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479】怎样才能更好地统计新冠死亡人数?

dasheng @ 2022年02月16日 浮世汇

【1】罗套套 

来讲一个我的朋友们最近经历的被骚扰事件。
我这群朋友是一群二次元创作者,四男四女,彼时刚飞到一个城市准备开项目会议。
大家兴致勃勃去了当地一家餐厅吃烧烤。餐厅内部很小,桌子和桌子都挨很近。
事情发生的时候,我朋友们正吃得开心,还在狂聊冬奥和女足的事,就很突然,隔壁桌有人莫名其妙插话,说,哎,你们几个什么意思,我听你们是在说男足不好吗,说男足不好我可不答应啊。
大家转头一看,隔壁桌坐了四个中年男的,各个满口酒气,全都醉醺醺了。
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个男的:1号,没有多少头发,人较矮胖,被叫做大哥;2号,方脸眼镜男,头号狗腿子;3号,没有存在感,试图增加存在感;4号,身形比较高大,和稀泥好手。
接下来我就用编号形容他们。
我朋友这桌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从一开始就没有接话。
没想到这几个男特来劲儿,一直在旁边监听大家聊天,随时插嘴。
这时候我朋友这边一个小姑娘,起身去热烧烤。
1号男马上站起来跟过去,在热烧烤的地方捏住小姑娘的手,整个人都贴上来,要把小姑娘拖到自己那桌和他们一起喝酒。
我朋友这桌上前制止,大家这时候都怒了,让这个1号男立刻道歉。
1号男完全无视大家的要求,嘻嘻哈哈地回到自己桌,说要自罚一杯,和几个女的交交朋友。他们桌其他人就起哄,2号狗腿子最大声地喊,都给大哥个面子!
我朋友这桌就很严肃地说,你们几个人坐好,吃自己的,不要再来骚扰我们。
1号男根本不管大家的警告,还是端着酒杯跑过来要拉着我朋友这桌的人喝酒,想要几个女的坐到他那桌去。
2号狗腿子在后面嚷嚷:不要不知好歹,不给大哥面子,逼我们来狠的是不是。
说实话,我几个朋友宅属性很强,本来就不是社交咖,遇到冲突一般都是能避开就避开,绝对没有主动卷入的倾向,都是冷处理。
对方看这边的人都是很文弱的宅,加上几个狗腿子撺掇,明显来劲儿了,装模作样骚扰已经不满足,干脆站起来把手里酒瓶一把砸了,嘴巴里骂骂咧咧,开始威胁了,还说什么"我们几个都是刚放出来的,今天不给大哥面子,恁不死你们"。
此时我朋友报警。
等警察来的过程中,对方还在叫嚣威胁,一边砸酒瓶子,一边和朋友这边的几个人推搡,要打人。
那个4号男,和稀泥地拉架,潜台词依然是希望我们这边的女孩过去和他们喝酒。
警察一到,4号男直接偷溜了。
我朋友这边就跟警察说,这几个人一直骚扰。
对面还在骂骂咧咧,丝毫不觉得自己有错,说喝酒不都这样吗,谁他妈的像你们这么大惊小怪啊有毛病啊。然后那个3号男冲上来,特别嚣张地指着我们一个小姑娘说,就你这种货色,我去KTV都不点的。
我们小姑娘立刻说,对啊,因为你要点你妈。
然后众人就一起被带去警局。
到了局子,在那种大桌子两边,猥琐男一边,我朋友一排坐另一边。
警察最初的建议很简单,就是觉得,能调解就不要闹大,签个调解书就好了。
我这几个宅朋友们,本着息事宁人的好脾气,一开始也想,对方只要能诚恳道歉,那就能调解原谅。
没想到这几个男的还是很嚣张,上来就嚷嚷,警察同志,他们这帮人就是想要钱,我们这边给他们几百块,等会儿哥儿们再请他们喝酒到天亮,大家还是好朋友!
其他几个就附和,这都什么破事儿啊,一群事逼大惊小怪!
结果就成功把这群中年二次元的战魂点燃了。
大家意见很统一:绝不原谅。
朋友这边坐一整排,职业分别是剧本医生,导演,制片人和编剧,大家仿佛做作品阐述一样地开始对警方做案情梳理。
首先是剧本医生,说,我们这个案情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导演在旁边随时加入:"这里我补充一点感受"
然后两个编剧分别从自己的机位(视角)补充前两人没看到的遗漏情节。
最后制片人做总结陈述,表示就是这些小的不作为,导致我们社会法治的崩坏!你们今天依法处理,就是这个地区思想进步的一大步。今天你觉得摸女孩是小事,明天就有人可以打晕一个女孩栓上铁链生孩子,这绝不是小事!
对面几个男的就懵掉了,把他们领导搬出来当救兵。
我朋友这边这时候才知道他们居然是当地一个蛮有名产业的子公司的小领导。对方领导来了。就各种劝我朋友,大意就是,不要闹大,闹大对这几个人影响不好,他们可以道歉和赔偿。
我朋友心知肚明,其实对方内心的真实想法根本就是:好倒霉啊,这帮人怎么事儿逼。
因为我朋友他们参与的项目是当地一个很重要的文化产业,我方也有领导啊。那你要搬领导,我们就同步喽。
到这里就进入到了第三轮,各方战营升级,变成了领导battle。
我方领导到场,听完原委,表示绝对支持大家。
对面就一直在和稀泥。
我朋友的态度特别强硬,不管对面怎么说让和解,都拒绝。
我们这边表示:几个男已经非常习惯做这种事了,那种毫不遮掩的轻佻态度也是因为对女性的不尊重早就刻在骨子里,如果不给教训,他们永远不会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这次关进去,其实是在救他们,好歹能知道做了错事会被惩罚,不然以后他们可能依然会借酒撒风,总有一天会被更莽的人弄死。
他们领导看实在说不动,就撤了。
然后就是立案,警方还在找监控。
大家要等着录口供,折腾到凌晨3点。
等待的时候,我几个朋友干脆现场工作起来了,反正人都齐了,就一边审剧本稿件、一边聊电影聊时事、还顺便和我方领导脑洞了下一部要合作的项目,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派出所搞文化沙龙。
最后根据监控,证明了我朋友这边的所有说法,1 对方性骚扰 2 对方不停滋事 3 对方砸了酒瓶子威胁
以上足够治安拘留了。
隔天,那边几个男的还在疯狂找人,希望联系我朋友能私了,表示他们知道错了。
我朋友这边一致表示:想要我们原谅,除非他们能把这次项目要交的故事大纲写出来。
那自然是写不出来的。
所以结果只能是,拘留10天。
彩蛋:
在警局那晚还有个看照片辨认嫌疑人环节。
我朋友发现2号狗腿子的身份证照片上,是一张曾经非常意气风发的少年脸,十分唏嘘hhhhh

 

 

【2】@刀卜作:疯县这事已经逐步走到"惊天大案"的程度了吧,电影都不敢这样拍,身份造假、结婚证造假、DNA造假、通告造假、联合自媒体造假,众目睽睽之下强行给所有人都能看到疑点的事按头一个"既定结论",从没这么毛骨悚然过。

 

勿怪幸 :网民们都义愤填膺,"丰县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一定要持续关注下去"。人同此心。我也这样想。不能就这么平息下去,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但是想想,假如,假如啊,网民们怒火滔天,但官方就真的悄无声息,没了后续,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也没有任何后续。严肃的新闻媒体目前为止没有看到报道的,个人去调查的要就删帖要就拘捕,网上再压一压,真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你我能奈他何?没有任何制约机制,对吧。

 

 

【3】文革时期徐州的早请示晚汇报

 

【4】阿司匹林42195米 

怎样才能更好地统计新冠死亡人数?
作者:@cloudsforest3
(注:我和作者是在微博上认识的,在我从他的评论中发现他比我更懂之后[嘻嘻]
统计新冠死亡数据对于评估新冠疫情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定义新冠肺炎的死亡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世卫组织的定义,新冠所致的死亡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1. 死者之前疑似或确诊新冠。
2. 死亡前死者的新冠没有痊愈。就是说不能康复以后死了还算在新冠头上,必须一直病着直到死亡才算。
3. 死因必须是与新冠相关的原因,比如确诊后遭遇车祸死亡或自杀死亡都不应计入新冠死亡。
4. 如果有致死原因主要是来自基础疾病(比如癌症),而新冠并没有加重原有病情,则不应计入新冠死亡。
很显然这样的定义虽然非常完整,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也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疫情早期,疑似病例可能没有确诊,由于没有意识到是新冠造成的,因此也就被忽略了。
而今年以来,随着大规模接种和感染在人群中达到比较高水平的免疫水平,很多人感染新冠后,症状较为轻微。那么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死者,他们的死亡就可能与新冠无关。鉴别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专业人士介入。
英国迄今为止一直比较及时完整地记录了新冠带来的各种影响,数据相对比较及时和详细。那么英国是如何记录新冠死亡数据呢?
英国的死亡数据由两个部门发布:
- 一份是每日更新的"新冠确诊后28日内发生的死亡",来自英国卫生和社会保障部(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Social Care)。
- 另一份是"死亡登记表上提及新冠的死亡",来自英国国家统计局 (The UK's 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 这两份数据的存在各有自己的意义,可以相互补充,提供疫情的完整面貌。如图一就是2022年2月12日当天英国新冠疫情数据网站上的更新。
英国卫生部每天16:00左右发布当日统计的新冠感染确诊后28天内死亡的人数,这其中包括任何可能死于其他疾病(例如晚期癌症,心脏病)的患者。
由于这个数据的整理发布相对较快,可以比较迅速地反映疫情的即时影响。但是不免会包括一些新冠并非死亡主因的个案。而与此同时有一些病人会在确诊之后28天后才死亡,所以这一记录显然未必完整。
早先的数据显示,牵涉新冠的死亡有88%左右发生在前28天。而图二显示了"新冠确诊28日内死亡"数据及相关的关键事件时间点。
英国统计局则提供了更为完整的死亡数据。这个数据包括死亡登记表上任何一处提到新冠的死亡案例。因此这个数据包括了死者从患病到死亡间隔时间大于28天的个案。
注意英国每周公布的这一数据既包括了新冠造成的死亡(due to COVID-19)以及带有新冠的死亡(with COVID-19),见图三。
为了更好地反映新冠造成的死亡风险,英国国家统计局还会在每个月汇总发布以新冠为主因的死亡数字。比如图四反映了疫情以来,死亡主要原因为新冠的案例占所有涉及新冠的死亡的比例。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疫情趋向好转的时候,涉及新冠感染的死亡中,新冠真正作为主因的比例会下降。
而近期由于奥密克戎的致死率下降,虽然英国感染的数量依然比较高,但是我们也同样观察到类似的现象。这说明有一定比例的死亡恰好和新冠感染发生重合,但病人新冠症状非常轻微,对于死亡的发生没有产生什么影响,甚至没有被医生记录到死亡登记表上。
由于英国政府在统计疫情数据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体系,使得我们具有比较客观和准确的数据来分析疫情的进展。比如基于死亡数据和每周的主动人口新冠抗体筛查,我们可以得出新冠死亡率的相对精确的估计。
图六显示了从2020年10月到2022年1月感染者死亡的比例随着时间的变化。感染者死亡的比例从疫情初期的1%~2%逐步下降到了现在的0.04%。这些数据非常有助于我们认识疫情,调整自己的生活、认知和心理状态。
相关:
1,为什么张文宏医生引用的是英国病死率O网页链接
2,怎样得到准确的疫情数据:O网页链接 

 

 

【5】@你又懂了是吗 

申请的:
慕尼黑(德国)、达沃斯与圣莫里茨(瑞士)、斯德哥尔摩(瑞典)、克拉克福(波兰)、利沃夫(乌克兰)、奥斯陆(挪威)、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北京
主动退出的:
慕尼黑、达沃斯与圣莫里茨,民众反对;
斯德哥尔摩,市议会以"高投入低赛后利用率"为由否决;
克拉克福,申请者深陷丑闻,遭到民众不信任;
利沃夫,因为乌克兰的局势而退出;
奥斯陆,保守派占优势的议会不同意;
最后北京是从与阿拉木图的竞争中胜出的。
——————
@IXLeon 补充的内容可以作为探究申请国退出原因的内容,值得参考:
挪威奥斯陆在退出前是 2022 申办的最大热门城市,但是奥委会官员的漫天要价激起了当地民众和政界的强烈反弹;奥委会写了一份 7000 页的文件表明他们的需求,其中很多是他们个人想要得到的奢侈待遇。
不过这里有还是想补充一些个人看法:
IOC不是清水衙门,经过一百多年的运作,它塑造了自身的利益,里面必定掺杂了一系列与普遍发展愿景背道而驰的现象与诉求。
这就涉及到需要如何看待承办城市或承办国的承办行为。
我们不仅要看到北京承办了两届奥运会,还要看到伦敦、东京、平昌在这几年也承办了奥运会,而洛杉矶、巴黎已经成功预定了未来几年的奥运会承办权。单纯从2028年美国几个城市申请与退出来看,他们想当这个大头鬼并不容易。所以从收益的角度去看待奥运会承办是很重要的。
这里涉及到的很多问题:
1. 不同国家不同城市承办可以获得收益的领域侧重不同,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别。
2. 经济社会形势对申办意愿的影响。申办与承办的时间差带来了一种不确定性(例如东京),同时不同经济形势下IOC会给承办者更多激励许诺(例如在2018年,对卡尔加里申办的补贴许诺远多于2013年对我们的补贴许诺),而经济社会形势低迷情况下民众与治理者的意愿波动也会变大。
3. 作为直接主体的城市奥委会自身拥有或国家给予的财税与智力支持,影响了他们是否能够拿出有说服力的共赢方案,进而会影响他们申办意志的坚定程度。
对我们自身:
1. 透明度不足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缺乏决策参与感以及一直存在并被忽视甚至ban掉的质疑与批评是部分人不信任的来源,这是亟待改善的问题。
2. 尽管这些问题存在。综合评估一届赛事办的到底值还是不值,还是需要多方面考察和评估(例如要看到2013年后冰雪项目的基础设施在有条件的省份的普及,这背后财税支持的动力很难说不来自于冬奥会);而收益再大,也不应忽视出现的问题。
3. 干涉IOC事务,敦促其改善自身不合理的利益诉求,是我们应当与各国合作的点位,偏袒IOC不仅不会获得国际社会认可,也会对国际体育事业带来不良影响。

 

 

【6】陆大鹏Hans :这一段写得太好了,太真实,太universal了

截图内容来自:茨威格,《昨日的世界》

 

【7】早期文明比较研究工作坊 

小说《审核员之死》内容简介:
一直以来,大山国豢养了一支数量庞大远超人们想象的审核员群体,用来实现统治者想要的清朗网络,保障赛博时代国家长治久安。
然而,越来越严峻的现实令审核员的工作量不断攀升,面临的考核和待遇却日益严苛。终于,某个分支部门小主管的过劳死成为爆点:该部门不仅拒绝支付应有的赔偿,还试图抹掉死者的档案履历,在审核员群体中引发普遍愤怒。由于缺乏工会组织,审核员无法与雇主进行有效对话,几个胆大的领头人还被抓走。经过一番激烈而隐秘的内部讨论,外加上级有意提高AI审核应用率的流言带来的饭碗危机,审核员们决定拼个鱼死网破,他们选择在下周一进行罢工。
在那个星期一,突然大山国网络负面信息泛滥,平民中的少数抵抗者习惯了一看到与官方口径不合的内容便截图保存,因为往往几秒钟后它便会消失,然而今天不同了,这些信息不仅没有被迅速抹除,反而传播量越来越大,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大多数习惯阅读官方消息的民众同样困惑不已。与此同时,时刻关注大山国的外国媒体和评论家也议论纷纷,有人更是抢在第一时间发表危言耸听的阴谋论式猜测。而在大山国的权力中心,一场紧急会议即将召开,领导层对今天的网络失控又怒又惧,他们会向审核员让步吗,抑或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别忘了善后工作,他们要如何消除人们对"混乱星期一"的记忆呢?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