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31】喝凉水也得有个先后顺序

huoying @ 2019年11月07日 浮世汇

【1】申典启  

《一个北京姑娘移民墨西哥的血泪史》
昨天我和小刘见面后,聊了8个小时没有停,刚好是她太太下班的时间,他邀请了她太太分享她在墨西哥18年的故事~
1,2001年卖掉北京4套房,移民墨西哥
小刘的太太叫小文,先说说她的成长经历。她出生于北京,父母在北京时都是个体户。
小文说:“北京的台湾饭店你听说过吗?内时候儿我爸妈就在台湾饭店里有一个餐车,因为手艺不错,就做大了,后来发展到包饭给学校食堂,后来学校不给私人包饭了,那时候我爸妈想着要不然就直接移民美国吧,反正在北京也有四套房。”
我问:“2001年的时候,4套房市值大概多少钱?”
小文:“那时候很便宜,加起来就一百多万,我们申请美国投资移民没给过……然后一个蛇头找到我爸妈说要不试试偷渡怎么样?我爸妈北京人,心气儿比角高~不乐意……”
我问,然后呢?
小文说:“然后那阵子又有人说墨西哥移民很方便,当时我爸妈想反正儿都决定出去了,要不就试试吧~就这样儿出去的~”
于是,小文父母在2001年卖掉在北京二环内的四套房,举家移民墨西哥……
2,初到墨西哥,每个同学都带保镖上课
小文父母先到了墨西哥一年落脚,来墨西哥开了一家餐厅。
大概半年后,她从北京坐上在巴黎中转的飞机,移民墨西哥。
小文说:“到了墨西哥后,我爸妈把我送到了当地最好的一群私校高中,还是一群天主教女校,隔壁就是男校。当时我印象很深,开学第一天,全班都知道会有一个中国同学来。所以大家都怀着期待的心情等我进来,我们当时要穿校服是很欧洲那种,格子衬衫搭配百褶裙……我一进教室,就有女同学走到我面前说我穿的不对,把我的衬衫从百褶裙抽出来,说应该这样穿。她的意思就是不要拘束自己,在这里就像她的家一样。”
我问她:“私校里的同学都是什么家庭背景,是不是基本不是街上看到的墨西哥人?”
她说:“基本上都是白人,如果黑一点的也是家里很有钱的,都是议员,大法官,飞行员之类的……有的就是坐林肯加长版来学校上课,最基础的也要配两个保镖。”
她说,在墨西哥在学校的时光是她最温暖的时光。因为她从没有因为自己是华人经历任何排挤,同学们都对她很好。
但是离开学校的温室,社会却残酷的丰富着她的经历~
3,第一次被抢
在2001年墨西哥城华人很少,所以彼此间都认识,也相互照应,华人生意人之间的小孩也彼此互认姐弟,当时小文有一个认的姐姐叫小红。
一天傍晚,小文在小红店内,遇到抢劫,两男两女进店后把她俩连同一个店员捆住,然后用锋利的匕首顶住小红的背部,逼她说出保险柜的位置,歹徒的匕首已经扎入小红的脊椎,小文用西语说,你扎到人家了!女歹徒给了她一巴掌,然后用胶带把她嘴封住,大概从保险柜拿了几万比索后逃之夭夭~
接着小文并没有报警,因为他们知道墨西哥警察没有任何用……但是她们都知道店内这个店员就是内鬼……【在拉美,店员勾结土匪,警察勾结强盗是常态……】
小红父亲尽快把店转了出去~
3,又经历餐厅被抢险丧命、全家被歹徒搬空
小文父母后来开了一中餐馆,小和妈妈睡在店里。一天晚上她们被一阵隔壁敲打声,和搬东西的声音惊醒!他们知道肯定是隔壁餐厅被盗了,她妈妈死死握住她的嘴巴,不让她发出声,第二天开门,果然隔壁中餐厅一片狼藉……
我问报警没?她说,报警也没用,警察不会管的,然后两周后,餐厅再一次被同伙儿洗劫!位置的方式就是关店!
祸不单行,过了一段时间,她的家被歹徒搬空。小文说,我们楼下有门卫,但是他就说自己没看到,你想想怎么可能,所有现金首饰全部被挪空了!
4,最好的朋友被杀,尸体被野狗啃烂
小文经历多次被抢,被偷,家业差点被糟糕的墨西哥治安毁光!最让她难受的是她认的哥哥,也是他最好的朋友阿苏被杀。
阿苏是江苏人,他和她单亲妈妈移民到墨西哥,当初是投靠他舅舅家,因为阿苏和小文关系特别好,小文便叫他哥哥。
那时候阿苏在一个叫老杜的华人开的卫浴店打工,那阵子刚好参加展会。
结果阿苏就被绑了,接着歹徒给阿苏妈妈打来电话要200万,当时阿苏妈妈通知大使馆求助,当天晚上大使馆也在出力,发动整个墨西哥华人圈大家凑钱!
到第二天晚上,阿苏妈妈接到一个电话后突然晕厥,然后接电话另一个老乡说:大家不要凑钱了,阿苏的尸体在山上找到了。
一周后,警察破案了。阿苏和老杜是在仓库被绑的,就是管仓库的这四个小孩,最小的15岁,最大的24岁……
怎么破案的?是这样的,阿苏当时很聪明,被绑后,手还可以挪动就把有身份证件皮夹压在仓库里,这才被警察发现,知道是在仓库被绑架的。
这四个小孩绑了他们后,把他们关在山上的木屋里,就打电话要钱,接着阿苏和老杜跑了,就被他们开枪打死了!
小文说:“即使他们不跑,他们也会死,因为阿苏和杜龙龙都认识这四个仓库工人。”
发现他们俩的尸体时,他们的腿部半张脸已经被山上的野狗啃烂……
6,小文决定回国
我问小文,现在北京还有房没有?她说都在01年卖光到墨西哥,经历几次被偷被抢,最后她决定回国,去深圳工作~小刘也跟着她明年搬回深圳~

 

 

【2】@游识猷 

格拉德威尔的《异类》( Outliers: The Story of Success)一书里,讲过一个关于空难的故事。

1997年8月6日凌晨1点,大韩航空801次航班试图降落美国关岛机场。飞机直直撞上了距离机场5千米的尼米兹山。机上的254人中,有228人遇难。

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航空,是精心设计层层保障的系统。每一场空难在复盘时,都会发现无数个“本可以挽回”的机会,也会发现无数个不幸的错误,偶合叠加,让这些机会最终被错失。

大韩801次航班,也不例外。

那一天。
关岛天气不好,雨水影响了视线。
机长连续执飞,身心疲惫。
机组使用的仪表进近图,是已经过期的数据。
关岛机场正在维修,没有引导飞机降落的下滑角指示灯。
其他无线电信号恰好扰乱了飞机收到的下滑角信号,信号断断续续时有时无,让机长感觉迷惑。
关岛机场的测距仪指示灯安装位置特殊,在跑道尽头前方5千米处,而机长以为这个灯像大多机场那样安在跑道尽头。
关岛机场还因为误报的警报太多,而关闭了机场的最低安全高度警报系统(MSWA),结果未能提前给飞机发出警讯……

天气差、人疲惫、设备故障……以上都是造成不幸的原因。而随着调查深入,又一个原因浮出水面。

文化里的高“权力距离指数”(Power Distance Index),带来的“缓和性语气”(mitigated speech)。

***

“权力距离指数”,是荷兰心理学家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提出的一个指标,用来衡量不同文化里,人们对待“更高层、更权威者”的态度。

权力距离指数高↑↑↑。人们更尊重权威。雇员不敢反驳上司。年幼者顺从年长者。掌权者有更多特权。而弱势者也把权力分配不均视为理所当然,温顺地接受现状。

权力距离指数低↓↓↓。人们更认同平等。学生会反驳老师。雇员直呼上司的大名。掌权者努力显得亲民不强势。社会总体氛围不鼓励对权威的盲目敬服。权威被认为是可以挑战的。

而韩国恰好是个权力距离指数高的地方,一切都按照资历和等级排序,用韩国谚语说,“喝凉水也得有个先后顺序”。

在这种文化里,副机长不太有勇气挑战机长的决定。

虽然理论上讲,副机长和机长都肩负着将飞机安全飞回的责任,也都具备足够的技能。两人应该互相关照,弥补对方的不足。

然而现实却是韩国机长的一言堂。副机长、乃至其他机组人员,都会等待机长做出决定,不去主动插嘴反驳。即使在危急时刻,这种长久以来的顺服习惯也会让下属们三缄其口,哪怕鼓起勇气开口,说的也是些委婉含蓄的话——机长一时可能压根听不明白意思的那种。

***

假如一个副机长想要说服机长绕开前方的一个强降雨区,他有6种可能的表达方式,语气从 直接易懂→委婉含蓄 ,分别如下——

①直接命令:“右转30度。”最直接,最细致,最精准,最容易被理解并被操作。韩国机长最可能对副机长这么说。而韩国副机长对机长这么说的几率就小得多了。

②陈述机组责任:“我认为我们现在需要向右调整航向。”这里使用了“我们”,而不是直接对“你”下达命令。也没有特别细致的30度要求。语气更缓和。

③建议:“让我们躲过这个坏天气吧。”暗示了“我们是一起的”。

④询问:“你准备往哪边调整航向?”更弱势的建议,表达了飞机不归自己掌控,要寻求机长的许可。

⑤偏好:“我觉得我们向左或向右偏转比较好。”——只是我觉得、我的偏好而已。

⑥暗示:“前方40千米处天气可能不太好。”——语气最缓和的版本。韩国副机长最可能这么说。然而,机长很可能把这句当成无关紧要的闲聊,完全领会不到副机长有“不转弯绕开,飞机可能会出事”的意思。

***

大韩801次航班的最后时刻里,留下了这样的语音记录。

副机长:“你有没有觉得雨下得更大了?在这个地方?”(暗示。天气太糟了,机长你要在没有备选方案的情况下做目视降落,万一我们飞出云层却看不见跑道怎么办?)

随机工程师:“机长,气象雷达发挥了不小作用。”(暗示。今天晚上并不适合目视降落。看看气象雷达吧:前方有危险。)

机长:“是,的确很有用。”他根本没理解随机工程师的疯狂暗示。

1时41分59秒,副机长:“不在视野范围?”(询问。我没看到跑道,怎么办?)

1时42分19秒,副机长:“让我们做一次复飞”。(语气升级了。建议,陈述机组责任。后续调查显示,如果那一刻副机长立刻接手让飞机复飞,还有时间躲过撞山的命运。然而,副机长没能鼓起正面对抗上级的勇气。)

1时42分21秒,副机长:“不在视野范围,复飞。”(迟来的命令。)

1时42分22秒,随机工程师:“复飞。”(又一个迟来的命令。)

1时42分23秒,机长:“复飞。”(终于理解了下属的意思)

1时42分25秒78毫秒,巨大撞击声,大韩801次航班坠机。

***
801次航班空难后,大韩航空展开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有一项要求是,工作语言改为英语,所有培训都用英语,机组人员必须用英语交流。

这项要求有两个目的:

①英语是航空界的通用语言。飞行员与各个机场的控制塔台联络,通话语言基本是英语。强制使用英语,就能提升飞行员的英语水平,减少飞行员与塔台之间的误会,从而降低事故率。

②一门外语其实就是一门文化,一种新思维,一个转换器。同一个人,说韩语时不由自主就会带上敬语,委婉表达;说英语时,反而可以直接而简明地沟通。

没有人能脱离所在的文化环境而完全自由。但用外语沟通时,束缚就会更松弛些,表达就会更轻盈些。因为误会而造成的悲剧,也会更少一些……

***

故事讲完了。留一个小问题。

2019年1月4日,桂林航空GT1011桂林-扬州的航班上,当机长让无关人员进入驾驶舱时,其他机组人员,会说些什么?用什么语气说?还是说,他们欲言又止,最终都选择了沉默?

 

 

 

【3】@马伯庸 

怎样迅速掌握一个知识点呢?

有这么一个效率很高、见效快捷、而且回报还不错的学习方法。那就是:为这个知识点写一篇介绍文章,试着向不知道的人讲明白整件事。什么时候你能讲明白了,自己就算是掌握瓷实了。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17年我有一次跟仇鹿鸣老师吃饭。聊天时他无意中提及,说有个叫孙沛阳的北大学生,在12年发现古人习惯在竹简背面划一条斜线,以标记前后次序。这个发现,解决了困扰学术界许多年的竹简编序问题。艰深的古文字谜团,居然被一条斜线给解决掉了,很有推理小说的风范。

我本来想立刻发条微博,跟大家分享一个很酷的豆知识。可是掏出手机来写了半天,发现不行,这斜线怎么划的?从哪篇简牍里发现的?仅凭饭桌上转述根本说不清楚。于是我回家以后,找到孙沛阳的那篇论文,搞清楚这个发现的具体细节,觉得胸有成竹了,打开电脑准备去发微博。

没想到写到一半,又卡住了。

我发现,单纯平板直述地把发现讲一遍,没什么意思。大部分人不了解简牍学,体会不到这个发现的意义。为了能让读者充分理解其重要性,我必须要把前因后果说明白 。在这个发现之前的简牍学,哪些排序问题没得到解决;要说清楚这个,就得先说明白哪些问题解决了;要说明白哪些问题得到解决,就得从最基础的简牍学常识谈起……

这样一来,远远不是一条微博能容纳的了,只能写一篇文章。文章要有结构,先讲“简牍”是是什么,然后讲“简牍”释读遇到的排序问题,再谈学术界之前辨认竹简次序的N种方法,以及这些方法的局限性,最后才讲到孙的发现有多重要,实现了哪些突破。得这么一个逻辑次序,读者才能明白。

这时我发现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且不说第四部分,光是前三部分的写作就超出了我的知识储备。比如说吧,第一部分讲简牍是什么,我得找个熟悉的故事开头,迅速把读者注意力拽住——幸亏我知道一个孔子韦编三绝的典故——但接下来编竹简的绳子什么材质,怎么打结,出土什么状态,简牍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都得查阅相关论文。

这还是最简单的部分。到了第二部分,讲到简牍释读时的排序问题,我不能只是干巴巴地讲理论,必须得举出几个实例来,既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

这就很痛苦了,我对简牍学了解不深,对于各种文献略有耳闻,却从未涉猎。为了能找到合适的例子,只能硬着头皮去翻论文,论文看不明白,就去找底下的索引找扩展文献看。读到昏天黑地,才从浩如烟海的上博简里翻出《战国楚竹书》、郭店楚简里翻出《性自命出》,清华简里的《筮法》、睡虎地秦简书信和清华简《金縢》里的标点等等……就为了说明,排序问题很重要。

好不容易写完这段,接下来还得搞明白,排序问题怎么解决:学术界有从文字、图案、简背反文、竹节、契口等方式来判断,每一个方式,我都得举至少一个例子来说明吧?于是一头栽进文献大坑里,又昏天黑地看了一通,挑出雅俗共赏的案例出来……

终于到了讲述孙沛阳发现这条斜线的段落。我惊讶地发现,梳理完之前学术界对简牍的研究历史之后,我读他论文的感觉和之前读截然不同了。作者写的不是科普,所以很多常识在行文中没有特别说明,说一藏十。原来我没相关基础,读得似懂非懂,现在恶补了一阵之后,我才算是初步掌握了这个发现的牛逼之处,对于它在简牍学中的位置与前后源流了然于胸。

就这样,我本意是想在微博上分享一个豆知识,没想到最后掘出了一棵大树……拜其所赐,我也算是梳理了一遍简牍学的入门常识,至今也忘不了那些佶屈聱牙的先秦文献,因为当初找例子找得实在太痛苦了。

所以你们看,你很难判断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一个知识点,即使倒背如流也未必能理解透彻。最好的办法,就是试着去写一篇介绍,行文过程中,你会特别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短板和缺陷在哪,随时补完修正。什么时候文章写完,才算是真正把它理解入心了——而且写完的文章还能卖点钱,多合算啊!

 

 

【4】@木遥 

曼昆在一次讲演里提到了这么一个问题:下面两个计划哪个对社会更好?

A:转移支付计划。零收入的人每个月收到一千块钱津贴,每月每多一块钱收入就少拿两毛钱津贴,直到津贴为零为止。同时对年收入超过六万块钱的人的超出部分征收20%的税。

B:全民补贴计划。所有人无论穷富每个人每月拿一千块钱津贴,同时所有人无论穷富征收20%的税。

他在哈佛的本科生课堂上问了这个问题。九成以上的都说 A 更好,因为「凭什么有钱人也能拿津贴?并且国家还得向穷人征税来补贴他们?」

但事实上,这两个计划在数学上是完全一样的,很容易验算出,每个收入阶层的人最后到手的钱在这两种计划下面都一样多。他们唯一的区别是表达方式的区别。

曼昆说即使经济学家也经常在这个问题上犯糊涂。

(其实这两个计划也不是真的完全一样,因为B显然更容易实施,而A需要养活一大群监察和税务人员来甄别收入和计算津贴数额。我觉得可能反而正因为如此A才更受欢迎……

 

【5】@理性的白痴 

很多人并不知道,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在经历了各种经济主体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后,最后会有一部分转化为财政收入,也就是说政府支出的一部分会最后以其他方式(比如各种税收和国有企业营收)回到政府口袋里。所以,理论上只要短期内加大财政支出到足够大(所谓的财政刺激),必然会获得GDP和财政收入的短期增长,不过广义上的政府财政可不是光光一般预算支出那么简单,实际上中国各级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都有大量的隐形财政支出,很多是通过地方融资平台、PPP等方式支出的,而其背后就是与政府及相关关联企业的信贷(债务)大幅增长,我个人认为这部分比较隐蔽的财政支出的数量要大于明面上的一般预算内支出。所以,有很多西部城市虽然GDP高速增长、财政收入也在高速增长,但其实背后的逻辑并不是非常让人安心的,因为你不清楚它们为了获得这个高增长到底进行了多少明的暗的财政支出,也不清楚对应的信贷投入规模和债务规模到底有多大,而一旦信贷投入出现减少的话,GDP增速和财政收入增速就会出现快速下滑。所以,这就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的问题了。 

 

【6】@陆大鹏Hans 

《斯科尔茨内回忆录》:奥托•斯科尔兹内于1975年7月5日至6日夜间在位于西班牙马德里的家中去世,享年六十七岁。这位身高六英尺四英寸 的奥地利壮汉从敌友双方得到许多绰号,比如“疤脸斯科尔兹内”“欧洲最危险的男人”“间谍、破坏分子、刺客”“希特勒的特种兵”和“无与伦比的特种兵”等。他于1970年罹患癌症,与病魔斗争五年之后与世长辞。
在西班牙、德国和他的家乡奥地利,人们纷纷向英雄洒泪告别。7月8日上午10点,他的葬礼在马德里一座教堂举行,据说有一千人为他送行。哀悼者中有一位西班牙将军,有长枪党 的军官,还有二战期间曾在俄国前线与德军并肩作战的“蓝色师” 老兵。前来参加葬礼的德国人中有前德国空军冲撞战斗机部队指挥官瓦尔特•达尔上校 ,他在二战结束时已经获得了与斯科尔兹内相同的荣誉:加挂橡叶饰的骑士十字勋章 。教堂内悬挂西班牙国旗和德国“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协会”献上的一条葬礼饰带。斯科尔兹内生前获得的德国、匈牙利和意大利勋奖章被陈列在一块黑色天鹅绒垫子上,供人瞻仰。
斯科尔兹内的遗体火化之后,他的遗孀带着他的骨灰和勋章飞往奥地利。7月16日,在维也纳的杜伯林格公墓,人们为斯科尔兹内举行了第二次葬礼,他的骨灰被安放在家族墓地。据说多达两千人参加了此次葬礼。汉斯—乌尔里希•鲁德尔(作为斯图卡俯冲轰炸机飞行员,他的战绩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希特勒不得不单独为他设立一个级别的骑士十字勋章:加挂金质橡叶、双剑和钻石饰)致了悼词。乐队演奏《我曾有个战友……》 ,一位号手吹奏了葬礼号。
在德国南部城镇肯普滕的波斯特旅馆,人们为斯科尔兹内举行了第三次葬礼仪式。这次仪式的组织者和参加者是一些老兵联谊会组织,包括HIAG组织(前武装党卫军成员互助协会)、“奥地利福拉尔贝格州军人联盟”、巴伐利亚的“德意志军人与战士联盟”和“德国伞兵协会”。英姿飒爽的斯科尔兹内肖像两侧陈列着鲜花、“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协会”献上的饰带以及很多花圈。献上这些花圈的,是斯科尔兹内曾经所在的猎兵部队、佛兰芒人组成的武装党卫军“朗厄马克”师和西班牙长枪党。斯科尔兹内的女儿瓦尔陶德也参加了这次仪式。鲁德尔和达尔致了悼词。到场的还有希特勒的御用飞行员,已经退役的汉斯•鲍尔 将军、骑士十字勋章获得者和党卫军上校瓦尔特•哈策 ,以及HIAG组织的卡尔•蔡夫 。蔡夫在二战结束时的衔级是党卫军少将,并是希姆莱本人的幕僚成员。海军元帅卡尔•邓尼茨(被希特勒指定为第三帝国的下一任元首)未能亲自参加仪式,但送来了五十支玫瑰。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花束的颜色是第三帝国的国旗色黑白红,而不是战后联邦德国的黑红金。

享誉如此之高的这个人,在二战的第五个年头拉开帷幕的时候还仅仅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武装党卫军下级军官。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