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der科普:电脑CG技术诞生前,电影特效是如何拍摄的?

meili @ 2021年08月24日 世界观

1973年的《西部世界》电影,是影史上第一次采用电脑CG特效技术,那么在此之前的那些电影,是如何制作"特效场景"的?

最早出现的手法被称为"停机再拍"——先拍摄一段场景、暂停相机并保持位置不动、布置变化后的场景、继续开机拍摄。这种手法被用于制作魔术、斩首、瞬移等场景,但看起来就像物品突然凭空出现,效果并不理想。

在迪士尼创作《米妮公主》(1932年)时,为了保障人物动作逼真自然,画师们发明了一种"投影转描"手法,将真人动作的录像投射到半透明画布后,直接在此基础上描出动画人物。

30年代末期的《绿野仙踪》和《公民凯恩》,则探索了对静态画面的处理——先单独拍摄会动的人物,然后再叠加上画了背景的玻璃板,以此来低成本实现人群效果、或是制作奇幻场景。

除了这些,Insider还在这支视频中,总结了当初如何拍摄隐形人、如何为二维动画添加"深度视差"效果、如何制作《金刚》等虚拟动物等......并一一对应电影加以说明。

虽然这些技巧相比如今的电影特效,看起来极为简陋。但其实正是这些前人的脑洞,被一直被沿用、发展至今,才造就了如今蓬勃的电影产业。

(YouTube: Insider)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