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下普通人的生活

faker @ 2025年04月11日 生活

@祝佳音:这种中美贸易战,我想起大概 2 个月前,从 LA 到温哥华遇到的一个大哥。我把当时写的东西模糊一下再发出来。

也不知道大哥现在是不是受到了影响。但是我相信大哥这轰轰烈烈的一生,一定能找到办法的。

我从 LA 坐飞机到温哥华,邻座是个大哥。起飞前用手机放短视频,手机里清晰地传出 "万斯可没有给欧洲好果子吃,他大骂欧洲政客……" 的短视频中文声…… 后来起飞我去洗手间,用中文请他让一下,大哥特高兴,"哎呦这飞机上就咱俩是中国人!这是缘分啊!"

加拿大华人据我观察,80% 表达欲都超级旺盛,感觉日常没说话,憋的。大哥也一样,知道我是中国人就开始聊。大哥 1967 年生人,今年快 60 了。是国内的某个大城市的郊区人,包工头起家,后来做工地,再后来租工程器械,正好赶上了我国大基建年代,生意做得很大。2011 年左右的时候,大哥也赶时髦准备移民。"一个美国,一个加拿大,都是 20 万美金,让我选一个,我就选加拿大了,操!选错了!"

大哥来到加拿大,过上了几天好山好水的生活,但是自己闲不住,又开始奋斗了。先是回国投资,结果在某个城市搞了一块地,盖了一片楼。楼盖完了,被判定为违建,大哥各种运作无果,直接拆了。大哥心灰意冷。"我当天就买票,航空公司跟我说了,当天的票 4 万 8,你等两天价格就是 2 万 8。我说我不等了,我晚上就走。起飞的时候我看着窗外的 **(城市名),哎呀,我是百感交集呀。"

大哥又回到加拿大,他也准备投资盖房,结果一块地盖房需要市议会开会拍板,开了 2 年多还没决定。大哥为了买地拿了贷款,地荒着,贷款还要还利息,"最后只能把地转让了,吗的又赔了几百万。"

大哥这次去 LA,是为了拆山火烧毁后的建筑的。因为很多豪宅连着冰箱电视等电器一起烧了,有毒液体渗入地下,政府的要求是他们把地挖掘几英尺深,把污染的土都运走,然后再从其他地方运来新鲜土壤回填。大哥特兴奋,"多少地方都烧了,这不停干,得干几年!" 我跟大哥说,这么看美国还是有钱。大哥说,太有钱了……

大哥盛赞美国,指出美国人民热情开朗,有活力有冲劲,机会多钱也多。对加拿大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我们去美国,当地政府的人接待我们,握着我们手说,你们是少数族裔,我们的工程要体现少数族裔的价值,这个活儿你们干最合适!哎呀把我感动的呀!"

大哥决心把生意干到美国去。他说他们有各种小圈子,大家各自拿一些钱,然后凑在一起找机会干事儿。赚钱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大哥这种人根本就闲不住。这次他就是作为他们那个小团体的代表来 LA 的。"我们十几个人,过两天就一起过去考察,然后就开始干!"

然后大哥又跟我说,他在国内生产某种农用机械,本来呢就是他以前搞工程机械租赁,自己弄了个小厂子做工程机械的维修,后来也自己攒点儿简单的玩意儿,工人师傅闲得没事儿干,就搞了个小玩意儿出来,邮给他在院子里玩儿。大哥家里雇了个扫游泳池的,是个乌克兰人,看到这玩意儿两眼发亮,跟他说您等等,过几天有人找你。过了几天,就来了个在北大博士毕业的乌克兰人和他聊,大哥还给我看微信,对方言辞恳切。大哥非常得意。"咱们多便宜啊,我跟你讲中国什么都有,所有部件都有。我们采购整合,价钱便宜得不像话!一台赚 1 万,1000 台就是多少钱?乌克兰人一听这个价格,当场就要签合同!"

但是合同很难签,大哥在这方面是纯粹的商人无国界。乌克兰、俄罗斯、以色列、非洲、从东方到西方,从政府军到叛军再到军阀,对这种几万块的玩意儿都有需求。有需求大哥就都想卖,根本不在乎什么战争性质。可以说是山寨版战争之王了。但是大哥不在乎,别人在乎。虽然这玩意儿是纯粹民用,但是鬼都知道改装潜力极大。乌克兰和我国不是友好国家,所以不能做信用担保。如果转口波兰,这玩意儿运输需要经过俄罗斯…… 被查到就完蛋了。卖俄罗斯呢,被西方发现连人带公司一起制裁,也是死路。就以色列比较方便,还有非洲国家,说非洲一些国家的军阀很感兴趣,刚果刚买了一些……

大哥在西方生活了 13 年,英语比我还差(我英语已经不太能要了)。背一双肩背包,走南闯北。这次就是去 LA 考察山火后的拆除和重建工作的。大哥在温哥华 13 年,第一次来美国,对美国赞不绝口,觉得美国山美水美人更美。回想加拿大的政客,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直斥其 "只会喊口号!你看看人家美国,把尊重少数族裔落到实处了!" 大哥对川普印象也特好,"是个干实事儿的人!"

感觉真是我国企业家的缩影,太厉害了。临别我还要等托运行李,大哥背着双肩背包和我约有机会去他的农场,开游艇出海和开豪车越野,潇洒地走了……

(因为很多东西很敏感所以我模糊了背景、职业和很多细节,但大致意思没变)

打赏

打赏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