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751】私信骚扰别人,什么时候可能构成犯罪?

dasheng @ 2023年07月01日 浮世汇

【1】@樊百乐 

#私信骚扰别人构成犯罪吗#
私信骚扰别人,什么时候可能构成犯罪?
1、 这是全球问题,美国最高法院前两天做了一个指导性判决。这是最近十一年以来,第一次对网上言论自由和违法犯罪边界,进行一个划定。
2、 本案针对的是Facebook的私信威胁行为。今年美国最高法院好像在打击互联网界的资本无序扩张,专门审了一个关于Google的案子、一个关于Twitter的案子和一个关于Facebook的案子。
3、 其实这个案子跟Facebook平台无关,只是跟一个名叫Billy Counterman的变态用户有关。
4、 这个叫Counterman的科罗拉多哥们儿,从2014年到2016年间,一直持续不断地用Facebook私信骚扰一个当地女歌手C.W.(Coles Whalen)。他一共发了好几百封私信,除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自来熟信息(很多微博女网友可能比较熟悉这种语调):"早上好啊小宝贝。"或者"我要去超市了,你要买点儿什么吗?"而且,这些私信还包括一些令人不寒而栗的跟踪性信息:"你刚刚是不是坐在一辆白色吉普里面?""刚跟你乐队一块儿演得不错啊。"更有各种辱骂,甚至人身威胁:"永远给我滚蛋!""你根本就不配在人类关系里。去死吧。"
5、 C.W.非常恐惧,经常拉黑这个人,但他很快就注册一个小号儿,继续来骚扰、威胁她。在几年时间里,她演出时也神经高度紧张,私下不敢参加社交活动,后来C.W.报警,认为Counterman威胁了自己。科罗拉多当地法院根据本州一部《反跟踪狂法案》,判处Counterman四年半徒刑。
6、 Counterman不服,一直上诉到最高法院,要求撤销对自己的判决。
7、 他的底气在哪儿呢?主要来自于《反跟踪狂法案》中的一条规定。Counterman认为这条规定违反了宪法,自己发的那些Facebook私信不能被认为是"真实威胁",而是他的言论自由。
8、 《反跟踪狂法案》规定:"采取能够致使一个正常人遭受严重心理压力、并确实使得某人产生了严重心理压力的方式,通过任何媒介,反复地联络他人"就是一种犯罪行为。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法律争议点——判断一个人的言论是否构成"真实威胁",到底是应该采取客观标准,还是主观标准?
9、 科罗拉多州《反跟踪狂法案》的语言,把"能够致使一个正常人遭受严重心理压力"作为标准,简单说,这是一种客观标准。举个简单例子,假如微博社区公约,禁止评论中采取"能够对一个正常人产生侮辱的语言"。张三去李四那评论:"你真是个傻逼!"李四投诉了张三,因为"傻逼"这个词对正常人来说,就是一句辱骂,而且李四也觉得受到侮辱了。张三能不能反驳——"不对!虽然很多人觉得'傻逼'是个骂人的话,但我们寝室是拿这个词当昵称的,兄弟们每天都互称'傻逼',我甚至给我女朋友发微信都叫她'傻逼'。所以,我没有骂人,不应该被禁言"?不可以。因为,微博采取的是客观标准,客观上一般人觉得侮辱了,你张三就是侮辱了,不用管张三主观上到底有没有想去表达侮辱。科罗拉多的法律就是这么个标准。
10、 但Counterman打官司打的就是这一点:按照客观标准去惩罚言论,是违宪的,应该采用主观标准。可能我说的话有点儿糙,有点儿吓人,但我Counterman主观上从来没打算威胁C.W.女士,不应该坐牢。
11、 美国最高法院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到底应该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
12、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原文,写得比较笼统,没有对哪些言论不受保护进行剖析。但大法官们也不是象牙塔里的人,他们很快发现,如果任何言论都受绝对保护,那日子没法过了。所以,根据多年以来的各种判例和法案,大概规定了一些类别的言论,是不受保护的,比如诽谤、淫秽、煽动犯罪、真实威胁。这就是为什么,"真实威胁"这个词一直在本案中被提到。
13、 前几天,美国最高法院以7-2宣判,判断"真实威胁"应该采用主观标准。但是,Counterman不要高兴得太早,不是他要求的那种"主观标准"。
14、 自由派大法官卡根主笔了判决书,得到了最高法院里六个保守派中的四个的赞同。卡根大法官认为,从理论上来说,一个言论,有没有产生威胁,按道理只应该根据接收信息的人来判断,跟发出信息的人无关。但是,她话锋一转,说我们可能需要考虑一种"寒蝉效应"。
15、 什么是"寒蝉效应"?就是如果法律非常刻板地按照客观标准来认定"真实威胁",完全不考虑言论者的主观想法,就会让大家在发言的时候,噤若寒蝉,陷入自我审查。比如,"普信男"是一个对男性不太褒义的词,但是,由于它的广泛使用,其实它已经有了很多元的意思,有时,甚至用于善意的玩笑或者自嘲。但是,假如微博完全采取客观标准来判定"侮辱",有些博主在发言时,本来是想用"普信男"这个词来开个玩笑,甚至作为中性词的,但考虑到它可能客观上被一些男性认为是侮辱,而微博不考虑自己的主观想法,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干脆用个别的词吧。久而久之,这条红线外,可能形成一道不愿踏入的护城河,这其实是不利于言论自由表达的。
16、 有鉴于此,最高法院认为,也不能纯粹按照"正常人感受"的客观标准,还是得考虑一部分主观性。但并不是说,只要你主观上觉得自己没有威胁、没有骂人,你就完全无罪。这里,卡根大法官采取了一个"主客观折衷说",她把她称之为"放任性标准"。
17、 还是以"傻逼"这个词作例子。李四觉得,"傻逼"在我国正常人语境里是骂人的话,所以这就是个侮辱性词语,这叫客观说;张三觉得,虽然"傻逼"在很多情况下都是侮辱,但我不觉得是,我觉得是个很中性的词,所以我没有侮辱,这叫主观说。
18、 这时,卡根大法官说,确实应该考虑张三的主观心理状态。但考虑的是什么呢?是张三有没有认识到,这句话可能是个侮辱。你只要明知这句话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句侮辱的话,但你仍然要说,哪怕你打心眼儿里不觉得这是骂人,这仍然是侮辱。因为你的主观心理状态,是明知它的侮辱性,还放任这种恶言喷向对方,心理大大地坏。
19、 而假如有个老外,跟着一帮恶作剧的中国朋友学中文,以为"傻逼"是个类似于"哥们儿"的词,在网上到处用。根据上述标准,他就不应该被认为侮辱。他和张三的区别是:张三明知这个词有公认的侮辱性,但主观上不想侮辱别人(自己不觉得这个词有侮辱性),仍然构成侮辱;老外不知道这个词的侮辱性,主观上也不想侮辱,所以不构成侮辱。
20、 "真实威胁"也是同理。所以美国最高法院认为,科罗拉多州的《反跟踪狂法案》标准过于客观,不符合宪法,Counterman案发回重审,但理论上最终判决结果上不会有什么改变。



【2】@樊百乐 

美国最高法院,为什么要对affirmative action开刀?
1、 先说一下翻译。有些朋友把affirmative action翻译成"平权法案",其实不太准确,很大可能是混淆了action和act两个词。act有"法案"的意思,但action没有,而且affirmative action(有时简称"AA")从来也没有形成过一个法案,而只是实践中的一种普遍做法。所以我觉得翻译成类似于"纠偏行动"可能更准确些。
2、 AA说白了,主要是指在大学录取、求职过程中,在诸多考虑因素里(分数、体育、推荐信、课外活动等),明确将"种族"也作为一个衡量标准,对于某些少数族裔(主要是非裔、拉美裔还有印第安裔),可以适当优先。这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宪法问题?
3、 美国宪法在种族问题上,经历过三个时间节点:蓄奴时期,种族隔离时期,AA时期。
4、 美国宪法原来没写奴隶制到底合法不合法。南北战争后,林肯打服了南方,通过了宪法第十三、十四、十五修正案。不仅明确废除了奴隶制,而且极大加强了联邦对各州的权力。
5、 然后,不让贩奴了,很多州开始搞种族隔离。这是不是违反了新通过的第十四修正案规定的"平等保护条款"?1896年,在"普莱西案"中,大法官们做出臭名昭著的判决:"隔离但平等。"意思是:虽然隔离了,但白人跟白人玩儿,黑人跟黑人过,咱们都有光明的未来。大法官约翰 · 马歇尔 · 哈伦发出了唯一的异议:"宪法应该是色盲的。"
6、 这个"宪法色盲论",在一百多年后,反而成了反对AA的重要论点。
7、 顺便说一下,哈伦大法官的孙子约翰 · 马歇尔 · 哈伦三世,六十年代也成了最高法院大法官,是个谦谦君子之风的温和保守派,也是美国最高法院迄今唯一的祖孙大法官。
8、 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历史上最伟大的判决之一"布朗诉教育委员会案",以9-0判决"隔离但平等"是扯淡,种族隔离就是违宪。
9、 但推行判决并不容易。看过《阿甘正传》的朋友记得,1957年阿肯色州长Faubus派国民警卫队封住小石城中学门口,禁止黑人学生入校,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派101空降师护送九个黑人孩子进入校门。
10、 由此可见,很多美国人开始觉得,虽然最终目标是所有种族在就学、就业等方面一律平等,但大家的起点不同,就好像让足球少儿组和成人组"平等"踢比赛一样。所以,在一定历史,需要对某些族裔特殊关怀一下。这就是AA的初衷。
11、 AA需要回答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咱们奋斗了这么多年,希望淡化种族因素,希望宪法色盲,怎么今天又开始提倡考量种族了呢?"
12、 AA的理论基础有过变迁。先是"补偿论",后来找到了"多元化论"。
13、 1978年,最高法院就在Bakke案中面临"AA是否合宪"的挑战。支持的大法官有的觉得,因为黑人等种族历史上受苦太多了,后代起点低,咱们现在为了追求结果平等,需要过程倾斜一下,算是造过孽的白人对其它种族的补偿。
14、 但反对派嘴边就有一句反驳:"1978年的白人孩子没造过孽啊,他们凭什么要成为补偿的牺牲品?"
15、 这时,温和保守的鲍威尔大法官,发现了AA的另一个价值,就是"多元化"。美国是个多种族移民国家,曾经军队里的种族歧视,很大影响了士气,让黑人也有晋升空间,多元化实现后,打仗也比以前能打了。可见,多元化是个好事儿。所以,在学校搞AA,不是为了偏向谁,而是为了促成多元化这个好结果。于,鲍威尔大法官投下了关键支持一票,AA政策5-4险胜。从此以后,AA的护身符就是diversity了。
16、 AA最重要的基石判决,是2003年的Grutter案。
17、 前面提到的1978年Bakke案,虽然判决"录取招生时,考量种族因素不违宪",但它也认为给某一个种族留一定的招生名额是违宪的。2003年,Grutter5-4判决,在招生时,只要不是把种族作为唯一考量因素,就不违反第十四修正案。AA总算获得了全面宪法保护。
18、 Grutter案判决书由美国最高法院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奥康纳执笔。她其实写得也比较小心翼翼,认为"有限度地"使用种族作为考量因素,有助于校园的多元化,而且这个政策不是无限期的。因为1978年到2003年正好25年,所以,奥康纳大法官几乎是拍脑门儿地在判决书里写道:"(随着社会发展进步),本院期待在下一个25年里,AA政策将不被需要。"
19、 作为判例法国家,大法官言出法随,所以大家讨论AA时,都会说,咱们最高法院说了,2028年这玩意就该退出历史舞台了。
20、 但保守派等不及25年,昨天,AA正式寿终正寝。虽然判决书没有明说,但实质上推翻了2003年Grutter判决。
21、 这些年,保守派一直在试图攻陷AA,起诉这个政策实际上是对白人学生的反向种族歧视,但在最高法院屡战屡败。这两年,保守派组织"公平录取联盟"想到了用"魔法打败魔法"的新奇思路——支持亚裔学生起诉哈佛大学和北卡大学,认为这是对另一少数族裔的歧视。
22、这次的判决书6-3认为AA违宪,严格按照大法官意识形态站队,六位保守派全部支持,三位自由派全部反对(其中杰克逊大法官,因为自己前几年是哈佛大学监督理事会成员,所以在哈佛案中回避了,但在北卡案中发表了异议意见)
23、这么有历史意义的判决书,首席大法官罗伯茨主动拿下了撰写权。(最高法院的规矩是,如果首席大法官在多数派,那么由首席分配谁来写判决书;如果首席大法官在少数派,那么由多数派里最资深的大法官来分配撰写权)
24、罗伯茨相当于直接推翻了"多元化"这个基石。判决书写道:之前我们总是说,招生录取时引入种族因素,有助于弘扬多元社会,促进不同思想活力四射地碰撞。但问题是,这些价值都太模糊了,我们法院哪能判断得了,某某政策能不能实现这样的目的呢?我们咋知道某些思想交流是不是"活力四射的"?
25、判决书还认为,哈佛和北卡等学校采取的AA政策,实际上产生了负面的种族效果,因为实际上它在强化不同种族学生的刻板印象。而且,罗伯茨写道:很多人说,不要觉得优先录取某些种族的人,是对其它种族学生的歧视,不是呀,我们是共赢,我们实现了多元化。但是,朋友们,录取就是一个"零和博弈",录了一个学生,就是无形中挤掉了一个别人的机会。咱都别扯犊子。
26、判决书还提到了AA的限期问题。它说,2003年的Grutter判决也说过,这是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阶段性政策,但我们丝毫没有看到,现在搞AA的这些学校,准备给它定一个"日落时间",北卡甚至还说,未来几年打算进一步拓展AA的程度和范围。算了,我们给你们叫停吧。
27、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主体判决书,最高法院还出现了两位黑人大法官的火力对轰。
28、杰克逊大法官刚来最高法院不久,是拜登提名的自由派,也是第一位黑人女性大法官。她和另一位自由派——拉美裔的索托马约尔大法官——都发表了异议,认为"有限地考量种族因素"的招生政策,惠及了好几代美国人,她们两人也都受惠于这个政策。AA政策加强而不是违反了"平等保护原则",今天这个推翻AA的判决,将产生巨大的灾难性影响。
29、但另一位黑人大法官托马斯,是非常奇葩的极右保守派,一直非常敌视AA政策。他多次说过,我虽然是黑人,虽然是穷苦人家出身,但我牛逼到今天,不是因为AA,是因为我自强不息。AA政策是瞧不起我们,我们不需要这个。(但他其实是因为AA政策,才上的耶鲁法学院)
30、写到这里,我想到RBG在另一个关于种族问题的案件中的异议意见。她抨击那些认为应当取消某项权利的既得利益者,"就好像在暴风雨中要求我们把伞扔掉,仅仅因为他们自己身上没有湿。"
31、 托马斯大法官写了洋洋洒洒58页协同意见书,比罗伯茨的判决书还长,里面多次指名道姓地攻击杰克逊大法官的意见:"按照她看待事情的角度,我们全都深陷一个种族歧视的社会,背负着奴隶制的原罪。"
32、 昨天,因为判决事关重大,大法官当庭朗读了判决书摘要,而且非常罕见地,托马斯大法官还朗读了自己的协同意见书摘要。据说,在很多次他指名或者不指名地抨击杰克逊大法官意见时,杰克逊大法官尽量保持体面,双眼空洞地看向前方,但也有一些时刻没有忍住,皱起眉头。
33、平心而论,相比堕胎权判决,AA制度在美国并没有压倒性支持,甚至很多自由派的州,也不太赞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其实很伪善。因为虽然它嚷嚷着要实现种族多元化,所以让其它种族的人稍微忍一忍,顾全一下大局。但其实,每年藤校招生的一大比例,并不是黑人、拉美人,而是称之为"legacy"的校友后代亲属,还有有钱的捐赠人。如果你真的希望实现多元化,为什么不从legacy里划出一部分名额呢?
34、昨晚,爆炸性判决宣布后,拜登发表演讲,当然是表示对判决失望,并且已经召集教育部长商讨对策。但是,他提到了一点:"我们会重新评估招生中的legacy政策问题。"我觉得这还是个靠谱的姿态,至少没有"既要又要"。
35、值得一提的是,杰克逊大法官在异议意见里明确说:"我国从来就不是色盲的。"



【3】@petriv 

看大家都在说diversity,我想起n年前的一个真事。
某外国顶级客户合规的人给我打电话,说要给我发个邮件,填个什么表,大意就是他们要把供应商的diversity程度纳入考量因素,如果我们的管理层结构特别的多元,有弱势族群!那就能加分!
我跟她说,这咋个多元好呢?我们所管委会,算上我仨人,其中一个是女性,多元不多元?
她说,多元!
我又问,我们合伙人,有个英国人,是白人,在中国律所绝对是少数群体,弱势群体!那哥们还不咋挣钱!算不算多元?她说,不算!真不能算。
我又说,LGBTQ吧,合伙人里,G肯定是有的,特喜庆,人缘都挺好的,其他真没有,人家没事不提,我们咋咋唬唬去问也不合适呀。如果你们非要管委会有,那我可以是!她觉得我开始胡扯了,就说,别瞎说,别瞎说。我说,这咋瞎说了,说不定我经过启发就觉醒了!她说,那你现在还不是,还有啥?
我猛然想到,我们所主任呀!赶紧说,我们所主任是少数民族,只有很少的人会说他们的语言了!这个算不?不是俄罗斯族哈!当然我没告诉他的是,搁封建社会,主任他老人家高低得是个土司/王爷/台吉/贝勒/伯克吧………
合规的人听完,说这个勉强算吧………也表示上面要一刀切,我也是没办法。
总之我们所好歹算是多元了。



【4】@马达的加斯加 

在看张颂文在北电毕业典礼的演讲,他没有讲任何宏大的话题,而是教大家毕业之后怎么找工作,教大家要精打细算省钱,要照顾自己的身体,听着听着居然有想哭的冲动。
他说::"你真的要学会精打细算,知道每一分钱怎么花出去……从现在开始我们是正式踏入社会的成年人,学会怎么花钱会直接影响我们可以在北京待多久,你们很快就能明白我这句话的含义的。"
他说:"你要学会照顾好你的身体。如果你在北京,一直在这个行业里前行,就算你没有混出名堂,只要你身体强壮,你的父母还是觉得很欣慰的。"
他说:"最后一个问题,毕业了我们给自己多长时间?我可能到第八年左右有点抗不下去了,我就再给了自己两年的时间。你给自己一个时间,再谈离开这个行业。"
我真的挺惊讶的,他大可以说说他的成功经验,说说光明前景,但是他没有,因为他知道那不是大多数人面对的未来。有一半的人会离开这个行业,而剩下的人又有多少能混出个名堂?即使是他自己,也过了将近十年收入极低的日子。一年内被剧组拒绝三百次,每天到傍晚才去买菜,因为晚一些市场的菜会论堆卖。
不局限于电影专业,很可能大部分普通人要面对的就是这样的未来。
我们可能会疑惑自己学的专业到底有没有用,为什么坚持了好几年却没有一点起色,到底是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老家,要不要再给自己留几年的时间……
所以张颂文朴实又真诚地讲述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很感动,张颂文说,每年开学时看看新生,不是还是全国热爱电影的人继续来报考这个学校吗?我们当初不也是千辛万难提着行李来到北京电影学院的吗?
唉,为了生计离开自己学习的行业真的不丢人,但是为了热爱而坚持也挺酷的。



【5】安全_云舒 

这几个月AIGC(AI Generated Content )、LLM(large language model)非常火,我虽然没发表太多意见,但其实一直在看,甚至动手用LoRA(Low-Rank Adaptation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方式微调了模型。现在感觉看得差不多了,说几句。结论:LLM没有太大的技术门槛,国内在效果上很快能跟上,但是国内也不会有任何实质的技术突破,只是拿中文语料训练一下而已。大家请要点脸不要说自研大模型,就说自训练大模型吧,搞不好更多的是直接微调LLaMA模型。所谓自己从头搞,多半也是调调huggingface的transformers库,或者直接用删掉了注释的LLaMA的代码。门槛在哪里呢?钱。

为什么说技术门槛不高呢?因为OpenAI搞出ChatGPT,一方面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另一个方面是大力真的出了奇迹。之前没人知道这个思路可以出结果,现在看到OpenAI出了,再去搞就没顾虑了。而Transformer在2017年发表,相应的开源库很完善了,RLHF(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也很清晰,搞起来就很简单了。

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国内互联网公司故事都讲完了,需要新的故事。至于围绕大模型创业,去做大模型绝对死路一条。做点上层应用去颠覆大厂,比如说颠覆办公软件,大厂本身就有很好的办公软件,加上训练模型比你还快,颠覆得了?个人感觉大模型不是一个能用来创业的颠覆性的东西,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怎么做,唯一的门槛是钱,而大厂最不缺的就是这个。

最后,我怀疑OpenAI自己也尴尬,因为他们手里可能也没存货了。当前的东西,大家都懂很快能追上了。下一个突破在哪里?他们可能也不知道。


【6】@以德服人怪猫 

昨天上海公布了新的社保缴费基数。
上海上年社会平均工资从2009年的3292元,到2023年是12183元,比例达到了370%
2009年交1元的社保,2023年要交3.7元

我感觉我的工资同步增幅不知道有没有130%……




【7】私人阅读简史 

《西游记》反复说明一种佛教的智慧:它拒绝接纳爱心(人类最高贵的情操)作救赎之指引。

天宫里只有禁欲和奴役,是无快乐可言的地方。天宫中的专制统治跟凡间任何暴君一样可怕,而且有一种人类任何设计都望尘莫及的专断与残酷。所有这些妖怪,厌恶了天宫,迫切渴望永远吃人肉之自由,他们把唐三藏视为最高的捕获对象。他们之间流行着一种信念,就是吃了唐僧肉或吸收了他的精液就会长生不老。因此这部小说演出了不断攻击他的喜剧,男妖企图吃他的肉,女妖企图迫使他同她们发生性关系。——妖怪们那种凶狠的奋斗图强只夸大了我们每个人的渴求欲望的可怕,那种欲望,依佛家的教义,乃是一切痛苦之根源。

吴承恩最精彩的喜剧创造是猪八戒,他象征彻头彻尾的感官生活,既无宗教信徒的向上心,也无神话英雄的雄心壮志。他出奇的滑稽,因为作为一个并非心甘情愿的朝圣者,他没有过和尚生涯的任何召唤,又因为硕大的身材和体力,他除了饱食终日和与女人厮混外,便没有其他的野心。他是个普通的感官享受主义者的放大版,如果他得到正当的鼓励而去为世俗成功与家庭生活满足此二目标努力,他可能会变得严肃些。但他在路上就堕落了,变成一个嫉妒而不老实的家伙,胆小嘴馋,只想安逸生活,这只是因为他得不到什么鼓励。作为高家女婿,他表现得像个自私但工作努力的个人主义者,他跟任何白天出外工作晚上回来照顾家人和使他的家更美好的男人无异。他虽然好色,但如能每天晚上和妻子睡在一起,得到安慰,他就生活得很快乐。因此以普通标准而论,他可以算是个标准丈夫。


【8】@南海的浪涛 

泰坦号深潜器失事前的最后水下短信通信记录:与死神徒劳地搏斗了18分钟
(注释:因为地球人都知道碳纤维会在高压下疲劳爆裂,所以泰坦号的CEO在艇身上安装了一个RTM(real time monitor?)监测传感器网络,监听碳纤维疲劳失效时的初起轻微爆裂声,然后立即按预案紧急上浮)
一开始一切正常。
09:28,3433米深度,艇身的RTM传感器网络开始监测到碳纤维的疲劳爆裂声
09:30,决定紧急上浮,释放压舱物
09:32,因为实际并没有上浮(压舱物释放失败),决定紧急抛弃艇底部与母船小平台的对接框架(见图)。多次努力后才抛下,但似乎没有效果。直到失事,只能依靠垂直推进器的电动螺旋桨上浮(荒诞的是,这个电动螺旋桨以前也曾被工人装反)
09:38,乘员也听到了艇尾部分的碳纤维疲劳爆裂声
09:42,爆裂声减弱,但RTM传感器网络告警灯全红
09:43,缓慢上升,3476米深度
09:46:37,最后一次发送消息:电力A总线挂了(红灯告警),切换到B总线供电;深度3457米,听到艇尾的更多爆裂声
总结:那个设计深度只有1300米耐压的厕所观察窗,成功经受住了考验!
骚操作是,母船的工作人员坚持等到约定的八小时上浮时刻之后,才打电话报警。



【9】@科学网 

【新研究发现#男人狩猎女人在家的神话完全错误# 】《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发表的一项对世界各地觅食社会的研究发现,男人狩猎而女人在家的观念几乎是完全错误的。事实上,在被调查的社会中,有80%的社会都有女性从事狩猎,其中三分之一的社会中,女性既捕猎体重超过30公斤的大型动物,也捕猎小型动物。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Cara Wall-Scheffler说,这些发现可能代表了过去和现在所有的觅食社会。"我们有近150年的人种学研究样本,也有每个大陆和来自每个大陆的不止一种文化,所以我觉得我们确实很好地了解了世界各地人们的行为。"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过去的许多文化中,女性都从事狩猎活动。例如,2020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洲发现的27具与狩猎武器一起埋葬的遗骸中,近一半是女性。然而,研究人员一直不愿得出这些女性是猎人的结论。
"有一种观点认为男人是猎人,而女人不是猎人,这种观点影响了人们对数据的解释。"Wall-Scheffler团队研究了一个名为D-PLACE的数据库,该数据库记录了过去150年来全球1400多个人类社会的情况。有记录的63个觅食社会的狩猎数据中,50个描述了女性狩猎。
在其中的41个社会中,有关于女性狩猎是有意的还是机会主义的信息。也就是说,她们是外出狩猎,还是在采集植物时偶然发现动物。在87%的案例中,这是有意的。"这个数字比我预期的要高。"Wall Scheffler说。
研究小组还研究了45个社会中女性捕获的动物的体型数据。结果发现,46%是蜥蜴和啮齿类等小型动物,15%是中型动物,33%是大型动物。在4%的社会中,女性会猎捕各种大小的动物。
分析发现,女性的狩猎策略比男性更加灵活。Wall Scheffler说:"女性在狩猎时使用的工具种类更多,她们还与各种各样的人一起外出。"
"她们可能独自狩猎,也可能与男性伴侣、其他女性、儿童或狗一起狩猎。"Wall Scheffler说,世界各地的女性猎人虽然普遍使用的是弓箭,但也有使用刀、网、矛、砍刀、弩等。
她说,在一些社会中,女性制造或使用特定工具或武器是有禁忌的,这迫使她们寻找替代品。另外,这种更大的灵活性可能是女性在怀孕或哺乳期间行动能力不同的结果。例如,至少在某些情况下,妇女是背着婴儿狩猎的。
"这篇论文代表了一项急需的荟萃分析。"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Randy Haas的团队对美洲的墓葬进行了研究。他说:"这些发现,再加上相关的考古发现,令人信服地表明,维持生计的劳动分工比以前想象的要多变得多。"
Wall Scheffler说,在许多社会中,女性在过去和现在都在打猎,她无法解释为什么流行的观念是只有男性狩猎。她说。"我认为,背着孩子的妇女出去射杀动物也同样了不起。"网页链接 



【10】桂曙光 

互联网投资人眼里,只有一统江湖才有价值,没有传统产业里的百花齐放小而美…

 


【11】@叶三 

我这代人,除了特别专门的医生律师这些,工作和大学专业一点不相干是普遍现象。以前干媒体,同事们什么专业的都有,学医的,学理工的,学设计的,学法的……中文或新闻专业倒少见。
我自己学了三个专业,一个也没用上。没用上,不等于没用。开阔眼界、常识认知、思维方式训练、知识体系建构迭代,这些才是收获。什么学习归根结底也是自学。实用主义没有错,尤其是对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年轻人来说。但降低期望,平和心态,少一些功利心,接受我们无法改变的,致力于我们能够掌控的并拓宽自己的界限,或许更有利于缓解焦虑。


无论什么专业,建议在大学里:1、学好英语;2、大量阅读;3、多交朋友,认真谈恋爱

@老狼:4、多出去走走。


【12】唐不闻 

董仲舒说"《春秋》大一统",这个"大"字,作动词用,意思是"认为……大大的好。"所以"大一统"是指:一统是很大很重要的要义;而非"疆域很大很大的统一"。

那么什么是"一统",《说文解字》说"统"就是"纪",两个字都从"丝",本义是线。所以一统是指思想、制度都能够理出一根起始的线头,下面(基层)看似有千根线,实际都源于上面的线头,保持高度一致。

《春秋》的"大一统",倒不是说疆域要很大才叫"大一统",即便当时的天下只有百里,不影响做到"大一统",即保持上下思想制度的一致。《春秋》的"大一统",不同于后世理解的"大统一"。先秦思想里最接近"大一统"概念的篇章,倒反而是《墨子》的"尚同篇"。


【13】@游识猷 

读到一篇论文,作者罗伯特·弗莱彻是个人类学家,同时也是个"野奢"漂流项目的向导。他发现,很多"探险旅游",其实和"皇帝的新衣"很像,其中充满了"看破不叫破"、心照不宣的秘密。
🔹客户其实不想要真正的冒险,但假装自己想要真正的冒险。
🔹商家其实不能保证真正的安全,但又处处暗示客户自己的项目不会真的死人。
🔹商家在不危险的地方会夸大危险,让客户觉得值回票价,比如在根本不危险的流域吓唬客户,让客户觉得自己要"与死亡擦肩而过"。
但在真正危险的地方,商家其实又要降低客户对风险的感知。如果客户真正觉得自己可能会死,就不会去购买。所以商家通常会宣传其"无可挑剔的安全记录",并称之前没有发生过死亡事件。
🔹商家卖给客户确定性(客户清楚地知道自己购买了什么,行程精确规划,反复销售,可以精确到哪一天哪个时段是什么行程,每个行程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把客户捧成敢于面对不确定的勇者。
🔹整趟旅行被视为一次冒险(兴奋、危险、肾上腺素),但又要消去真正冒险里特有的艰辛、不可预测、自主自发、随机应变、新奇、不确定性,最后的结果其实根本不是一次冒险。
因此,整个漂流项目就满是各种互相矛盾的"既要……还要"。
🔹商家一边宣传"安全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一边让客户签"风险已知,自担责任"。
🔹商家一边宣传"狂野",一边宣传"舒适"。
🔹客户本身其实对冒险一无所知,所以经常会提出离谱的问题或要求,比如有客户曾经问导游漂流结束时会不会漂回起点(但甲方最大)。
🔹客户是很喜欢确定性,不喜欢未知数的,所以经常会问弗莱彻,"我会不会在漂流里掉下船?"如果回答"不知道",客户会很不舒服。回答"会,在激流里我们都会掉下船"反而让客户安心。
🔹客户在落水时通常陷入不可置信、完全没有自救的努力,这说明客户没有真正意识到自己可能面临的危险,而是接受了商家暗示的"绝对安全"。
🔹导游在客户恐慌时会不惜一切安抚客户,「有时人们会感到恐慌,我必须淡化这种情况以使他们感觉好一点。人们问我:"我会死在这里吗?"好吧,你当然可能会死,但我不能真的告诉他们这一点。」
🔹导游私下聊天时表示,"我认为如果这些人中有人真正知道自己会发生什么,那么没有一个人会在那里。"
🔹客户是无能的,如果客户有能力,就完全不需要参与商业团,然而,商家需要让客户觉得自己有能力。需要给客户安排点事情做,以让客户感觉自己是旅行中有价值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导游通常会要求客户划桨,虽然客户的划桨是不必要的。导游也经常要赞扬客户的努力,即使客户其实根本不努力。
🔹许多导游认为,如果没有客户,他们的工作会更容易,因为客户只是"妨碍"。对于许多导游来说,旅行中不确定性(冒险)的主要因素是客户的不可预测性。
导游经常会觉得有些客户压根不该参与,有导游说,「有很多次旅行我都在想,'这个人不该在这里。'他们要么运动能力差,要么情绪不稳定。」
许多导游认为大多数客户高估了自己对旅行的贡献。
但这正也是"探险旅游"/"极限旅游"能在富豪圈里大获成功的原因。
商家知道自己在骗客户,客户也知道商家在骗自己。但双方心照不宣地共同创造一个"客户很勇敢/客户很能干/客户很安全"的幻觉。
财富密码公式如下:
💎 增强对"表面"风险的认知(创造"风险的幻觉") ➕ 最大限度地减少(并掩盖)"真正的"危险 
富人对于登山、深潜、太空旅游的追捧,与其说是对探险的向往,不如说是在"刷成就",收集一种新流行的奢侈品,一种新风行的社交货币。投其所好的商业公司定制极限旅游,卖给富人的正是刺激感和成就感,以及"不需要冒着生命危险也能体验命悬一线的感觉"。
当普通人在大众景区当"流水线公主"时,被一条龙服务送到天上海底山巅的富人,何尝不是在当"流水线探险者"?
Fletcher, R. (2009). The Emperor's New Adventure: Public Secrecy and the Paradox of Adventure Tourism.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thnography, 39(1), 6–33. doi: 10.1177/0891241609342179


【14】@万柳小爵爷 

最近,我表哥和嫂子从美国回来,他俩都在美国重点大学卡脖子专业拿了教职,有全职回国的打算。我们聊到美国想按住中国科研这事,他们的感觉是美国人没办法,他们没有这个基础了。我哥给我看了一下他们学院和我嫂子学院的教师名单,发现中青年学者一半多是中国名字。白人大佬基本上都是冷战高潮时期出生的,中青年并不多。论资源的易获得程度,可能白人还有点优势,但你要说离了中国人,科研真就转不动了。
美国科研为啥这么缺人?按理说那不是科研的灯塔吗?于是我们就聊到了张雪峰。我们这套高考录取模式是冷战的产物,是为了保证国家工业和科研体系的发展而设计的,信息是不透明的,很多学生卷进来是没有那个本事还身不由己的,但正因为它的计划性,它保证了每年都有足够多优秀的人走进国家需要的领域,甚至培养过剩到优秀的人只能去美国抢饭碗。美国则不同,冷战后大学的招生就是市场化的,张雪峰们做的事其实就是把中国这种相对不市场化的报考用美国的方式整合了一遍,像美国人一样给了各种大学和专业以清晰的职业和薪资前景,让每个阶层的人对号入座。这样的好处是,大部分人会避开科研这种相对无趣和熬时间的工作,只有少部分兴趣非常强的才干。缺点是,这么点本土人根本维持不住庞大的科研体系,因为它那个科研体系本质也是冷战的产物,但是它早就放弃国防教育法案了,美国小孩也早就没有冷战时期崇拜科学那种热情了。咱们还在追赶阶段,学美国的话,那可能科研也要完。
科研这东西,不一定需要多大兴趣,只要足够聪明的人努力是能搞出来的,说有兴趣有钱才干那是纯玄学。比如我表哥,要不是在华尔街做定量的时候认识到了金融就是白皮子游戏这个本质,哪会跑回高校搞学术呢。但是足够聪明的人,即使对这玩意毫无兴趣,甚至做起来很痛苦,也能给你做个风生水起。[笑cry][笑cry][笑cry]



洛之秋 :"但你要说离了中国人,科研真就转不动了。" 还真敢写...[老师好]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