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主管媒体:从“稳健”到“适度宽松” 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laodang @ 2024年12月20日 财经风云

央行主管媒体:从"稳健"到"适度宽松" 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

金融时报 


新一年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金融时报》表示,在内需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能真正体现支持性成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若经济下行压力缓解,货币政策也会回归常态,"宜松则松,宜紧则紧",正是货币政策精准有效的体现。
"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近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货币政策定了调。

时隔10多年,货币政策定调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释放了鲜明的政策信号。站在岁末这个关键节点,我们应如何理解2024年的货币政策?其支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年,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对于"适度宽松"这个定调又要如何理解?

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持续发力
"当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物价低位运行等是宏观调控需要关注的突出问题,这既是短期经济运行困难的表现,也是中长期结构转型深层次矛盾的反映,近期调控思路已在适应性转变。"有业内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在这一背景下,中央果断决策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体现了稳经济、稳预期、促消费、惠民生的坚定决心。"

在中央部署下,中国人民银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了政策预案。9月26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随后,央行一系列政策快速落地,并于近期密集推出。较大力度降准、有力度的降息、优化调整房地产金融政策,以及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两项工具……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发布实施以来,有力提振了社会信心,对于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运行发挥了较好作用。

市场数据即是明证。可以看到,近期,股票、债券、外汇等金融市场表现均呈现积极态势,部分宏观经济指标和高频数据也边际向好,10月制造业PMI为50.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时隔5个月重回扩张区间,经济景气度有所回升。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先后四次实施了比较重大的货币政策调整,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畅通货币政策传导,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并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与国际上一些国家保持着高利率、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不同,中国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多次降准降息措施力度大、速度快,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发力,形成叠加效应,有力提振了市场信心和预期,为经济恢复回升创造了更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向价格型演进
今年以来,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为提升货币政策的传导效率,中国人民银行着力丰富货币政策工具箱,推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加快向价格型演进。

在第十五届陆家嘴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分享了对未来货币政策框架演进的思考。他表示,为了实现最终目标,货币政策需要关注和调控一些中间变量,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大多以价格型调控为主,而我国采用数量型和价格型调控并行的办法。

"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型,是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标志。"有专家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国际上,美、欧、日央行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都曾出现过金融脱媒加速,数量目标可控性、可测性及与实体经济相关性下降的过程,并逐步淡化数量中介目标,转向价格型调控。今年以来,金融总量数据一度受"挤水分"、理财分流等多重因素影响阶段性下行,可能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框架进入转型时刻,要更加注重发挥利率调控作用。

在过去几个月,货币政策调控框架正加快向价格型演进。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中国人民银行近期的一系列政策明确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基准利率地位,淡化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创设买断式逆回购增强1年以内的流动性跨期调节能力,并收窄利率走廊宽度,进一步提升政策管理的精细化水平。"这些举措实施后,实现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报价与7天期逆回购利率联动性更强、国债收益率曲线向上倾斜更加稳固、存贷款利率联动更强等积极成效,逐步疏通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关系。"他补充说。

《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提出,未来要继续推进货币政策调控框架转型。"随着直接融资进一步发展,金融市场参与主体、产品类型、传导链条都更加复杂,货币政策直接调控金融总量的难度不断上升,货币政策框架转型需要持续推进,更加注重发挥价格型调控的作用。"业内专家表示。

除了这些直观的变化,《金融时报》记者也关注到一个明确信号——中国人民银行的政策沟通机制愈发透明、通畅。实际上,中国人民银行能够把政策考虑和未来展望,及时与市场和公众进行比较透明、清晰的沟通,被视为现代货币政策框架的重要特征之一。"透明度提高后,政策的可理解性和权威性都会增强,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动向,会自发形成稳定预期,合理优化自身决策,货币政策调控就会事半功倍。"潘功胜表示。

"近年来,预期传导渠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依靠新闻发布会、官方新闻稿、专家采访解读等传统渠道的做法辐射面不够。现在,微信、微博等互联网和自媒体信息传播渠道的影响更为广泛。一篇自媒体'小作文'经过蝴蝶效应,有可能对市场预期形成较大扰动。这些都需要央行通过新途径及时充分与市场沟通,把政策意图、市场关注问题讲清楚,在提振市场信心的同时,提升政策效果。"董希淼告诉记者。

货币政策迈向适度宽松
当然,不少市场人士更关心的问题是——新一年货币政策将如何发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最新定调让市场颇为振奋。在业内看来,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充裕的流动性、低位的利率水平、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绿色发展等领域,促消费、扩投资,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中央这一定调是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紧密相连的。"业内专家表示,当前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国际政治不确定性增加,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亟待有力的政策支持。

实际上,从"稳健"到"适度宽松",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观察过去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可知,支持性的货币政策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内需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能真正体现支持性成效,促进经济平稳运行;若经济下行压力缓解,货币政策也会回归常态,"宜松则松,宜紧则紧",正是货币政策精准有效的体现。

此前,中国人民银行也多次表示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10月18日,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潘功胜提出"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方向应从过去的更多偏向投资,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并更加重视消费";12月2日,他再次强调"重点加强对科技创新、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对于如何更好提振消费,温彬建议,可更有针对性地满足合理的消费融资需求,加大对"两新"领域的金融支持,降低居民债务负担,为消费复苏提供强有力支撑。董希淼表示,在金融方面,应加大金融对促消费、扩内需的支持力度,应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与服务,大力发展消费金融业务。

本文作者:马梅若,文章来源:金融时报,原文标题:《从"稳健"到"适度宽松" ,货币政策坚持支持性立场》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