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糯?

kenan @ 2024年02月22日 美食


陈晓卿老师担任总导演并亲自出镜的美食纪录片《我的美食向导》正在热播,与陈老师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的是,在努力节制地输出美食知识点的同时,多了一点思考,比如杭州这一集,他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人喜欢糯,而西餐里基本没有这种口感?




以严谨著称的陈晓卿老师找来了农业史专家俞为洁老师,给出的答案是:中国人吃稻食,有些稻米有糯的口感,西方人吃麦食,面粉没有糯的口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糯的食物,当然就谈不上喜欢不喜欢。



这个思考很有意思,答案也是正确的,回答了西餐为什么不追求糯的口感。纪录片不是学术论文展示,太枯燥的问题和画面都应该尽量回避,对这个科学问题在纪录片里没法全面展开讨论。既然有意思,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讲得更清楚一些。



1,糯是什么?





糯的口感通常被描述为黏性十足和柔软黏牙。造成这种口感的因素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由于糯米、莲藕、糯玉米中含有高比例的支链淀粉,这些淀粉在加热时会吸水膨胀并与蛋白质交织形成一种称为"食物胶"的物质,这种物质赋予了糯米特有的黏性和柔软性,同时又保持一定的韧性,使得糯米食品能够保持良好的形态并在口中产生舒适的咀嚼体验。不同品种的糯米,如粳糯和籼糯,它们之间的黏性和口感特性有所差异,但共同构成了糯食的独特质感;另一个途径来自于胶原蛋白,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比如猪脚、花胶、海参、鱼翅、干鲍、鲟鱼筋等,在加热后会分解为明胶,明胶所产生的舒适的咀嚼体验,比前面说的食物胶有过之而无不及。



贵价的花胶、海参、鱼翅、鲟鱼筋的迷人之处之一就是糯的口感,要做出这种口感,需要发得充分,煮得彻底,代价就是部分食材会稀释到汤汁中,食材本身也会因为加热而收缩,这让这些贵价食物看起来变小了。精明的厨师为了让这些贵价食物看起来更大,会做反向操作,让这些食物表现得不糯而是脆,这样做是好看了,但这些食物吃到肚子里很难被分解,就当See you tomorrow吧。



2,糯为什么会让人喜欢?




被我们称为口感的美味体验,国外科学家也作了研究。他们认为,影响食物美味的不仅是舌头或鼻子感受到的风味,入口时牙齿的咬嚼感、口味、舌头的感觉、吞咽食物时喉咙的感觉等物理性接触感的影响也很大。这些物理性感受被称为质感,英文相对应的词是texture,这是从拉丁语texo派生而来的,原意是"编织",常被用来表达织物的手感。1962年,美国通用食品公司的科学家Szczeniak给质感下了定义:质感包含两部分,一个是包括食品分子层面、微观或宏观层面的构造的构造性要素,一个是生理感觉,也就是说,质感是由物性和口感二者组合而成。



风味和质感共同影响食物的美味,但不同种类的食物,这两者对美味的影响力会有不同,比如固体食物,质感的影响力比液体食物更大,而液体食物,风味的影响力比固体食物更大。





更为关键的是,质感可以改变食物中的滋味或气味分子在口腔中的扩散速度,间接地导致了风味的强弱变化。糯这种质感就是通过延长咀嚼的速度,让滋味或气味分子在口腔中停留的时间更长。现实世界里,我们总觉得美好稍纵即逝,所以有"快乐"的说法,相反,不愉快却总挥之不去,人们总埋怨"度日如年",我们总希望让美好体验变长,糯这种质感帮我们实现了,所以我们会喜欢。不仅如此,当我们吃到糯米时,由于停留时间更长,口腔中的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糖分,这就是甜味;当我们吃到蛋白质时,由于停留时间更长,口腔中的蛋白酶将部分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的氨基酸,这就是鲜,我们因此更享受,也就会更喜欢。



3,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糯,而西餐中更为少见?




我们知道了以上这些原理,回到纪录片里的这个问题就好回答了。并不是只有中国人喜欢糯的质感,日本菜、泰国菜也有不少糯的菜,日本人、泰国人也喜欢糯,准确地说,只要尝到糯的美食,一般人都会喜欢,至于中餐为什么会有糯的质感而西餐几乎没有,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了纪录片里给出的最主要原因:原材料不同。



东方的支链淀粉含量更高的糯米、莲藕、糯玉米、包括日本大米等,确实更容易产生食物胶从而带来糯的质感,而西方的小麦没办法产生食物胶,糯的质感无法产生。另外,长期食用这种不同风格的食物让东西方的人们各自的DNA里感知糯的质感的能力可能也会因此有所区别,结果可能是,让西方人尝试糯的食物,他们可能没办法如东方人一样快速体验出美味,要像东方人一样尝出这种美好,可能需要"训练"一段时间。




另一个原因也与烹饪习惯有关。中餐里有大量的需要长时间炖煮或发制的食物,而西餐里却比较少。中餐烹饪要求入味,这不仅仅是五味进入食物那么简单,而是要求各种食材放在一起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互相勾兑。而西餐的审美却是要求烹饪上尽量保留食物原来的味道,如果需要别的味道的参与,主要是熬制各种酱,通过蘸酱赋予食物风味。



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也是结缔组织多的食物,当温度达到70°C时,结缔组织开始溶解为明胶,但是,热量的传递是渐进式的,由于结缔组织太多,当表面的结缔组织已经分解为明胶时,里面的结缔组织还未分解,但当里面的结缔组织分解为明胶时,外面的明胶由于温度太高,分子结构重新排列,又变得又韧又硬,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炖煮,这些结缔组织才会全部分解为明胶,获得糯的质感。长时间的炖煮,肌肉严重收缩,汁液会被挤出一部分,滋味也会因此流失。中餐的解决办法是"无味使之入",花胶、海鲜、鱼翅、猪脚等做出糯的质地的同时,又通过别的食物和香料弥补这些食材流失的味道,但这种烹饪方法不符合西方人对美食的价值观,他们会认为这使主要食材没有了个性,这是不可接受的,于其,结缔组织多的食物,比如猪脚、鸡爪鸭脚鹅脚、花胶海参鲍鱼,他们基本不用。




第三个原因可能与东西方的文化差异有关。需欢糯的质感的基本在东方,东方文明尤其是中华文明更强调集体性,要求谁也别冒尖,最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离不开我,我不愿意离开你。而西方文化更强调个性,你归你我归你,即便必须在一起,也保留适当的距离。这种文化差异也会影响到对美食的审美上,而糯的质地却往往意味着味道的交互,口感上的扯不断,理还乱,与西方的审美观不符,而我们对付这些"乱象"很擅长,"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指桑骂槐"都会,还摆弄不了这些纠缠不清的食物?



4,糯也是一种美好的记忆




另一个原因也很重要,西方的饮食以肉食为主,而中餐却是以淀粉为主,中华文明的超稳定让我们的人口数量一直都在高位运转,有限的土地要供养庞大的人口,只能选择以淀粉为主,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以前,享用肉食只能是少部分人的权利。



肉类中的糯,往往与营养丰富有关,即便处于营养过剩的年代,鱼翅、鲍鱼、花胶、海鲜这些糯性食物之所以吸引我们,也与宣传上的营养丰富联系起来。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大脑——营养丰富的东西都很糯,大脑也因此产生了经验——凡是糯的,就是营养丰富的,想到营养丰富,美好由然而生,这也可能是我们喜欢糯的原因之一。



糯米虽然算不上营养丰富,但大脑的反向思维"糯的就是营养丰富的",也让我们在吃年糕时充满了幸福感。另外,糯米的产量有限,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也只能是过年过节才会吃到,而年节的美好记忆也会让我们吃到糯米时产生美好的感觉,尽管这种美好的感觉只是瞬间的。



虽然我们现在已经不处于物质匮乏年代了,但我们对美食的审美早就刻在我们的DNA里,这可不是几代人就可以改变的。





上述这些美食体验只是一种共性现象,事实上,任何人都有感知质感的感受系统,且随着年龄、经验的不同,感受到的质感也各不相同,每个人感受到美味口感会不一样,每一种食物也有它最合适的形状。要烹制美味的食物,最佳的方式是考虑食品的质感特性、这种特性对人的感觉有何影响,怎样让食用者感知,这需要个性化的定制服务。



糯只是众多质感的一种,日本科学家和语言工作者做了一个调查,日语中形容质感的词多达406个,而美国人用在质感的词合计只有75个,如果有兴趣,你也可以总结一下汉语有多少个词表达质感。这是一片待开发的美味区域,厨房革命的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质感对美味的表达,质感时代会到来的,谁掌握了这个秘密,谁就会赢得未来。



参考资料:1,石川伸一《食物与科学的美味邂逅》
2,哈洛德·马基《食物与厨艺》

3,提斯《分子厨艺》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