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K-16文字记录:我们和我们的孩子【4】

ximalaya @ 2021年11月17日 一种声音

DK-16文字记录:我们和我们的孩子【1】

DK-16文字记录:我们和我们的孩子【2】

DK-16文字记录:我们和我们的孩子【3】

读者:三位老师,我觉得你们有点儿站着说话不腰痛。首先,六哥,你有大量阅读经验,也会给女儿选书,但我们没有阅读经验,不知道怎么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松蔚老师,你说要想办法在孩子回来的时候做好托底,有办法给孩子托底,但我们家经济条件不是很好,我们让孩子有自信心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我想请问老师,在各方面条件并不太好的时候,如何让孩子自信地走进他的生活中去?

 

张立宪: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叫“万一”,万一你出事儿了怎么办?这些年我编过这么多稿子,见过这么多人的故事,我发现不是万一,而是百一。科学数据表明,各种儿童疾病,不管是绝症还是常见病,比例都是百分之几,我们不可能什么毛病、什么坏事都轮不到。

 

在这位读者看来,好像我们功成名就,一好百好,不是的,我们的烦恼不比任何其他爸爸妈妈少,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毛病,各种各样的焦虑,各种各样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但相对来说,可能确实在一些社会公认的指标上领先,比如我有北京户口,东东枪老师就没有,他整天为积分落户发愁,在这个起跑线上他就得比我多跑几步,这是客观存在。但是,我觉得人有一种最基本的公平,我不知道这个公平是什么,但确定无疑是存在的,在这方面我们也没有烧包到认为我们就可以被独家赦免。

 

李松蔚:我不是站着说话,我是跪着说话。给孩子托底,不是说家长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或者有什么样的准备之后才能托底。如果说有一个准备的话,那是心理准备。如果孩子有一天遇到了难处,不管是欠人钱了,还是工作上遇到困难,遇到具体难处的时候,这件事反而简单了,接下来我们就想办法去解决那个困难。但在那个难处还没有出现的时候,就是“万一”,“万一”比所有困难都可怕,因为这个想法包含了一个特别可怕的态度:我根本不想去看,我总能告诉你那个地方有着洪水猛兽,有着我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讲一个当年我在大学当老师的时候,一个学生给我的教育。我给学生布置要完成哪些作业,最后有一个考试,比如考试占七十分,还有平时成绩,其中一篇读书报告占十分,过了截止日期就没成绩。截止日期之前我催他们,说大家别忘了周日之前要提交读书报告。下课后有个学生跑来问我,老师那个报告多少分?我说十分,他说,如果不交报告,是不是会扣十分?我说当然。他说还会再多扣吗?我说不会。他说好,那我就不交了。他就走了。我当时特别惊讶,把他叫住,请他跟我解释一下怎么回事。他讲了一下大概原因,那段时间他正好在准备另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权衡之后,他觉得这十分他亏得起。在我自己的成长经验里,怎么可能不交作业呢?这是老师布置的,这是考试,有分的。我从来就没想过,其实它只是十分而已。

 

这个心态就是托底心态,那个未知里边是十分,还是一个户口,还是十万块钱,不管是什么,我们都能去解决。

 

张立宪:我想跟这位读者朋友说,这个年头,基本不存在饥寒交迫、濒临绝境那种事了。我是给大家提供阅读服务的,松蔚老师是给大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我们守望相助,不管大家遇到什么问题,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

 

读者:如果我发现老师有语言暴力倾向,导致孩子产生轻生念头,该怎么办?我的孩子比较敏感,因为老师说他笨死了,我非常忧虑,尝试让他把优秀的一面展示给老师或者同学看,似乎有效果,但我不知道是不是长期有效。老师对于孩子的评价导致我和家庭一直很焦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李松蔚:这里有一个特别严肃的话题,我没想到今天会谈到这个题目,但既然谈到了我就拿出来讲,就是青少年自杀这个话题。

 

一旦遇到这个话题,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底线:你要活下去。活下去意味着将来有一切的可能,但如果你停在这里,就什么都停了。觉察到孩子有这个念头的时候,第一,毫不犹豫地阻止他;第二,在一段时间内尽可能地陪着他,要确认他这个念头只是偶然闪过,还是他已经去了解相关的信息,甚至准备操作了。到了一定严重程度的时候,应该去就医、住院。一定要把孩子保护好,这是最重要的,不要以为只是说说,这是一个非常非常严肃的话题。

 

这个话题处理好之后,返回来说老师的语言暴力。孩子在学校环境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和磨难,不只是老师,同龄人也会给他带来挫折,比如被排挤,被霸凌。还有一些是他自己的原因,比如这个年龄段生理上、心理上会出现的问题。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可能遇到一些坎,遇到这些坎,并不代表这个事情只有唯一的解决方法,一死了之,我要离开这个世界。一定有很多办法可以解决。

 

我们要跟孩子讲,你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遇到这个问题后,我们有很多种处理方法,我相信你只尝试了其中一部分,甚至包括轻生,其实也是一种很极端的方法,我们来看看还有哪些没有尝试过的办法。一定把话题引导到我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上,而不是把这个问题变成,我们要去向老师、向其他人证明你是优秀的,一旦那样,就是在做一件不可控的事情。想让老师承认你很好,但这个老师就是看不见,想让同学欢迎你、接纳你,但同学就是不接纳,就像把一件不可控的事情拿过来,变成这个孩子当前无法绕过的一座大山。

 

现在我们转变思路,假如老师对你语言暴力,同学对你不友好,肯定是他们的错,毫无疑问他们有问题。但这个问题就摆在这里了,我们能不能解决?我们绕过去也好,或者干脆逃避,换一所学校,换一个班级,或者跟那个老师硬碰硬,或者不理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永远比问题多,但前提是你得活着。

 

张立宪:不妨让孩子用这种心态问一句,“再坏又能怎样”。

 

读者:七岁半的女儿问我,如果我有男朋友,我会坐牢吗?请问李老师,初中女生如何面对周围男同学谈论观看成人视频的话题,我该如何帮助她疏导情绪?

 

李松蔚:孩子有时候会说我要跟谁结婚,我要跟谁在一起,这是他们表达我喜欢你、我跟你的关系很铁的一种方式。有时候成人理解这件事时会特别紧张,觉得这是不是早恋,这个孩子是不是太复杂了,这么小就想这事儿。其实不是,孩子借用成人的一些词或者概念,其实处理的是他在同龄人世界里的议题。比如小男生看成人视频,他要处理的不是性的议题,他要完成的是突破禁忌或者挑战规则,或是群体认同的问题。他们谈恋爱也不是真的恋爱问题,而是我有没有魅力,我有没有被认可,大家爱不爱我这个问题。

 

张立宪:假如十八岁是一条线,过十八岁就是个成年人了,可以喝酒了,可以开车了,可以尝试性爱了,但不可能十八岁生日一过全都推给你,也许会早,也许会晚。大部分孩子是早的,但大部分也没有到天塌下来的程度。

 

李松蔚:是的。咱们都经历过这一切,我估计很多父母小时候也不是省油的灯,就跟孩子好好讨论就行了。

 

读者:当下有很多我们认为是庸俗的视频、反智节目,甚至是披着教育外衣来引导孩子单向思维的内容,怎样避免孩子接触?三位老师会不会觉得教育有内卷化的倾向?

 

张立宪:这事儿应该教育部长来回答吧,不归我们仨管。我觉得晓楠老师作为一个视频工作者应该回答一下。

 

陈晓楠:强行让小孩不看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他有伙伴,他的伙伴看他一定会看,但是有一些底线。比如前一阵我家孩子的学校发文,不让他们看韩国的《鱿鱼游戏》,因为里面有很多暴力,心智不太成熟的小孩会不太明白,会有模仿行为。

 

我还有个想法可能不太成熟,我们觉得我们要提供更多有意思的东西让孩子去选择,让那些视频只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让他完全不碰是不太可能的。他内心的储油罐蓄得越满,他的思考能力越强,你就可以跟他直接探讨这方面的事情,要相信他的思考能力。

 

张立宪:虽然我是个做书的,但我不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也好,视频也好,都只是媒介形式。印在书上的反人性、陈词滥调的东西也不少,非常优秀、非常有教育意义的视频也很多,不用非得从媒介形式上去防备,你也防备不了。

 

陈晓楠:打开他的眼界,让他知道还有哪些很有意思的东西等着他。

 

李松蔚:完全不让他碰是不可能的,我还想再推进一点,如果真的完全不让他碰,就是在增加那个东西的吸引力,孩子会觉得特别诱惑,这东西到底是什么,我特想看。

 

读者:请问各位老师,我们一直说如何养育或者陪伴孩子,那么我们要如何做我们自己呢?在家长的身份和自己的身份之间怎么平衡呢?

 

张立宪:这真是一个大问题。我觉得我们如何做我们自己,与你同行的儿女也就开始如何做好他们了,我们想给自己一个什么样的未来,包括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未来。

 

我刚刚终审完一本书,叫《科幻界漫游指南》,里面有一句话,“科幻在努力追赶现实”。像你说的,孩子在不断迭代,他本身变化得特别快,这个时代又变化得特别快,双重叠加在一起,人太容易无所适从了,这个未来真的是眼花缭乱,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李松蔚:“做自己”这个话题,像六哥的孩子四岁这个阶段,对于父母来讲是特别有挑战的,因为此时孩子更需要父母把更多的时间和关注点放在她身上,孩子也不会去拒绝。像我们九岁、十岁的孩子,已经开始不需要时时刻刻陪着了,所以父母自然有很多时间做自己。

 

如果孩子很小,我有一个基本的提醒就是,不管是爸爸还是妈妈,所有的父母,不管这个孩子多么需要自己百分之百的照顾和陪伴,但每天至少拿出一个小时给自己,比如孩子睡着了,孩子去跟伙伴一起玩了,把他撂到了,这一个小时我看看书,哪怕发发呆什么都不干,但一定要有自己的时间。

 

陈晓楠:我想做一个有弹性的母亲,慢慢把她该负的责任还给她。因为这个东西是她终身受益的,她承担自己的责任,然后进行自己的冒险,也进行自己思维的探索,这个时候会省出很多的时间来。我也需要继续成长,我不能止于只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如果你在她面前是一个停止生长的人,她能感觉得出来,你没有办法给她新的养分。其实慢慢放手的状态,你会觉得生活也更丰满了,这个特别重要,我要多想我是什么人,我才能带给她一个什么样的母亲。

 

张立宪:我们所有的父母都在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比如通过努力终于有了北京户口,孩子可以有正常的学籍;有的父母拼命挣钱终于买了一套学区房;有的父母甚至辞掉工作陪着孩子在某个中学读书,住在廉租房里,孩子终于考上北大清华;有的父母想尽一切办法,孩子终于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终于嫁了人,当了新的爸爸妈妈……

 

我们每走完一步,尤其这一步迈得格外艰难、实现格外艰难的时候,都会松一大口气,觉得自己的人生圆满了。其实不是,这每一步都不是最终目标,虽然买了学区房,积分落了户,考上了大学,看起来是抵达了目标,但只是通往目标的一个手段,只不过煎熬得太多太久,让我们忘了这一点,误以为它是人生的终极追求。

 

那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又只能归结到那句话上吧,“你开心就好”。从这一点上说,每一个通往目的地的中途,都不是非它不可的,也不是完事大吉的。

 

陈晓楠:最后我想问问你们两个老父亲,你们想象中的未来,女儿的人生里,你最期待看到的一幕,或者你能想象最美妙的一幕是什么?这一幕里也许有你,也许没有你。

 

李松蔚:我想象她成了一个大人以后,也许有一天,她也要到处出差,或者做各种事儿,满世界飞,她去到一个城市,那个时候正好我也去了那个城市——不是我去她的地方找她,也不是她到我的地方来看我,而是我们各有自己在忙的事情,但刚好在那里遇到了,我们说一块吃个饭吧,我们有那么一个中午或者晚上的时间,吃完饭之后各自还要回去忙自己的事儿,我觉得那个应该是一个挺棒的画面。

 

张立宪:有一个词叫“壮游”,西方世界不像现在的大学学制这么规范的时候,一个大学生毕业以后先不工作,背着包出去环游世界两三年,既读了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完成壮游之后再工作。我特别想带我的女儿,在她什么年龄我不知道,也许是十几岁,也许是上了大学,或者大学毕业以后,如果她不嫌弃我,我能陪着她壮游一两年,回来,她再展开她的人生,我再展开我的人生,我觉得就很美好了。

 

陈晓楠:我自己觉得这一幕里不一定有我,但我特别期待她的几个像电影画面一样的瞬间。第一,我期待不管是跟我还是跟她的朋友,她能大笑,就像蓦直去,那种傻笑,大笑,奔放的笑。第二,她会因为某一幅画或者某一个曲子而落泪,好像她仍然有感知这个世界有如此美好的东西。还有一个画面就是,她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能刹那间感受到忘却时间忘却自己的状态。如果她人生中能有这三幕我就觉得好满足,觉得她会是一个幸福的人。

 

张立宪:好了,我们赶快结束直播,陪孩子去吧。

 

陈晓楠:对呀,谢谢李松蔚,特别感谢,让我们放下。

 

张立宪:松蔚今天来确实是起到了极好的……

 

陈晓楠:心灵按摩的作用。

 

张立宪:陈晓楠老师,生日快乐。

 

陈晓楠:谢谢谢谢,一定要快乐。

 

张立宪:我们向十万个人鞠躬说再见吧。

 

各位,这是读库第十六年的读者年会,我们明年再见。

 

陈晓楠:晚安。

 

李松蔚: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