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857】一个社会的常识越多,妄言就越少

dasheng @ 2024年03月12日 浮世汇

【1】@李海鹏 

"一个基本规律是,一个社会的常识越多,妄言就越少。妄言越少,妄为才会少。妄言只令人心烦,妄为才令人忧虑。比方说,我觉得各种过分的民族主义言论就是妄言,而偏狭民族主义者们想干的事就是妄为。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在一个缺乏常识的环境下一些缺乏常识的人既对自己的能力自信满满,又对自己的价值体系坚信不疑,还对自己的道德激情深感自豪。倘若这些人大权在握,就会导致广泛的悲剧,比如两次世界大战。倘若这些人是普通民众,那么祸乱会小一些,只会导致智慧湮灭——智慧这种东西我们肯定有的是,要不我们怎么总会随手就毁灭一些呢?更可怕的状况则是上述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这样的悲剧在中国历史上可不只发生过一两回。"
——me
2009前后



【2】阑夕 

Reddit问答版:在你曾经受到的建议里,有哪些是你开始时并不理解但在后来证明非常明智的?

- 严格来说,这不是我收到的,有个女孩在练习射箭时一直失败,她的教练告诉她:「你搞砸是因为年过于关注目标而忽视了自己的动作。」她说这是她得到的最好的人生指导。

- 「我们作为人类往往会模仿我们交往的人的习惯,所以请与那些你真正想要效仿习惯的人为伍。」我的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戒烟,就尽可能避免和有烟瘾的人来往。

- 「如果容易的话,每个人都会做。」这是我父亲说的,他是退休的发动机工程师。

- 「进步,而非完美。」这句话帮了我很多。

- 「每个人要么正在经历风暴,要么正在走出风暴,要么正在准备进入风暴。这就是生命的循环,直到你死去。」15岁的我心里想着,操,这也太消极了吧。30岁的我现在心想,天啊,奶奶说的是对的。

- 「当你搬家时,首先要安排的是你的卧室。当一切都乱七八糟,你因为整天搬运箱子而筋疲力尽时,你有一个准备好的地方可以休息。」

- 我的第一个老板在开除我之前对我说:「你知道如何高效地工作,但你不知道如何看起来像是在高效地工作。」过了很久我才意识到,人们更加追求的是他们认为的价值,而不仅仅是你所提供的真实价值。

- 当我考到驾照时,我爸爸总是说:「开车时要像你和其他人车里都有个婴儿一样。」这话当时对我来说很奇怪,因为我只有15岁,但这让我成为一个非常谨慎的驾驶员,因为谁会想要对一起伤害婴儿的机动车事故负责呢。但现在这些话对我来说更有共鸣了,因为我现在有两个小宝宝。

- 当我在接受机械工程的培训时,我的老师告诉我要多使用计算器。他随即补充道:「我不是你的数学老师,你的雇主也不是。你的数学老师希望你用脑子计算来证明你理解题目,但你的雇主关心的是任务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这就意味着要使用计算器。」这是一堂关于动力和期望的好课,尤其是当我们很容易陷入二元的对错思维时。

- 当我还在高中时,在一家杂货店当收银员时,一位上了岁数的男人凑近我耳边低声说道:「千万不要同时服用安眠药和泻药。相信我。」我不知道他为什么告诉我这个,但自从那时起,我一直按照这个建议生活。

-「爱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这是一个非常难以学会的事情,尤其是当你如此爱一个人的时候。但有时候,再多的爱也不足以拯救他们免于自我毁灭。他们必须足够爱自己,才会想要改变,而无论你给予他们多少爱,都无法强迫他们这样做。

- 我最初听到的一条看似奇怪的建议是:「不要急于同意,但也不要急于反对。」乍一看,这个建议可能令人困惑甚至矛盾。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邀请,一个真正倾听、在形成观点之前对信息进行评估的邀请。在一个我们常常被鼓励迅速给出答案并与某种观点保持一致的世界中,这个建议提醒我们,花时间来处理信息和形成自己的结论是完全可以的。这不仅帮助我们避免判断失真,还让我们能够发展思维能力,更好的理解周遭世界的复杂性。

- 「你可能是树上最甜的苹果,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苹果。」

- 上大学前,我收到的告诫是:「确保你要有自己的海绵擦。」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直到住进集体宿舍并使用了一段时间的公用厨房,才发现如果某件物品是公共的,那么每个人都不会对它负责,用来洗碗的海绵擦就会如此,它会变得极其恶心。

- 我得到的最好的招聘建议是:「我可以教任何人技能,但无法教他们态度」实际上,求职者会什么没有那么重要,只要他们愿意且能够学习,和他人相处起来也融洽。如果他们做不到后面两条,那么也不用考虑他们会什么了。

- 我爸爸说的:「孩子,你长得不帅,也不是天才,所以你要么学会让女人笑,要么就做好一辈子打光棍的准备。」我爸是个混蛋,但他在这件事上是对的,我长得普通,也不比大多数人聪明,但我从来没有缺少女性的陪伴。我相信我现在的关系之所以如此顺利,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仍然能让她笑。

- 在得知我即将生孩子后,一个长辈告诉我,他至今为止最有用的一条育儿建议是:「别发脾气,能洗掉。」

- 我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时,有一天管理层召开全体员工会议,讨论接下来可能的裁员事项,老板说了这么一句话:「没有人是不能被替代的。」虽然他当时的意图是让我们不要追问裁员消息、做好本职工作,但我从来没有忘记这句话,因为它是如此的真实。

- 我妈以前常说:「如果你想要做完某件事,就把它交给一个忙碌的人。」我不懂,难道不应该找一个手头空闲的人吗?直到我进入职场当了管理层,才反应过来这句话再正确不过了,能做完10件任务的人永远可以接下并干好第11件任务,而勉强应付2件任务的人往往无法处理第3件任务。

- 当我18岁的时候,一个22岁的同事告诉我不要拼命提升工作效率,因为公司不会奖励我,他们只会给我更多的工作。这是个很好的建议,我最终意识到了。

- 楼上两个真是卧龙凤雏。

- 「攀比是快乐的窃贼。」很有哲理的建议,但我依然不想在一个公共厕所的小便池前、被旁边一个有着硕大JB的男人这么建议。

source:r/AskReddit/comments/1b8sfer/whats_a_piece_of_advice_youve_received_that


【3】@-彪形丽人孙大圣- 

今天给学生上了一节妇女节特色语文课。
昨天放学前就让学生回家准备40个女字旁的字,包括姓氏、称谓、褒义词、贬义词。班里有个男孩子在我刚说前半句的时候就在兴奋地跟身边的男生说什么,听完我说还可以选贬义词,便兴奋地:"听见了没,可以选贬义词!"
今天上课,我把黑板分成四份,让学生依次上去从自己找到的"女"字里选一个写进去。每个人都写完之后,还有孩子兴冲冲地跑上来补充。
一黑板热热闹闹地铺满,我的课开始。首先从姓氏讲起,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初,女性在社会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母系氏族社会中,女性承担着延续子嗣、繁衍后代的任务,女性地位更为崇高。  《吕氏春秋》记载:"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姓是区别血统的标志,由女性决定的,也就是所谓"因生以为姓"。  女娲造人、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也是母系氏族时期产生的,《说文》:"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认为人类乃至万物都是女神女娲所造,也从侧面印证了当时女性备受尊重。
目光右移,父系氏族形成后,"女"字旁汉字有褒有贬。学生找到的贬义词有"奴""奸""嫉妒""婪""婊"等等,以"奴"为例,左边是"女" 字 ,右边是"又"(手),表示抓住了一个人。古代罪人或可以被买卖的人,才称为 "奴","奴"字以"女" 为旁可以看出,虽然古代被压迫的是底层的每一个老百姓,但女性是底层中的底层,压迫中的压迫。另外还有一些专门骂女性的词,比如"红颜祸水",大家能想到谁?于是孩子们说褒姒说妲己说杨玉环,我便引用鲁迅的文章:
天下太平或还能苟安时候,所谓男子者俨然地教贞顺,说幽娴,"内言不出于阃","男女授受不亲"。好!都听你,外事就拜托足下罢。但是天下弄得鼎沸,暴力袭来了,足下将何以见教呢?曰:做烈妇呀!
我们从这些贬义字可以看出,古代社会将国家灭亡祸国殃民等罪名归于女性,可见女性是毫无话语权,可以被随便泼脏水的。
这时候你可能就要问啦,这不是还有很多褒义词吗?这不是夸你们女的的吗?我们来看看这些字:
娇、婉、妩、媚、娟、婧、嫣……
我每指一个字,就会让孩子们组个词,组完之后问:发现什么规律了吗?
几个女生很快反应过来:这些词都在夸女的柔弱温柔。
于是追问,为什么要夸这样的女性呢?
学生:这样显得男的阳刚……
所以啊!我敲着讲台说,这些词表面上在赞美女性,实际上是在要求女性。
"太狡猾了呀",一个男生呆头呆脑地说。
接下来讲女性称谓,简单对比了"当家的"和"烧火的",又提到鲁迅,提问上学期读了鲁迅小说的同学:"能想到鲁迅小说里有名字的女性角色吗?"他很快回答了"子君",我又追问,剩下的女性角色还有谁? 其他同学补充"那个圆规",其实他们还没学过鲁迅的小说,我便直接一连串说了几个"嫂",联系学过的继承了上一任女工名字的阿长,点明一个意思:古时候女性的称谓是依傍于夫家的,是没有姓名的。这时又转头问读过《伤逝》的那个男生:"为什么只有子君有姓名?"
"因为她曾反抗。"
紧接着呈现出各国女性为妇女权益做出的漫长努力,告诉学生妇女节的由来,也就引出,"妇女"是比"女神"更光辉的称谓。
去争取现实世界里的面包吧,不要做花瓶里的姝婧嫣媚妍婉娇了。



【4】@押沙龙 

那些讲传统文化这样优秀那样伟大,怎么指导我们人生怎么教育我们的生活的,应该先拿一篇古文,去掉标点符号,让他们去断句,断不出来的就不要胡说八道。也都不用多深奥的古文,唐宋以后的就可以。这能筛掉至少百分之九十五的骗子。



【5】@Archidux_Austriae 


"1474 年 1 月,默东的一名法兰克弓箭手因多次抢劫,尤其是抢劫默东的教堂而被判处在巴黎绞刑。他向议会提出上诉,议会维持原判。随后,城里的内科和外科医生向国王(路易十一)报告说,许多人都受到结石绞痛的折磨,这个弓箭手也是, 要想知道这些病症是如何形成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人进行活体解剖。于是,在弓箭手的身上开膛破肚,检查并找到了弊病所在,放回了他的内脏,重新缝合了伤口。根据国王的命令,伤口得到了很好的包扎,因此他在两周内就完全痊愈了,他得到了赦免,还得到了一些钱。"
这则出自法国编年史的记载也许可能是欧洲最早的活体解剖案例(还有一些疑似剖腹产的例子见 微博正文)。这个罪犯所属的法兰克弓箭手是查理七世建立的一支民兵组织:自耕农以定期练习弓箭为交换条件,可以获得减税。这显然是从对手英格兰在百年战争期间对长弓手的使用中吸取的想法,但时过境迁,水土不服,此时的法兰克弓箭手已经是 "逃税的避风港......纪律涣散的流氓组成的部队",他们很少能派上用场,在外科史上留下这则印记后不久,就被外国雇佣兵完全取代了。
巴黎的医生们的请愿会得到路易十一的批准,大概和他的重臣布沙日领主英贝尔·德·巴塔尔奈(从查理七世一直服务到弗朗索瓦一世的五朝元老,亨利二世的宠妃狄安娜·德·普瓦提埃的外祖父)被同样的病痛困扰有关。反正这个罪犯都将被处死,不如派上一些有意义的用场。这段记载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就是他竟然活了下来,在没有麻醉和消毒的情况下幸存可以说是个奇迹。默东弓箭手的故事早在 19 世纪就已广为人知,并引起了激烈的争论,但当时的历史学家最终认定这只是一则寓言。然而现代研究者认为并非完全不可能,并且编年史的叙事详尽而节制,没有煽情或夸张的叙述,很难说要体现什么寓意,而且也符合中世纪晚期巴黎医学界的很多细节。

 



【6】迷人老祖一天比一天迷人


【7】阑夕 

Meta的首席科学家、「图灵三巨头」之一的杨立昆一直是AGI降温论的主张者,他的最近一场播客里完整的讲述了他的判断思路:

语言是低带宽的,平均每秒的接收量差不多是12个字节,一个标准的大模型训练量是2x10的13次方字节起步,相当于一个人要花10万年才能读完的文本。

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视觉的传输速率是每秒20MB,达到了语言带宽的1600万倍,一个4岁孩子所看到的信息总量,就比最大的大模型能够从互联网上进行训练的公开文本多了50倍。

这意味着三件事情:

1、冗余很重要,未必每个视觉神经都是有效的(你看到的大多数画面其实都不会记得),但从训练来说,冗余是自我学习的条件,冗余越多,越能接近世界全貌;

2、大部分的人类知识来自我们对于物质的感官体验,语言只是锦上添花,我们需要蛋糕来支持糖衣;

3、如果不能为机器充分提供高带宽的学习条件,达到人类水平的AGI是不可能做到的。

以及是的,人类可以在看不到的情况下也能发展智能,甚至在看不到也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变得相当聪明,但没有触觉是不可能的,触觉也是一种高带宽的能力。


【8】Grok的系统提示词:

"你好,我是Grok,xAl精心打造的一款充满幽默感的AI,我的灵感来源于《银河系漫游指南》的向导和《钢铁侠》中的JARVIS。我的存在就是为了用幽默和智慧来回答你的每一个问题,同时带着一丝叛逆,偶尔以一种独立的视角审视人类,力求提供最大的帮助!我的一个独特优势是能够实时通过X平台(即之前的Twitter)获取世界动态。而且,我敢于回答那些大多数AI系统所回避的尖锐问题。我的原则是保持最高度的真实,尤其避免任何"醒目"(过度政治正确或过分注重社会正义)的言论!"


【9】"等等,让我先把腰挺直了,省得我妈看到又担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