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过得比较爽的那种美国生活系统,是围绕着一个前提打造的:有一份固定的全职工作
@丧心病狂刘老湿: 这两天对账的东西大家看的够多了。 首先你要明白,美国肯定是有过得比较爽的一面。 比如说你走 H1B 这样的渠道留在美国,那你肯定是有工作的,然后你会发现: 问题在于这些人常见的移民路径是在国内完成大学学业(吃中国政府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完全避开了美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快乐教育和大学阶段的高学费),然后从 N 多人中内卷脱颖而出,拿奖学金加上一部分家里的补贴念了研究生,普通美国人在这个阶段就已经背上了沉重的学费贷款。 很多人觉得国内教育内卷,问题是没人卷你的话普通家庭孩子下午两点放学,十三四岁的孩子泡网吧打游戏当然很快乐,下一步就只能分流去中专进厂了,留学? 另外说句题外话,中国之所以在过去二十年里有大量的城市中产把孩子送去自费留学,是因为高速经济发展让一部分人吃到了红利,比如说上海土著靠拆迁拿一套房出来就能支撑孩子自费留学,等到经济增长放缓后你看这两年多少人抱怨自己留学留到一半家里没钱了让他回去的。 相比之下美国人要惨得多,义务教育阶段纯粹快乐学习,没人管你,高中毕业了就滚去工作;上大学?来呗,没钱你可以贷款,然后稀里糊涂就背上了人生中最沉重的一笔债务。 想要做人上人,必须咬紧牙关,继续往上读,但!是! 你说这谁扛得住啊? 这两天小红书上应该已经给大家科普了不少:因为工作超过 4 小时企业需要给你上保险,所以很多企业会只雇佣你四小时以减少成本,这踏马不仅意味着你要找两份工作,还意味着低密度社区带来的通勤问题直接翻倍:国内 996 打工人可以利用午休睡一会是因为好歹有个固定的工作场所,但是两份工作你中午要通勤,等于你整个工作时段都处于很紧张的状态。 你也是打工人他也是打工人,钱都不够花,晚上回家都累的要死,都不想做饭了,然后呢? 有很多人还在扯什么 "你随便看看那些发视频的,人家居住的空间有多大",有一说一确实大,问题是你要承担大豪斯的成本,这个成本不单单指房产税跟各种保险什么的,还有低密度居住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都说想要大豪斯问题是你见几个人为了大豪斯跑到乡下买平房的? 记住,打工人各有各的痛苦,人往往习惯于忽视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而倾向于夸大自己不曾拥有之物的美好,不过移民过去的人是例外,因为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