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257】全世界其他疫情得不到控制,中国始终也不能独善其身

huoying @ 2020年11月23日 浮世汇

【1】WowDaikon 

 

那个被丈夫和公婆虐待殴打致死的女孩,一条人命只值三年还缓刑的女孩,母亲本身就是被父亲捡来的残障人士,这个我还是能预料到的,但我万万没想到她死了以后还配了阴婚……果然烤鸭是国粹呢,先片皮,再吃肉,最后鸭架还能煮汤喝……

 

【2】@子陵在听歌 

多扯几句,中国和美国谁好谁坏,这完全是主观的个人感受。我很多在美国的大牛朋友都在陆续回国,因为国内没有美国那层华人玻璃天花板。我也有很多国内同学朋友,孩子都上小学了,还拖家带口为了移民而来美国零起点读计算机硕士,原因是"反感国内的人和事"。因此很多人觉得国内适合有能力有抱负的人,美国适合能力一般但甘于小富即安的人。

但不管主观爱憎如何,事实就是事实,不应该因为个人情感而去歪曲。一个基本事实是,中国抗疫远比美国成功,但不能因为这个事实,而否认另一个事实:中国依然没有全面超越美国。我一直觉得中国抗疫做得很好,在3月之前我也一直这么说,因此那时饱受恨国党攻击。和非典相比,这次疫情还体现了中国生物医学研究、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在过去十几年的空前进步。相比之下,美国防疫做的很差,这跟很多因素有关;但另一方面美国的医药科技的研发速度和创新能力这点依然是其他任何国家不能企及的。但当我评价美国的药物疫苗研发的进展,又会激发很多仇美党的民族主义情绪。

无论如何,现在说我们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点都不假大空。最近各个国内港口和边境城市的散发疫情,跟境外输入、进口食品和冷链运输有关,这说明全世界其他疫情得不到控制,中国始终也不能独善其身,因为毕竟中国不可能完全停止跨国航线、国际贸易和货物运输。中国不是一个孤岛,中国高度依赖经贸合作。许多人可以把在网上爆棚的民族主义或者恨国情绪转换成为改善个人生活水平的动力,生活改善了心态自然会改善。如果做不到,至少可以为了身心健康多锻炼多读书。

 

 

【3】水木丁 

56岁的苏女士,离开家自驾游的那条新闻在微博上刷屏,我也转发了。有读者回复我,这是家里有条件才能离家出走,还有读者赞扬了苏女士,但是说回来还要面对丈夫和子女,怎么办?
这又是鲁迅先生曾经提出过的那个老问题,娜拉出走后怎么办?当年鲁迅先生说,娜拉无非是有两个下场,一是在外面兜了一圈又回来。再一个就是在外面当了妓女。
总之勇敢出走虽然可敬可佩,但是没有什么出路的。这话说的当然是有道理的,这个问题也是个老问题。
但是,别忘记了,《玩偶之家》是1879年的作品,现在是2020年。已经过去140年了,鲁迅先生当年这个问题很尖锐,但也过去了一百年。我们总说时间会给出答案,事实也是这样。
一百年来,科技文明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其实已经给出了答案。
在2020年,那个娜拉饿死的,或者除了当妓女就找不到别的工作的?
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工厂里的女工,许多都是从农村出来务工的女孩子,她们都是农村里出走的娜拉,努力工作,谋生亦谋爱,许多人并不想再回去。
不说现在,朝鲜历史上有一位女诗人黄真伊。
本来是贵族世家的千金大小姐,后来她知道自己是父亲强奸婢女所生的私生女。在那个年代,朝鲜有"从母法",母亲是贱民,女儿也应为奴。
当时黄真伊可以有几条出路:尝试继续伪装成贵族;嫁给同阶级的男子或者给人当个妾室。最后她选择了离开了家,踏入青楼,做了个妓女。
后来她成了一代名妓,也是朝鲜传奇女诗人。与当时的徐敬德(哲学家),朴渊瀑布(景点)并称松都三绝。至于拜倒在她脚下的男人,那就更是数不过来了。
到了晚年,她抛弃一切,游历了全朝鲜名胜古迹,最后病逝时,她觉得自己伤害了不少男人,留下遗言,让把她葬在路边,让虫子和野兽吃掉她的身体来赎罪。
我第一次看黄真伊的故事的时候,就觉得她就是出走的娜拉。而且她出身于1506年,比《玩偶之家》还要早上个三百年不止。最重要的是,她是个活生生的,真实的女人。
当女人想活下去的时候,想开了,想通了,她的能量有多大,有多坚韧,多宽阔,常常是超出你的想象的。而易卜生和鲁迅都是男人,在他们的理解中,女人的离家出走,都只是一时情绪化的冲动行为。男人们常常对女人的生命能量缺乏想象力。
他们想象出来娜拉的未来,穷尽于此。我想这才是大家喜欢苏女士的原因。她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她揭示了某种生活的真谛——永远不要以为你很了解一个女人,她们是有无限的可能的。
娜拉出走了140年,娜拉出走之后怎么办?这个问题,可以休矣。

 

 

 

韩松落:苏女士离家自驾游那件事,折射出的倒不是人们对钱的恐慌。因为算经济账的话,她留在家里其实是赔钱的。 她的收入要贴补家用,她还要伺候全家人,这个时间拿出去,做家政当月嫂那都是挣钱的。而且她还不开心,算上这个心理成本,那是赔大了。

 

人们恐慌的是,她居然从现有的关系里挣脱出来了。中国人很害怕的,就是自己不在一种关系里,家庭关系,事业关系,同道圈子。关系是坐标,关系是存在感,关系就像低下头看见自己的脚。
而她就这么挣脱出来了,不但没事,还获得了更大的关系。从视频里看,她显然是有了一个自驾游圈子,而且很自然地融入了他们的话语。因为她的视频,她又有了一个大范围的网友圈子。
这种关系飘忽不定,岌岌可危,但却更大更宽阔。

所以她做了一个很坏的示范。现在连我的家人都在担心,我会不会不做饭了,自驾游跑掉。因为确实所有人都看在眼里,你相信人要生活在关系里,关系就很重要,你如果不相信,其实什么事都没有。怎样都是一生。

 

 

 

【4】史老柒 

最近越来越多的科普博主和教育博主开始给教育部的减负洗地了,减负到底对不对,到底应该怎么减负呢?
今天有个评论非常好,我们所理解的减负,是指减轻学生的负担,减轻家长的负担。而实际的减负,是指减轻学校的负担,减轻教育部的负担。
这是为什么家长怼禁学部的原因,减负的意思就是把本应免费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必须花几万在辅导班学,减负就是学校教的简单,考试考的难。
减负就是把上不起辅导班的有天分的孩子因为贫穷阻挡在高等教育的门外。
这也是当年北京高考文科熊状元的那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由来。
然后回到最初,我们要的是什么样的教育?
我是个普通人,我智商不高,我学不会微积分也学不会线代,我不懂离散也不懂拓扑,我这辈子也用不上傅里叶变换公式,这都没毛病,但是,你不能剥夺我学这些的权力!
我可以学不会,你不能不让我学!
中华民国四亿人,你们猜猜大学生多少?
五千多。
全国在校大学生五千多,所谓十万青年十万军,那是算上了大专中专技校初中初小。
民国所有大师,各个出身显赫,草根大师那是绝对没有的。
然而新中国成立之后,草根出身的硕士博士教授院士比比皆是。
为什么?
旧社会草根就都是傻逼,都是弱智?
新中国成立之后就一下子biu的草根也成聪明人了?
就是因为新中国的基础教育,教育有两个重要作用:
1普及科学常识,让人能够从事各种基础行业。
2对人民进行普筛,确保有天分的学生不至于被埋没。
如果在基础教育阶段,不进行普筛,那你怎么知道谁有天分谁没有?
基础教育不要普筛功能,那么谁有资格学习高等教育谁没有怎么选?
靠血统?
靠家庭年可支配收入?
靠三代之内行政级别领导岗位和大学几个教授几个院士给你写推荐信吗?
难道每个科学家都是自幼天资聪慧的吗?
并不是啊!很多科学家都是大器晚成的,都是人到中年突然开窍的啊!
如果没有普筛机制,这群人上个鸡毛的大学,受个几毛的高等教育?都去当社畜去了啊!
就拿这次美国黑命贵事件来说吧,说起黑蜀黍,全是黑蜀黍智商天生就不行,体能好,适合搞体育。
多少人这么认为的?
然而生物学实锤,黑人白人黄种人,智商上没有任何差别,黑人也出过总统,国务卿,国防部长,华尔街高管。
为什么绝大多数黑人只能0元购?为什么黑人的出路就是体育饶舌脱口秀?为什么美国黑人社区是治安最差的社区?
因为剥夺了他们接受普筛教育的权力!
国内那么多我儿子就是草,我就想把孩子当草养,他就不是树的家长,这辈子没活明白吗?
你可以把你儿子当啥养都行,但你接受普筛教育的权力不能丢!
我可以是煞笔,我可以学不会微积分线代,但你不能剥夺我学这些的权力!
我真心问一句,你们到底是真不明白,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5】@皇城根下刀笔吏 

我看到有人感慨,说美国的国力确实强大,新冠感染了这么多人,医疗体系都没有崩溃。

不可否认,美国的国力确实强大,但从这个角度理解,基本是误解。

美国的医疗体系跟中国几乎完全不同,实行的是家庭医生分流制+预约制。

什么是家庭医生分流制呢?就是指每个人几乎都有一个家庭医生,如果你遇到头疼脑热生病之类,不能直接去医院,而是要先找自己的家庭医生。只有家庭医生认为你这个病很重,需要去医院,给你开了去医院的单子后,你才能去医院。

所以,像国内那样生了病直接堵到医院的情形,在美国不太容易发生。

什么是预约制呢?就是指如果你想找家庭医生看病,得先预约。如果没有预约,一般情况下不能去看病。未经预约直接上门去看病,很多情况下可能会直接被拒。

所以,像国内那样生了病直接堵到家庭医生那儿的情形,在美国也不太容易发生。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我得了新冠,命悬一线,直接去堵了,咋地?

很抱歉,他们那儿的家庭医生基本都是独立执业的个体户,跟国内的律师有点类似。国内的律师,如果不想接你这个案子,那就是不接,你堵得再凶也没用。这就跟买卖一样,双方是自愿的,市场经济中没有强买强卖这个逻辑。

西方国家的家庭医生,基本也是这个逻辑。人家有人家的规矩,你可以选择不同的医生当你的家庭医生,可以随时炒掉你看着不顺眼的家庭医生,但是整个医生行业基本都是需要预约的。未经预约,强行上门,扰乱别人的正常预约秩序,你可能会被人家拉入黑名单。

而且,医生这种职业属于培养周期很长的慢热型职业,市场上很稀缺,供给基本小于需求。所以,你看似在理论上有无限的选择可能,但其实在实践中没啥太多选择。

选来选去,每一个医生的底层看病规则,基本都是类似的。

我在加拿大期间,也曾经看过医生,所有人都是预约的,所有人到了之后,都是安安静静的等着,哪怕等上一小时、两小时。没有人会因为等待而不耐烦。主要倒不是因为老外多么的有素质,而是因为,如果你瞎吵瞎闹,可能会被医生轰出去,以后不接待你了。

如果你出了名的闹,在这个行业里臭了,你可能连家庭医生都找不到,以后生了病只能等死。

医生们不接待你,不是因为拒绝病人,而是因为你有暴力倾向。这是合法理由,没啥可说的。如果你不想被拒绝,那就老老实实的遵守预约+等待制度,做个乖孩子。

不像在国内,生了病之后可以直接去医院,而且几乎可以去任何一家医院。医院既没有强制预约体制,也没有价格分流体制,最好的医院和最差的医院,收费几乎没有太大差别。所以导致,一旦生病全往三甲医院跑,好医院天天被挤爆。

你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让全国顶级大夫给你看病。

有一次我听一个人抱怨,说中国的教育和医疗体系太差了。我实在没忍住,当场就反驳了。非常不夸张的讲,中国政府在用压榨整个医生行业的方式,践行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问题不在本篇讨论范围,以后有机会再聊)。

我要是医生,我举一百个手赞成美国的医疗体制。作为律师,我也举一百个手赞成美国的司法体制。只要中国的制度在这两个领域实行美式制度,以后不论是看病还是打官司,你们都得求着排队。

有钱都不一定能排上。

排不上你还不能抱怨,要乖。

所以,美国的医疗体制在这两套巧妙制度的安排下,不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太可能崩溃。生了病先预约,轮不上慢慢排着。而且,医生都是个体执业者,即便态度不好或者干脆不出诊了,跟政府也没啥关系,怨气发泄不到政府身上。

这就是弱肉强食的社会,命硬就活着,命软就嗝屁,怪不得别人。当然,表层的社会制度非常巧妙,让你找不着任何茬,还时时让人有"选择权",觉得都是自己的选择,即便选择错了,也是自己的问题。

还是那句话,你越近距离研究他们的制度,越是钦佩建立美国制度的先贤们的厉害。

 

 

【6】早期文明比较研究工作坊 

六十年前的研究已经预告了川普现象

友情提示:图片内容来自《偏见的本质》

 

 

【7】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 

这几天断断续续看《秋水堂论金瓶梅》,很喜欢(但也不完全同意)序言里的两段话:
"……秋水的论《金瓶梅》,要我们读者看到绣像本的慈悲。与其说这是一种属于道德教诲的慈悲,毋宁说这是一种属于文学的慈悲。即使是那些最堕落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一种诗意的人情;没有一个角色具备非人的完美,给我们提供绝对判断的标准。我们还是会对书中的人物做出道德判断——这部小说要求我们做出判断——但是我们的无情判断常常会被人性的单纯闪现而软化,这些人性闪现的瞬间迫使我们超越了判断,走向一种处于慈悲之边缘的同情。
……《红楼梦》尽管有很多半好半坏、明暗相间的人物,但是它自有一个清楚的道德秩序,把毫不含糊的善良与毫不含糊的邪恶一分为二。也许因为《金瓶梅》里没有一个人是百分之百的善良或天真的,作者要求我们理解和欣赏一个处在某个特定时刻的人,即使在我们批评的时候,也能够感到同情。《金瓶梅》所给予我们的,是《红楼梦》所拒绝给予我们的宽容的人性。如果读者偏爱《红楼梦》,那么也许是出于对纯洁的无情的追求,而这种对纯洁干净的欲望最终是缺乏慈悲的。"

 

 

【8】@魏城WEICHENG 

川粉有多种,有美国白川粉、中国小粉红川粉、美国华川粉等,我都暂且不说,今天就单说说中国原来自封的自由派知识分子、现在的微信微博华川粉。有人可能会问,他们没选票,影响不了美国政治走势,为什么要说他们?我说,他们影响不了美国的政治走势,但可能影响中国的舆论走势,因为他们在中国的精英微信圈里有一定的话语权。今天我只说一点:他们逻辑不自洽。他们原来是"灯塔派",狂热赞美美国的一切,包括赞美美国自由媒体是美国民主的一大支柱,也一直鼓吹媒体对执政者的监督,但自从他们迷恋上了川普,原来似乎坚定信奉的所有民主原则全部轰塌:如今,在他们口中,美国媒体对总统的批评、监督成了"左媒的偏见",哪怕现在批评川普的媒体也包括许多右派媒体;川普拒绝媒体监督所用的"假新闻"托辞成了他们心目中的"天选之子"的圣言,在这些所谓的中国"自由派"眼中,所有不利于川普的新闻和言论都是美国建制派的谣言和诽谤……哦,原来他们对民主、自由的所谓追求,根本抵不过他们骨子中的"强人情结",他们是一批假自由派、真权力崇拜狂。

@周鼎-川大:简单的相互指责没太多意义。许多川粉只是对这个世界太失望了,转而诉诸更激进的方案。此时,简单粗暴的强人就会吸引他们。人类的历史向来如此。当年希特勒的崛起吸引了众多学者研究。我们现在也需要一本像米尔顿·迈耶《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8年间的德国人》这样的书。

 

 

【9】游识猷 

读到一篇新论文,在人类的采摘压力下,植物演化成了人类比较找不到的样子。
这种植物就是梭砂贝母(Fritillaria delavayi ),在我们中国西南部,野生的梭砂贝母被归为川贝母卖,野生的价格可以卖到每克2元甚至更高。所以人们有很大的动力去野外寻找采摘。
除了人类以外,对梭砂贝母感兴趣的动物非常少。可以说人类是这种野生植物最大的天敌。
这种压力让梭砂贝母为了逃避人类而演化了。
研究显示,在7个有采摘记录的地点,2014~2019年间的采摘量越大,梭砂贝母就越往"人类看不到我"的方向演化。
在人们越少去采摘的地方,梭砂贝母颜色越是绿意盎然。(附图,左侧AB图)
在人们越常去采摘的地方,梭砂贝母颜色越接近于石头,呈现灰色或棕色。(附图,右侧CD图)
即使没有长腿也要努力逃避人类的植物,真心挺不容易的。[二哈]
Niu, Y., Stevens, M., & Sun, H. (2020). Commercial Harvesting Has Driven the Evolution of Camouflage in an Alpine Plant. Curr. Biol., 0(0). doi: 10.1016/j.cub.2020.10.078

 

 

【10】知书少年果麦麦 

看到这个精神科医生书里介绍的「早晨散步法」,可以解决白天总是觉得很困很没精神的问题。大概总结是:
·起床后1小时内出去,沐浴着阳光散步。
·速度要快。
·时间是15~30分钟。想提神的人15分钟就OK。想调整生活节奏和心理状态的人可以30分钟。
·散步时嚼口香糖。
·散步时听音乐。
·散步回来吃早餐。或者吃30克核桃或香蕉。喝一杯不加糖的咖啡。
文章里写:
"这样做了几天感觉自己每天都精神了,而且心情也有变好,推荐给大家!"
感觉可以试一试~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