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第34条,就是为未来的自己辩护
我说的是《治安管理处罚法》修正案的第34条。既然还在征求意见,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表达意见。 这一条修订,新增应处罚的事项,包括了"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感情、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的。"处罚方式包括拘留和罚款。 有关法律角度的讨论,参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在澎湃新闻的的文章《法治的细节|关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几个问题》。我完全赞同这篇文章的意见。 如果一个人在前两天穿和服,大概率已经"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了。如果这个法律在去年修改,苏州警方就不为拉扯一个穿和服的女孩上门道歉了。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只要自己不穿和服,就不会有事。但是,如果和服被全国各地禁止,下一个攻击对象,可能是西装——看这名字就伤害了中国人感情。实际上,80年代我还很小的时候,确实痛恨穿西装的人,因为那个时候普遍的衣服是中山装。 后来我了解了一点历史,知道"中山装"也不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服装。如果完全正确,或许是该穿汉服? 这种逻辑延伸有一点无聊。但是,历史已经证明,它不是完全荒谬的。 中国历史上对服装、发型非常在意的时候,往往都是"历史的坏时刻"。这条修改意见的出台,也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社会上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味道。 就在前两天,一个读高中的小朋友告诉我,学校要求他们剪短头发。在微博上搜索一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有的学校有"标准发型"推荐,男生是平头,女生也是短发——如果是长发,就伤害了老师的感情? 很多人都害怕这一条的前半部分,我个人却对后半句感到恐慌,因为散布"伤害中华民族感情言论"的,也算违法了。 我想起就在前几天,我还写了一篇《我还是想吃日料》。 我是在成都吃的日料,服务员都是成都人,材料也大部分是成都产的,餐厅的税收,也交给了成都,可以说,这种消费是热爱成都的表现。 我认为那篇文章没有伤害谁,但是后台确实有不少人攻击我是"汉奸",伤害了他们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感情。如果派出所也有一些人这么认为,我很可能就要进去几天。 如赵宏老师文章所说,这个条款的要害在于,"伤害民族感情"这个"后果",不仅是抽象的,也是主观的,完全取决于谁在解释,谁来评判。 我现在写文章反对,不是跟风,而是一种"自私"行为:或许反对不起作用,但是,如果我们今后的生活,主要由"倒退"构成,我的抵抗和反对,本身就是意义所在。 我不能为一条可以禁锢自己的法条唱赞歌。现在反对,至少保持了自我的内在一致性。等到将来真的因为一篇文章伤害了谁的感情被关进去,多少心安理得一点。 我是在为自己辩护,在当下为未来辩护。 |
- 《纽约时报》丨托马斯·弗里德曼:此前从未有美国..
- 《纽约时报》观点|美国的耻辱日
- 马斯克的“终极目标”浮出水面:机器取代公务员,..
- DeepSeek 创始人梁文锋访谈:为什么我们要开源?..
- 埃隆·马斯克在政府关门危机逼近之际展现其政治影..
- 真的吃不起5毛一片的阿司匹林吗?..
- 韩江的诺贝尔文学奖演讲:光与线
- 福山致马斯克公开信
- 观点:特朗普选择马特·盖茨担任司法部长,没什么..
- OpenAI员工爆料:新模型“没有那么大飞跃”..
- 新晋美国副总统万斯演讲:美国文明的危机..
- 《访谈》|南希·佩洛西坚持认为此次选举并非对民..
- 牛津教授项飙:教育系统正在生产大批陪跑、韭菜、..
- 观点:这就是特朗普获胜的原因
- 美国做出了一个危险的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