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降本增效
@青春的泥沼:最近一两个月,频繁去了上海和深圳,今天早上回到了北京,说点见闻。 仅为个人观察,不代表整体,请勿对号入座。 第一,日历。 而基金或是券商也会公司定制一些给渠道或是做活动用(公众号互动或是直播互动) 的日历。 这两年这行情,都不买日历了,直接都用公司日历,谁曾想有些公司为了减少开支连日历都变成月历了(日历 300 多页,一天一页,台历一月一页,肯定更省钱)。 去年开始很多公司直接没有这玩意了,渠道人员跑网点或是营业部都没有了。 至于今年,今年有台历或是日历的公司更少了。 如果你今年能收到一份台历,说明你地位不低,如果能收到日历,那更是大客户了,这个是真没有,真紧俏。 听说银行或是保险公司的台历日历也在减少,也就印点福字春联了。 第二,收藏打卡送礼物。 以前和金融圈的人吃饭,不少人也不在乎,毕竟大家一是要面子,二是要控制体重,金融圈的人去健身或是跑马的不少。。 结果这两年开始,果断大家也不管啥面子了,心领神会大家都默默打开大众点评参加活动了,不要白不要。 有些餐厅也很贴心,你要是懒得写,服务员都能给你写,拍照点赞写评价全程不用你动手。 另外还有上海的人跟我说上海的消费券不好抢的。。。 第三,工会福利。 结果这两年工会福利也在下降。 有上海的朋友说公司原来六一节,有娃的员工可以抽奖拿个儿童礼品啥的,一等奖甚至有积木,别的奖还有儿童彩笔,书包啥的,现在也有,无非是以前乐高积木变成国产品牌。 这个可真不是降低成本,这是支持国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