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创33年新高 华尔街高呼“还能涨”!

gangqin @ 2023年05月30日 财经风云

日股创33年新高 华尔街高呼"还能涨"!

葛佳明


"日特估"席卷全球,华尔街顶分析师们认为,创新高的日本股市并未与基本面脱节,当前日本经济正摆脱通缩向适度通胀过渡,日股还有上涨空间。
在"股神"巴菲特的加持下,"日特估"的热浪席卷全球,国外投资者疯狂"涌入"并将日本股市推上三十三年新高。华尔街投行们更是高喊:还能涨!

5月29日周一,美国达成债务上限协议和日元走弱进一步提振了投资者对日本股市的乐观情绪,日经225指数开盘后快速走高,来到了31000点,创下33年来的新高。

年初至今,日经225指数累计上涨近22%,东证指数年内已累计上涨逾15%。涨幅均超过了标普500指数(9.97%),在全球主要股指中的表现仅次于纳指(31%) 。

高盛策略分析师Kazunori Tatebe和Bruce Kirk在周一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写道,海外投资者对日本股票的仓位仍然偏低,日股还有上涨空间。

美国银行策略师Masashi Akutsu和Tony Lin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创新高的日本股市创新高后并未与基本面脱节,只要公司盈利继续改善,日本股市还能继续涨。

美银预计,东证指数今年将升至2300点,较当前水平再涨7%,并有望进一步升至2400点。日经225指数将上涨至32500点,较周二的收盘价还有4%的上涨空间,若日股进入牛市则有望涨到33500点。

摩根大通分析师Rie Nishihara为首的团队也高呼,日股此次反弹是可持续的,日本经济正摆脱通缩,向适度通胀过渡。日本经济的结构性变化正是日股上涨之势或将继续。

经济基本面让全球刮起"日特估"旋风
分析师们认为,从近期公布的宏观数据来看,日本的经济、通胀和薪资确实正驶入良性轨道。

华尔街见闻此前分析称,日本的CPI久违地摸到了4%,突破多年来无法实现的2%通胀目标,通缩战斗迎来曙光。

更重要的是,工资价格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增长循环。日本总务省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4月失业率从上月的2.8%降至2.6%,为三个月来首次下降,这或将推动工资上涨,并为可持续通胀目标提供支撑。

日本央行在最新的季度报告中援引日本工会联合会(Rengo)的数据称,迄今为止的薪资谈判结果显示,无论在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以及兼职工人,工资都有了可观的增长。

根据日本工会联合会(Rengo)发布的数据,截至5月8日,在要求提高工资的4833个工会中已有3686个达成协议,其中2146个工会的工资得到改善,占比58.2%,这是自2014年春斗以来的最高比例。

基于平均工资计算(含资历加薪和基本工资加薪),薪资涨幅达到3.67%,远超去年同期2.1%的涨幅,其中员工人数不足300人的中小型工会平均工资增长3.35%,高于2022年的2.02%,员工人数超过300人的企业的平均涨幅更高,达到3.7%。

华尔街见闻曾多次分析指出,日本企业更高的治理标准与回购热潮是推动本轮日股行情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日本企业收益稳健、利润增长的同时,日本各行各业薪资得到提升,这样的增长预期或将进一步刺激日本的国内消费,并吸引投资,从而帮助日本实现企业盈利一薪资增长一内需扩张的良性循环。

基于美股的经验,从通缩走向适度通胀的过程,能够带来估值的提升。过去通缩不仅影响了日本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也决定了全球投资者看待日本的态度。

在高盛看来,而今随着日本逐步走出通缩的漩涡,次此基于经济结构性变化的反弹还将持续:

"在日本经济结构性变化和经济的稳步发展面前,外国投资者的信心将得到提振,我们认为外资有可能进一步大规模流入日本股市。"

据日经新闻5月26日的报道,5月15日至5月19日期间,外国投资者的净买入总额达到7476 亿日元(约合53.5 亿美元),较前一周增长32%。这也是连续第八周净买入,创下2017年6月以来最长周数的净买入纪录。

日元持续贬值提振日股?
5月中旬以来日元兑美元汇率无视全球资本涌入日本股市而直线大跌,日元兑美元再破140。

据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当周,杠杆基金持有日元空头合约增至53706份,创下去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近期美联储官员接二连三的"鹰派言论",叠加稳健的美国经济和超预期通胀数据,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再度升温。同时,美国债务上限谈判尘埃落定,进一步提振市场情绪。

反观日本央行行长植田和男的鸽派表态,动摇了市场对于今年日本央行调整现有货币政策的信心,造成日元的弱势,市场空头又开始发力。

兴业研究指出,2005年前日本股汇正相关,即日股上涨(下跌)对应日元升值(贬值),但2005年后日本股汇呈反比例关系,即日股上涨(下跌)对应日元贬值(升值)。

这种转变与日本长期稳定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关,也是日元贬值改善企业利润、日元避险属性、美国股债联动的映射: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