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历都不送了?基金公司真穷还是装穷?
年底了,又到了送礼的时节。 但各大金融机构的 VVIP 们发现,往年一到年底就积极给自己送台历的银行、基金、保险,今年忽然消声觅迹了。 要知道,企业的定制台历,曾经可是客户经理们的 "社交神器"。 年末了,带着自家的定制台历去拜访客户,既能刷个存在感,又能聊表心意,还能为来年的业务探探路。 但仿佛一夜之间,"抠门" 到连台历都不送了。 正在消失的不止日历,还有笔记本、香包、灯笼、春联等节庆物品。 不仅如此,据传,说现在有些机构要给大客户申请本台历,得先写份千字 "小作文" 阐述必要性,获批后还可能自掏腰包付邮费! 啊这!这还是最有钱的金融业吗?! 有好事者跑去问了问金融机构的朋友到底是咋回事,得到的回复是: "公司今年降本增效,预算就像我银行卡里的余额,少得可怜。行业大环境不好,客户还一大堆,哪有闲钱印台历啊!" 看来,台历等小礼品集体消失不见的首要原因,就是金融圈大张旗鼓搞的 "降本增效" 运动。 一切早就有迹可循。 比如,曾经,证券公司们开策略会,都选在最贵的五星级酒店,但现在,都换成 "极简风" 了。 网传 dw 证券策略会现场,直接在酒店里开了个房间,把床给搬走当会场用 又比如,曾经金融圈最流行商务宴请,但现在,能喝咖啡就绝对不吃饭,能在瑞幸就绝不去星巴克。 更明显的,就是金融圈喊了很久的 "降薪"。 不过从猫姐之前统计的上半年的数据来看: TOP10 券商上半年人均月薪 4.48 万,同比少了: 7216 块。 26 家银行、252 万银行人, 人均月薪 3 万,同比降了: 691 元… 降是降了,但依然高薪就是了。 至于金融机构为何突然间要 "降本增效",多多少少跟业绩有压力有关。 以基金公司为例: 今年上半年,大部分基金公司的业绩表现,看上去就不是那么美好。 营收和净利润,大部分都是下滑。 当然,今年上半年的股市表现不太好,再加上公募基金降费改革等原因,是基金公司业绩下滑的主因。 好在,三季度股市反弹,四季度股市正常,基金公司的收益表现,大部分都回正了。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12 月 25 日,在全市场有可比数据的 11235 只(剔除今年以来成立的次新基金)基金产品中: 回报为正的高达 9537 只,占比约为 85%。 也就是说,2024 年,85% 的基民,可能都能赚点钱?! 其中,排名比较靠前的 "冠军基",全部都是中小规模的基金,15 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 50%,百亿基金们全部都消失不见。 而排名靠后的 "垫底基",同样亏得不少,4 只基金年内净值下跌超过 30%,66 只基金下跌在 20% 以上。 虽然不送台历了,但基金回报表现总算好了一点,相信基民们会更买账。 只不过,最新股市又开始动荡,不知道基金公司这业绩,能不能持续?! 来源:说财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