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敏婷
云南大理古生村,眼下可能是中国高学历人群密度最高的村子。 村子里有不少科技小院,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南京大学等多所高校的10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乃至博导扎根在这里,"我们在最文艺的地方做最不文艺的事情。"师生们常常感叹。
他们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田野里种玉米、种莴笋,走街串巷收垃圾,探索着一个个农业研究课题,这些朴实无华的日常被记录在《出道吧!科技小院》节目里。
这档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拼多多发起并支持的农业真人秀节目于6月24日、25日播出后,受到广泛关注。其中在B站上,两期节目的播放量均超百万,网友们纷纷向节目组喊话"加更"。这个科技小院到底有什么好看的?
云南大理古生村
忙碌的小院
那些科技小院不是临时搭建的真人秀场,而是另有来头。
古生村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有青瓦白墙的传统白族民居,以及历史悠久的古桥、古庙和古戏台。漫步村落,能看到溪水环绕、绿树成荫。
曾经,这里因无序开发,导致洱海水质下降,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重重。2021年10月,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了解到当地推进洱海保护治理的成果。在他的统筹下,2022年,由中国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和大理州人民政府共建的古生村科技小院揭牌,着力突破洱海保护与农民增收协同难的问题。自此,一批批农学师生带着学业和人生课题来到这里,当地的科技小院数量也从1家扩展到了15家。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吴馨俣的"工位"在古生村的农田沟渠,距离洱海大约250米。她每周的工作是打捞水草和上游居民产生的垃圾,拖鞋、袜子、塑料袋......都是她的"网中之物",有时还会与水蛭、青蛙等生物不期而遇。吴馨俣每周都要穿着厚重的打捞服,在沟渠里一站往往就是4个小时。
吴馨俣的特殊"工位"
这条沟渠也被师生称为洱海的"生命道"。因为在西高东低的地势影响下,苍山的水自上而下流经农田沟渠,再汇入洱海。为了保护洱海的水质,科技小院专门建立了700米长的沟渠和大库塘,用来拦截和净化水源。除此以外,师生们还在古生片区构建起一个面积4.8平方公里的面源污染精准监测体系,开展采样工作。
在吴馨俣坚守沟渠之际,韩朔和石权组成了"废物搭子"到村里收垃圾。他们分别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和南京大学,来到古生村主要研究"有机固废资源化"。他们的课题是把生活垃圾经过堆肥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这样既能减少生活垃圾流入洱海,也能实现资源的"变废为宝"。他们对垃圾分类的要求十分严格和细致,一个普通的口服液要按照金属瓶盖、塑料封口、玻璃瓶身和纸标签"各归其位"。
韩朔和石权使用有机肥种出的生菜
"古生村科技小院的整体工作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第一个就是面源污染的精准防控,称为水质保卫战。二是要在当地构建起一种绿色高值的种植模式。第三就是探讨农民增收路径,构建乡村振兴的阵地。"古生村科技小院的负责老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副教授金可默说起小院滔滔不绝。这位曾经立志在科研道路上飞奔的农学匠人,如今已经深深爱上古生村的田野,"学校里做学问,很难去了解田间地头真实情况。在科技小院可以和农民打成一片,去挖掘并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古生村科技小院负责老师,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金可默
云南农业大学的大四学生刘琳希望从肥料的维度探索绿色高值的种植模式。村里农户的种植普遍存在大水大肥的情况,刘琳就设置了四个不同的实验组,除了对照组,还包括农户常用肥料、零盈余肥以及小院师生研发的绿色智能肥。绿色智能肥的目标就是让作物"种得和老百姓一样好,但能节省更多的成本"。以往农户每季种玉米大约要每亩用肥600块钱,而绿色智能肥能把成本降低至三分之一。
这样的故事和变化每天都在古生村上演。古生村科技小院建院不到两年,就在"拼多多"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决赛中斩获头奖。这些坚守在特殊工位的师生们,正在探索现代和未来农业发展的核心议题,实现发展和保护的协同,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
小院的大门是敞开的
要让村民接纳科技小院的技术并非易事,农户们不敢将一季的收成押在大学生的科研实验上,也不相信自己几十年的种地经验会输给没毕业的大学生。
从调研、配肥到推广,小院师生的每一步都受到了不少质疑。刘琳在上门调研时,最初总是被农户认为是诈骗。为实验田配肥时,刘琳对肥料的称重精确到小数点的后一位,被阿姨称为"造原子弹"。有的农户觉得小院的肥料肥力不足,还会将用剩的尿素、鸡粪倒在田里,最终导致烧苗。
古生村科技小院示范地
韩朔和石权去收垃圾的开局也不是很顺利,有村民甚至拿着扫帚把他们赶了出来;有村民则表示不理解,自己女儿与他们年龄相仿,毕业后去了国内的知名大厂工作,他们为什么要来村里收垃圾?
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理论提到,创新应用是一个社会过程,要经历获知、说服、决定、实施和确认多个步骤。当学院派遇上经验派,小院同学决定转变思路,先和村民打好关系,融入当地生活中。
同学们主动与村民唠家常、跳广场舞、辅导儿童功课。久而久之,村民们开始为他们竖起大拇指,不仅夸赞他们种地的技术,还会时常邀请他们参加村里的宴席。"我们现在已经成为古生村的氛围组了",有同学感叹。
刘琳以前很少和农民还有土地打交道,但她现在已经学会用浅显易懂的方式和农民交流。谈及用"零盈余智能化肥"替代传统肥料,她现在会这样解释,"比方说我现在是个200斤的胖子,吃太多消化不了,还容易生病,所以现在要减肥,以前吃两碗饭,现在只能吃一碗"。
日久生情,村民们逐渐开始习惯有问题第一时间向科技小院求助。晚上八点半,村民李叔抢收莴笋的求助信息一到,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生应飞宇立即带领同学们前往莴笋地,头戴探照灯,腰系捆绳,一行人足足干了两个小时才收完一吨。
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应飞宇深知农民种地的不易,也看到当地有很好的农产品却卖不出去的无奈。就在去年,古生村村民种植的莴笋行情很好,导致今年农民扎堆种植,结果一吨莴笋只能卖300元,再加上许多莴笋错过采摘时机,出现"抽薹"且中心空洞老化现象,无法再流入市场,部分农民损失严重。
小院同学深夜帮村民抢收莴笋
这让科技小院的师生意识到,振兴农业不仅要帮助农户提升种植水平,还要与市场连接,打通产业链。"古生村科技小院是国内首个进入3.0+阶段的科技小院,与其他版本的服务模式相比,3.0+阶段强调与企业、政府、小农户以及合作社多主体合作。"金可默说。
目前,中国农业大学联合拼多多共同推出"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探索"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模式。这其中包括:面向全国高校、科研院所扶持至少10项高质量科研项目和课题;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新农人培训、电商助农等各类线下公益活动,每年不少于10场;面向全国科技小院团队征集产、学、研、商对接需求,推动社会资源的有效流动。
"拼多多是一家以农业为大盘的科技企业,他们有宽阔的视野和资源,可以帮助科技小院科研成果落地孵化,以及农产品精准产消对接,进一步助力优质科技农产品形成良性的供需大循环。"金可默坦言,除了打通产业链,当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人才问题,"我们也希望可以通过和拼多多的人才培养计划,让更多年轻人可以留下来"。
比起出道,更想出发
抢收莴笋的任务完成后,李叔也曾和小院的学生们探讨过留下来的问题, "别干了,农业太辛苦了!连大专生都不愿意来种地,何况是你们这些硕士和博士生?"小院的学生们没有立即给出回答。
抢收莴笋后李叔和同学交流
应飞宇忘不掉在小院经历过的事情,比如凌晨三四点收玉米直到天亮,"我从来没有和别人一起看过日出,但和古生村的村民、小院的师弟师妹们看过"。
吴馨俣还有一个未打开的箱子,那里面是漂亮的衣服和化妆品,来之前她也憧憬过去苍山洱海拍照打卡,如今她已经享受在水里打捞垃圾的日常,"农学的魅力可比穿裙子大多了。"
"世事不难,我辈何用"是金可默的微信签名。来到科技小院,真真切切感受到农户的不易、农户的愤怒、农户的善良,她才真正领悟到这句话的含义,"当生活和工作真正和三农联系起来,你们之间的感情羁绊产生了,也就慢慢出现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于这些"新农人们"来说,科技小院的生活教会了他们很多:从来没有做过农活的年轻人,被迫学会了骑三轮车、收垃圾和种地;为了和村民打交道,内向的同学们都变得更加开朗,完成由i人转e人的蜕变。
农学人的极致浪漫,就是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秉承"解民生 治学问"的院训,古生村科技小院的师生希望把技术送到农村,为的是让中国的农民不用再"面朝黄土背朝天",改变大众对农民的认知,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尊严、有理想的职业,让国家从"农业大国"变为"农业强国"。
农业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事情,很难在短期内看到成果。以科技小院为例,这件事已经坚持了15年。200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和团队首创河北曲周科技小院,旨在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服务。如今,科技小院服务模式已从最初科技帮扶一家一户的1.0模式、产业兴农的2.0模式,发展到如今多学科交叉、多主体协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3.0模式。据介绍,科技小院已拓展至全国31省千余个村庄,期间也得到越来越多社会力量的支持。
2024全国科技小院大会现场
"如果说科技小院拆了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墙、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墙、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墙、教与学之间的墙。我们还想拆一堵墙——科研与市场之间的墙。"拼多多副总裁侯凯笛曾表示,农业的发展不能靠单打独斗,需要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跨产业的通力合作,而拼多多发起并支持《出道吧!科技小院》就是希望农业、农村、农民,被更多人看见。
事实上,拼多多一直奔走在支持青年学子投身农业的第一线,助力农业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拼多多不仅资助建设了毕节龙凤科技小院、陕西佛坪山茱萸科技小院等一批科技小院,还连续两届作为科技小院大赛的支持方,助力高校学子交流、比拼兴农之术。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农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或许正如在小院待了700多天后,应飞宇最真切的感受,"这个节目,足以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于我的意义,不是出道吧,而是出发吧。"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