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148】结果没有变成子弹,变成N95口罩发回来了

dasheng @ 2020年02月05日 浮世汇

【1】@全科健康 (编者注:该微博账号,湖北省卫健委宣教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疫情问责风暴开始,你对打赢防"疫"战怎么看?5位医生和我都说,这些事情必须要办!
我进防控指挥部已经11天没回过家了。与医生比,我算短的。昨天和今天,我陆续跟5位医生交流了看法,他们中有社区的全科医生,有医院科室主任,有院领导,有高校医学博导。
今天,湖北省和武汉市纪委都对红十字会班子成员进行了纪律处分。但是,大家一致认为,这场疫情,是天灾,更是人祸。仅处理红十字会、处理卫健委这些"小兵"可能还不够,要避免有"甩锅"给卫健委、红十字会之嫌,还需要纪委用更严格的尺子来衡量,更大的力度来深挖其他失职渎职之人。因为,他们才是比病毒更狠的真凶!
一个普通人,只有在面临生死大关的时候,才会彻底反思自己的人生。
一个企业家,只有在快破产的时候,才会彻底反思自己的战略;
一个政治家,只有在快下台的时候,才会彻底反思自己的政策;
那么,承受巨大的损失和伤痛后的我们,也在反思,凶手是谁?
它叫冷漠无情。一天天报出的冷冰冰的数学,没有一句致哀,人情何在?它叫处置无能。一个月过去了,捐的菜入市卖,捐的物呆库房,病患无处医,物资无处买。它叫谨小慎微。发现问题,不敢拍板,层层上报,层层审批,贻误战机。它还是漏洞百出的应急机制,是不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是形同虚设的综合考核体系。
亡羊补牢,时犹未晚。后面要做的还很多,当务之急,在铁腕抓防控抓治疗之外,还有几项:
一,     深挖渎职。
让宅家者弹尽粮绝,令患病者家破人亡,我恨渎职的那些人,他们才是最狠的病毒!
这几天,多地官员电视上神同步地在镜头前齐声"痛心,内疚,自责",你们难道是同班同学?你去医院看了吗,有多少人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排队,甚至当场倒毙;多少人在"居家"隔离中痛苦呼嚎;多少患者打着永远打不通的收治电话,眼睁睁看着病毒一个一个传遍全家?这里面,天然有着如湖北省红十字会那样的不作为!
二,选拔专才。
我相信,付出重大代价后,疫情终将过去。后面,得跟自己过不去了。
过去的事不用说了,法也难责众,但是从今以后,卫健委(局)主任,能否选拔专业人才担任?当然了,仅有专业还不够,还需有为民情怀,魄力担当,领导水平。各个层次人才中,既需要懂得规划大局的帅才,也需要深谙决策执行的将才,以及善于执行落实的士兵。目前,要针对空缺的卫健部门主官启动临时选拔工作,后面需要形成有序的机制(后面会谈)。
三、 完善机制。
要与深化医改工作紧密结合,统筹推进。
一是健康科普机制。健康科普已经纳入健康中国战略。全民健康,必须全民懂得健康。全民接受健康科普,从学校抓起,是最有效最能管长远的。因为今天的孩子,是明天国家的栋梁。让健康科普入大中小学教材,并且强制纳入考试大纲,是最为深入的科普。对于其他人,则要加大健康科普的广度和力度,让健康科普如当年计划生育宣传一样,铺天盖地,入脑入心。
二是保障机制。应急物资保障。需要改变现在零的现状,对卫生应急体系进行全盘顶层设计,明确各地卫生战略物资储备的规划、仓储标准,以备疫情或战时急需。资金保障。要纳入中央和当地财政予以确保。运行机制。要定期上报储备数量质量动态、确保随时能有,随时能用。
三是人才选拔机制。卫生健康是专业性很强的部门,不要把非专业人士弄到这里当跳板,混经历,换刀把似的两三年就换人。时间短了,沒经验(马书记语),没耐性,沒定力,干不出管长远的事。
四是工作考评机制。加大卫生健康工作在党委政府考核的权重,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把考核与民众满意结合起来。卫生健康工作好不好,健康科普是否到位,用数据说话,让百姓用他们的心来投票。
以上文字可能令个别人不适,也容易因言获罪。好在,俺出发点是好的,尽管忠言逆耳。不管了,憋太久了,不吐不快,有种就来!

 

 

【2】@naJenny 

大家好,我是一名新冠病毒感染的自愈患者,写下这些文字,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由于工作会接触到此类病患,同事也有查出感染,我于1.23号上午做了ct,结果显示呈磨毛玻璃样,病毒性肺炎待排。差不多说明我不幸中枪,次日凌晨科室同事告诉我咽拭子结果出来了,是新冠两个+。那夜我未眠,一直在想我什么时候被感染的,我一直都自信我的抵抗力,我真的很郁闷。幻想着自己会死,我怕极了。第二天,去了科室找医生,他看了我的片子,说病变范围较小,建议我在家隔离吃药,同时也避免了交叉感染。隔了四天后的1.28复查ct显示正常,我很开心,但没想到核酸检测还是阳性。其实那时候我的嗓子还是很干很难受,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六天后,也就是昨天,我终于下定决心还是要面对现实,这时候的我基本没有任何临床症状,就算还是阳性,我也不怕和它斗,注意隔离别影响别人就好。今天拿结果的时候,就像高三看排名的那种感觉,不敢面对。所幸,转阴了。

  回顾这漫长的11天,我觉得这个病毒没那么可怕,可怕的是它的传染性。我一个人在家不出门,不会传给别人,切断了传播途径。接下来就是我和病毒的抗争了。第一:抵抗力。免疫系统正在和病毒打仗,没吃饱饭怎么行。按时吃饭,规律作息。吃的一定要营养健康,我熬过鸡汤鱼汤排骨汤小米粥八宝粥……早上习惯喝瓶热牛奶,看个人喜好也可以多吃鸡蛋鸡蛋羹。闲暇时间也会洗衣服拖地打扫屋子练练瑜伽就当运动了。第二:杀死家里物表的病毒。我会用稀释的84拖地擦桌子,75%的酒精喷被子和衣服。每天都要做。每天开窗通风至少两次,每次半小时,注意保暖别受凉。天气好的话晒晒太阳。晚上洗热水澡,杀死身上携带的病毒。勤洗手(很重要),要用洗手液洗,你会七步洗手法吗?第三:药物治疗。我(确诊了)在家吃的口服药有:奥司他韦(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拜复乐(恶心,腹泻,头痛等)、阿比多尔(恶心,腹泻,头晕等)、莲花清瘟胶囊。根据网友建议也吃了小柴胡颗粒(主要是对我的症:口苦咽干等)。对于我来说有些药物确实会让我喝完胃有点难受甚至头晕。那时候我就会喝热水,休息。一小时左右就会好转。第四:心态。不要盲目恐慌,恐慌木的用,放平心态,理智积极面对。

  想告诉大家的是:在自己怀疑自己是病毒携带者又不能确诊时,要注意隔离,保护别人也保护自己。自己要感知自己的身体变化,想想原因采取措施:胃不舒服是不是受凉了,喝点热水试试…头疼乏力是不是玩手机玩久了躺床上躺久了…可能不是新冠,不要疑病。新冠对大多数平时体健无基础病的人来说没那么可怕。就算不幸染上,依靠自己强大的免疫力说不定没过几天就好了。但是我们不能传给别人,一定要做好隔离。我在生病期间一直伴随的症状是抵抗力下降极易受凉乏力口干,别的都是吃药后才有的暂时性不适。

   打赢这场战役,每个人都在做着自己的努力,对于我们,就是不传谣不信谣,保护好自己。相信国家和政府。冬天一定会过去,春天也一定会到来。那时候,武汉还是那个武汉,但中国人却连的更紧密了……

 

 

【3】@方方 

初十。又一个阳光明亮的日子。昨天以为会继续下雨,但今天却突然晴好。求医的人,或许会因这阳光,多一点温暖。尽管他们很多是感染者,带着病毒四处求生。谁都知道,所有的他们都不愿意这样,但为了活下去,他们不得不这样。他们没有其他路可走。他们内心的寒,当比这冬季的寒更深更重吧?所以,我还是希望他们在奔波的路上少受一点罪。病床轮不到他们,但阳光还是可以普照得到。
没起床即看手机。最先看到的成都地震信息。地震有惊无险,段子则让人笑喷。有一则是:"武汉在成都的两万个人全部找到。因为刚才地震惊慌失措跑到大街上的肯定是武汉人,成都人都在屋里头烫脚。" 实在让人隐忍不住笑出声来。相信成都的段子手让武汉人今早多出个"开心一刻"。我想,比武汉人更能搞笑的大概就算四川人了。谢谢那些段子手。
网上有些视频,我已不敢再看。实在很难过。但是我们理智下来,明白自己不能只是难道。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只惟愿我们能有记忆:记住这些不知名的人,记住这些枉死者,记住这些悲伤的日夜,记住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这个本该欢乐的春节中断了人生。只要我们尚且偷生在世,我们就要为他们讨个公道。对于渎职者不作为者不负责者,我们必须一层一层追究,一个也不放过。否则,我们怎么对得起那一个个用停尸袋装走的人们——那些和我们一起共同建设共同享受过武汉的人们!
今天看到一个武汉的宣传片,拍得不错。将武汉这座城市的空旷和安静,形容为"按了暂停键"。是呀,武汉只是暂停,但那些装在运尸袋里的人,却是完结。唉,火葬场的工人从未像现在这样辛苦。但他们说,大家还是关注医生吧,他们是管活人的。
下午,我即向我的一位医生朋友了解近况。他正在一线。插空回答我的提问。我们聊得很杂,概括起来有几点。一是,武汉现在绝不容乐观,形势依然非常严竣。医疗用品处于"紧平衡"状态。我第一次听说这个词,按字面理解,大概就是紧张,但也刚够吧。医生说,够用两三天。二是,基层医院相当艰难。本来基层医院条件也差些,受关注度小,医疗资源少。医生朋友说,你帮着呼吁一下,请大家多多关心和援助基层医院。不过,他又说,基层的地方政府、社区及村庄,隔离措施很得力,比武汉做得好多了。第三便是,把发烧的疑似的病人交给社区,是不合适的。社区缺乏专业知识也缺乏防护用品,他们怎么管得了呢?何况社区的人们自身也害怕,他们解决不了问题。我想,是的,这个错误的决定,导致武汉感染人群仍在扩大,而且一感染便是全家。第四是所有医院的医生都很忙,其他科室也都抽调到一线。但现在治疗的还是存量,而每天确诊和疑似的人数在飙升(即还顾不上治疗新发病的人?我没敢问)。第五,医生朋友估计最终感染人数会在十万以上。这是个很恐怖的数字。他用很肯定地语言说:"只有把那些该住院的全部住院,该隔离的全部隔离,疫情才能控制。" 说来说去,这是唯一的办法。从今天的一系列举措来看,政府似乎终于意识到这点。
疫情来了,从它初发及至扩散再至疯狂,我们的应对则从错误到延误到失误。我们没能绕到病毒前面拦截住它,却一直跟在它的后面追赶,尽管我们付出如此规模的代价。摸着石头过河这个思路并不对症,那么多可参照的前例,为什么不跟着学呢?直接抄个作业也可以呀?可能我的想法太简单吧。
今天还有个视频,是一家人过桥。桥这边是重庆,过了桥是贵州。夫妇俩带着一个或两个孩子(没看清)。男人是重庆的,女人是贵州的。车出重庆,过桥即贵州界。结果,贵州不让男人进,说贵州女人可以回家,但重庆男人不能进来。男人只好驱车返回。而重庆这边说,你们已经出了重庆,男人可以回家,但女人不能进来。开车的男人说,前面不让去,后面不让回,难道我在桥上生活?这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视频。我曾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叫《武昌城》,写的是武昌被北伐军围城一个月的事(多巧呀,我自己也被封在了武昌城里)。围城过程中,武昌城内人饿死病死无数。汉口汉阳人多方营救,终于与两军达成协议:给出三天时间,让老百姓出城就食。围城方不攻击,守城方给放行。那是1926年的事。两军作战,敌对双方尚且可以协商,而今天,又不是什么天塌的事,怎么就不能通融?办法多的是呀!后来小伙子到底是返回重庆还是前往了贵州,我就不知道了。
唉,哀民生之多艰,长太息以掩涕。这几天,很多人写这个。

 

 

【4】@破破的桥 

今天聊聊美国药企的巨无霸吉利德,它给中国提供了武汉野味冠状病毒肺炎可能的治疗药物瑞德西韦(Remdesivir),也被译作"人民的希望"。这个药物还没运到中国的时候,网上已流传着各种在中国病人身上用药的神效,都是假的,直至本博发表时,这里还没人吃上呢。

吉利德的著名事迹之一是开发出了一系列丙肝神药。Harvoni和Solvadi,它们的效果是将丙肝的治愈率从30%增加到了97%,而且无需注射只需口服,副作用也很小,可以说是彻底解决了丙肝这种疾病。六七年前这两个药物在美国上市。(在中国好像还没有上市,走审批流程中,不确定)

但是,这个药物在定价的时候就出现了问题。药厂将药价定为7-10万美元一个疗程(12周),这个天价可以说激起了很多不满。但药厂有自己的考虑,就是因为这种药的效果太好了,导致病人会被彻底治好,而收不回成本。

药厂喜欢什么样的药?喜欢的是那种抑制性的药,比如艾滋病阻断药(还有胰岛素、降血压药等等),病人终身服用直到死亡。那么药厂永远可以把药卖出去。但是这种一次性把病治好的药,药厂就很为难,如果定价低了,病人就这么多,全部治好了,我亏本了啊。后来就是因为这个,导致吉利德的股价被空头打爆。

那不顾舆论提价就可以了吗?不,后期就出现了几个问题:

1.一个是仿制大国印度,在政府的保护下大量地制造这两种神药,而且药物价格只有原产地的1%不到。这个差距导致了大量跨国采购,造成了强大的降价压力。

2.7-10万美元的药物,走医保是可以被病人所接受的。但是在美国得丙肝的人群,很多是穷人甚至吸毒者,他们往往没有医保,从而无法得到救治。救治的都是没这个药也不会有大事的人,而最需要的人手里没有药。

3.高价神药给药厂提供了大量利润,但同样会在消灭病症后产生巨大的业绩空洞。这个空洞很难有另一种药物来填补。下跌的业绩将导致巨大的获利盘回吐而让股价暴跌。

这就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状况。如果一家药厂开发出了一种效果极好的神药,以至于完全消灭了一种疾病,它反而会陷入一种困境,要么因为定价高昂而导致声誉下跌,要么因为定价合理而导致赔本。变成一种负面激励。

 

 

【5】@楼观令尹 

这两天看了很多起辟谣,直到昨天看到一个求助的博主在亲人病危的时候,就因为误用呼吸机一词在网上陷入围攻。

忍不住说几句。

我做过若干年记者,我个人经验是,在巨大的灾难、压力、恐慌下的受访者,极少极少有措辞严谨滴水不漏的。

口误,用错词,记忆紊乱导致的前后矛盾,把亲眼所见和道听途说的信息混为一谈,或者加进情绪化的夸张和抱怨,混淆信息的可信度,都是普通人的常态。这并不意味着核心信息必然是假的。

不要贸然相信对方的每一句话,同时也不要贸然断言对方恶意撒谎。

这些年微博求助者在公众的训练下越来越娴熟,有些求助者的文案冷静客观,周详细致,图文并茂,要戏剧有戏剧,要证据有证据,比公关公司还出色。

公众在一次次事件里也磨练出强大的戒备心和质证能力,每遇到一个求助者,反复质问,核对。也确实揭出了很多恶意中伤和造谣的人。

这种模拟法庭模式延伸到了这场灾难中,却催生了一种无人性的、冷酷刻薄的场面,在别人亲人垂危的时候,有不少围观者还在反反复复地质问:你怎么可能用呼吸机?你是不是骗人?你说亲人死了有死亡证明么?

这些求助者没时间细心筹备,斟酌措辞。他们被封城,挤在医院里,看着亲人痛苦而无措。

的确,也许其中可能有居心叵测的造谣者,但打击造谣的方式不是对所有求助者不分真假,通通上来先打一顿杀威棒。

求助这种事,说到底不难辨别真假。他有所求,自然就有时间、地点、目的,有人伸手去援助,同时也是核实。

弄清楚了,造谣的,打击;非主观恶意的不实信息,澄清;对于真实只是有瑕疵的表述,理解就好。

如果实在怕被骗了,心里存疑不转发就好了,又或者客客气气的问对方更多信息,表示以便帮忙,自己私下去核实真假,也不伤害对方。

有人说,虚假的悲惨故事在网上流传,会加剧恐慌。没有错。但是,一个普通人亲人病危悲惨慌乱下在网上求助,还要被质疑,被揪着个别口误辱骂嘲笑,不让人恐慌么?

 

 

【6】@老Q在上海的下只角 

几年前离开的时候,体制里很多人的状态就是: 不拿不要不作为,不快不慢不担责。没紧急情况也看不出来,一个突发事件就把所有短板都露出来了。这件事后,也许组织第一个要调整的不再是反腐优先,而是如何激励大家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

别扯伟光正,没用,每个岗位上都是活生生的人,自私的、有血有肉的人。这些年杀,抓的也不少了,结果呢?腐是少了,能人也走光了。要是看门狗模式也就算了,可是我们这种举国体制,只剩强人却没有能人,会在很多专业度高的领域埋下隐患。金融,医疗都是这样。多年前迪士尼进上海,我们都没人能参与商务谈判,紧急从美国招华人回来。十几年前中组部搞千人计划,体制内还是进了好多专业干部的。可是17年过去了,毛衣战谈判又几乎无人可派,又懂专业又会英文的人都就没几个。要不是民谣歌手还能撑的住,简直都快成笑话了。

不说了,说多了要不被骂,要不被删。埋头干活去了。

 

 

【7】@午椒ao 

有朋友提到武汉正经历的事情,定义为一场"悲剧"。无意垄断"悲剧"的释义权,仅仅用文学里的悲剧做对照,尤其用悲剧的最初面孔希腊悲剧做对照,悲剧通常具有某种必然性,有不可避免的特质,俄狄浦斯是命中注定要"杀父娶母",悲剧的肇事者是命运,神明,自然,悲剧是某种不可抗的超然性碾碎了人的道德勇气和强健行动力,或是在悲剧里,一种道德勇气竟与另一种道德勇气不可相容,英勇的阿喀琉斯杀死了同样英勇的赫克托尔。武汉现在经历的诸种,我不觉得属于这种悲剧,说是"灾难"更中性,如果不采用带刑事意味的"惨案"。怎么说,今天是立春,看到有武汉朋友发的梅花、石竹花照片,红是红,紫是紫,这一刻里确实出现了悲剧,你会伤心,春天超然的红和紫真美哇,并没有因为城市里人的挽歌逊色一分。今天一些权威媒体围绕立春做的种种快活口号,包括诸如"立春了,一切终将过去,定将春暖花开"或"天气暖了,我们的心更暖",这里面则没有悲剧,虽然你也会伤心,对照同一时刻在武汉为危重的父母寻求救治而不得的人们。但这不是悲剧,这里面只是一种可以避免的愚蠢。

 

 

【8】@王晓渔 

一个人的精神能否成长,取决于如何面对危机时刻。为避免内心被摧毁而逃遁到心灵鸡汤或宏大叙事的幻象,还是接受被摧毁的痛苦在心灵的废墟上重建自我?对前者不必苛责,但只有后者才能在精神世界里探险,做一名自由人。对灾难进行思考,这不是把坏事变好事,也不是感谢灾难,感谢与思考罕有交集。

 


【9】@Audrey李佳佳 

希望今年过去后能有纪录片或电影导演拍出中国的《切尔诺贝利》。群像中,如同切尔诺贝利有锲而不舍追索真相而付出代价的科学家,我们有第一时间披露信息被训诫不下火线自身被感染的一线医生;切尔诺贝利有外形粗犷语言粗鲁但耿直狭义的煤矿工人,我们有连轴十天夜以继日不眠不休的建筑工人;切尔诺贝利有抱着必死的决心潜入核辐射污染水中关阀门的死士(其中两人奇迹般活到如今)和责无旁贷扑向火场牺牲生命的消防员,我们有驰援医护人员、志愿者、无数不计个人得失伸出援手的热心普通人。最重要的,《切尔诺贝利》深刻反思了尸位素餐的官僚和荣誉大于真相的思维,还原了科学家以执着和勇敢倒逼出极为珍贵的溯源纠错,最终保护那片土地乃至全世界的人不会再次遭受类似恐怖的人祸。所有这一切,相信我们也可以。

 

 

2003年起于广州的"非典",今年源自武汉的肺炎,造成全国甚至世界性的灾难,全都是在同一条道上摔跟头:始于隐瞒,终于慌乱。每一次出事就喊喊"加油",不知、不敢也不能,去刨根究底地追查隐瞒的罪犯,并将这伙造成人民生命财产巨大损失的坏蛋绳之以法,我们还会有第三第四第N次人祸。不知追查是愚蠢,不敢追查是怯懦,而不能追查则让人沮丧——知道罪犯却不能追查罪犯,只会在阳台上喊加油,我们能不重蹈故辙吗?

 

 

【10】@马库斯说 

我早就说过女权的问题是女人的问题,是思想的问题。思想意识不改变是没有办法的。

一个女人不愿意睁开眼睛看世界,你跟她说多少话都没有用的。

但是我们说出来不是给那些女人听的,我们说出来是给整个社会听的。因为男女平等在现代社会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这也是现代社会后工业化时代对两性意识的核心要求。

只要说的多了,社会意识会慢慢改变的,说是有意义的。

我一个好朋友曾经听到我说女权的事情的时候,当场跟我说女人还要讲女权嘛,再讲女权就要骑到男人头上了。

她不需要女性权益的保障吗?她是需要的。但她真的不知道。

当她天天以想装心脏支架的心情去辅导两个孩子功课的时候,她不知道女权的核心诉求不是要骑到男人头上,是要求男人跟女人一样投入育儿的时间和精力,减少生育对母亲的职场惩罚。

同样她也不知道,同样毕业于他们学校,同样跟她年龄差不多的男性为什么赚的钱基本都比她多。她把这个归因为她是女人,女人嘛,本来在工作上就不如男人。
她同样不知道,这同样也是因为女人受到生育惩罚造成的。

她根本没想过,为什么公司在她结婚生孩子之后,就不愿意再让她负责大项目了。负责不了大项目,好项目当然挣不到什么钱。

她根本没想过女权的诉求,根本不是要骑到男人头上,而是在职场中两性平等,减少女性的职场歧视。

当她还天天陪着领导打牌喝酒的时候,她不知道女权的核心诉求就是反对职场性骚扰,希望我们国家有清晰的职场性骚扰的标准,成为一部单独完整的法律。

我当然能够明白她为什么是这样想的,因为对她来说,她的时间要分给工作孩子家务,光活着她已经喘不过来气了,她没有时间去思考这个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这个社会为什么是那样的。

仅有的一点上网时间,她能得到的信息是非常有限的。

她的思想是谁给她的?是她的家庭,是她前20年成长的社会。在她结婚以后,她基本上就停止了思考,因为她没有时间思考,她就匆匆忙忙活着了。

她不知道她视为妖魔鬼怪的女权,是为了让她的生活,或者说让她的女儿或者孙女的生活变得更公平更自由而努力的。

弔意识是一点一点由社会父母灌输到一些女人的脑子里去的。一旦灌输成功,他们便推这些脑子里有弔的女人出来代表全体女性。都是老套路了,有什么意外的呢?

想一想当年夏瑜是为了什么而努力的,喝他的血的人又是谁?

我们只是想要一个更公平更美好的世界。我们只是为这一点而努力,至于是谁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这真的并不重要。

 

 

【11】@THEBADMUSiC 

坂本龙一在福岛指导中小学生乐团的演奏,最新采访。大意介绍:
1."音乐之力"是最讨厌的词语。一旦有灾害发生,媒体即宣扬'音乐的治愈','音乐传递力量',对这种万能药一样的东西感到非常不愉快。
2.在纽约频繁发生恐怖袭击的时候,自己也曾经被音乐抚慰过,但那并不是说音乐本身具有'安慰'和'治愈'一类的物理性的东西。利用音乐传递能量,表达理念什么的,是自己最为讨厌的。
3.纳粹曾经利用瓦格纳的音乐做政治宣传,迫害犹太人。音乐会有黑暗的力量,从小时候起就引以为戒。
4.音乐的感动基本上是个人的偶然的'误解',是很随意的东西,换一个时刻和地点,感受或许会完全不同。
5.做音乐仅仅是因为喜欢,有听众愿意听自己就会很高兴。极端地说,就算是一个人也会做音乐。自己别的什么也不会,从小时候起就是一个人弹钢琴。
6.音乐人如果抱着'治愈他人'','传递能量'的心态来做音乐是非常狂妄和轻薄的,没有比这更丢脸的事情了。

 

 

【12】@yiqin_fu 

美国公共电视网王牌节目《PBS NewsHour》创始人、主播 Jim Lehrer 上个月过世。他生前写给记者的准则:

1. 只做我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

2. 报道每个新闻事件,都要像它与我自己有关一样。

3. 假定每个新闻事件都有至少两面。

4. 假定观众与我一样聪明、善良。

5. 对我报道的每个人物都作出同样假设。

6. 除非特别需要,不报道人们的私生活。

7. 严格区分新闻和观点,并作出清晰标注。

8. 除非特殊情况,不引用匿名或不具名的消息源。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发表匿名消息源对他人的攻击。

9. "我做的不是娱乐行业。"

 

 

【13】@吴向宏_投资无国界 

很多年前,我因为反对抵制日货,反对"中日必有一战"之类疯人胡话,被当年的那一波红小将们打成"汉奸"。那时还没有微博,他们就在博客上成千上万结队来骂我。

那时最流行的一句"爱国"口号就是:你今天购买的每一件日货,将来就会变成射向中国人的一颗子弹。

结果没有变成子弹,变成N95口罩发回来了。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