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大历史硕士学姐的艰难就业之路

laoli @ 2023年05月16日 人物

今天一大早收到一封某网络公司的拒信,这件事本身倒不怎么意外,因为去参加终面的时候就感觉到自己大概没戏了。但是回想了一下在这家公司求职的历程,突然觉得十分感慨,有些话也是不吐不快,就忍不住来这儿写了这个帖子。

我先说下我自己的情况,本科和研究生都是在一个国内顶尖学校读的,然而专业很冷——历史学。京户,女生,非党员。大学期间拿过奖学金、当过学生干部、玩过社团、干过志愿者、完成过学术课题、发表过文章、参加过社会实践、有实习经历、有出国经历。我这么一列自己都觉得自己特别牛,但事实是在找工作当中,奖学金、学生干部、学术课题、发文章、社会实践,这几项内容从来就没用人单位关心过。

那么用人单位关心什么呢?根据我个人的经历,几乎每参加一次非小组面试,在自我介绍之后,我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样的:你这个专业跟我们单位不对口啊,你为什么不选择更合适的工作呢?这个问题到底怎么回答最好,我至今不清楚,但我曾给出过两种不同的答案,一种是我并不认为自己最大的兴趣和专长在我所学的专业上,另一种是对口的工作找不到。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撒谎,这两个原因确实是我"海投"其他各行各业的主要因素。但是这样的回答往往引来更多的问题:前一个原因会引发你为什么不换专业的疑问,后一个则会引发你为什么不做学术的问题。当然还有的面试官问的更多,比如你为什么不考公务员?你为什么不把志愿者当成一辈子的职业?你找了哪些对口工作为什么觉得找不到?

这些问题在这里,我也想一一分析一下。

首先,我为什么学了这个专业,又为什么没有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换一个其他专业深造。

学历史学,答案很简单,这并不是我高考的第一志愿,是一个调剂的结果。换句话说,当时我没有选择。当然,在读期间可以申请换专业,我也没有这样做,这个理由是我害怕自己这山望着那山高,去了其他专业也觉得不喜欢不好。另外不管怎么说,历史学是基础学科,我对之并非完全没有兴趣,而且授课的老师都是牛人,培养方式也非常严谨,让我觉得受益匪浅。那个时候也还年轻,根本没考虑就业的问题,觉得在这里学习能够得到更多的知识和学术素养,所以就这么学下来了。

到大三的时候,开始筹划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说起来也无非是三种选择:读研,出国,工作。当时首先把工作排除了,因为通过身边的例子看到,我们这专业找工作太难了,要是就一个本科学历就更难。当时的想法是好歹读个研究生,出来还可以去中学教书——大家知道的,现在北京的中学都不怎么要研究生学历以下了,有些甚至只招博士了。

出国和读研,其实都在准备。出国的话,当时英语也考好了,学校信息也都查过了。读研的话,也考虑了换专业,还看了很多复习资料。但是后来有了保送研究生这么一条路摆在我面前,直接保送本院系。我还记得当时竞争非常激烈,报名的人非常多,我当时完全是本着凑个热闹的心态去的,觉得自己竞争不上,就在申请的同时也还在忙着准备出国和考研。但是最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按照学校规定,保研被录取是不能毁约的,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规章,而是意味着你从此无法从学校拿到成绩单、推荐信等等物件,考研也不能报名。因此出国和换个专业读研的路就这么被堵死了。
当然我要说明的是,现在看来这可能是个错误,但当时我并不这么想。就业这件事,其实不真正参与其中是很难体会各种因素的微妙作用的,当时仅仅是希望本科毕业后有个去处,不做"家里蹲",至于说就业,觉得无论如何读研了就业形势肯定会更好,专业什么的都在其次了。

其次,我为什么不读博士、做学术呢?

如果你跟我一样读了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而且读的是文史哲理化生这种基础性学科,你大概能够理解,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做学术的。读学位和做学术,绝对是两个不相等的概念。我自己是个特别爱玩的人,首先就没有沉浸于学术的愿望;另外,相较于"专深",我更喜欢"广博"的路子,其实也就是喜欢知识胜于喜欢研究。同时,作为一个目前没有男朋友的女生,读一个看似三年但大多数情况下四年以上才能毕业的博士学位,我觉得压力很大,我相信这点大家也都能理解。

第三,我找了哪些对口工作,为什么不考公务员。

有些东西确实是要开始找工作了才能明白的。以前我觉得,我不做学术,可以去当社科图书编辑,可以去网站或者电视台做历史类节目,可以去当老师……但是现在看来,这些都有不切实际的地方。

先说图书编辑,这个确实很对口,而且工作时间灵活,生活比较稳定闲适,文化氛围也好,适合我们专业的女生。但是现在纸质传媒整个行业都在走下坡路,大多数出版社根本不招应届生入职。我实习的时候就在某出版社当编辑,到后来问能不能留下,人家就回答我只要有几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在网上搜索一下出版行业的招聘信息,很多都是这样。

然后说网站或者电视台的工作,这个的特点是竞争非常激烈。因为网站和电视台很少只针对文史哲专业招聘,往往同时招揽新闻、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各种学科,其形势也和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差不多,有很多时候甚至得不到笔试的机会。

再说教师。高校呢肯定要博士以上学位,我们就别想了。中学的话,很不幸,从我的求职经历来看,有两种竞争对手我很难打败,一种是师范类院校的学生,另一种是男生。理由不说了,大家都清楚。

最后说说我为什么不考公务员。

其实这个答案更简单,没有合适职位。

要么要工作经验,要么有学历限制,要么有专业限制,要么要求党员。

我的同班同学,党员,最后也不过只筛出了三个可以报名的职位。

这个就不能怨别人了,只能怪自己不够上进,但事已至此,也已经没办法改变了。

面对我这样的解释,似乎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我们虽然还要继续努力找对口的工作,但也不能放弃"海投"。

但现在我对这种路线也产生了疑惑,原因就是今天给我发了拒信的那家公司。我一路过关斩将连过了笔试和三轮专业面试,最后走到了HR终面,但在跟我聊了一会儿以上这些跟专业有关的问题之后,HR很坦诚地说了他的几点看法:

第一,你确实跟我们单位专业不对口,我们几乎没招过你们这专业的人才,因此我很难判断你从事我们这行的前景。如果录用你,我们双方都有风险。

第二,你的学历是研究生,应该说已经很高了,但你的专业实在太冷,如果找不对口的工作,就很难进入单位的核心,这样对你不太公平。

第三,你们找工作可能确实很困难,但这是教育学科设置和就业通道无法对接的问题,不应该由就业单位承担责任。

虽然在这番话之后,HR还和我聊了别的一些问题,但我知道,我肯定拿不到offer了。

我感到郁闷的不是没有offer本身,而是HR跟我说的这些"道理"。我深信,绝对不是只有他们一家是这样看的。

面对这个局面,我也想说说我的几点看法,如果有哪家单位的HR碰巧能看到我这个帖子,并且很有耐心地看到了这里,我衷心希望您们在日后选择应聘者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像我一样专业冷门不对口的学生,能够再多思考一下。

我想说的是:

第一,我非常理解用人单位不要我们这些人的决定,我知道你们不缺选择,你们没必要冒风险录用一个"前景不明"的人。但既然能走到最后一面,前面闯过了那么多道专业面试的关卡,就证明专业不能说明一切,不对口的专业依然可以有对口的素质。

第二,不管是我,还是我周围同样冷门专业的同学,除了面临经济问题的,据我所知,大多数人所需要的真的仅仅是一个工作而已。我们有自知之明,我们知道自己不是学金融的不是学IT的,我们不求多好的待遇,我们首先需要的就是接纳。我在实习的时候干过非常低级的工作,我也认为自己学到了东西,我干的很愉快,虽然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但我还是觉得很充实。并不是所有名校的硕士都眼高于顶,且对于我们这种很难拿offer的专业来说,毁约的可能性要低得多。

第三,单位确实无需承担解决冷门专业就业的问题,但至少你们可以一视同仁,不要在走到最后一步的时候,又拿专业说事。你们在选择的时候,可以试着从能力角度、性格角度去考量一个人是否适合一个职位,而不是上来就问专业。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就是我一点没有埋怨哪家单位的意思,相反,我非常感谢每一个给了我机会、跟我挑明了说专业不对的单位,这让我在求职路上更好地思索,并相应调整自己的求职方式。同时我也没有怨天尤人的意思,我非常能理解用人单位的想法,不管是因为专业把我刷了,还是因为我是女生不要我,我都能理解。毕竟有些人专业也很冷也是女生,但照样拿offer,重要的还是要让自己变强大,强大到让人能忽视你的专业和性别。最后我要说,其实我已经有一个offer了,虽然不太满意,但是至少证明我们还是可以凭努力找到工作的。如果你跟我一样是冷门专业,一样常常因为这个原因被拒绝,那么我希望你和我一样不要气馁,不要埋怨,而是继续努力,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来源:历史学考研与就业   书斋里外
 

相关内容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