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562】再绵柔的花语,都能有本领让你失语

huoying @ 2022年07月25日 浮世汇

【1】大头费里尼 

你的郑州,我的胶州
文|费里尼
辰光真是活到宗桑身上去了。眼睛一翣,郑州的故事已经过去了一年。昨夜今晨朋友圈普遍在刷的消息讲,那边的一周年,不允许群众送花。
Power是个神奇的东西,再绵柔的花语,都能有本领让你失语。
郑州有自己的郑州,阿拉有阿拉的胶州(路)。不晓得是不是宗桑实在太多,同样眼睛翣一翣,那场大火已经过去了12年。我还记得12年前那个秋天的午后,目瞪口呆的我从办公室的窗户西望,浓烟滚滚,救火车呼啸。晚间我到胶州路大楼下边的时候,火已经熄了,地上到处是水洼。人们低声交换着传说。
第二天,我带当时还很小的儿子去献了花,菊花不要钱,一个花店的姑娘在胶州路余姚路口默默地向路人分发。献花的队伍很长,极有秩序。花束在楼下叠成一层层的浪,阿Sir不响。那天,任何人的献花都被允许,只是据说,花很快会被收走。
昨天看到一个小视频,郑州,那个隧道前边,一辆车开进隧道,随即耳边响起了刺耳的汽车喇叭声。画面是主观镜头,应该是车载监控视角,代入感很强。有点像12年以来,每次我路过胶州路,都会抬头朝那个如今水泥色的庞然大物注目。真是一座辣豁豁的纪念碑啊。虽然时间过去了那么久,噩梦还是会随时从沉静的水泥墙壁的夹层里被唤醒。
阿拉的胶州不在交通要津。大多数的本埠人,或许12年来一眼也没有再瞄过。郑州的那条隧道不同。我不是郑州人,不知道就这一年以来,每次他们驾驶汽车进入隧道是种什么样的感受。幽闭恐惧症会诱发么?他们会有深重的同理心么?还是所谓时代的灰尘不夯下来,永远觉得灾难只是"他者"?
同理心很难的,一如任何一个外埠的游客经过胶州路那个灰匣子,哪怕他对12年前发生的一切了然于心,也不会理解我的喟叹——而我,同样地,没在大楼里立过哪怕一秒钟的这个上海人,也不会真正理解炼狱中的同胞。
只是,基于人类文明的常识让我们肃穆。而献上一支卑微的花朵,只是这种文明最微不足道的外化。我们都是怯懦的,除了一朵花,还能做点什么呢?
是啊,除了一朵花,我们还能做点什么?12年前,如果不允许我们躬身献上一朵花,我们会做点什么?
岁月才是颟顸的,它直线向前永不回头,和人们的进步与修为毫无干系。12年过去,人们才惊讶地发现——哪怕是聪明的宗桑,也是越来越少了。



【2】凌晨刚醒 

开眼,天花板级别的维权![作揖] 



【3】酒精胶囊 

"根据你的职位…………根据你的工作………你不该有这么多钱,你不该花这么多钱………"



【4】大叔只喝清咖 

法律规定,只有服刑人员在服刑期内养老金是停发的,服刑结束恢复养老金的发放。其他无任何理由可以停发养老金。养老金是国家和公民之间达成的刚性契约。正因为是刚性的,所以我们才会无比信任地从年轻时就缴纳个人养老金。这个刚性一旦被打破,信任度没有了,冲击的会是整个养老金体系。毕竟疫情终会过去,而养老体系是社会存续的重要一环。不打喵就以停发养老金相威胁,违反了多项相关法律规定,动摇了公信力,这样的饮鸩止渴的做法,实在令人无法理解!



【5】早期文明比较研究工作坊 

有文献称,一位来自呼罗珊的诗人来到坎大哈献上了一首赞美纳迪尔的诗歌。他在接见厅当众朗读了自己的诗,但纳迪尔并不喜欢。纳迪尔甚至让官延侍者把诗人带到营地去转一圈,当作奴隶卖掉,但没人买。纳迪尔问诗人:"你是怎么来的?"诗人回答说:"骑驴。"纳迪尔随后让侍者把驴卖掉。很快,驴就以一个很好的价格卖出去了。纳迪尔把钱给了侍者并把诗人赶出了营地,一路上供人嘲笑。(《波斯之剑》)
——这是一个讽刺御用文人的好段子[开学季]



【6】王家卫谈论其他创作者(节选自《王家卫访谈录》):

"譬如睇萨蒂亚吉特·雷伊的戏,你会觉得荡气回肠,也有另一种经典美。"

"真正好的对白就是戈达尔的对白。我们的对白只属文艺腔,戈达尔的才算是poetic(有诗意)。"

"我始终不觉得他(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一级(一流)的。"

"卡拉克斯唔会好过戈达尔,虽然他绝对是行戈达尔那条路的。"

"我想《我自己的爱达荷》的导演格斯·范·桑特是有趣的,但可否说他是一级呢?又似乎不可以。勉强来说,现在要去睇睇的电影只有马丁·斯科塞斯。"

"我觉得值得尊敬的应是塔可夫斯基。他的电影很deep(深刻),像《乡愁》里,最后你看到他将电影献给儿子和故乡,你便会很感动,你会觉得他是个至情至圣的人。"

"《悲情城市》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它真的想讲上一代人的感受。由《尼罗河女儿》开始,我才觉得他(侯孝贤)的电影好看。"

"西门特:从电影制作的角度来看,近十年哪些华语电影——无论来自什么地方——对你影响最深?

王家卫:侯孝贤的《悲情城市》。"

"除了太宰治,横光利一是我最喜欢的日本作家。到1989年的时候,有机会看村上春树的小说。一开始看村上春树很感兴趣,最近几年变化没那么大。我当年喜欢的是《1973年的弹子球》。整体来说,川端康成、太宰治和横光利一对我的影响比较深远。"

"我读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他讲故事的方法令我印象深刻。我开始读很多拉丁美洲小说家的作品,其中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曼努埃尔·普伊格——《蜘蛛女之吻》的作者,他的叙事被分割成一个个不按时间顺序排列的碎片。"

"(普伊格)他最好的作品不是《蜘蛛女之吻》,他最好的作品是《伤心探戈》。"

"我喜欢曼努埃尔·普伊格的小说,他的一部作品叫《布宜诺斯艾利斯情事》。我喜欢这个标题,(是它)让我想去这座似乎与香港截然相反的城市拍电影。"

"我一直记得戈达尔的《小兵》的第一句话:'对我来说,行动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我已经老了。反思的时间已经开始了。'"

"我认为亚洲电影的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质量很接近西方电影。但我觉得现在没有像过去的电影大师——小津或黑泽明——那样的导演;他们创造了非常美、非常精确的细节。"

"(《花样年华》)文字来自香港作家刘以鬯的一部小说。……刘以鬯当时很有名,他写了大量的文章。这部小说(《对倒》)很好地记录了60年代香港的生活。"

"莱奥·麦卡雷的电影比我的浪漫。"


【7】洛梅笙 

《大山的女儿》挺敢讲的,先富,本质是带不动后富的,先富的人只会想更富,而不是均富,剧里种烟和种枇杷的都如此,有钱了只是想用低价把他人的地转租给他,然后自己从中抽大头,种烟特别明显,还垄断了制烟技术,用技术实现优胜劣汰,逼你转让土地资源。这剧女主挺难得,不谈恋爱,只想致富。 



【8】清朝的微积分课本看起来真的很有科幻感 


【9】崔庆龙_ 

在你的心理上,有什么长期"进程"一直在后台,没有办法清理掉吗?比如在你不懂事的时候,最重要的亲人离世,而你总是想起生前伤害对方的那些事情,于是不断自我悔恨。或者说当初因为自己的任性,导致一段非常重要的关系破裂,每当回想起这些事你就陷入深深的自责。又或者是你承诺要做到一些事情,但是始终没有去履行,你得过且过地自我安慰着,却也介怀着。
也许不止是这些,每个人的进程都不一样,它是那种在记忆里反复涌起,在感受上频繁被扰动,不断令自我动摇、脆弱、否认、怀疑的存在。
这就是我常说的心理债务,它会持续损耗一个人的心理效能,让一个人坠入痛苦的心境中。这些事情有些会因为时间而自动完结,有些会变成隐藏的进程,一直驻留在后台,时不时就会被唤醒,成为体验上的主程序。
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不可能被修复至破碎前的模样,也有很多事情,发生了注定会成为遗憾。它们之所以会存在,是为了让一个人痛彻地领悟,深刻地习得。作为人类最古老的经验机制,它们有时候并不友善,甚至带着冰冷无情的摧毁性,尤其是当它指向一个人的自恋(精神存活)和依恋(生命存活)时,这种被迫的习得性更是无常和诸苦的来由。
但无论是什么事情,其实你都可以为它做些什么,这些行动不是为了改变现实,更不是为了扭转因果。为这些事做些什么,是为了让它被哀悼,被放下,为了清空自己的心理空间,好让别的事情,属于此时此刻的,属于未来的事物进来,让这些东西有足够的心理内存被重新加载;也让我们有新的人格面貌和心理成熟将它们留住。



【10】理查不接稿不接广告 

社交网络缩短不同职业人群之间的距离后,很多人会慢慢产生大概几种错觉
1 对方做的事也就那么简单,毫无成本,我拿脚也能做
2 我既然可以随时和对方交流,我便有了影响ta摆布ta的权利
3 不管对面是不是个人号,ta只要在我屏幕上,就是为我服务的商家(狗)。而我只要是个人号,我就是上帝般的用户
(还有一些关于信息误解的太多了就不列了)
没有边界感,世间皆你妈,真是地狱故事。会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三次元毫无社交经验,连正常的人都没有接触过,才会如此缺乏最基本的做人和礼貌素养……脱离现实,失去边界,让恶意包着正义的外壳如它所愿地到达任何地方,有多可怕,大概就这么可怕。



【11】德国史bot 

1848年以前的德国人(甚至俾斯麦时代的德国人),在本质上是一个谦卑朴实的民族,其最高目标就是团结在同一个屋檐下,而且他们已经如愿以偿。
可是,自从俾斯麦下野以来,他们产生了一种大国的心态。许许多多德皇威廉时代的德国人,而且是来自各个不同阶层的德国人,突然在眼前浮现一个伟大的国家远景,一个全国性的目标:我们要成为世界强权,我们要向全世界扩张,德国必须在全世界享有优先地位!与此同时,他们的爱国主义也演变出一种有异于前的特质。当时振奋激励德国人的东西——他们的"民族主义"——与其说是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倒不如说是一种自我意识,让他们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是未来的霸主。
科技进步与工业发展为生活所带来的大幅改善,也和这种转变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人们从此可以打电话、可以开电灯,若有谁非常先进的话,还可以自行拼装无线电设备——他们正努力迈向一个超乎预期的新世界,而且是以德国人的身份如此进行。德国人那时在许多领域成为领先全欧洲的力量。当英国还只是缓慢进步,法国进步得更加缓慢,而俄国仍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时候,德国却在技术与工业等方面飞速现代化,并且对此非常引以为傲。可惜那一切往往转变成自吹自擂、过度自负、自恋自大的态度,以致今天若有谁阅读到当时各种言论的话,只会觉得浑身不对劲。
——(德)塞巴斯提安•哈夫纳《从俾斯麦到希特勒》,周全译



【12】叶三 

为何良善的人会遭遇不幸?仅答以"上帝以神秘的方式行事"是缺乏说服力的。更智慧的回答是,上帝以此来避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仰功利主义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