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的一个核心是 “预判”
@何夕:投资的一个核心是 "预判",在未来还一片朦胧的时候,你就要下注了。 需要面临不确定的未来、以及巨大风险,这特么才是投资。 当未来非常明朗的时候,你再入场 —— 这是妥妥的接盘侠,不是投资。 … 举个简单例子, 就像房产,2008-2009 年的时候,舆论对房价未来走势的争议非常大。 当年一派人认为,中国房价虚高,房地产有巨大泡沫,未来要大跌;而且背上 20-30 年房贷风险巨大,就是妥妥的 "房奴"。 另一派认为,中国房价未来还会继续大涨,涨到你不敢相信的高点。 当年两派观点非常对立,大部分普通人都是站 "中国房价虚高" 这一派。 结果是什么,大家都看到了。 然后,2015 年 - 2021 年这一波房价上涨,大部分国人反而都开始认可 "中国房价会继续上涨 + 持续上涨",对高杠杆上车毫无心理负担。 少部分人才认为,房价已经见顶。 结果是什么,大家也看到了。 在投资领域,大部分人必然是错的。 … 所以, 要想赚钱,就要 "买在分歧"。 要想赚大钱,就要押注分歧中的 "少数派",事后还得证明你还是对的 —— 这导致,多数派之后 "踏空 + 认错追涨",最终给你抬轿子,让你赚钱。 你只有成为少数正确的那些人,才有机会赚大钱。 — 成为少数派本身,就意味着你跟大多数人看法不同,这是需要承受巨大压力的; — 成为少数派,而且最终正确,则意味着你的认知要超过大多数人。 以上两点都逆人性,没有一项是容易的;大部分人连其一都做不到,更别说两项兼具。 所以, 在一个比拼认知、依靠认知来赚钱的市场,绝大多数人注定是亏钱的。 … 只有持续成为少数 "离经叛道者",才有机会赢。 因为大众都认同的东西,或多或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 你去挑战这些道理或者观念,本就是赢面不大。 即使你最终是对的,市场也需要时间,你也会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很痛苦。 比如当年做空美国次级债的对冲基金,承受了很长时间的亏损。 所以, 就以我从微博评论中的观察,相当一部分网友,连基本的阅读能力都不具备 —— 那你怎么读得懂,政策文件和上市公司财报;读不懂,你炒个鸡毛股啊? 即使读得懂,当看到一些 "非常冲击自己既有观念" 的论点,都是持抵抗、否定,甚至谩骂的态度。 你总跟大多数人看法一样,完全无法接受这种 "认知冲击",你能赚个鸡毛的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