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807】彼得·蒂尔的实验

chuntian @ 2023年10月30日 浮世汇

【1】彼得·蒂尔的实验


这个实验就是验证,创业者到底要不要读(完)大学。

彼得·蒂尔一直认为,很多有才华的年轻人,都被大学耽误了。 虽然他本人是斯坦福大学的文学学士和法学博士,但是他公开说,自己读完学位,只是因为不知道还能干什么。

"我看到那些与我一样的年轻人,而感到内疚。

你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该做什么,所以你拿到了本科学位。你不知道本科学位可以做什么,所以你又拿到了研究生学位。

我就是这样选择了法学院,那是一个人不知道还能做什么时的安全选择。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没有什么大遗憾,但如果重来一次,我会思考更多的选择。"

他的言下之意就是,如果当年有人指点,告诉他怎么创业,他可能也会退学。



【2】最后一次会见


【3】饭统戴老板 

关于7nm和9000s的良率,写一点儿能写的东西。

1. 先从台积电的7nm工艺开始说起。2017年台积电开始试产7nm,由于期间经历了光刻机从DUV到EUV的升级,所以7nm制造本身又被分成三代:第一代7nm工艺叫N7、第二代 叫做N7P,第三代叫做N7+;

2. 台积电前两代用的是DUV光刻机,第三代用的是EUV光刻机。而三星7nm搞的晚,一开始就用上了EUV。EUV带来了更好的成本和良率,DUV工序更复杂但也能搞定,所以7nm就成了唯一既能用DUV做,也能用EUV做的一代工艺。

3.  用DUV怎么来做7nm芯片?台积电内部也经历了多次工艺迭代(可以参考知乎上的一篇文章[1],这里不赘述),最终使用了DUV+SAQP(自对齐四重曝光)工艺把良率从70%磨到了90%以上——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数字。

4.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DUV光刻机的几代型号,1980Di、2000i和2050i,都可以支撑SAQP工艺下的7nm。后两者现在进不来,但1980Di目前没问题,国内也有很多存量设备。

6. 能讲的大概也就这些了。说一个现在很多人关心的问题:7nm的良率能到多少?

7. 9000s刚出来那会儿,海外有很多人宣称良率只有10%,国内也有不少人起哄。而从台积电之前的历史来看,DUV+SAQP虽然肯定比EUV路线的成本高,但本身良率是可以做到90%以上的。

8. 海外媒体TechInsights在9月份做了拆解,发现晶体管的沟道、栅极和漏极以及触点和下部金属层看起来相当干净,这在低产量的工艺下是做不到的,因此良率应该是要远高于此前大众认知的10%。

10. 另一家智库SemiAnalysis的信源指出,9000s的缺陷密度(D0)为0.14,虽然只有台积电N5工艺的一半,但已逼近三星成熟的7nm工艺。SemiAnalysis的原话是[2]:"一些专家所说的10%的良率数字是无稽之谈。"

11. 上述都是反驳"10%良率论",那有没有大佬直接对9000s的良率下一个判断呢?有,就是台积电高管的林本坚,"浸润式之父",跟梁梦松当年并称"研发六骑士",他9月份在哈佛的一场座谈会上下了判断:良率大概50%。

12. 综合,可以下一个大概结论:目前良率50%+,并且不断攀升,最终可以做到90%+。7nm+90%的良率,会对国内芯片产业——尤其是日益紧缺的AI算力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才刚刚开始。

13. DUV可不可以做5nm呢,也就是N+3工艺?理论上可以,但没人做过,SemiAnalysis估计用DUV做5nm要比用EUV的成本高55~60%。要是真的是这样一个数字,整个张江晚上都不要睡了,因为只要一睡就会笑醒。

14. 看过我之前拆的H100的成本结构(台积电5nm+工艺)就知道,台积电的制造成本只占H100售价的5%不到,麒麟和升腾定价没有H100那么霸气十足,但制造成本的上升也完全能够消化——只要能造出来,就完全不愁卖。

15. 那到底能不能搞出来?不知道,反正放低预期,不要沸腾,慢慢等待就好。最坏的时刻过去了吗?也没有,未来还会有很多严峻的考验,有突破的时候少沸腾一些,煎熬的时候才会少一些冷嘲热讽。

16. 上海IC基金连续投了张江某厂两轮,是第三大股东,17年底我离开的时候,项目还在打桩搞基建。如果未来一个"现在可以说了"的系列,我应该是最适合执笔的,希望我这个号能熬到可以写的那一天吧。



【4】@花与爱丽丝不杀人事件 

小津安二郎的电影认为嫁女儿是一个家庭的莫大损失,女儿也将自己的出嫁权交由父亲决定,《咖啡时光》是为纪念小津诞辰一百周年而作,同与嫁女有关,但两位大师自然有不同的觉知。女儿睡过了饭点,起床后只与后妈讲她要做一位单亲妈妈。但我们不知道她是否故意避开父亲,或真只是睡过了头。三人对坐时,她只与后妈在一旁闲聊她男友家里的经济状况,父女之间连眼神交流也没有,但镜头对着一直喝酒的父亲在拍,他想说些什么,但又什么都没说。小津影片里的父亲是可以决定女儿的未来(嫁不嫁),而《咖啡时光》里的父亲是参与不了女儿以后的日子。越是回避交流,越是想交流,一个不敢问,一个不敢说,父亲貌似以旁听者的状态完成了交流。
谁有可能参与阳子的未来呢?阳子送了一块表给肇,手表即时间,表示阳子想与肇的时间融为一体。每一次肇看时间,都会想起送他表的人。阳子喜欢把自己的梦讲予肇听,他认真回应阳子的梦,并找到了一本与那个梦有关的书。疑似通过梦,他也悄然进入了她的更为神秘的时空。但他们俩真能在一起吗?这也是不爱炫技的侯导为数不多的耀眼的时刻,阳子站在一列火车里,忽然,镜头拍到肇坐在另一辆同方向的火车,但阳子所站位置是与列车前进方向相反的。她在追寻过去的声音(一位叫江文也的音乐家),他喜欢录当下的火车声音。站台上,他们的影子被前景的火车给切断也切碎了。
《咖啡时光》里阳子很少喝咖啡,肇更爱。阳子还为肇点过一杯咖啡外卖,咖啡时光的意思是我想参与你的生活。末尾,多列火车穿梭前进,不论他俩是否在一起,时间也依然轰烈烈地继续前行。
这像极了安东尼奥尼的《蚀》末尾那段著名的空境,安公或许是想表明坚固的物质比易碎的感情更持久,而在侯孝贤最为钟爱的火车意象里,火车只是一种机械的循环往复,起点与终点都只是相对而言,对方向不同的人来讲,起点与终点是可以互换的,也可以说,都是暂时的。终点之后还有终点,起点过了又会建立一个新的起点。假若硬要将火车与时间的概念挂钩,那么喝咖啡、煮咖啡,直至更漫长的品咖啡的时光,同样是一种闭环,但这种闭环,是没有出口,但同样具备流动的美。太多人拍过时间的流动,而侯孝贤却总能拍出时间的静止。只有这样,被时间塑造的人才能反过来去塑造时间。




【5】欧阳志刚正在搞创作 


郭宝昌说八十年代初广西电影制片厂拍电影《一个和八个》,一开始就是让他来当导演,但他看了剧本后觉得这个内容风险太大,不想接,还劝领导放弃,前面他被整怕了。当时正好张艺谋他们几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分到了广西厂,初生牛犊不怕虎,领导拍板就让他们来拍,导演张军钊,摄影张艺谋,郭宝昌做艺术指导,但郭宝昌还是怕,就说只指导但不署名。拍完后厂里内部小范围放映,争议很大,结尾拍了两个,郭宝昌拿去北京送审,大家都说用第二个结尾吧,容易过审,但郭宝昌最后还是用了第一个结尾送审,审查的负责人陈荒煤,著名作家,郭宝昌说服了只让他一个人审,审查竟然顺利通过。但这个时候张艺谋等几个年轻人不知天高地厚,竟然说和一个高官的儿子很熟,让他跟他爸说了,给我们这部电影题写片名。郭宝昌心想要坏事!人家肯定要看一遍电影啊!但张艺谋他们不听,说已经过审了,还怕什么?后来果然如郭宝昌预料的那样,人家看了电影,说这个电影要再讨论讨论,然后就是重新审,一通大改,最后好不容易才上映。



【6】@游识猷 

一篇有意思的论文,关于"年轻人在上班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求人和求己之间选择了求佛""关系与体系之间选择了佛系""许愿要先报上姓名与身份证号码""能让当代年轻人心甘情愿排队的只有雍和宫""木鱼一敲,烦恼全消"。[允悲]
🙏携程网数据显示,2023年2月寺庙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了310%,且预定门票的游客中"90后""00后"的比例接近50%。
🙏当代青年"求神拜佛"行为主要表现在:寺庙旅 行、寺庙禅修、上香祈愿、占卜吉凶、购买与制作符咒等。
🙏"求神拜佛"的流程有:
第一步是选择相应的寺庙,寺庙不同主要功能也不同,例如年轻人到雍和宫是去求事业、财运,而卧佛寺因与"offer"谐音成为大学生找工作时的打卡地,到杭州红螺寺则是为了求一个好姻缘;
第二步是了解拜佛规矩与禁忌,包括如何拿香、上香等;
第三步是亲自制作或请法物,包括购买佛珠手串、祈福香囊、各种护身符等;
第四步是及时还愿,如果所求成真,要在初一、十五带着香、茶叶等告知佛祖自己来还愿了。
🙏青年"求神拜佛"主要是为了祈愿好的事业、学业、财运、姻缘、健康等,或者只是自娱自乐地见佛就拜,与传统民间信仰并无太大差别。
🙏面对多重压力,年轻人焦虑、纠结、迷茫、害怕做错选择,求助玄学希望借助"占卜算命"来缓解焦虑、解决困惑、获得心理安慰。
一方面,这是由于当代年轻人正处于社会流动带来的个体"脱嵌"状态,缺乏自身归属感、价值感;
另一方面,在社会竞争中时间效率化加上未来高度的不确定性促使他们陷入焦虑恐慌情绪,缺少清晰的生活意义和奋斗目标。
▍2314个"求神拜佛"的年轻人(18~35岁)
🙏个人年收入对数在5%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祈祷好运次数,个人年收入每增加1%则祈祷好运的次数增加0.034%。
🙏是否正在拥有全职工作与祈祷好运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
🙏是否拥有住房在5%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祈祷次数,拥有住房的人更倾向有祈祷行为。
🙏阶层认同感在5%显著性水平上正向影响祈祷好运的次数,个人阶层认同每提高一个单位则祈祷好运的次数增加6.4%。
🙏青年"求神拜佛"只是当前中国社会多元化的一种体现。
没有哪一个单因素特征的青年群体同时具有在意吉日凶日、存在多次祈祷、随身佩戴护身符三个表现,只是存在某些与"求神拜佛"相关的行为。
例如,性别虽然与吉日凶日在意程度存在关联,但是却与祈祷行为的相关关系不显著。
又如,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存在一定的"求神拜佛"行为。
🙏当代青年"求神拜佛"现象存在"迷而不信"的特点,并具有一定的"反常识"特性。
例如,教育水平越高的人反而越在意吉日凶日,但与祈祷行为、佩戴护身符行为相关关系不显著,表明对"求神拜佛"只停留在意识层面,并未有实际行动。
🙏线下"求神拜佛"与线上阶段性流行的"转锦鲤""赛博菩萨""MBTI人格测试""换金钱豹头像"等行为虽有形式上的差异,但无根本上的区别,都是为了转移压力、排解焦虑、自嘲自娱、表达融入。
"求神拜佛"行为本质上仍是阶段式、旋风式青年亚文化的一种,以后也会涌现出更多种多样的青年亚文化来助其排解焦虑、释放压力、表达自我。
▍青年"求神拜佛"现象的成因分析
🙏1. "风险社会"里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
亲历过疫情的艰难时刻,觉悟出这场危机带来的创伤性经验,面对当前以及未来的诸多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心态与价值观均处于剧烈变化和波动中的年轻人出现焦虑、盲从、追求稳定等消极、保守心态也就可以理解了。
病急乱投医、自我治疗式地走进寺庙祈福许愿、期望获得救赎,也从侧面表明当代青年面对多重社会结构性压力时,依然对美好生活存有期待,但却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有效的引导、帮助和理解的困境。
🙏2. 青年时间焦虑与现实困境的叠加
青年正处于传统文化标准"成家立业"的关键阶段,且35岁又被广泛默认要取得一定社会成就的年龄门槛,否则可能会被认为是"失败者",这实质上是时间的过度道德化对青年群体的约束、压迫、异化。
现实生活中,当前青年群体"成家"与"立业"均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一些客观性、结构性问题并不是依靠青年自身的力量可以解决的。"立业"方面,受制于经济发展速度下降、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教育回报率降低等各种因素,青年群体失业率偏高、就业质量堪忧。
"成家"方面,主要指当代青年的婚育、婚房压力。
高昂的房价不是刚入职场的年轻人可以独自承担的,1998—2019年我国住房销售均价年均增长率达到16%,远超同期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率。
社会对年轻人事业成功、结婚成家的评价标准并未有多大改变,但是达到事业成功、成家立业所需的客观条件已发生巨大变化,两者的碰撞给当代青年带来更大压力与焦虑。
🙏3."快文化"焦虑与寺庙"慢节奏"生活
当今社会,"又好又快"成为各行各业发展进程的评价标准,不仅要求时间效率"快",更提出结果指标要"好",时刻强调比拼主义、赶超主义、绩效主义,其后果是"速度文化"的无限蔓延。
青年是时间焦虑的主体,适度的时间焦虑能够激发青年主观能动性,但过度的时间焦虑则会挤压个体的自由空间,导致对青年的异化和漠视。
当青年的焦虑无法得到排解或超过承受极限,就会产生寻求"乌托邦"的寄托。
而寺庙通常建立在大自然的山水之间,气息古朴、环境清幽、没有门槛、一视同仁,与当代青年在职场和生活遭遇的"年龄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三大现实门槛形成鲜明对比。
在寺庙的短暂休憩不仅能够亲近自然、削减张力、散步赏月、吃斋饭,还能顺带许个愿,完全满足了年轻人释放身心、忘却烦恼、期待美好的空间场所需求。
🙏批判青年"求神拜佛"就是缺乏奋斗精神,与批判大学生是"孔乙己脱不下长衫"是一个逻辑,都忽略了外在时代变迁、社会环境变化对年轻人造成的压力,也无视了青年在面对困境时自我反思、自我突破、自我治疗的努力。
▍青年"求神拜佛"现象的对策研究
🙏1. 提高社会保障,帮助青年分担社会风险
就业、住房、教育、医疗是青年面临的必然、必需性压力,关系到青年享有的基本生活质量与拥有的抗风险能力。
当代青年群体面临的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压力剧增,需要政府和社会合理分担。
🙏2. 缓解时间焦虑,为社会"快文化"降温
"996""007"加班文化一方面提前透支青年的身心健康,也占据了年轻人正常的休闲娱乐时间,剥夺了他们正常享受慢生活的权利;
另一方面,用人单位通过过度加班来增加个人的工作量,用一个人干两个人、三个人的活来控制成本、减少工作岗位,占据了其他青年的就业岗位,间接造成青年就业难问题。
🙏3. 增加阶层流动,提高青年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在本研究的2314个样本中,青年群体的阶层认同(1~10分)均值为4.3,有高达81.42%的青年认为自己所处的阶层在1~5分,可见青年群体的阶层认同感普遍处于较低水平。
避免阶层固化、增加阶层流动,最根本的是需要一套科学的制度,让中低层青年感受到阶层流动的希望,持续激发社会活力。
夏俊苹.迷失抑或救赎?——当代青年"求神拜佛"现象的群鉴、成因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23(09):77-86.DOI:10.19633/j.cnki.11-2579/d.2023.0108.



【7】皇城根下刀笔吏 

进到联合国官网,看了一会儿安理会辩论现场视频。有以下几个感触:

1、虽然前方在打仗,死伤无数,但是人类世界还没到彻底没救的程度。各方还有这么一个舞台,穿着体面,发言得体,秩序井然。不管各自内心在打什么小九九,但至少表面的发言,还是要讲基本的道义和规则。哪怕是煽情或诡辩,也是在基本的道义和规则基础上,进行煽情和诡辩。

2、人类世界的最重要事务,其实就是由这五个国家决定,因为各自有一票否决权。所有的分歧,本质上是这五个国家之间的分歧。如果这五个国家达不成一致,则不会有有效解决方案。

3、这五个国家,主要分成两派。所有的分歧和矛盾,本质上是这两派之间的分歧和矛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联合国运行体制,跟美国的两党制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要想这两派最终达成一致,需要互相交换利益。

4、虽然这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但联合国安理会只有15个理事国(包括5个常任理事国)。这15个国家,决定了世界上200多个国家的最重要事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只是一种理想,事实上国与国之间不平等。

5、不到侵犯两个派系共同利益行为的发生时刻,安理会的讨论不会有结果。但是,即便如此,各方也要去表演,表明自己是正义一方。但也正因为人类还有一块最后的遮羞布没有被扯掉,表明人类社会总体还是处在一个有限可控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