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就可以查12种呼吸道病原体,是不是好事?

kotoko @ 2024年11月12日 健康生活

微信公众号:drpei

作者:裴洪岗


最近两周收到过几个朋友的咨询。

其中一个是孩子发烧,在家做了一个上门取样检测的呼吸道病毒细菌检测,结果检出了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



孩子精神状况很好,呼吸也很正常,我觉得可以不用考虑细菌感染的问题,先观察,虽然报告上写了条件致病菌,但家长还是比较担心,后面还是吃上了抗生素,吃完过了2天,孩子好了。
另外一个是大人,也是发烧、咳嗽,嗓子疼,也是在家做了这个呼吸道病毒细菌检测,结果查出了肺炎链球菌,虽然精神、呼吸状况那些都很好,但还是因为这个结果感到紧张,想去急诊挂号,我建议还是先观察,后面没有吃抗生素,过了2天也好了。
这两个案例都是因为发烧咳嗽而在家做了这个一次就可以查12种呼吸道细菌和病毒的检查,然后都查出了细菌阳性,都担心是细菌性肺炎,纠结要不要吃抗生素或进一步治疗。
在过去需要到医院挂号排队,看完医生开单,再去检验科排队才能做的检查,现在在家手机上就可以自己开单,下单后就有人上门来取标本然后送检,做完再手机上就可以直接结果。
从检查的便利上来说,这肯定是重大的进步,但看完前面两个案例,大家应该知道这种便利对病人未必是好事。
首先,做任何检查,目的都是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通过检查结果让我们对病情有更准确的判断,然后做最佳治疗方案,期望最后得到最佳健康结果。这个在家就能查12种病原体的检查,能实现这些目的吗?
从宣传来看,这种一次查12种呼吸道病毒、细菌检测方法,和新冠疫情期间的核酸检测方法类似,通过鼻咽拭子取呼吸道分泌物,然后PCR检测,来判定样本中是否有被检测的细菌或病毒。
和新冠期间的核酸检测不同的是,这个是自己在家取样,然后快递员上门帮忙把标本送到实验室。
从技术上来说,核酸检测确实可以做到很灵敏,但经历过新冠的全民核酸检测我们应该知道,检查结果阳性不等于就是发生了感染,因为阳性标准和阈值循环数(Ct值)标准有关,接种了新冠疫苗都可能导致假阳性,疫情期很多核酸阳性的人也没有症状。
而且就细菌而言,呼吸道里本来就可能有定植,比如这个检测里所包含的肺炎链球菌,27-65%的儿童是肺炎链球菌的携带者[1,2],在没有普及疫苗前,5岁的孩子鼻咽部一半以上存在流感嗜血杆菌定植。[3]
所以检查发现了这些细菌阳性,并不能说和病人的发烧、咳嗽和这些细菌就有关系,更不能直接说当前的这些症状就是检查阳性的那种细菌或病毒感染导致的。
经历过新冠我们还知道,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这种病原体没有感染,因为结果可能受样本取样方法、取样的时机等因素的影响,如果因为检查阴性而完全否定这种病原体的感染,也可能导致漏诊。
归根结底,大部分的检查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还有一些阳性本来就没有特别意义,一种化验或检查的结果,还是要综合流行暴露情况、症状、体征、检查化验这些结果来综合解读,而不能简单的根据一个细菌或病毒的阳性或阴性来做诊断。
在治疗方案的制定上,更是不能简单根据一个化验结果来做决定。比如在新冠感染潮期间,同样是新冠核酸阳性,有人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有人是普通症状,有人是重症,对应的大家的治疗方案自然也有所不同,而且不同健康状况人群,出现重症的风险也会不同,治疗方案同样会不同。
回到前面说的两个案例上,都是呼吸道检测出了细菌,如果医生知道这些是呼吸道的常见定植菌,就不会直接把发烧、咳嗽这些症状和这些细菌导致的肺炎划等号,进而使用抗生素,而是会根据病人的一般状况,是否有呼吸急促费力这些肺炎相关症状,以及这些症状持续时间来评估细菌性肺炎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后面这些情况比这个化验的细菌阳性对是否使用抗生素更有指导意义。

而且,眼下还是流感流行季节,从国家流感中心公布的数据来看,南方省会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发热+咳嗽或咽痛之一)的样本流感病毒阳性率超过50%。



说明这个季节有发热咳嗽咽痛这些症状的人,有一半以上机会是因为流感,这个数据也比那个呼吸道细菌病毒检测的参考意义要大很多。
所以,即便是那两个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都查出来细菌阳性,但因为是定植率很高的细菌,同时病人发热持续时间不太长,一般状况好,没有呼吸急促费力的表现,再加上现在是流感高发季,所以就不会考虑细菌性肺炎,而是首先考虑流感或其它呼吸道病毒感染所致,哪怕这些病毒检测是阴性。
再回到这个检测的意义上来看,哪怕是医生了解这些背后相关知识,这个检查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指导意义都很有限,因为实际的治疗方案并不会因为这个检查结果而改变。
也正因如此,哪怕是去医院,也是不建议常规做这种呼吸道病原体套餐的,只有那些重病住院同时不能明确原因的病人做这些检测才有意义,而且检测结果也还是需要结合临床来综合解读。
针对这些上呼吸病毒套餐检测,美国儿科学会在去年2022年12月份发布的一份"明智选择"[4]这样说:
病毒感染经常发生在儿童身上,也是常见的就医原因。病毒性疾病的诊断是通过临床作出的,通常不需要进行确诊检测。
此外,目前还缺乏一致的证据来证明全面病毒检测(即同时检测 8-20 多种病毒的检测)结果对临床结果或管理的影响,尤其是在急诊科环境中,因此,大多数国家和国际临床实践指南都不建议常规使用。
所以,对有一定专业知识基础,对这些细菌、病毒有一定了解,相对能做正确解读的医生,都不建议他们常规给病人做这些检查。
对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不能正确解读这些报告的家长,就更不建议自己下单做了,因为除了花了钱,增加检查时的痛苦,最后让自己看到这些阳性结果心里发慌,增加自己焦虑外没有别的好处,最后只会因为担心焦虑而给孩子吃抗生素或做不必要就医。
经历过新冠的全民核酸,我们更应该知道,检查做得越多,最受益的还是那些核酸检测公司,每天被做核酸的民众,除了要为结果的阴性阳性担心外,我们自己并没怎么因为这些核酸检测而有什么受益,如果没有这些核酸检查,新冠防控也不太可能持续这么久。‍‍‍‍‍‍
新冠疫情已经过去了,但曾经的核酸检测让很多人看到了检测背后的巨大商机,正好现在互联网技术也普及到了让普通人也可以在家给自己开检查了,因为能带来收入这些平台也很乐于推广这项检查,如果我们不能不了解这些检查的意义,这样的技术和服务普及,只会把我们自己困在新的"疫情"里走不出来。
我们需要牢记的是,不会因为结果而改变治疗或干预方案的检查,都是不必要的。‍‍‍‍‍‍‍‍‍‍
缺乏相关知识,不了解这些结果的意义,给自己或孩子下单做这样的呼吸道病原体检查,弊远大于利,除非你自己就是医生,否则免费都不建议做。

最后再重温一下我多年前在微博上的这段话,理解了这段话,或许可以放下一些对这些检查的执念。‍‍‍‍




参考资料:[1]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82706/[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191588/[3]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978518/[4]https://downloads.aap.org/AAP/PDF/Choosing Wisely/CWEmergencyMedicine.pdf



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