别美好的东西,即便时隔多年,依然觉得这家学校或老师是把自己当活生生的人尊重看待,有些别的学校不同的气质。
【8】@尹香武 综合一些信息来源,再去推测亚洲象群向北迁徙,似乎有点清晰了。也就是说西双版纳的自然保护区看起来绿化率增长了,但实际上都种植了太多的经济作物。比如说橡胶树,茶树以及一些中草药。这就侵占了亚洲象的食物空间。亚洲象说不定是因为没有食物了,才走出自然保护区,去寻找食物。
正黄旗大妈公交车上脏口骂人,令人恶心,最后受到行拘,看起来似乎大快人心,但处罚本身,可能比公共场所对他人的侮辱性的言论更危险可怕,更值得警惕。 事发后舆论的强烈批评,本身表明了社会自我的矫正体系仍然稳定而可靠,而对这种私人之间侮辱性虽强但无明显攻击性危险的情绪化言论,公权力介入惩罚,更如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以后,可能成为布袋和尚的口袋,会被滥用到其他任何人身上。 有一点历史的注脚,忘了赵冬梅老师在《法度与人心》还是《大宋之变》中,专门谈到过对犯过大臣的过度处罚,是如何导致北宋的政治架构瓦解的。反对过度处罚的老江湖宰相们都看到了这一点……
【10】雲中上師 语文作文考试不应该是政治考试,混淆了两者的区别,以后者凌驾前者,都是对语文水平测试的一种严重侵蚀和歪曲、不仅不能达到高考语文在于测试学生的语言表述和逻辑思辨的一般性能力这一根本目的,也会在评分过程中受非语文因素的引导而造成评分的不公,这都和中国高考的公平性原则背道而驰。高考是中国的第一等要务,不能随心所欲。
【11】@倪一宁 之前看到过余秀华的一首诗,写"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本来觉得也就还好。 昨天偶然刷到科普,才知道稗子是一种长在稻田里的野草,它为了生存,能把自己的水稻苗伪装得一模一样,还会抢夺水稻的养分。可是当水稻开始结穗,稗子就暴露了,它伪装的再像也是颗野草,结不了穗。 然后突然懂了什么叫"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
【12】丁香医生 很多人都觉得,喝冰水对身体不好。 只要自己没什么不舒服,想吃就吃、想喝就喝吧~#洞见计划#
【13】@给我肉 建议以后在女厕女更衣室碰到男孩,直接网上曝光商场名和店名,大家一起抵制去大众点评差评,利益损失了商家自然会管。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902】韩江是一位“能把细节用到尽头”的..
- 【浮世汇901】“普信男”说的并不是一个群体,而..
- 【浮世汇900】天天黑眼圈灰头土脸,还没人家扭屁..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898】希望为这场盛宴买单的不是你..
- 【浮世汇897】10年8个月又7天,这样的数字只有父..
- 【浮世汇896】怎么不可能呢
- 【浮世汇895】我们老中的应届生身份搞的跟贞操一..
- 【浮世汇894】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
- 【浮世汇893】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浮世汇892】“美国罕见致命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 【浮世汇891】某音改变汉语
- 【浮世汇890】派卡瑞丁
- 【浮世汇889】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 【浮世汇385】美国加密货币产业史上最戏剧性的一..
- 【浮世汇149】2020庚子开年,过得像小说一样..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384】我很喜欢那个拿了28名,开心到大哭..
- 【浮世汇152】它们是这整个波澜壮阔的篇章里不可..
- 【浮世汇346】想来想去还是读书好
- 【浮世汇893】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浮世汇74】我是不想我的小孩生出来,面对这个众..
- 【浮世汇147】疫囧
- 【浮世汇150】李医生很接近我们心中对好公民的定..
- 【浮世汇268】和游戏世界相比,现实毫无生产力..
- 【浮世汇298】让人觉得这种交流环境是多少人一直..
- 【浮世汇374】纸学问
- 【浮世汇408】目的性颤抖
- 【浮世汇634】书记像《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