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隘的民族主义无论到哪个年代都害人不浅

dalao @ 2025年01月16日 故事

@默默 - KG: 大晚上的写点白天不方便写的东西。

我知道网上有很多人在骂上汽是洋买办,这种事在上汽身上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汽大众 40 年前就面临过这个问题。

当时中国想要引进汽车企业,派人(饶斌)接触了世界上所有的汽车企业,几乎没有人愿意投资中国,只有大众汽车。大众在当时还是一个二流车企。

大众来中国投资的时候,没有上汽集团,当时是上海拖拉机、中汽公司、中国银行三家出资 50%,后面政府成立了上汽收购了上述股份。合资股比 50:50 就是从上汽大众开始的,而且这是哈恩主动要求的,那时候外资有足够资格要求更多。

中国一开始什么都没有,没有经过培训的工人,没有供应链,甚至没有厂房。上海大众最开始就只有一间破旧的厂房,里面既要生产桑塔纳,又要生产上海牌汽车。工人们会在工厂里晾衣服,剧毒的废水会直接排到河流里,上海大众的供给水会突然某一天被村民改道去灌溉。

大众觉得这样不行,就开始谈判,要求上海牌汽车独立出去建厂,不要跟桑塔纳一起生产,而且要对员工进行培训,把他们拉到德国。

即便如此,中国也还是一穷二白,没有办法生产符合大众要求的零部件。中方这边觉得质量是要提高,但可以一步步来,谁也不能吃个大胖子。德方觉得不行,得一视同仁,一开始就得生产高质量的产品。

两边就发生了争执,德方要求所有的零部件都得运到德国先认证,之后才能装配。这样一来,中方许多员工就觉得合资公司中方一点话语权都没有,大权旁落,领导一直在帮德国人,是卖国贼。

这种情形当时非常普遍,就是我们生产的东西为什么要德国人认证,上汽大众的领导都是洋买办,不好好发展国产汽车,要去生产大众,钱都让外国人赚了,还逼着我们买他们的零部件。

当时上海大众没有零件,只能用 CKD 组装,而政府一共就批了大概 89000 辆桑塔纳的零部件,用完就没了,也就是说消耗完之前必须实现国产化。德国人比中国人还着急。

这事儿传到了上面和市面,就变了味,成了所谓的上海大众的领导帮着德国人卡中国人的脖子,要求必须买德国人的零件,消耗中国的外汇。当时这种舆论也能理解,因为生产轿车一开始就有很多人反对,觉得这不是生产力工具,都是小布尔乔亚的东西。

后来的上海朱市长被派去解决这个事情,也表示不理解,还揶揄了当时的王荣钧几句。王荣钧不卑不亢带着朱副主任(时任)去看了桑塔纳的零件,证明国产的就是不行。朱副主任立马就解开了疑惑,从此高层正式拍板支持上汽大众领导的决定。

王荣钧为什么敢这样?两个原因,第一,他已经是上汽大众的第二任总经理了,是当时上海市江市长推荐的;第二,他被派过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上海大众的第一任总经理叫方宏,可以查查他的经历。他是在任上从楼上跳下去的。当时的环境非常糟糕,没有人理解他,内外交困,而且中国当时没有外汇,德国人又需要外汇付款,一时之间上海大众没有勇士愿意接盘。

王荣钧就是这样被推荐上位了。

大众为了解决外汇的问题,帮着中国建了一个大众发动机厂,产量是国内配套需求的三倍,多余的就出口,供应大众其他企业,这样就得到了外汇,使得外汇收支平衡。

最终在 90 年代初期,上海桑塔纳实现了年产破 10 万辆,国产化达到 90%,国内供应链开始成熟,大量的外资企业开始进来,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福特汽车等等,全是因为上海大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现在回头去看那段历史,都无法否认大众在中国的投入之大,也难怪政府如此支持。

改革开放初期,思维很奇怪,很落后,狭隘的民族主义,导致很多很多类似的情况发生。神龙汽车的第一任总经理叫宋祖慰,也是被骂卖国贼、洋买办,愤而离职,当时还给神龙留下了 30 亿的资金。

我就说,狭隘的民族主义无论到哪个年代都害人不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