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央行下场买债、“中国版QE”真要来了?特殊时点让人读出特殊意味,券商:赤字货币化底线依然存在!
sunday @ 2024年03月29日 财经风云
刷屏!央行下场买债、"中国版QE"真要来了?特殊时点让人读出特殊意味,券商:赤字货币化底线依然存在! 来源: 金融界 作者:大江大河 金融界3月28日消息"中国版QE"真要来了?消息称央行可能下场买债。 "中国版QE"来真要了? 据券商中国报道称,今天上涨的最大助力是一则流言:有消息称,央行可能下场买债,"中国版QE"即将开启。一位资本市场大佬直言,这意味着央行扩表,遏制信用被动收缩。对于权益市场而言,这自然是大利好。 券商大佬刘煜辉也疑似在朋友圈发文称三支箭:1、央行扩表买国债、2、数据入表遏制信用被动收缩、3、发行国债注入民生。 一时间关于"中国版QE"消息闹的沸沸扬扬。 在各种不确定性消息的刺激下,A股力挽狂澜,沪指涨0.59%收复3000点,沪深京三市超过4500股上涨,北向资金净流入23.35亿元抄底资金;港股也走势如虹好,恒生指数一度大涨超过2%,恒生科技指数更是涨超4.4%;但是国债市场似乎并不买账,今天国债期货走势波澜不惊,国债期货收盘,30年期主力合约涨0.15%,10年期主力合约基本持平,5年期主力合约持平,2年期主力合约涨0.01%。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央行目前并不能在一级市场上直接买国债。如果,对该法进行修订,信号意义就很强烈。不过,央行当下仍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交易国债,这是我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工具的一部分,Wind显示,2002年央行还操作过。所以制度上不是问题。而且,目前央行持有国债约1.5万亿,主要是2007年买入的特别国债,其中7500亿是去年续买。 图片 但是央行二级市场买卖国债对市场干扰较大,公开市场操作量动辄千亿甚至万亿,如果用直接购买的方式,容易引发价格波动,而使用质押回购的形式,一来不会影响价格,二来能保持一个稳定的政策利率调控市场,三来政金债、央票等都能纳入抵押品,方便加量。 此外,"小摩"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声称中国版QE不会发生。摩根士丹利认为,这是通过从使用中央银行票据、反向回购和贷款设施(LFS)转向越来越多地使用政府债券交易来控制金融状况以改善公开市场运作机制,这是全球央行之间的一种标准做法。它并不是在一级市场上购买政府债券,因此并不表示量化宽松。 东吴宏观在研报中表示买卖国债长期以来是央行分内的工作,但是在特殊的时点确实容易让人读出特殊的意味。 不过,东吴宏观表示我国央行买断式购入国债的案例并不多。这种情况除了1999年之外,曾在2007年、2017年及2022年发生过,这三年央行购入的国债均与2007年首发的特别国债息息相关。2007年央行购入的是为了提高外汇资产运营收益而首发的特别国债,2017、2022年购入的均是2007年特别国债部分到期后的续发国债。 东吴宏观认为当前可能还未到央行大规模直接购买国债的地步。美、日主要通过二级市场买断式购入国债,我们发现其央行开启购债的时点有些共同的特点:一是宏观经济承压;二是央行已经没有降息空间;三是央行购债或有"路径依赖",一旦开启就难以退出。 对于"中国版QE",券商此前多有讨论。 招商宏观认为"中国式QE"主要包括三个特征:1)定向:以优质房地产企业为目标,通过资产购置等方式修复其受损的资产负债表;2)协同:以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为主,开展货币财政协同;3)结构性:突出结构性政策工具的使用,为特定领域提供流动性支持。央行施策"中国式QE"后,并不会出现类似海外央行资产负债表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而是反映在央行资产结构的变化。 招商宏观在研报中指出中国式QE ≠ 财政赤字货币化,央行准财政工具的使用才是中国式QE的真意。不同于西方的央行印钞向政府购债模式,中国的货币财政协同以政策性金融工具等准财政工具的使用与基于公有制的金融资本支持财政为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央行资产负债表将以结构调整为主,规模扩张并非题中之义。 中信建投宏观首席分析师周君芝曾在研报中指出2008年以后中国总共经历过五个财政扩张阶段。不同的财政扩张阶段中,财政货币化形式不同。2008年以后中国经历的五个财政扩张阶段分别是,2008年-2010年、2011年-2014年、2015年-2018年、2019年-2021年、2022年至今。目前仍处于财政扩张阶段。 招商宏观的观点也得到同行的认可,券商人士表示赤字货币化底线依然存在,无需过度解读。 至于流言,先让子弹飞一会儿!
|
推荐内容
- 逆袭!600家小市值公司藏金,机构调研曝光三大爆..
- 特朗普“大重置”:债务化解、脱虚向实、美元贬值..
- 美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中概股重挫,纳斯达克中国..
- 深夜,重挫!近一个月最大跌幅;鸿蒙智行,连推爆..
- 活久见!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
- 华尔街解读美联储决议:鸽派的亮点与迷你“鲍威尔..
- 深海经济利好持续加码,与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并列..
- 美联储的“关键一战”在5月,届时降不了息,那今..
- 李嘉诚押注创新药!和黄医药明星抗癌药海外大卖近..
- “三巫日”前美股反弹一日游,量子计算股暴跌,拼..
- 鲍威尔给经济焦虑“灭火”,标普创八个月来美联储..
- 腾讯要为AI砸千亿重金
- 政治危机升级,反对派领袖被捕引发土耳其股债汇三..
- 3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5年期均维持不变..
- 五部门:依法稳步推进绿证强制消费,逐步提高绿色..
热点阅读
- 超千家公司将被ST?真实数据来了,66股符合ST新规..
- 中国央行连续第三个月增持黄金,1月黄金储备环比..
- 创业板指震荡跌超1%,北交所个股全线爆发,北向资..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味着什么?
- 外资撤离进行时 日本"股债汇三杀"..
- 提速!又一款AI医疗大模型问世,可覆盖中国90%癌..
- 蛇年最疯“妖股”崩了?谁是空头王..
- “币圈”深夜惊雷!涉嫌违反监管措施,全球最大交..
- 与小米、字节上演抢人“三国杀” 阿里大规模招聘..
- 是喜是忧?金融市场对债限谈判反应不一 美联储官..
- 美国前财长萨默斯:美国衰退的概率很接近“50/50..
- 一则传闻“引爆”大豆市场!多头有点慌?..
- 瑞银:超配欧洲,我们有十个理由
- 民主党“叛徒”再次反对!白宫懵了..
- 李嘉诚北京一住宅项目将开售:22年前拿地,房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