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哥开喷的背后
今天全网最火的,无疑是京东一早八点半的推文《致骑手的公开信》,将美团的外卖业务骂了个体无完肤。 今晚,美团已经辟谣反击了,19 点多发的《已辟谣谣言被再度利用的说明》,想必美团的小伙伴今天也是忙活了一天。 京东的推文,让我想起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檄文之一,东汉末年,袁绍的幕僚主簿,陈琳,在官渡大战之前,创作的《为袁绍檄豫州》,豫州是曹操的辖地,也就是讨伐曹操的檄文。 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专制朝政,陈琳在文中说,"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你把上面的 "操" 换成" 美团 ",基本可以无缝代入:你美团挟市占率以令骑手和商家,历观互联网的历史,最没有道德操守、最贪钱压榨、最残酷激进的,就数你美团外卖了,我取你项上人头,算是替天行道了。 坦率说,我觉得,这篇檄文和昨天宇树科技的公告一样,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里面除了部分 "事实" 以外,还有大量京东的 "观点"、"猜测"、以及 "情绪",我觉得可以尊重其中的事实,但应对观点和猜测保持理性,更应警惕其对大众情绪的故意调动。 从纯粹的商业角度,我们不妨探讨几个问题。 第一,京东为什么要做外卖? 从直观的感受来看,似乎京东是攻方,美团是守方,京东希望把业务的触角伸到美团的外卖领域,抢占更多的市占率。 但事实上,大家要知道一点,互联网平台之间的争斗,本质上,都是对于流量入口的争夺,无一例外,京东和美团的外卖大战也同样如此。 京东做外卖的最底层逻辑,在于,京东的后院被美团偷了 ——2024 年,美团闪购,在手机、电脑等 3C 产品的订单量,分别达到京东全站的 40% 和 100%,要知道,在京东上买数码产品,本来是京东最深的护城河。 而背后深层次的逻辑,在于美团的 "即时零售模式",使得京东 "多快好省" 口号里的快和省,都被瓦解了 —— 原来你买一台新的 iPhone,在京东下单,京东承诺你当日或者次日达,但是美团的闪购,和附近的品牌经销商联手,可以直接半小时内送达,而且配送等供应链成本显然低于京东。 再往深了一层,则要看到,是年轻用户追求 "即时满足" 的需求,埃森哲的报告说,50% 的 95 后要求当天收货,而即时满足,反过来刺激了冲动型消费的需求。 美团的业务链条在于,因为有美团外卖,而外卖业务很高频,所以用户粘性高,然后把这些高粘性、认可美团配送服务的用户,转换到 "即时零售" 里去,从而抢夺传统电商的份额。 而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对京东来说,家都被掏了,那么,必须要想办法反击。 一是找到问题的根源,在于流量入口,那么,为了抢夺流量入口,京东也必须有类似外卖这些的高频业务,绑定用户; 二是你都掏我后门了,我还有什么脸面放不下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从京东一开始做外卖,就一直在 "撕咬" 美团,包括故意把内部 OA 的交流放出来,其实都是打舆论战。 第二,美团的问题是什么? 美团的问题之一,在于,饿了么,太特么弱鸡了。 经过几年的 PK,美团的市场份额越做越大,饿了么的份额越做越小,外卖市场,已经从实际的双寡头,变成了单寡头的模式。 在单寡头的模式下,要让寡头自己刀刃向内,走出舒适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于是,这么多年下来,美团的很多 "原罪",都没有得到自我改革。 比如,京东的檄文里,仅仅从事实的层面来看,没给骑手交五险一金是逃不脱的,所谓的幽灵外卖(借别人营业执照的黑店),大概率也确有其事。 京东只要抓住这些,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上。 第三,京东和美团大战背后,对各方的影响? 这个大战,至少涉及几方,包括,京东自己、政府部门、消费者、骑手、商家、京东和美团股票的投资者。 对京东而言,实际是三本账,战略账、政治账、品牌账 —— 从战略的角度看,就是上面说的,抢夺流量入口、增强即时零售的用户基数和粘性;从政治的角度看,从政府,到社会,现在都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要体现正外部性,京东在这方面是看得很明白的,否则这么大体量的消费电子国补,也不会落到京东头上;从品牌的角度看,从东哥自己、到杨笠代言风波、到京东金融 "挤兑" 事件,京东太需要品牌的加持了。 对政府部门而言,反垄断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巨头们自己内卷,趟出一条路来,政府强调的食品安全、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等等,都可以在巨头的市场化竞争中,逐步实现,其本质,就是巨头用中短期的利润,回补全社会,或者说,把利润,留存在更多的中间环节。 对消费者而言,肯定是好事无疑。 对骑手而言,好事无疑。 对商家而言,则不好说了,我个人的核心观点是,长期来看,影响商家利润的,并非平台,而是线上零售的这个商业模式,导致的同业竞争白热化 —— 对一名消费者而言,在没有美团或者京东外卖的时候,他吃饭的选择,可能就是小区附近 500 米的商圈,但是有了线上平台后,他的选择,就是 10 公里半径内的餐饮了,这时候,势必会发生头部集中化的现象,也就是说,10 公里半径内,同类型餐饮中的头部店铺,会吸引绝大多数的流量 —— 当 5 公里外的肯德基,可以 30 分钟内送到的时候,还会有人去吃楼下的杂牌炸鸡店么? 换句话说,线下餐饮本来就难做,开不下去,不用把锅单单甩在美团身上。 因为上周五和本周一,港股都休市,所以明天开盘,才能知道本次大战的影响。 大概率,京东和美团都会低开,毕竟短期来看,是联手挤出利润。 我说个个人的观点,仅仅是个人的,如果把 "嬴 ",定义为,京东外卖的市占率达到或者接近美团的水平,则不能,正如官渡之战,檄文之后,最后袁绍战败一样 —— 不是谁嗓门大,谁就能赢,也不是谁在理,谁就能赢。 美团庞大的生态网络,以及用户习惯,要解构它,是个很复杂的事情。 就好像滴滴,之前都从应用商店都下架了,但如今一看,大家出门打车,还是习惯用滴滴。 来源:表舅养基大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