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牛小县城:靠 “造假” 成世界 “顶” 流
当代人的烦恼,很 "秃" 然。 人可以聪明,但不能 "绝顶"。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调查数据,中国脱发人数超 2.5 亿,其中,男性约有 1.63 亿,女性约有 0.88 亿。这表明,平均每 4 位男性中就有 1 人脱发,每 8 位女性中有 1 人脱发。 30 岁以下的脱发人群比例高达 84%,比上一代提前了 20 年。90 后、00 后也已经加入脱发大军。 因此,假发片、发际线粉,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必备单品。 众所周知,许昌有胖东来,但你头上的假发片,也可能来自许昌。 许昌被誉为 "世界假发之都",全球每 10 顶假发就有 6 顶来自许昌,出口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3 年许昌市发制品累计出口 168.5 亿元,占据全市出口额的 71.0%。作为当地重要支柱产业,发制品产业从业者也超过了 30 万人,拥有 4100 多家企业。 在跨境电商平台上,每 2 秒钟就有一顶许昌生产的假发被交易,成为全球普通消费者乃至国际巨星的 "顶上心头好"。 碧昂斯、蕾哈娜、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他们都是许昌假发的 "忠实拥趸"。 许昌的假发历史可追溯到清末。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许昌的假发是如何成为 "顶" 流的。 一、假发巨头的崛起 假发,不仅是现代人的专属。 早在 2000 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假发已经在我国出现。《诗经》中有句话:"鬒发如云,不屑髢也。" 这里的 "髢" 就是假发。据说,连雍正、慈禧都戴过假发。 而许昌的假发行业可以追溯到明嘉靖年间。当时,许昌人开始制作假发道具,用于戏剧表演。 到清末,许昌的假发在一个叫泉店的地方迅速兴起。"携许泉发盛名别故园愁绪安在,沐新时代春风走富路从头再来。" 这是许昌建安区灵井镇泉店社区牌坊两侧的楹联。 "许泉发" 有着怎样的故事? 这还要从一百多年前说起。1900 年,泉店人白锡和偶然在开封结识了一个来中国收购头发的德国商人。 白锡和看准了头发生意蕴藏的巨大商机,在泉店开设了 "德兴义" 发庄,把德国初级假发加工技术本土化,一把梳子理顺人发,一根叉子扎成一捆。做出来的头发又顺又齐,卖得好。 1933 年编纂的《许昌县志》记载:"泉店有白锡和者,其人聪明强干,往来平津,曾与德商接洽,收罗内地头发,转而售于德商,渐致销路扩大,囤积丰盈…… 每年贸易额数百万元。于是,泉店之发庄,驰名于遐迩。" 由于色泽光亮、手感柔软、耐蚀耐磨、着色性能好,泉店发制品在国际上十分畅销。泉店很快发展成商贾云集、发庄林立、终日为市的 "小上海"。白锡和则地位日升,人称 "白掌柜"。 《许昌文史资料》记载,清末民初,仅从山西来泉店的商户就有 64 家。民国时期,泉店有增福源、三义合、中兴长、丰盛号等 10 多家发庄。上海、青岛、天津、广州等地的客商将泉店发制品从口岸出口到亚欧地区。 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业余剧团涌现,人发业、道具业有了较大的发展。泉店人抓住这个机遇,大力发展收购、加工人发业务。 1954 年,许昌县供销社在青岛、烟台、天津和外商订立合同,恢复发制品生产。除泉店供销社组织 30 多人加工人发外,泉店还有 200 多家私人发庄。 许昌发制品行业的发展还离不开一个人 —— 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有全。 郑有全从小就随上辈人学习加工人发。改革开放后,他开始涉足档发加工和买卖。1989 年 6 月,国家轻纺投资公司决定投放巨额贷款扶持建安区成立发制品总厂,投资公司在当地挑选经营人才,看中了郑有全。 郑有全也以 "小花盆里长不出大树,最忌小富即安……" 的演讲做通当时生活上还算比较 "小康" 的乡亲们的工作,跟随他到县城打拼。 1990 年 10 月,许昌县发制品总厂正式挂牌。 当时,很多日韩商人来许昌购买粗加工发制品,再加工成假发制品卖给欧洲人,利润翻了好几倍。 郑有全意识到,利润得掌握在自己手里,只要掌握制作假发的工艺,就能直接和欧洲人做生意。 制作假发要用到一种机器 —— 三联机,当时国内生产不了,郑有全就诚心请到青岛、韩国工厂的一些退休师傅,凭着印象画出三联机的图纸。再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做出满意的假发,逐渐打破了外商在发制品上的垄断。 经过不懈努力,郑有全掌握了 "档发 - 色发 - 工艺发" 的一整套工艺技术,接连实现了一个个重大突破。 1993 年,郑有全与美国新亚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占股 75%,创立了河南瑞贝卡发制品公司,这样,许昌自主品牌假发就直接卖到了美国,此后在国际市场上迅速发展。 2003 年 7 月,瑞贝卡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成为 "假发第一股"。 在瑞贝卡的带动下,不少许昌人纷纷创业,走上了与发制品行业结缘的道路。许昌形成了五个产业集聚区,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发制品集散地和出口基地之一。 许昌发制品行业经历了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由档发到产品,由单一品种到系列产品的转变,实现了许昌假发百年历史的跨越。 二、何以成为 "世界假发之都"? 经过 100 多年的发展,现在的许昌成为全球最大的假发生产和出口基地,拥有 4100 多家企业和 3000 多种产品,占据全球市场的主导地位。 2023 年,许昌假发的出口额高达 168.5 亿元,占全球假发市场的 60%。 美国前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歌坛天后碧昂丝、美国前国务卿赖斯都是许昌假发的客户。 假发,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却让河南许昌人做成了百亿的大生意,全球产业的冠军。 1. 高度集成的生产体系 许昌假发的全球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高度集成的生产体系。从原材料的收集与加工,到产品设计和出口,每个环节都实现了紧密协作。 比如,正宏工艺品公司专注于性价比高的普适性假发,服务于大众消费市场;而艾美发制品则聚焦高端仿真产品,满足对自然效果和定制化需求更高的群体。 这种灵活的分工模式,使许昌企业能够快速响应非洲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既覆盖广泛的基础市场,也抢占了高端领域。 2. 技术创新 许昌发制品企业实施 "科技、人才、品牌" 三大战略,坚持走自主创新、自主研发之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先后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156 项。 目前,全市发制品企业获得专利 714 余项,拥有自主品牌 109 个,境外注册商标 645 个。其中,瑞贝卡公司的 "Rebecca""Sleek" 品牌、恒源公司的 "Chocolate""Ladystart" 在欧美、非洲等发制品市场非常驰名。 为了迎合节庆场合的需求,许昌企业推出了彩色假发和波浪造型,成为圣诞节和婚礼季的热销品。 与此同时,男性消费者的潜力也被挖掘,一些企业推出了专为男性设计的发片和假发帽,这些轻便、易用的产品深受年轻职场男性欢迎。 同时,一些企业还将虚拟试戴技术引入消费流程,让用户在购买前选择适合自己的造型。这项技术在尼日利亚和南非市场反响热烈,进一步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3. 跨境电商 在营销方面,许昌企业展现出强大的数字化适应能力。 通过速卖通、亚马逊等国际电商平台,许昌假发精准触达非洲消费者。 同时,通过社交媒体来开拓品牌。Luvme Hair 在 TikTok 上推广轻薄假发,引发了年轻消费者的抢购热潮;艾美发制品通过 Instagram 与非洲博主合作,将假发融入日常生活场景,强化了品牌认知。 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策略,不仅提升了销量,还帮助企业建立了更高的品牌价值。 2014 年,跨境电商崛起,加之政府政策的扶持、出口报关效率的提升,许昌发制品产业也迎来了黄金十年。 2023 年许昌发制品出口达 168.5 亿元,占全市出口值的 71%,"许昌假发" 常年居全球速卖通海外热销榜前三位。 此外,物流和本地化生产策略也为许昌假发在非洲市场站稳脚跟提供了保障。 哚咔在肯尼亚设立了仓储中心,将交付时间缩短至三天,降低了运输成本。 瑞贝卡更进一步,在尼日利亚设立本地工厂,不仅解决了物流瓶颈,还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这些布局让许昌企业更贴近非洲消费者,在时效和服务体验上抢占了竞争先机。 从供应链整合到技术突破,从数字化营销到本地化布局,许昌的假发产业正在重新定义全球市场格局。 这不仅是一场商业上的成功,更是一场关于中国制造如何通过精准洞察和持续创新赢得全球消费者的经典案例。 三、许昌,非洲的时尚之都 作为 "颜值经济" 的一部分,假发虽然不及美妆护肤和植发显赫,但它却是全球的刚需。 2018 年 9 月,中国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有 53 个非洲国家参加。 会后,利比里亚总统乔治・维阿(GeorgeWeah)直奔许昌,主要是去看一家叫做 "瑞美真发" 的企业。在此之前,利比里亚总统夫人克拉・维阿已经看过这家公司。 贵为一国总统,乔治・维阿为什么心心念着这家企业?先是枕边人来看,然后自己又来亲自看。 其实,背后是几亿美金的生意 —— 假发。 这个生意有多大呢?光许昌,一年靠假发出口就能赚回将近 20 亿美元的外汇。 在非洲,假发的地位几乎等同于食物和水,是生活必需品。 黑人的发质天生卷曲、难以打理,还易断裂、不易留长,再加上护理成本高昂,假发成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选择。 对于非洲女性来说,拥有一顶合适的假发,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生活中最实用的存在。尤其是在婚礼、节庆这样的特殊场合,假发更像是标志性的时尚单品,就如同中国人过年买新衣服那般重要。 如今,假发在非洲不只是刚需,更是一种潮流的象征。随着社交媒体的流行,假发的 "功能性" 早已升级为 "时尚性"。 在 TikTok 和 Instagram 等平台上,无数的网红、明星开始展示各种假发造型,将其打造成一种表达自我、展示个性的方式。 年轻一代消费者在追逐潮流的同时,也推动了假发市场向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从长直发到波浪卷,从自然黑到亮眼金,假发的款式已经丰富到可以满足各种风格的需求。 从刚性需求到文化象征,从时尚潮流到经济引擎,假发在非洲的崛起不仅是一场个人审美的革命,更是一次商业机会的爆发。 一顶假发的背后,是非洲人对美的追求,也是全球颜值经济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非洲市场的崛起让假发成了 "顶" 流,那么许昌无疑是这场风潮的幕后推手。 全球每 10 顶假发,就有 6 顶来自许昌。 在亚马逊、eBay 等国外购物网站,许昌的假发销量可以与电子产品匹敌,常年位居榜单前三。 四、结语 一种技艺,百年匠心。 一缕头发,百亿生意。 许昌将假发这个不起眼的小东西,做成了百亿级的大生意,成为全球产业的冠军。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还让地方特色走向世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 对于许昌的许多县区来说,假发产业就是富民产业。 近年来,在政府政策支持、出口报关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带动下,许昌发制品产业迎来了大发展。 假发,正带着许昌人民,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 "发发发"。 而在全国,正是无数类似许昌这样的宝藏小城,共同绘制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奇迹,成为一股生生不息的力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正和岛 (ID:zhenghe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