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暑期档十分低迷,为近十年(除疫情三年外)最低

faker @ 2024年09月04日 热点

@锵稿:2024 暑期档十分低迷:总票房 116 亿,为近十年(除疫情三年外)最低,比去年降了 44%;观影人次 2.85 亿次,比去年少了 2.2 亿次。总之一句话,观众不爱进影院了。

要我说,造成这个局面,一点也不冤。抛开没有工业大片撑场、观众兜里闲钱不多等客观因素,最要命的问题是:片子本身不行。

尽管今年片单,较往年都要丰富,有奇幻,有喜剧,有爱情,有悬疑,甚至还有难得一见的人物传记片 —— 要知道除了 "伟人传记",我们是从不给其他人立传的 —— 但看来看去,就是感觉,我们现在的国产片,正在变着花样儿脱离观众。

当然也没必要太过悲观,危机之中自有转机。既然现状改变不了,那就不如继续保持,一条道走到黑。

我是阿森纳球迷(俗称枪迷),我们枪迷有个内部梗叫 "最已阵"。话说阿森纳没能力更新阵容那几年,我们就老把这话挂在嘴边,聊以自慰,意思是 "最强之人已在阵中"。

我觉得国产片的现状,就可以用最已阵来形容。

别盼着自行车,也别想手表了,最强国片已在院线。咱们不是老爱封这元年,那元年吗?我宣布,今年就是 "最已院元年"。

还别不信,等过两年再看,没准今年就是片子最丰富票房最高的一年了。

一、票房三板斧

从暑期档排名可知,要想博票房,还得靠那三板斧:搞笑、催泪、大尺度。

搞笑自然还得看麻花。在这个凉透了的档期,《抓娃娃》依然能斩获 32.62 亿的高票房,不得不说,还是麻花最懂老中心。其实秘诀也简单,就是不能脱离低级趣味,更不能冒犯、或整什么悲剧内核,老老实实伺候好观众,给人挠舒服了,就能踏实把钱挣了。

此外还有一点,都说这回《抓娃娃》是靠沈腾加马丽的王炸组合,其实不然,准确说,是靠 "喜剧 + 沈马" 的王炸组合,这其中,人和内容是分不开的。不信请看沈腾主演的另一部暑期片《逆鳞》的惨淡表现(1.40 亿票房)—— 当然,这部要是没沈腾,票房只会更糟。

这至少给了我们一点积极的启示:人有作用,但没那么大,花钱砸流量明星,不如磕流量内容。

哭片从不会缺席,这回也有一部《云边有个小卖部》(4.98 亿,排第四)。这部电影可以说是除了催泪,一无是处,当然催泪本身也算不上优点。

哭片必须建立在一种虚假的逻辑上,要抵达真实情感不可能抵达的地方,才能烘托煽情效果。哭片必须假,太真了,太挨近现实,人就不可能哭得痛快,哭得爽。本片正是如此,所以要到云边去,在真空里制造催泪弹。

至于大尺度,算近两年来的新现象。从去年暑期档的《孤注一掷》《消失的她》,到今年的《默杀》《异形:夺命舰》,乃至上半年的《周处除三害》,都是靠直观的血腥暴力,或是奇情戏码,吸引观众入场。以至于苦尺度久矣的人们都要惊呼,"这是我在电影院能看的吗?"

我觉得大家可以硬气一点,不仅能看,还要看更多。

这其中我们也能发现某种承继关系,要知道,大尺度曾经是新主流大片的特权。像《万里归途》《悬崖之上》,还有那一系列战争片,断臂残肢、血流成河、枪枪毙命,几乎随处可见。让人不免生疑,大家这么踊跃买票,到底是因为粉红,还是因为血红。

如今,新主流大片卖不动了,大尺度倒是被变相继承下来,且肉眼可见,对国产片、引进片都略有放宽。这是好事,但说到底,所谓大尺度也都是国内标准,距离国际标准,还差得远 —— 更不用说,还有红线捍卫着另一种尺度。

而且,除了尺度饥渴,如今观众对于 "R 级" 内容的偏好,也和短视频、短剧塑造的 "短时强刺激" 视觉经验有关。这种奏效,本来和电影关系就不大,它无非是另一种经验对电影的冲击和覆盖。

可以想见,未来这三板斧还会轮番登场,被抡出各种花来,确保中国电影市场的基本盘,屹立不倒。

二、现实靠脑补

前面讲 "尺度饥渴",其实中国电影的另一种饥渴,更甚,那就是 "现实饥渴",而且已经饥渴到了要靠脑补,乃至给点火星儿就灿烂的地步。

我自己也是这样。

不然怎么爱看邱礼涛呢,就是因为他总能几十年如一日地把他那套反体制表达,润物细无声地嵌入到各类电影中,使人遐想。这个暑期档,他的两部新作《谈判专家》《海关战线》同样如此。前者讲,唯有体制内外的正义人士携手,才能抵抗社会倒退;后者讲,一套层层盘剥的系统本身就在孕育内鬼,无需外部威胁就可能倾覆。而且邱礼涛手很快,一年至少能让你兴奋一次。

其实到今年,我们基本可以宣告,中国的现实主义电影已经绝迹了。

曾经的《孔雀》《我不是药神》大致可以代表现实题材的两种操作路线,前者是白描的、不露声色但动人心魄的,后者是强戏剧性的,但同样有尖锐的痛,但两部电影的主创 —— 顾长卫和徐峥,这个暑期档带来的新片却是《刺猬》和《逆行人生》。

从这之间的落差,我们大致可以一窥时代风气的变化。

中国的电影人们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尽可能躲着现实走,哪怕触及,也要长袖善舞,轻盈地掠过去。

而我们的观众也与创作者形成了某种默契,只要看他们眨眨眼,就能猜出背后的 "你懂的"。要么怎么中国的网络影评人格外多呢,不是没有道理的。

开篇说今年是 "最已院元年",其实,今年还是 "脑补现实主义元年"。我看到了太多明明电影东躲西藏、词不达意,但还是被大家言之凿凿的例子。

比如《抓娃娃》,讲的是父母对孩子施行的残酷教育,完全把孩子当傀儡,如橡皮泥一般,捏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是何等恐怖。更恐怖的是,影片对此毫无讽刺或歉意,而是纯纯当做笑料。连导演在采访中都承认,自己想一碗水端平,不放态度进去,但大量观众还是从中看出了批判。只能说是,缺水严重了,看油都渴。

《刺猬》剥离了原著的文革背景,开篇就明说,这是 1979 年之后的故事。但影片又不断用象棋的红 "兵",红色校服,红色哨子,"是沈阳的阳,不是太阳的阳",如批斗一般的出马仙现场,来提醒你,这个文本离那个时代更近。

《逆行人生》对平台之恶或更深的社会问题,无所指摘,但不少观众还是通过结尾的彩蛋,通过平台大领导吃馒头的细节,来帮影片解读出更深的讽刺含义。
 而《解密》的密码,都藏在梦里。那不仅是主人公破译的灵感来源,更藏着时代寓言。只见猩红色的沙滩上,躺着一头巨大的濒死的海象,主角穿过沙滩,走过海象,去和一个老外对奕。光是这些梦,就足够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我们的现实在哪呢?

在梦里,在彩蛋里,在原著中,在观众的脑海里…… 唯独,不在电影里。

三、趣味小众化

今年暑期档有几部小片,颇让人感到惊喜。从六月初的《走走停停》,到最近的《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负负得正》,刮起了一小阵清风。

这三部电影投资都不大,野心也不大,却是少有的作者电影。

而且其作者性不体现在美学上,也不体现在社会表达上,而是体现在一种无伤大雅的小趣味上,于上无碍,于下无妨,但也算张扬了个性,拍出了风格。

《走走停停》是个元电影,也是返乡题材。好的地方在于,它讲拍电影,却毫不自溺,讲返乡,也不自怜,一律都是清清淡淡的。于是影片呈现出一种难得的生活质感。而更贴近生活的是,全片不由叙事套路掌控,而是被一个个意外打断或推进。它最终讲的是,生活的逻辑如何打败了创作的逻辑。步履不停,又走走停停,才是生活的本质。

《从 21 世纪安全撤离》延续了李阳 "中二丧燃" 的气质,这点在他那部名片《李献计历险记》里早有体现。到这部,十五年过去了,他还是那副调调。他就是个不愿长大的人,并且用一部电影的时间,把自己幼稚的执念,寄托给了后现代拼贴感十足的影像。那是他在用世纪末的情绪,书写世纪末的迟到挽歌。

《负负得正》几乎是一部剥离了王家卫 97 语境的王家卫电影。导演温仕培在坏猴子同代导演里,绝对是视听能力最强的一位,他非常擅长用影像的色彩、抖动、逼近,来直接拍出情绪。那种迷离的、暧昧的、神秘的、闪躲的当代都市情感,也只有在同样质感的影像中,才得以被完整保存。

这三部电影,除《负负得正》票房略低,约 6900 万,其余两部票房都在 1 亿左右,属于标准的小而美。

由于体量不大,它们反而能给到导演更大的发挥空间,让他们能更极致地展现自己对电影的理解,拍出非同质化的内容。

这其实也给市场提供了一种思路。

光盯着大档期、大制作,不靠谱;现实路线又障碍重重,走不下去;不如多拍一些私人趣味更浓的作品,以小搏小,这也是不得已之下,另一种百花齐放的可能。

写在最后

另外,还可以提供个思路。现在都爱聊情绪价值,其实中国观众储备最为雄厚的就是 "民族情绪价值"。

过去有新主流大片来承接,但口号喊多了,跟着喊的人难免会累。慢慢地,有了新的对接思路,就是 "单一片种放卫星",本质和黑悟空一样,就是占领一个西强东弱的空白地,质量只要过得去,就会有人买单。

这在电影领域,先后发生在动画、科幻、神话等片种上。

说白了,就是去抢占 "中国首部 XX 大片" 的头衔。先占领者,只要有一定硬实力,就能先收割一波红利。这不,这个月《球 2》又要被搬出来救世了。

那么还有什么片种可抢?硬科幻不好弄,但软科幻可以搞起来;奇幻不好整,这个暑期档的《异人之下》算是一次尝试,但终究思路过于超英、过于西方,没能建立起足够的文化认同,但武侠片要是用工业大片方式翻新下,弄个什么宇宙,什么联盟,也许就可以。

到这里,今年的暑期档也就回顾完毕了。

相信细心的读者已经发现,前三个小标题刚好构成一首打油诗的前三句:票房三板斧,现实靠脑补。趣味小众化……

最后一句是啥?是国片很威武?还是未来很靠谱?诸位自行选填。

我对中国电影的态度,现在是这样。

我知道很难,创作者也难,观众也难,片方也难,影院也难,但所有难的根源,往深了说,都是一个。但问题就是,这事儿没法深说,网上说不得,领导也不说,论坛里更是绕来绕去,没人说。况且说了又怎样呢,无非还是在那个有限的空间里,想着怎么铺块砖,刷刷墙,把表面工夫做得更好一点,从别人的环节里把油水捞到自己这儿。弄来弄去,不就这点出息,这点心思吗?

更何况这些问题,还远不止这个暑期档,而是要伴随中国电影很久很久。

所以,我建议还是换个思路,既然确定是帐篷里盖房,天花板就这么高了,那咱们不如自信一点,拿出 "最已院" 的气势来。

这么一来,你会发现,领导讲话里说的那些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缺好看的电影?没关系,继续发扬三板斧的威力;创新乏力?不要紧,多想想新玩法,怎么把隐喻藏得更深更巧,让心领神会的观众如获至宝;世界眼光不足?怕什么,我们中国市场足够大了,自己跟自己玩就够吃了……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问题不少,困难很多,道路曲折,前途光明。

任凭他什么事儿,不都得讲个触底反弹不是?

中国电影,加油。

(文 / 子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