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663】没有哪个殡仪馆不用排几天的队,没有哪个殡仪馆有冰柜
【1】@大臭和小臭的幸福生活 这病毒啊,真带着那么点,欺负人的意思 如果说,某件事情,反复发生,就一定是有问题。 我们这科室,连着发生5起了。先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住院,四五十岁的儿子闺女,阳着陪护,或者陪护着阳了。然后老人病情恶化,再转院去北京天津折腾一圈,抢救无效回来办丧事。丧事还没办完或者刚刚办完,孩子就倒下了 虽然四五十岁的人,比七八十的年轻,病情一点也不比岁数大的显乐观啊当班的大夫都说,他爸那会,比他能挺啊!这简直没地说理去!(他爸还能扛到上北京再抢救一下子,到儿子这,呼吸机都撤不下去) 关键是这病人岁数都不算大,都是五十上下,还没有退休呢。他们的孩子,大的三十左右,也有二十五六的,有一个病号的二胎才13岁。 就说这个病人,53岁,是在他爸办完丧事后两天倒下的,儿子25,可能刚毕业,女儿18,还在读书。他俩就是,完全懵圈的,大夫说的他懂,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办。大夫叫他们出来交待病情,他们俩都吓得哭。今天早上这个大男孩,测体温38度,他说他阳过了,不知道是这几天累的,还是昨天晚上着了凉。别说他拿着体温计吓得哆嗦,我拿着看的时候,心也是颤抖的。 另外一个病人,55岁,还没退休,他母亲在县医院留观两天,住院七天,又转到天津住了五天,抢救无效。他倒在母亲的葬礼上。老大是闺女,30了,刚刚阳过,还在咳嗽,老二是儿子,才13岁,跟着她姐姐,不眠不休的照顾父亲,看着可怜巴巴的。他们的妈妈,上吐下泻,因为病情轻微,住在另一个科。他们缺钱吗?应该是不缺钱。但是事情赶到一块,好像缺个拿主意的。昨天晚上,这个姐姐安顿好父亲,让弟弟睡陪床椅,她出来跟我说,我可以在这坐会吗?我不打扰你。我说你坐吧,没事。她自己坐在护士站,哭了好一会,还是那种,压抑的,不出声的哭😭但足以让闻者落泪 【2】@干卿底事涅 下午打了几十个电话,联系了北京12个殡仪馆,想给家里的一个老人办理后事。 我爱人的大姑爹下午去世了。表哥在医院办理手续,表嫂在山东老家照顾她病危的母亲。 我公公高三毕业那一年,想报考刚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但是长春没有考点,只好求助彼时在清华培训的姐姐,我们的大姑妈。大姑妈一口答应。公公到北京以后,却被安排在大姑妈的男同学那里住。后来那个男同学成了公公的姐夫。郎舅二人自此亲如兄弟。 大姑爹是一个杰出的计算机专家,参加过我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研制工作,为中国早期通用计算机系统研制和发展军用计算机做出了杰出贡献,并在政策层面为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7年获得了中国计算机学会颁发的"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 改革开放以后,大姑爹曾多次去欧美学习,每一次都带着丰硕的成果和经验回了国,为我国的计算机事业做出重要贡献。七八十的时候还在家里捣鼓各种软件,自己装机器,找攻略,和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一样思维活跃敏捷。 他和大姑妈的爱情也一样动人,五十年代,大姑妈为了爱情,放弃了清华的深造,放弃四机部的重点培养机会,追随大姑爹去了四川,一辈子相互扶持。 大姑爹事业杰出,在家里却是个好好先生,是个把孙女宠上天的平凡老头。 现在很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老人去世减轻了社会负担。也许这些老人现在已经没有了价值,但是他们曾经做过贡献。如果我们今天把80岁的老人弃如敝履;那么明天,70岁的也没有价值;后天,65岁的人也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大后天,残疾人也是社会的负担;再往后,小孩女人和穷人也是负担;总有一天,只有极少量年轻力壮的社会精英和健壮劳动力被允许活着。 我们真想这样吗?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现在北京没有哪个殡仪馆不用排几天的队,没有哪个殡仪馆有冰柜。 (注意这不是求助小作文) 右边这个东西就是中国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104机),左边是我们家大姑爹 【3】@雁归塞北 昨天晚上我家单元楼里有人去世了,因为逝者乘坐电梯的问题,竟然有业主发生了争执,我真的无法理解这种没有人性的邻居的存在。 我小的时候,因为老家生活在农村,所以经常回农村,农村对死亡这件事并不陌生,不像现在的都市,死亡这件事被人为地隔离在医院,很多人的死亡都是从医院病房到太平间,再到火葬场。 正是因为这种隔离,可能让一些人越发对死亡这件事陌生,以至于忘了这件事早早晚晚会光临每一个家庭,最终也会落到每一个人头上。 小的时候在老家,每逢村子里有人去世了,送葬的时候天还没有亮,如果离得近男人女人都要亲自去送,如果离得远,不用亲自去,但家里还会有个人早早起来,在自家门口放一堆麦秸,等送葬的队伍路过自家门口的时候点燃,家家户户都是如此,所以队伍所到之处皆有光,带着温暖。 这种仪式不知道始于何时,起初可能只是因为在久远的时代尚没有路灯,这样做只是为了照个亮行个方便,慢慢才有了仪式感。 村里所有人都默默遵守着这种仪式感,哪怕是寒冬腊月,但凡有人去世,我的父母都会把我们叫醒去送那个甚至不认识的人。 小时候不懂得悲悯,蹲在地上瑟瑟发抖的时候,甚至心存怨恨,那时候父亲总是会给我们讲村里一件往事,村里一个大户参加村民的葬礼,在送葬的路上总是骑着高头大马,后来他的父亲去世,村民去送葬的时候都骑着驴——穷人家养不起马,但是驴还是有的,你他日骑马,我今日骑驴。 可能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但是我父亲的目的达到了,他让我们在尚不能理解死亡的时候,起码能理解你如何对待他人,他人就会如何对待你。 现在,我年龄渐长,离老家也将近三十载,可是,年幼时那些记忆却越发清晰,内心越发觉得老家那种葬礼的温暖美好,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本没什么意义,不过是来世上走了一遭,葬礼是最后的一程,如果死后尚有意识,最后一次走在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庄,所到之处,处处有人给燃起篝火,庄严温暖,那光,那暖,对活着的人,死去的人来说都是最好的告别。 所以,那种邻居家死了人,不让人家走电梯的,可能觉得自己家永远不会死人吧。 【4】@子陵在听歌 这几天病毒实验室泄露阴谋论又开始大规模重现,而且还是来自于三年中反复发布这些的那些博主。我过几个月就要说一次,病毒学溯源只有一个金标准,就是根据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不管他们的故事讲得多生动,没有病毒序列就是没有任何证据。那么,现在有没有病毒序列的起源研究呢?其实是有很多的。 【5】Kevin在纽约 看朋友圈感觉这得新冠就像开盲盒一样,各有症状,还有去世的,这波奥密克戎感觉真的狠,和我去年在美国看到的那个奥密克戎不太一样,我美国的邻居三年来七七八八感染个60%左右是有的,但北京的邻居不到一个月几乎全阳了,且症状也略重些。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感受,没有大数据支持验证。 【6】@科罗廖夫 白岩松采访梁万年:之前,我们知道感染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者比例很大。 【7】美国癌症医生张玉蛟教授 再重复一遍,如果你找不到paxlovid 的数据,或者是你看不懂这些数据,说明你需要你自己医生(不是我)为你的家人做决定。 为什么中国"大白肺这么多"? 【8】@于三羊鲜声 其实在国内和国外,已经出现了人们对"什么才是科学的态度"的认知是倒挂的。 比如国外"疫情仍然不能被忽视、人们仍然需要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做好防护"被科学权威、主流媒体认为是科学的态度。因此关键部门也会公开定期的做核酸,阳性也会自我隔离,哪怕是高官。 但在国内,科学权威(包括科普大V)、官方媒体却主要在致力于放松人们的紧张,从而导致"不在乎奥秘克戎、宣传不会重复感染"被认为是科学的,进而没有去形成促进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定期核算、阳性自我隔离的舆论氛围。 负责管理公众感知的统治团体,怎么判断当前公众感知管理的主要任务,决定了"什么是科学的态度" 【9】陈生大王 偷渡美国的事,我已经帮大家打听好了(?)啊不,是咱们好好批判一下。 【10】@姓氏乔 你们应该都看过余华一伙人扛着史铁生去踢足球的故事吧?就是让史铁生当守门员,然后一群人踢的嘎嘎过瘾的那个。 我之前看时觉得又损又好笑,结果昨天把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重温了一遍才发现——他们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好朋友哇! 主要是因为一篇随笔,讲的是史铁生老师的梦想。他说自己虽然双腿不能动,但其实是个超级体育迷。几乎所有的运动项目他都喜欢,第一爱田径,第二爱足球,第三才是爱写作。 所以他也经常守在电视机面前看比赛。但为什么不去体育馆看现场呢?因为——"体育馆门前都有很高的台阶,我上不去。"而在他的描述里,每一次电视里有体育节目,他都早晨一睁眼就觉得像过节似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很愉快。 我看这段的时候,忽然就悟了余华老师一伙人扛着他去踢足球的妙意。 不仅仅是不把他当一个残疾人对待的那种坦率,还有一种"你既然喜欢,我就要带你去体验"的豪爽。 所以他们才会扛着史铁生登上了一路向北的火车,带他完成了认识以来的第一次长途跋涉。然后找了个篮球场,和一批沈阳的大学生一块儿热血的踢足球。还得让史铁生亲自参与进来,即使不能踢也不要紧,咱当个守门员就成。 现在想想这种感觉真的太好了。 因为这一次——史铁生终于不再是快乐的旁观者了。 他没有坐在电视机前,甚至也不是坐在高高的体育场馆中,而是就在比赛场地里,亲自体验着那种竞技体育的快乐。 那种轻松和坦率的气氛就好像是在说:"别太把眼前的困难当回事啦,你梦想的那种快乐,其实也是可以实现的。" 就真的是那种很鼓舞人心且没有半点负担的爱意。 是那种明白朋友的苦楚我无法感同身受,但我可以暂时让他忽略痛苦、搭建快乐的爱意。 而我觉得这也就是朋友间最瓷实的一种相处模式: 当风雪来时,我们不怜悯站在风雪中的朋友。但我们可以造一座小棚子,偶尔拉朋友进来坐一坐,然后告诉他,不如下次就换个心情面对现在的风雪吧。 忽然就想起《我与地坛》里的另一篇文章,名字叫做《好运设计》,写的是史铁生老师幻想的美好人生。 他说自己下辈子想要有一副聪明又漂亮的好身体,生在一个既知文明璀璨,又见生命坎坷的地方,在他长大的日子里,既可以博览群书,又能够浪迹天涯。更重要的是: "应该有一群来自不同家庭的男孩儿和女孩儿做你的朋友,你跟他们一块儿认真的吵架并且翻脸,然后一块儿哭着和好如初。" 现在想想,写下这段的时候,多少也带着点那种喜欢「轻快友谊」的心情吧。 那就祝我们都能遇见一群热闹且轻快、真诚且坦率的朋友吧。也祝我们都能成为那种「轻快友谊」的造就者。 祝我们在风雪中有一个可以暂时躲避的小棚子,再出来时,就已经有了懂得憧憬春天的心情。 【11】用户littlepigpig1 (对于了解托尔金《魔戒(指环王)》的人来说这是充满了槽点的新闻)
【12】倒数第二只猫猫大胃王 3.《造梦之家》/ Steven Spielberg 【13】祝佳音 黄永玉在我国文化界基本是天道奥加一样的存在。今年好像99,人瑞了,到了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年头。为人也厉害,既有侠气又有才华又有意思,而且也有钱,基本上是绘画界活偶像。但是我还是不喜欢他今年邮票上画的这个蓝兔子——不喜欢是很私人的事情,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但我一没怀疑他居心,二没指控他勾结,三没说他教坏孩子,四没说他和资本共舞,五没呼吁领导封杀,就只说我自己不喜欢这画。这是很宝贵的精神,大家可以学习一下我。 【14】"这事最叫人生气的是什么呢?不是他们说谎,说谎一向是可以原谅的;说谎是情有可原的事,因为由假可以成真。最叫人恼火的是,他们不但说谎,还崇拜他们自己的谎言。"(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 |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902】韩江是一位“能把细节用到尽头”的..
- 【浮世汇901】“普信男”说的并不是一个群体,而..
- 【浮世汇900】天天黑眼圈灰头土脸,还没人家扭屁..
- 【浮世汇899】在每一个让人觉得耻辱的轻判面前反..
- 【浮世汇898】希望为这场盛宴买单的不是你..
- 【浮世汇897】10年8个月又7天,这样的数字只有父..
- 【浮世汇896】怎么不可能呢
- 【浮世汇895】我们老中的应届生身份搞的跟贞操一..
- 【浮世汇894】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
- 【浮世汇893】很多进口药,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 【浮世汇892】“美国罕见致命病毒”到底有多可怕..
- 【浮世汇891】某音改变汉语
- 【浮世汇890】派卡瑞丁
- 【浮世汇889】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 【浮世汇903】没有它们,终有一天我们将在醒来之..
- 【浮世汇1】原来百年前的中国人也这样悲惨..
- 【浮世汇322】这是我人生中最王家卫式的一个小时..
- 【浮世汇358】大人,时代变了
- 【浮世汇780】为什么要反对举国体制的体育体系?..
- 【浮世汇898】希望为这场盛宴买单的不是你..
- 【浮世汇208】过去数年这种国民集体性的膨胀,已..
- 【浮世汇291】有人问为什么都2000年后了,山海情..
- 【浮世汇302】人可以厚脸皮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 【浮世汇332】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 【浮世汇345】年纪很大了,该不该重新去读自己喜..
- 【浮世汇457】尺蠖效应
- 【浮世汇572】其实这只是一片烟熏香肠..
- 【浮世汇671】我转阴之后,有一些轻微的后遗症..
- 【浮世汇774】埃隆·马斯克的影子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