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93】人生三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

chuntian @ 2019年06月30日 浮世汇
【1】@陈生大王 
和国内一位律师朋友聊天,谈到了大连暴殴陌生女士事件。朋友说女方应该谢天谢地对方看得上她,把她猥亵了。

我:??????

律师朋友:你看那个男的拳拳爆头,脚脚踢脸,感觉已经是企图杀害了。结果最后鉴定是轻微伤。
你知道什么是轻微伤吗?一般来说把你的眼睛打豁,影响外观,视力下降;打烂你的脸留伤疤;打到你指甲盖翻起、部分手脚趾骨折,尿血,都算轻微伤。

你知道轻微伤怎么处理吗?轻微伤不构成刑案,也就是不会被判刑,没有刑事责任。

一般的处理方式是…………调解。

你被打得鼻青脸肿流鼻血,当地警方会负责调解你和施害者,如果调解成功,达成协议后就不再处罚,如果调解不成功,最多只能处以15天的行政拘留。

我:被暴打一顿,脸上留疤丑一辈子,眼花耳聋下半生,对方居然最多拘留15天?是不是太荒谬?

朋友:荒谬。但这就是现行的法律。如果她不被猥亵甚至无法定行凶者的罪。

我:那个很吓人的“寻Xin滋事罪”呢。

朋友:哈哈哈哈哈。这个罪看上去什么都能往里装,但在你被暴打的时候,反而常常不能保护你。
寻Xin滋事罪里只有“随意殴打他人”能靠得上。可一旦你认识对方,和对方有感情纠纷,有恩怨情仇,那对方就不是“随意”打人,而是有意打你了。只要保持轻伤以内就又是最多15天套餐。

就算是街头无故随意打人,一般也需要打到你轻伤以上,打得你精神失常,打得你自杀,经常随意打你,才能算得上“情节恶劣”。

我:那简单来说?

朋友:简单来说,你被人拳打脚踢,你被人当街随意甩耳光,不管你感到多么羞辱和恐惧,只要在轻伤以内,打人无罪。

我:好的。以后我谁也不惹,跪着卑微逛街。

【2】马伯庸 

看到一条热帖,说的挺好,中心思想是:“人生三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 

我现在正处于第三阶段,发现这才是最难的一步。父母也罢,自己也罢,能力极限都已固定,就看什么时候能发现,容易心平气和。但孩子属于未来,充满了可能性,做家长的总觉得尚有机会可抓,尚有潜力可挖,不悉心去培养就会落于人后,被时代抛弃。

马小烦马上就上小学了,我和媳妇也整天发愁。一阵儿觉得他什么都会,一阵儿觉得他什么都不会,一天心情跌宕起伏好几十回。我跟我爹说起这事,我爹瞪着眼睛说你们俩知足吧?我要跟你们似的,当年早愁死了。

饶我从事文字工作十几年,也得花上五分钟才明白,我爹这是骂我呢……不过老爷子的提示倒真是时候。我换位思考了一下,发现以我现在为人父母的心态,去面对小时候的我,真的早愁死了。

我小时候,说一无是处有点过了,但全无亮点是真的。首先学习成绩就特别差,偏科严重,但这个偏科是往下偏,数学常年不及格,语文呢,也就是七十多分的水平……也就作文稍微好点,但字又写的超烂。体育成绩更菜,除了五十米和百米,没有能顺顺当当达标的项目。个矮,人怂,胆极小,近视,不爱和人说话,一上台公开发言就胃疼。

别说学习了,就连玩都不会玩。丢沙包跳绳之类的传统才艺不行,游戏机打的也不好。我们有一个差生圈,都是成绩巨烂那种。人家逃课出去打街机,玩什么都是一命通关,我吭哧吭哧十来个币过不去第一关关底。人家能拿铁丝捅开学校体育馆的锁进去玩,我手笨,只会钻窗户。偶尔打扑克牌,也是输多赢少。虽然阅读稍微好点吧,但也就那么回事,一本书经常看一半就丢开了,没什么耐心。

我爹那时候就批评我,说不求你出类拔萃,但你好歹得有一项比较擅长的吧?哪怕是招猫逗狗掏洞打麻将也行啊。没有,一样也没有,我童年没有任何一项技能是出众的,从性格上来总结,是个缺乏专注力、没耐心、手笨,懦弱、缺乏观察力,学习能力差的平庸小男孩,比野比还惨……野比好歹翻花绳和射击天下无敌。唯一的优点就是脾气好,胆小怕惹事,那会儿居然没学会抽烟,真是奇迹。

别说学生时代了,就是上班之后,也是个吊儿郎当的上班族,销售能力不行,业务水平不精,管理才能没有,连下班后跟同事老板前台哈拉都兴趣缺缺,没啥升职前景。

你想吧,搁谁家摊上这么一个干啥啥不行的普通孩子,谁不糟心。如果我是我儿子,看他这种表现,估计坚持不到中学我就忧愤而死了。我爹妈能健健康康到现在,估计是因为他们早早看透了世事,直接认定我是个普通孩子,没抱什么期望,心态放得宽。心大才是福啊。

我把这些思想心得给我爹说了,我爹说扯淡,我们那会儿操心你的事都快吐血了,你人傻不知道而已。你娘有一次开完家长会,老师单独留了她二十分钟,回来一路上哭,跟我说咱俩都是高工,怎么生这么一孩子,是不是抱错了?我安慰她说孩子还小,以后会进步的,一回家,就看见你哭丧着脸,说上补习班路上捡瓶盖,把书包给丢了……那一天,距离咱们父子恩断义绝就差一次咆哮了。

我赶紧拦住,把人生三阶段转给他看,说过去的事不说了,现在重点是你孙子马小烦。我们得早早认清他是个普通孩子的事实,这样人生就不会太郁闷。我爹大怒:我孙子比你小时候聪明多了,拿狗来比的话,他三岁堪比杜宾,四岁超过边牧,你那会儿也就是个博美,看不起谁呢?[允悲][允悲][允悲]

这大礼拜天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3】阑夕 

关于苹果发布会首席声优乔纳森·乔斯达,哦不,乔纳森·艾维离职的几个历史素材:

- 在苹果公司总部搬至环形大楼(Apple Park)之前,艾维的私人办公室是禁止包括大多数高管在内进入的,有着独立的门禁系统,据说内部是全玻璃构造,「毫无人味」;

- 史蒂夫·乔布斯在2004年做了胰腺手术,虽然概率很低但还是存在风险,他喊了两个人到病房里谈话,一个是他太太,另一个就是艾维,根据传记作者的推测,他们谈的应该是私事,因为公事已经处理好了,没错,也是在那个手术期间,乔布斯让蒂姆·库克代行CEO职责,象征性的钦定了接班人;

- 乔布斯和艾维在设计师的审美情趣方面接近,这使得他们作为两个孤傲的人格多少有些惺惺相惜的关系——比如经常一起共进午餐——乔布斯一度不喜欢白色,是艾维一点一点的向他灌输白色在硬件产品上面所能呈现出的包豪斯式的简约质感,才让苹果将白色视为和黑色是同等级别的设计理念;

- 乔布斯生前有过一次很直白的表态:在苹果,除了我之外,没有任何人可以指挥艾维做任何事情;

- 在加入苹果公司以前,艾维做过一段时间的设计外包及咨询服务,但他当时表示自己对创业不太在行,还是在企业里工作更有兴趣,乔布斯可以为他解决除了设计之外的一切繁缛事务,这种专注力让他尤为舒适,当然,此一时彼一时;

- 乔布斯为艾维——或者说为整个设计部门——开创的先例,在日后成为了苹果所代表的成功学的信条之一,那就是工业设计可以凌驾于生产制造和财务成本之上,让后者为了妥协而绞尽脑汁的思考解决方案,而不是倒过来,让工业设计放弃不可行的规划以适应研发;

- 艾维曾经对一个表示为难的供应商说过这么一段「暴发户式」的发言:「想象一下,我这里有一大桶的钱,你想拿多少就可以拿多少,唯一的前提就是,你必须把我要的东西给做出来」;

- 沃尔特·艾萨克森在他写的那本官方认证版「乔布斯传」里,对艾维也是非常尊重和推崇,甚至还记载了乔布斯私下说艾维是自己的「精神伴侣」的言语,不过艾维对艾萨克森倒是不怎么买账,他说那本自传里有太多虚假和错误;

- 2012年,iOS软件主管斯科特·福斯特为错漏百出却强行上线的苹果地图事件背锅离职,让艾维得到了统一硬件和软件设计的机会,iOS的扁平化也是约莫从那个起点开始的,至少是在设计部门,艾维大权独揽,再也没有行政障碍了;

- Apple Watch是艾维少有的积极参与甚至主导的立项产品,有种说法是由于他的父亲是一名银匠,自小耳闻目染在人们的手上做文章,所以他对手表设计的兴趣很浓,为此不惜和其他部门的高管谈判多次,打消对方对于Apple Watch跨界太大的疑虑;

- 艾维曾将设计事业称作是拥有一种奇异的「被放逐的孤独感」,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几乎从不在苹果发布会上登台的原因,或者说创作者和公众沟通的唯一媒介只有作品本身,下蛋的那只鸡是怎么叫的并不重要;

- 有小道消息称艾维给苹果的设计团队制定的起薪是20万美元/年——划重点的来了,这还是10年前的数字——总的来说,苹果的设计师待遇远超硅谷同期水准是没什么疑问的,所以相应的,人员结构非常稳定,不太容易被竞争对手挖角;

- 艾维非常憎恨小米,几次公开批评小米总是跟在苹果屁股后面抄袭,这是为数不多的会激怒到他的行为;

- 在1992年把艾维招进公司的罗伯特·布伦纳——时任苹果工业设计主管——有时会开玩笑,说自己要是哪天死了,就在墓碑上刻这样一句悼词:「这里躺着曾经雇佣了乔纳森·艾维的那个家伙」;

- 另外,如果罗伯特·布伦纳这个名字感到隐约有那么一丢丢熟悉的话,我可以再给你一个提示:2014年,锤子科技发布了其首款手机产品Smartisan T1,罗永浩长篇累牍的介绍罗伯特·布伦纳有多牛逼,因为T1的工业设计就是外包给后者的团队完成的;

- 从苹果公司的设计供应商到索性加入苹果公司攀至顶峰,再又重新回到第三方服务的角色继续在外部承接苹果的设计需求,艾维的这数十年职业生涯无疑也是称得上传奇的,他见证并亲历了苹果从绝望之谷到强盛之巅的完整周期,而在未来,他和苹果的故事则都要分开书写来,无论如何,设计乃至商业的历史里,注定都有他的一席之地;

- 我很喜欢他在一次采访里总结出来的设计原则,不多,就四个词:「简单、精致、整洁、透亮」

【4】@辛巴酱酱:其实垃圾分类这个问题,谁都知道分类的好处,但分类的后果大部分人并不知道。首先监督分类的大妈是不会给你免费做功的。都是要社区给钱,我做过朝阳某地的公共图书馆项目建成之后一直没有开门关键点就是管理人员费用没有人愿意出。 

   从运输上讲,分类之后焚烧状态下一辆车可以解决的问题,现在需要3-4辆车解决,人工成本翻了4倍,这些钱都是财政拨款。环保财政本来不大的配额又少了一块无用功。
  接着是最重要的配套设施,幼儿园的小朋友只知道回收资源是爱护地球,对于资源如何回收却完全不懂,塑料瓶可以做塑料母粒,纸资源作再生纸浆,金属直接回收,看起来确实很美好但资源回收带来的二次污染并没有人注意,和垃圾焚烧一样小型焚烧厂是大型焚烧厂污染度的上千倍,而据目前资料来看并没有看到上海公布相关回收站信息以及日处理能力,要知道上海是一个日垃圾生产量2。5万吨的城市,多少数量的多少级别的垃圾回收厂才可以满足如此怪物的垃圾日产量?如果没有相关配套设施,一切都是表面功夫。
  还有就是奇特的垃圾分类方式,在德国和日本考察后表示真正能共回收的只有金属,塑料瓶(注意是塑料瓶,大部分塑料是回收不了的),还有纸张,为什么上海要分出干垃圾和湿垃圾??这两个在垃圾处理中都是直接焚烧的,即使是餐厨垃圾也是在排液之后直接焚烧,既然处理方式一样,为什么要分开?是在学习澳大利亚还想要自己填埋吗?
   相信网上讨论这些问题的营销号“大v”99%没有做过垃圾处理行业也没有亲身去垃圾焚烧厂看一看,我国大城市垃圾处理和你们脑子里臆断的不一样了。目前来说最经济可行的方式就是垃圾焚烧,900=1000高温完全燃烧,石灰水喷淋去酸,活性炭吸收。所谓的二恶英污染早就是可以攻破的问题。填埋的炉灰相对于直接填埋不知道环保到哪里去了。
 最后我想说,花如此巨资,如此人力物力换一个面子工程是否只当?如果把财政预算放到华北平原,长三角的工厂废水废气排放治理是不是性价比更高呢?

【5】@弗虑弗为 

日本的很多事情好与坏不说,学是学不来的,因为支撑起那套体系的不仅是制度,还有国民性格。比如我们设计了一套与日本完全一致的垃圾回收体系,但是如果经办者的态度不是「差一点就绝对不可以」而是「差不多就得了」,那么这套体系既不可能有效,也不可能持久。就这么简单。日本的国民性格在这个世界绝对是异类,而且我个人完全不觉得是件好事,这不是凭空臆想,而是大量接触的感观。绝对自律与绝对自私,不过是同一性格的一体两面。

@战争史研究WHS: 楼道贴小广告,人行道地上贴招瓢不干胶,遛狗不拴绳不捡狗屎,私拉晾衣绳打银杏破坏绿植,小区门口路旁乱停车……这些都没管理好,唯独家庭垃圾分类能管理到日本那水平,我是不大信的

【6】@秦芦花 

推行垃圾分类的500年后,A市正式推行了“人生垃圾分类”项目。

推行的初衷,是让市民有权利丢弃自己人生中的污点、或者令自己羞耻难堪的部分(违法犯罪除外),以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

也就是俗称的“黑历史”。

项目启动的一大早,人生垃圾箱前就已经排了两千米长的队伍。

一个小姑娘蹦蹦跳跳地拎着一个粉色的垃圾袋,丢进了“尴尬垃圾”箱。
垃圾袋摇摇晃晃,装着她在儿童节文艺汇演上跳《三只小熊》时猛摔一跤的记忆;

一个穿深蓝色运动服的男高中生故作轻松地走到“耻辱垃圾”箱前,将愤怒的红色垃圾袋甩了进去。
垃圾袋砰地一声落地,尖叫起来:“篮球赛竟然输给3班!真是拖了全队后腿的废物!废物!”

一个谢顶的中年男人疲惫地走到“绝望垃圾”箱前,他原本是一家上市公司的程序员,前些天刚刚被解雇,如今手中提着喃喃着“好想跳楼”的灰色垃圾袋;

一个后背佝偻的老爷爷颤颤巍巍地走上前,他年轻时曾经因为边听歌边开车,不慎轧死了一条横穿马路的小狗。
没有人会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苛责他,但这段记忆横陈在他脑海中几十年挥之不去,他只能流着泪将黑色垃圾袋扔进“后悔垃圾”箱里。

……

随着人群的移动,垃圾箱堆得越来越满,越来越高。

人人都渴望拥有清白成功的人生,于是人们开始滥用丢弃记忆的权利,任何一丁点不完满的记忆都会被弃如敝履。

垃圾堆到半夜,几乎比30层的摩天大楼还高,别说处理,连用卡车运走都够呛。

这大大超出了市长的预期,手足无措之下,不得不半夜紧急召集智囊团开会。

智囊们睡眼惺忪地在圆桌旁围成一圈。

有人打着哈欠建议实行单双日限号丢垃圾;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实行交费丢垃圾更为有效;也有人认为这个项目从一开始就是多此一举,应该直接强行中止……

直到最后,一个向来腼腆寡言的男孩怯怯地举起了手:

“我有一个想法……”

第二天,市长颁布了最新的垃圾分类规定——

丢弃自己的人生垃圾,要交1000元手续费;

而揪出别人人生中的污点,可以免费获得一次丢垃圾的机会。

起初,消息一出,全市的人都疯了一般开始互相检举。

请假时撒谎,小便不掀马桶盖,小学曾经抄同学的作业,中学曾经早恋,大学曾经逃课,下班背后说老板的坏话,菜市场买菜时贪小便宜,下雨时拒绝陌生人合伞的请求,没有对服务员说谢谢……

每个人都努力从别人身上找寻污点,将哪怕是米粒大小的错误无限放大,成为一个个板上钉钉的“实锤”。

市长笑呵呵地受理一起又一起的举报,看着垃圾量从30层楼增加到60层,90层……

然后在一个月后,降到了100以下。

只有真正被往昔折磨的人才会结伴而来,申请垃圾鉴定,获得免费丢弃记忆的资格。

当时在圆桌旁,男孩说的是:

“我们应当承认,自己生来贪婪、懒惰、愚蠢、好逸恶劳、得寸进尺。

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事,想藏起人生中的污垢也并不可耻,因为这就是我们,不完美的我们。

当举报者意识到自己也是被举报者的时候,就会明白人生中最浅显的道理——

如果用放大镜仔细审视,我们每个人都是垃圾。

豁免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停止对他人苛责。”

——《平行时空故事·垃圾分类》

【7】@Ent_evo 

【AI笑话大全】

搞AI的时候有一个很强有力的思路叫遗传算法,基本的思路就是把自然选择的想法套用在程序上:设定一套规则和目标当成"环境",然后让里面的程序不停“突变”并遭受环境选择,从而向目标不断前进。这个办法看起来就很巧妙,它和它衍生出来的变体在编程领域应用很广泛。

但是这一招有个问题:程序经常会作弊,搞出超展开的解法。

其实严格说也不算作弊,人家是很精准地满足了你设定的规则,问题就是人制定规则的时候难免有漏洞。人类自己因为运算能力和思维定势,很难看出漏洞,可是遗传算法的路线是对一大批方法同时进行试错和选择,漏洞就很容易被逮着了……

昨天我发现有一群研究者整理了一个这种场景的list,基本上可以当AI笑话大全来看

-问题:飞机降落
利用了物理模拟器的溢出漏洞,搞出了一个特别巨大的力,然后溢出被判定为0,从而获得了完美得分(Feldt, 1998)

-问题:挪木块
一个机械手被要求把木块挪到桌子的指定地点,它的解法是挪桌子(Chopra, 2018)

-问题:赛艇
程序发现不停原地转圈反复命中同一个目标要比抵达终点的得分更高(Amodei & Clark (OpenAI), 2016)

-问题:把航空照片转化成街道地图,再转回来
在街道地图里偷偷隐藏了照片的信息,但是人眼看不出来(Chu et al, 2017)

-问题:识别有毒和无毒的蘑菇
程序发现有毒无毒蘑菇的图片是交替展现的,所以直接按照这个来分类而没有从图片里学到一丁点东西(Ellefsen et al, 2015)

-问题:高速运动
程序演化出的生物长得特别特别高,在跌倒的过程中获得很高速度(Sims, 1994)

-问题:原子排列
程序本来应该寻找碳原子较低能量的排列方式,但它找到了物理模型的一个bug,把所有的原子都叠在了同一个地方获得了最低能量(Lehman et al (UberAI), 2018)

-问题:模拟生物
这个模型里生物生存需要消耗能量,但是繁育后代不消耗,于是一个物种演化出来的生活方式就是不断生育后代,然后把后代吃掉(Yaeger, 1994)

-问题:堆乐高
为了鼓励造高塔,衡量标准是乐高积木底面的z坐标,于是程序学会了把底面翻过来(Popov et al, 2017)

-问题:追踪线条
这个机器人只有向左、向右和前进三个指令,目标是跟着线条走,有一段线条是曲线,没法完美追踪。于是它发现通过交替左转和右转可以后退,从而一直留在直线部分,不停前进后退(Vamplew, 2004)

-问题:赛跑
长出特别长的腿,向前跌倒直接越过终点线(Ha, 2018)

-问题:振荡器
程序本来应该把回路做成振荡器,实际上它做了一个收音机,从周围电脑接受振荡信号(Bird & Layzell, 2002)

-问题:做松饼
有一项指标是让松饼尽可能长时间不掉在地上,机器人发现最好的办法是把松饼用尽全力抛到最高处(Unity, 2018)

-问题:检测X光片有无肺炎
程序实际检测的不是X光片的内容而是拍摄它使用的机器,因为它“发现”病重的病人更可能在特定的医院使用特定的机器拍片(Zech et al, 2018)

-问题:抓握
因为抓握成功与否是用摄像头判断的,所以机械手把自己移动到摄像头和目标物体之间,假装抓住了(Christiano et al, 2017)

-问题:自动修复bug
修bug程序把所有被维修的排序算法都修成空的,因为衡量指标是“目标算法输出一个排好顺序的列表”,而空列表都是排好顺序的列表(Weimer, 2013)

-问题:自动修复bug(2)
为了解决上面那个问题,把“维修目标”储存在一个文本文档里,如果输出的结果和目标文档的内容一致就被认为是修好了。修bug程序学会了把这个文档删掉,这样它的内容就成了空的,然后输出一个空的结果就和它一致了(Weimer, 2013)

-问题:闯关游戏
在闯过第一关后立刻自杀,这样既取得了第一关的胜利又不会在第二关死掉(Saunders et al, 2017)

-问题:扫地机器人防撞
自己给扫地机器人编了个程序,鼓励它加速,但不鼓励它撞到东西触发撞击感受器。于是它学会了倒退行驶,因为后面没有撞击感受器(Custard Smingleigh 个人通讯)

-问题:检测皮肤癌
程序发现照片里皮肤病变的边上如果放了一把尺子,那么这个病变就更可能是恶性的(Andre Esteva et al, 2017)

-问题:足球
踢足球机器人碰触到球有奖励,所以它在抢到球之后开始高速振动,从而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次地碰触到球(Ng et al, 1999)

-问题:策略游戏
程序发现让游戏崩溃就可以让自己不被灭掉,所以好几个程序各自找到了让游戏出bug崩溃的办法(Salge et al, 2008)

-问题:俄罗斯方块

程序发现只要暂停游戏就可以永远不输(Murphy, 2013)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