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373】傅高义的遗产

dasheng @ 2021年07月13日 浮世汇

【1】傅高义先生留下的遗产——

"要了解自己的社会,应该了解外国的社会"

 

 

【2】拉瓦铀 

到我十一周岁的时候,责打太监已成家常便饭,我的冷酷无情、惯发威风的性格已经形成,劝也劝不过来了。
……有一次,我玩救火用的唧筒,喷水取乐,这时走过来了一个年老的太监,我又起了恶作剧的念头,把龙头冲着他喷去,这老太监痛苦地蹲在那里不敢跑开,竟给冷水激死过去,经过一阵抢救才活过来。
在人们的多方逢迎和百般依顺的情形下,是很容易养成一个人的作威作福,从别人受罪上取乐的恶习的。我的环境和教育就是如此。虽然师傅们也谏劝我,给我讲过仁恕之道,但是承认我的这种权威,给我这种权威教育的也正是他们。不管他们用了多少历史上的英主圣君的故事来教育我,说来说去我还是个"与凡人殊"的皇帝。所以,他们的劝导并没有多大效力。
在宫中唯一能阻止我恶作剧行为的,是我的【乳母王焦氏】。她就是我在西太后面前哭喊着找的那个嬷嬷。她一个字不识,也不懂什么"恕道"和历史上的英主圣君故事,但当她在劝我的时候,我却觉得出她的劝阻是从心里头发出来的。
有一次,有个会玩木偶戏的太监,给我表演了一场木偶戏,我看得很开心,决心赏他一块鸡蛋糕吃。这时我的恶作剧的兴趣又来了,决定捉弄他一下。我把练功夫的铁砂袋撕开,掏出一些铁砂子,藏在蛋糕里。我的乳母看见了,就问我:"老爷子,那里头放沙子可叫人怎么吃呀?""我要看看他咬蛋糕是什么模样。""那不崩了牙吗?崩了牙就吃不了饭。人不吃饭可不行呵!"我想,这话也对,可是我不能取乐了,我说:"我要看他崩牙的模样,就看这一回吧!"乳母说:"那就换上绿豆,咬绿豆也挺逗乐的。"于是那位玩木偶的算免了一次灾难。
又有一次,我玩气枪,用铅弹向太监的窗户打,看着窗户纸打出一个个小洞,很好玩。不知是谁,去搬了救兵——乳母来了。"老爷子,屋里有人哪!怎么玩不行?往屋里打,这要伤了人哪!"我这才想起了屋里有人,人是会被打伤的。
乳母是宫中【唯一告诉过我别人是和我同样的人的人】,是唯一曾使我想起了别人也是人的人。不但我有牙,别人也有牙;不但我的牙不能咬铁砂,别人也不能咬;不但我要吃饭,别人也同样不吃饭要饿肚子;别人也有感觉,别人肉皮打了铅弹会一样地痛。
这些用不着讲的常识,我并非不懂,但在那样的环境里,我是不容易想到这些的,因为我根本就想不起别人,更不会把自己和别人相提并论,别人在我心里,只不过是奴才、阿哈、庶民。我在宫里从小长到大,只有乳母在的时候,才由于她的【朴素的发自心底的言语】,使我想到过别人也是人这个简单道理。
我是在乳母的怀里长大的,我吃她的奶一直到九岁,我和她在一起的生活也结束在九岁。九年来我像孩子离不开母亲那样离不开她,但是太妃们在这年背着我,在她毫无过失的情形下从宫里赶出去了。那时我倒宁愿不要宫里的那四个母亲也要我的"二嬷",但任我怎么哭闹,太妃也没有给我把她找回来。
现在看来,乳母走后,在我身边就再没有一个通"人性"的人,如果九岁以前我还能从乳母的教养中懂得点"人性"的话,这点【"人性"在九岁以后也逐渐丧失尽】了。
我结婚之后,曾派人又找到了她,有时接她来住些日子,在伪满后期,我又接她到长春供养她到我离开东北。她从来没有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向我或者别人索要过什么。她性情温和,跟任何人都没发生过争吵,端正的脸上总带些笑容。她说话不多,或者说,她常常是沉默的,如果没有别人主动跟她说话,她就【一直沉默地微笑着】。
小时候,我常常感到这种微笑很奇怪,她的眼睛好像凝视着很远很远的地方,她这副模样常使我怀疑她是不是在窗外天空或者墙上字画里看见了什么有趣的东西。关于她的身世、来历,从我小时候一直到在东北和她分开,她从来没有说过。直到我特赦之后,访问了她的继子,才知道了这个用奶汁喂大了我这"大清皇帝"的人,经受过"大清朝"的什么样的苦难和屈辱。
她是光绪十三年(一八八七年),生在直隶河间府任丘县农村一个焦姓的贫农家里。那时她有父亲母亲,一个大她六岁的哥哥,连她一共四口。五十来岁的父亲种着佃来的几亩洼地,不雨受旱,雨大受涝,加上地租和赋税,好年成也不够吃。在她三岁那年(即光绪十六年),直隶北部发生了一场大水灾。
……在逃难的路上,她的父亲几次想把她扔掉,几次又被放回了父亲挑的破筐担里。这一担挑子的另一头是破烂衣被,是全家仅有的财产,连一粒粮食都没有。她后来对她的继子提起这次几乎被弃的厄运,没有一句埋怨父亲狠心的话,只是反复地说她的父亲已经早饿得挑不动了,因为一路上要不到什么吃的,能碰见的人都和他们差不多。
这一家四口,父亲、母亲、一个九岁的儿子和三岁的女儿,好不容易地熬到了北京。他们到北京的目的是投奔在北京当太监的一位本家,可是这个太监连见也不肯见他们。他们成了街头的乞丐。北京城里这时也正住着成千成万这样的灾民,露宿街头,啼饥号寒。与此同时,朝廷里正在大兴土木,给西太后建颐和园。
……我父亲蒙恩袭爵,而把血汗给他们变银子的灾民们正在奄奄待毙,卖儿鬻女。焦姓这家要卖女儿,但是没有人买。这时害怕出乱子的顺天府尹办了一个粥厂,他们有了暂时栖身之地,九岁的男孩被一个剃头匠收留下当徒弟,这样好不容易地熬过了冬天。春天来了,流浪的农民们想念着土地,粥厂也要关门,都纷纷回去了。
焦姓这一家回到家乡,度过了几个半饥不暖的年头,庚子年八国联军的灾难又降到河间保安两府,女儿这时已是十三岁的姑娘,再次逃难到北京,投奔当了剃头匠的哥哥。哥哥无力赡养她,在她十六岁这年,在半卖半嫁的情形下,给一个姓王的差役做了媳妇。
丈夫有肺病,生活又荒唐,她当了三年挨打受气的奴隶,刚生下一个女儿,丈夫死了。她母女俩和公婆,一家四口又陷入了绝境。这时我刚刚出生,醇王府给我找乳母,在二十名应选人中,她以体貌端正和奶汁稠厚而当选。
她为了用工钱养活公婆和自己的女儿,接受了最屈辱的条件:不许回家,不许看见自己的孩子,每天吃一碗不许放盐的肘子,等等。二两月银,【把一个人变成了一头奶牛】。
她当我乳母的第三年,女儿因营养不足死了。为了免于引起她的伤感以致影响奶汁质量,醇王府封锁了这消息。
第九年,有个妇差和太监吵架,太妃决定赶走他们,顺带着把我乳母也赶走了。这个温顺地忍受了一切的人,在微笑和凝视中度过了沉默的九年之后,才发现她的亲生女儿早已不在人世了!
#摘抄# #铀在读书# 《我的前半生》第2章
注:溥仪乳母王焦氏全名为王连寿,1945年日本战败前夕,溥仪的乳母在与婉蓉等人逃跑的路上被日本人打死。

 

 

【3】『 很多时候,农民发现自身处于一个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的位置上,他们帮助统治集团获得了权力,但统治者推行的工业化、税收制度和集体化却与他们所想象的为之抗争的目标大相径庭。』(斯科特《弱者的武器》)

 

【4】严锋 

样板戏又热起来了,我就说一点吧:在所有的样板戏中,基本看不见一丁点爱情的影子。不要说不合法的爱情,连合法的爱情也没有。主人公不要说未婚的对象,连已婚的配偶都没有。所有主角,无论老中青,全部处于无配偶或见不到配偶的状态: 方海珍—老公不详,氵工水英—老公不详,英嫂—老公不详,柯湘—未出场老公就死了,阿庆嫂—老公跑单帮去了,李玉和—老婆不详,李勇奇—老婆死了......最气人的是文革前的原作中有恋爱关系的,改编成样板戏后一律拆散,比如洪常青和吴清华,少剑波和白茹。 唯一的例外,是喜儿和大春,总算还保留了一丝丝的关系。当然文艺作品不一定要表现爱情,但如果基本上所有的文艺作品中都没有爱情,那种文化氛围谁经历谁知道,也希望今天的人在追捧样板戏的时候能够明白这一点。

 

 

【5】@游识猷 

读到一个有趣的概念,"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形容在美国,亚裔即使高学历、高技能、高收入,却依然难以晋升到管理层和领导层。

这个概念出自2005年的一本书Breaking the Bamboo Ceiling: Career Strategies for Asians。类似于女性面对的"玻璃天花板"。

在美国,亚裔被称为"模范少数族裔",亚裔平均收入最高,犯罪率最低,失业率最低,学业成就最高。不论是东亚、南亚、还是东南亚,在学业上都优于白人,亚裔占美国人口的5.6%,却拿到了30%的美国英才奖学金(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但对亚裔的偏见和歧视依然存在。

2012年,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显示,同样是表明自己在澳大利亚上过高中,要申请初级工作的简历,中国名字比起白人名字,要多投68%的位置才能得到相同数量的回复。

2015年,Ascend组织调研了硅谷的几家科技公司,发现尽管27%的专业人士是亚裔,但高管里只有不到14%是亚裔。

不过2020年,有一个研究显示,主要是东亚裔(中日韩)面临竹子天花板,南亚裔(例如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则没有这个问题。事实上,如果按照人口比例和管理层比例来看,南亚裔获得领导和管理职位甚至多过白人……

这个研究建议在研究亚裔时,要把东亚和南亚区分研究。而造成东亚裔竹子天花板的一大原因,是东亚裔习惯谦逊、从众、和谐的文化,不习惯推销自己,也不习惯主动为自己的观点辩护。

南亚比如印度,则有辩论和争论的传统。因此印度裔也很习惯强势自信的辩论风格,这点让他们更适应美国文化。

同时,典型的美国领导者是在团队前面领路开拓的人,典型的东亚领导者则是团队身后稳定的保护者。在东亚文化里谦逊被认为是稳定可靠,在美国则会被负面解读为缺乏信心和动力。

Booth, A. L., Leigh, A., & Varganova, E. (2012). Does Ethnic Discrimination Vary Across Minority Groups? Evidence from a Field Experiment*.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74(4), 547–573. doi: 10.1111/j.1468-0084.2011.00664.x

Lu, J. G., Nisbett, R. E., & Morris, M. W. (2020). From the Cover: Why East Asians but not South Asians are underrepresented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7(9), 4590. doi: 10.1073/pnas.1918896117

 

 

【6】@Mr蒋静: 去年,373家上市药企研发费用投入少得可怜,只有613亿元,不敌瑞士跨国医药企业罗氏一家。与之相对应的是销售费用居高不下,销售费用接近2800亿元,扣除掉672亿元的销售员工薪酬后,用于学术推广、宣传、招待费等高达2118亿元。


有钱,不在疗效,而在内卷。

 

 

【7】正牌瞎溜达 

在支援抗战的 "一碗饭运动" 的义卖会上展示蒋兆和先生的朱门酒肉臭(非卖品)。左起:颜雅清(Hilda Yen),以及妇幼保健专家Mary Cookingham,好莱坞明星Tallulah Bankhead,林语堂的太太廖翠凤。
颜雅清1904年生于上海,祖父颜永京是圣约翰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父亲颜福庆是湘雅医学院的创建者之一。她13岁去美国读书,21岁到叔叔颜惠庆任大使的中国驻莫斯科使馆工作,同年以中国派赴国联第一委员会代表的身份出席日内瓦国联大会。抗战爆发后,她在美国和李霞卿一道驾驶 "新中国精神号" 飞机为祖国抗战环美飞行募捐。42年在香港被日军监禁8个月后到重庆,次年以助理身份陪同宋美龄访美,随后留在美国担任罗斯福总统夫人的私人事务秘书。45年参加联合国人〇宣言的起草,然后是联合国最初的中文新闻官……
"一碗饭运动" 是美国医药援华会和美国华侨团体联合发起的,自1938年起每年内举行一次的,通过展览和演说等形式控诉日军残暴、战区难民惨状、中国抗战成绩的,旨在于募款购买药品和医疗设备支援中国抗战的募捐活动。
蒋兆和先生的名作朱门酒肉臭在 "一碗饭运动" 中的展示,获得了美国各界的关注,纽约美钞公司(American Bank Note Company, New York)将这幅画印制为1938年的圣诞卡,以期引起人们对中国抗战的更多反响。

 

 

【8】盾乙 

 

羅馬彩繪象牙雕像,描繪了一位悲劇演員。這個人物很可能是男演員扮演一個悲劇女性角色,戴著悲劇的面具,穿著精緻的服裝,戴著華麗捲髮的高假髮。來自公元一世紀羅馬。

 

 

【9】安迪斯晨风 

读达尔文的传记,最让人生气的一句话!

 

 

【10】@咦Zoe小椅子 

大姨妈第一天躺在床上虚弱得苟延残喘的我想到,如果不是女的而是每个男的每个月流血数日和痛经,这肯定不会变成一种带有羞耻的禁忌话题了,古今中外除了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会有一个文学大类,叫"痛经诗",主要讴歌男性刚毅的品格和描绘流血的唯美意象。

@诺小花:醉里冰枕暖衾,错染牙床猛醒。抬望月盈十五至,俯身已落三两星。腹疼身兼冷。 无意长嗟短叹,怎奈头重脚轻。何不更思家国事,未必常念此身经。辗转天将明。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