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459】我是铁蛋人
【1】硫泪茶:《微博年度报告》
【2】木遥 看微博就知道西安以外的人是无法体会到西安此刻的惶恐和无助的,甚至可能也根本不知道为什么在惶恐,就算知道,也远远谈不上理解。 即使西安以内的人也谈不上互相理解。人和人的境遇无法互通,相隔一条马路的两户人家可能生活在平行宇宙里,咫尺天涯。有的人酣然高卧,有的人只能祈祷自己不是被雷劈中的那一个。没有人抱怨。首先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有资格抱怨,也许这就是自己作为西安人应该忍受的?也许说出来别人会觉得这不是天经地义?这不就应该配合?当然更有可能的是也说不出来。 能发出来的人,比如我,会小心翼翼地斟酌词句,会觉得既然自己家里并不是最倒霉的,要不再等等再看看?我何必给自己招来无穷无尽质疑的人,既然我明明可以明哲保身地沉默? 而外面的世界看起来一切照常。天青月白。
【3】木遥 另一个让领导干部应该去找个互联网大厂实习半年的理由是可以学习一下什么叫 scalability。 简单说就是:一个问题的困难程度并不是这个问题的规模的线性函数。 西安的经历就是个好例子。过去两年也做了不少演习预案,还搞了全运会,以为自己准备充分。但那是因为两年来遇到的所有实际和虚拟困难都是小规模散点。大规模集中式困难一来,所有的纸上谈兵都抓瞎,因为大规模问题并不能通过小规模问题的解决方案乘以一个倍数就搞定。 比方说隔离搬迁。以前一栋楼里出现了传染,整体搬迁到另一个地方隔离,这虽然有困难但也可行。但一个小区要整体搬迁到另一个小区,困难程度就不是前者简单乘以楼数,必然四面着火八面漏风,因为后勤出错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了。 比方说核酸检测,两小时检测之所以被群嘲,是因为领导似乎认为这是个简单的算术题,可以靠一纸公文实现。这是工程上经典的「人月悖论」:以为一个人花十个月能生个孩子,就能通过十个人合作花一个月生个孩子。 计划经济的余毒之所以是余毒,就是因为它时刻给你可以靠命令控制数字的错觉。如果系统是线性的,这确实有可能,但系统不是。 所以真的非常担心下一个被 omircon 袭击的境内城市。从扩散的非线性程度上来说,omircon 跟 delta 可以说根本就是两种全然不同的病毒。把 delta 时代积攒下来的经验简单照搬到 omicron 上,几乎肉眼可见会出大麻烦。 (当然话说回来,从西安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可能 delta 时代其实也没积攒下来什么经验……
【4】吴铭 #改革开放关键一招# 对于一些经济现象,如果不具备经济学常识,又不讲逻辑,很容易受人蒙蔽,去相信某些貌似有理的说辞。比如适度通胀、政府债务,有人一概当作洪水猛兽,还告诉你,有一个时期,我们既无外债又无内债,多么骄傲啊!是的,197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说:“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动荡、通货膨胀的情况相反,我国财政收支平衡,即无外债,又无内债,物价稳定……”现在只谈逻辑,假如当时的综合国力和生活水平真的很给力,改革开放不会拥有如此雄厚的群众基础。
【5】@织女Vega 最近,六神磊磊在自己的公众号上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在一次线下活动的现场,一位家长非常担忧地向六神磊磊诉苦: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迷恋上了历史,未来搞不好会有性命之虞。 这话乍一听,实在没道理。毕竟中国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德国哲学家赫尔巴特更直言,历史是人类的老师。 为什么这样的常识,在这位家长的眼中,却成了一种危险的禁忌? 原来,这位家长不是怕孩子读历史没前途,不好就业,而是认为历史这门学科太注重挖掘真相,她怕孩子挖着挖着,把自己“挖”进去里。 现实中,和这位家长一样,将历史等同于寻找真相的人不在少数,按照他们对待真相的态度,可以分成三类人: 1、习惯了谎言,害怕看见真相:这类人长期活在谎言之中,习惯了蒙着眼睛的人生,他们面对历史真相,就像直视骄阳一般刺眼。但他们更可怕之处在于,不仅自己害怕光明,还阻止孩子探究真相,生怕孩子因为看清真相而“误入歧途”。但事实上,灌输给孩子的这种”历史教育观”,一开始就在歧途上。 2、将孩子作为追求真相手段:还有一种极端的家长,他们因为对真相的执念,从小就鼓励孩子为了追求真相而冒险、乃至牺牲,完全不考虑现实允不允许,孩子能不能接受。孩子在他们眼里,成了实现某种观念、理想的道路,但这条路最终通往的,很可能是一场人生悲剧。 3、既想要真相,又害怕真相:最典型的一类家长,对历史真相的看法十分纠结。他们一方面害怕孩子因为缺少常识、看不清真相,在社会竞争中吃亏,另一方面,他们又害怕孩子读了太多权谋诈术,把自己给害了。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他们劝孩子“莫谈国事”,但自己却热衷于各种小道消息...... 其实,危险的从来都不是历史本身,而是我们对“历史到底是什么”的认识,以及知道了之后的态度。 面对同样一段历史,有人从中读出了“契约、和平的文明趋势”,有人却只能看见“丛林法则的阴谋和暴力” 一位优秀的家长,他对历史的认知与态度直接影响着孩子。事实上,家长就是孩子最好的历史启蒙老师,只是很多家长不具备这样的见识和能力。见识与能力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身的思考与经历,而另一种是将别人的思考与经历化为己用——其中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读书。 好的历史经典,它的着眼点往往并非成败生死,或个人的悲欢、命运的无常;而是将视野升溯至天道信仰、人间大道。 所以,选择什么样的书读,非常重要,但人生的历练和格局,更重要。比如我们总是从宫斗剧中寻找生存之道,可你看外星人马斯克演讲,他追寻的就是人类的文明,地球的生存。这就会超脱于生存之外。
<script src="//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js/adsbygoogle.js"><script>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6】@无界老罗: 嗯,大善人何止于谦他爸一个?
【7】文冤阁大学士 莎士比亚课,照例最后是课堂演出。一场比一场精彩。我台下观剧,深有感慨:二十多年过去,我旦的本科生依然卧虎藏龙,才华卓绝。邯郸路北某老友常常感叹:现在的大学教育,实在是耽误了这些孩子。我倒觉得,真的神龙猛虎,又岂是政罗教网能羁绊的呢?
【8】《2021年的冷知识,都在这了》 文 | 贝小戎
【9】投行泰山 转自税务界大佬: 好几个朋友给我转这个危言耸听的微博,本来想以郭德纲看“专家”的心态不理会,后来实在觉得这么扯的内容会对大家造成误导甚至引发焦虑,所以不吐不快: 1. 这位“专家”连基础的税率知识都引用错了 ,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独资合伙企业”)适用的税率为经营所得的5-35%,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也更不是他老人家那种算法,这么用小学一年级算数方法计算真是无语; 2. 这次文件只是明确了独资合伙企业的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不可以适用核定征收的方法,这里有两层解读,一是独资合伙企业的非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即企业正常经营所得)适用核定征收并没有被绝对禁止,只是后续适用应该更加谨慎,和本次文件无关;二是核定征收只是近年来在一些地区被适用在独资合伙企业权益性投资经营所得上,大多数用于一次性股权交易中,并没有这个”专家“描述的被广泛适用; 3. 所有明星艺人网红的收入全额纳税和这个文件无关,这个群体是在这次税收风暴中被明确适用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中一种)征税,这种所得本身就没有核定征收的逻辑; 4. 大多数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都是持续性的操作,基本都是在老老实实的缴税,唯一可以操作的就是前两年行业税收风暴中的适用20%税率还是最高35%税率的区别,这个总局也已经已行文明确; 5. 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减持也是持续性的操作,还有很多本身就是在自然人名下,也基本都是老老实实的缴税,稍微动点脑筋的也就是挪个证券营业部弄点财政返还,根本没有核定征收的机会; 6. 至于豪宅、豪车、奢侈品和收藏品市场更是和这个文件一毛钱关系没有,不太明白咋就大变局和全军覆没了,都上升到人类历史上的高度了; 7. 本来就根本就没有“税收筹划”这个行业,只是涉税服务行业的一项职能而已,而涉税服务是一个十分专业且细分的行业,它长期存在于广义的会计服务市场之内,应该说这个行业刚刚进入黄金发展期!只是最近几年冒出一批行业外的人以违背基本税收专业逻辑的方式利用互联网工具过度的进行了推广和应用,如果一定要说不存在了,这个所谓的“税收筹划”模式确实是会渐渐消亡! 总结一下,这位“专家”所说专业无知、引申盲目、结论错误...唯一正确的2022年确实将是一个税收大年,大家关注关心国家税收法制的健全完善不是坏事,大家都合规合理纳税更不是坏事,“以数治税、减税降负、应享尽享、包容审慎”是当前税收征管的主旋律,抛弃焦虑积极应对是我们所有纳税人应该做的,大家一定要相信找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10】陈达飞7728 转社科院张斌老师灵魂拷问! 过去十年的宏观经济十问 1,资本回报率和经济增速都在下行,为什么真实利率上行 2,通胀远低于前一个十年,挣钱更难了,为什么最近十年总在说大水漫灌(钱太多了) 3,降低企业债务利息负担不要大水漫灌,为什么不降息而是降准 4,遏制房价上涨,为什么靠高贷款利率而不是税收政策,把好处给了银行而不是政府 5,中央财政可以用低利息借钱,为什么非要地方政府借平台之手用几倍高的利息借钱,让高出来的利息养肥金融机构,还整出来一堆隐性债务 6,基建是为了人和企业服务,为什么人口流出的地方搞那么多基建,人口流入的地方反而不多 7,出口和进口是两面镜子,5000亿美元的货物贸易顺差照出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3000亿美元的服务贸易逆差照出了服务上的短板,为什么担心制造业而不是服务业 8,人均收入超过1万美元了,为什么还有接近3亿农民工 9,985高校学生和高学历是同年龄段的强者,为什么对他们有落户和各种政策优惠,对弱者反而没有,是不是逼着家长找补习班 10,经济形态已经开始从工业社会进入后工业社会,为什么滴灌,大水漫灌,接地气这些风格的词汇越来越流行
【11】@tombkeeper 从铁蛋中学毕业,在心理上把自己和铁蛋中学绑定,“我是铁蛋人”,然后铁蛋中学就变成了“你一天骂八遍却不许别人骂的地方”,凡是铁蛋中学的问题,逻辑和理性就要靠边站。在农业社会,对这种非理性和反逻辑是呈褒奖鼓励态度的,所谓“帮亲不帮理”。我们这代人,半截子还在农业社会,想脱身,不容易。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 【浮世汇911】人类从来没有真正追求幸福..
- 【浮世汇910】审讯他的人要他记住,永远不要第一..
- 【浮世汇909】互联网当初第一句是hello world..
- 【浮世汇908】水果含糖量和热量排行榜..
- 【浮世汇907】究竟是谁杀死了恐龙?..
- 【浮世汇906】原研药一览
- 【浮世汇905】未老先登
- 【浮世汇904】老登电影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902】韩江是一位“能把细节用到尽头”的..
- 【浮世汇901】“普信男”说的并不是一个群体,而..
- 【浮世汇900】天天黑眼圈灰头土脸,还没人家扭屁..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898】希望为这场盛宴买单的不是你..
- 【浮世汇897】10年8个月又7天,这样的数字只有父..
- 【浮世汇911】人类从来没有真正追求幸福..
- 【浮世汇221】现实主义巨著
- 【浮世汇242】抻敨
- 【浮世汇780】为什么要反对举国体制的体育体系?..
- 【浮世汇253】信息茧房
- 【浮世汇428】现在是乱纪元,非必要不要离开自己..
- 【浮世汇772】在过去一年多时间AI生产了超过150亿..
- 【浮世汇238】手挽手的背后没人心连着心..
- 【浮世汇266】下水救人我拥护,岸边围观我支持..
- 【浮世汇741】把很多事情放在一个更长的时间尺度..
- 【浮世汇774】埃隆·马斯克的影子法则..
- 【浮世汇767】放水还会继续,不停的继续..
- 【浮世汇811】这是很小很小的问题
- 【浮世汇796】作为工程师你不用放弃控制权,反而..
- 【浮世汇909】互联网当初第一句是hello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