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汇767】放水还会继续,不停的继续

huoying @ 2023年08月07日 浮世汇

【1】@大厨Alex 

一个朋友刚从国内探亲回来,观念上有个巨大的转变,已经不再期望改变父母的生活观念了,也深感改变一个人持续了大半辈子的生活习惯不现实。
朋友五年没回国,回家看父母,和父母住了两个星期,刚开始全家其乐融融,然后生活观念上的分歧越来越多。
大夏天三十四五度,打开家里的空调,父母半个小时过来就要关掉,说省点电,机器也要休息。父母吃穿用度上非常节俭,身体上很多小毛病都是过度节俭的结果。
有天巨热无比,她妈走到快两站地的市场里买菜,提了个又好又便宜的大西瓜走回家,不打车不坐公交,到家即中暑,在家里躺了两天没爬起来。好了之后,朋友终于绷不住了,和她妈大吵一架。
她妈说,我们就是吃苦年代过来的人,吃苦就是精神信仰,吃苦才有成就感,舒服才是精神内耗,你没成长在那个时代你不懂,你不在家我们都不开空调,是吹不起吗?吹着身体是舒服但是精神焦虑,是打不起车吗?打车精神焦虑啊……需要克服困难的生活才没有精神内耗。
朋友说她和父母的生活观念已经和解了,她觉得她妈说得有道理,以后彼此尊重过好余生。



【2】@ieaber 

我觉得说父母辈喜欢贫穷,喜欢匮乏,不喜欢享受,一享受就内耗,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说法。没有人天生喜欢匮乏,标准很简单,免费的东西拿不拿?如果喜欢享受免费的东西,那就是喜欢丰盛,只是怕花钱。
如果免费的空调不吹,免费的大巴不坐,免费的自助不吃,酒店里免费的盥洗用品不拿,一门心思抠门,那才是不喜欢享受。
喜欢享受但怕花钱,是一种没有安全感的表现,这是生活经验,而不是不能改变的基因。人和人的关系是这样,你先爱,你先付出,你持续不断地给与安全感,只能期待被爱的人慢慢补完自己的匮乏。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皲裂多年的土地当然不能大水漫灌,但要说所有的爱都是浇到钢板上,我不信。
子女的经济条件有好坏,物理距离有远近,表达方式有繁简,父母本身的性格也有差异,这些决定了他们能改变到什么程度。但一言以蔽之老人就是喜欢穷,我没什么话可说。



【3】网友称中国现在的问题,显然就是把赈灾跟慈善给搞混了

8月5日,公众号"赫梅特"发表文章称:我们把赈灾和慈善两个概念搞混了。赈灾是什么?它是指政府通过行政功能,集中资源对灾区进行的救济和帮扶。这个是义务,也是必须要履行的职责。

举个例子,2021年德国爆发洪灾,也是惨不忍睹。当时德国的赈灾措施也是雷厉风行,政府直接下拨4亿欧元的紧急援助。面向受灾的每个德国公民,平均每人5000欧元,相当于4万人民币的样子,直接发到手。

欧元的购买力还是蛮强的,这每人5000欧一到手,生活上的困难基本是没有了。然后紧接着,德国政府又出台了第二项赈灾计划,将提供300亿欧元以帮助灾区实现灾后重建。其中受益者除了普通公民外,还有因灾情而蒙受损失的企业。

然后据德媒的估计,那次受灾的经济损失也不过20亿欧元左右(保险公司的评估是30亿欧),结果政府的赈灾款却达到了300多亿欧。真的是相当慷慨,绝不让任何一个德国灾民再受一点点委屈。

所以也没见德国人搞慈善募捐,这事就愉快地过去了。当然,换个角度说,政府的钱就是德国纳税人的钱,本质上还是德国人自己给受灾同胞买的单。也正因如此,你就完全没必要再额外发起募捐了,财政里的钱也是公众的钱,直接拿去赈灾就行了,可以代表大家的心意。

中国现在的问题,显然就是把赈灾跟慈善给搞混了,相当于把慈善赈灾化,间接把救济灾民的责任推给了公众。那大家肯定就有意见了,你平日里援助非洲时多阔绰,一个外国留学生的补助每年都动辄十来万。现在闹水灾了,怎么就面向社会索捐了呢?


【4】织女Vega 

从2022年4月开始至今,M2已经连续15个月同比涨幅超过10%了,看央妈表态,放水还会继续,不停的继续。
继续放到什么时候?
放到大水就像现在北京的门头沟!
直到房市开始恢复能喘气!
你看现在的怪异现象:房价不涨,股市不涨,物价CPI几个月都是接近0,为什么呢?钱去哪里了?
都淤积在银行里空转呢!
大家预期悲观,不敢花钱,都去买了银行的大额存单。
为了让你把钱拿出来,政策刺激力度越来越凶猛!
总有决堤的时候!
一旦决堤而出,将会迎来一轮大通胀和股市楼市的上涨。
房地产周期可能再次卷土重来!当然,主要是一线城市!
能卖就赶紧卖掉垃圾房产,现金为王,持币观望,等待楼市刺激政策出光出净,精准抄底,换房!
如果股市开始走牛,还可以先吃一波红利,见好就收,套现出来,旧楼换新楼!
不要以为信心不恢复,楼市不起来!
要是你银行的钱最后连个马桶也买不到呢?
小样!那有我们想干还干不成的事!


【5】@寝取的史官 

今天又说到渠道分成——也就是网上常说的苹果税问题,发现很多人理解的苹果税有很大的误区。作为一个创业10年在国内国外各种渠道都有产品上线的游戏开发商,我有丰富的苹果税经验。当然,也有同样丰富的谷歌税、华为税、小米税、OPPO税、VIVO税、应用宝税、9游税、360税等等等等,包括已经死掉的金立税。
字太多省流版:
苹果谷歌华为小米OV应用宝等等各种商店都有各自的抽成,其中抽最少的是苹果和谷歌,抽30%。国内所有渠道都抽50%
详细版
先解释一下到底什么是苹果税。苹果税其实是手机软件通过各类渠道上架,根据上架协议接入渠道SDK,并由渠道对其中IAP部分用户付费按一定比例抽取的分成。
名词解释:
IAP——In-App Purchases,软件内付费,在手机上通常特指在手机软件内针对虚拟物品的付费,最常见的就是各种游戏充值,充6块、充648、充月卡、都是在手机软件(游戏)中针对虚拟物品(游戏道具)的付费。类似的还比如:音乐软件买会员,微博买会员等等。要注意,这里特指虚拟物品或服务,你在手机上用购物软件买衣服充话费都是不算的。
渠道——就是各种集成了许许多多应用和游戏的商店,在苹果手机上叫App Store,在google上叫google play,在华为手机上有华为应用中心华为游戏中心,在VIVO小米OPPO等等手机上都有各自的应用商店,包括腾讯的应用宝、9游、4399游戏盒、360游戏等等,这些应用/游戏商城都是渠道。
上架——就是软件开发商/运营商和渠道签订协议,把自己的软件放到上面说的那些渠道商店里,让别人能搜到,能下载到。
上架协议——比如我们游戏上那些渠道都是要签协议的,要遵守渠道的规定,接入渠道的SDK。
接入渠道SDK——以我们游戏为例子,就是把游戏的账号登录系统和渠道的账号系统对接,用渠道的账号登录我们的游戏或者用渠道的支付方式接入我们的游戏充值。比如我们游戏在苹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Google Play中,登录账号用的是我们自己的系统,但在游戏中充值就必须用苹果和谷歌提供的支付接口。而我们游戏在华为小米等国内渠道上,则是把登录账号和支付都用渠道提供的接口,例如用华为的账号登录我们游戏,并用华为账号为游戏充值。
一定比例——我们游戏不管在国内上还是海外上,苹果的分成比例都是30%,谷歌也是30%。也就是说玩家用苹果手机玩我的游戏,给我充100块钱,苹果拿走30块。在国内上的时候,华为、小米、OPPO、VIVO、应用宝等等等等,所有国内安卓渠道分成比例都是50%,也就是说玩家在华为小米等应用商店下载我的游戏,给我充100块钱,华为小米他们拿走50块。
再解释几个常见理解误区
误区1——用苹果手机时用苹果支付才要交苹果税
错,在appstore里付费时,用苹果支付或是用信用卡或是用支付宝,不管哪种都一样,这些只是支付方式的不同,和渠道分成没有关系。不过不同的支付方法倒是会带来不同的支付成本,毕竟用信用卡或者支付宝也是要给钱的,这部分我们称为"通道费",这部分钱通常都从软件开放者的份额里扣除。也就是说如果通道费要5%,那100块钱,苹果拿走30,支付通道拿走5块,剩下65给开发者。
误区2——国内安卓游戏是开专门的渠道服才有50%的抽成,统一官服就不用给
放屁!开不开渠道服都一样,统一官服也是50%。而且现在几乎没什么游戏再开渠道服了,单个渠道人太少,根本支撑不起游戏环境。
说到这里应该算解释得很清楚了吧?



【6】@黑夜之睛滚雪球 

楼继伟的采访里面主要谈了2个点
一个关于房地产和城镇化率的问题(这个问题容易吵架,这儿不谈),另一部分关于养老问题,里面提到若没有国家补贴,养老金早已花光,就算保持目前补贴数目不变,那么也是2035年枯竭。 公共支出开支达到2.2w亿。延迟退休的讨论等。
2个问题的核心都是我国一直以来的核心问题,财政问题
若财政面不能得到好的增长点,那么对医保集采的利润压缩可能会越来越大,最后可能出现标准的公立药房和非医院的药房的2套医药销售体系。
类似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但是国情大概率是公立医院 搭配私立非集采药房和搭配医保集采药房2套体系
但是上面的情况都是猜测,一定的就是,集采进一步压缩空间,具体的悲观情绪可以看恒瑞前不久的交流会的回答。 所以我确定医药行业按照公共事业估值。 医疗器械行业可以享受国产替代的估值。
题外话 楼继伟的对话中,能看到的是养老金无法养活自己,简单来说单独养老金是入不敷出的;
原因大概能猜到,那么就是养老金没有优质的资产,若养老金有海量的一线房产,可能靠出租也可以养活,但是没有。 那么就算延迟退休,养老金大概率也是不能平衡的,否则不会没有国家财政的补贴当下就破产? 那么参考日本养老金,晚上刷到的一个微博,我发出来
延迟退休的钱,不如拉一波牛市大涨的钱来的多。 中国的养老金如果想要达到收支平衡,那么离不开资本市场,离不开一直上扬的股市。 
在养老金没有拿到大量房产的情况下,让养老金去股市拿下大量核心资产公司股权,可能是一个长期战略。 若有一天美国又开始衰退,cn也被各种负面信息笼罩,若大家依旧看好cn未来50年30年后,不妨在大A暴跌下,也去大胆买入核心资产。



【7】@玫果奶锡 

原来民国就有匡威了😱

@ZZZZZZZMW:匡威成立于1908年,旗舰版型(Converse All-Star)就是大家最熟知的,始于1917年定型于1920年左右,至今没大变化



【8】私享史 

我真的要反复一万次地强调,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是任何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思维能力,不分文科理科社科工科,它是一套通用的看待世界的方法论,是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可以互相交流的基础。

我们的基础教育不专门教授这样的思维能力也就罢了,相反,它还特别喜欢强化文科理科在思维上迥然相异的刻板印象,这是非常糟糕的。这其中,除了对人文艺术的一种浪漫化想象,还包含了我国传统艺能——玄学:觉得那些最美妙的艺术品都是在玄之又玄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神迹。讲真,这不是对艺术家最大的赞美,恰恰是最大的侮辱。艺术家竟然是在自己不能控制自己的状态下才能创作出最优秀的作品,那这艺术家不过是个被神秘力量绑架的傀儡啊!

我第一次消除这种浪漫玄学,而意识到,艺术创作跟科学研究存在很大的相似性,是十年前通过听刘小东和陈丹青的一次对谈,正好最近读《蒙克传》,作者也明确讨论了蒙克在创作时的理性,是的,画出看上去那么疯的《呐喊》、本人也确实神经兮兮的伟大艺术家,在创作时是理性占上风的。试想,一幅画的谋篇布局、用色构图,哪一点不需要深思熟虑?瞎画如果就能画出一幅杰作,黑猩猩一百万年就应该做到了。

所以,我特别喜欢用"算计"这个词来评价艺术,越是伟大的艺术越需要算计。张颂文演一场小戏需要事先精心设计走位和情境,修拉画一幅大作需要事先无数次的打草稿和练习,这些都是赤裸裸的算计,这样的运算能力不亚于解个方程证个命题,甚至可以说比后者还厉害一点,毕竟再聪明的计算机到现在也还做不到这一点。

我不给人贴文科思维或者理科思维的标签,我只把人分为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和不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很多理科生常年浸淫于那个答案唯一、绝对正确的真理世界里,一旦出圈,就暴露出很差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却还自信地在别的圈子里嘲笑别人傻。一碗水端平地讲,文科生一遇到科学问题,表现得要么盲从要么拒斥,也是很糟糕的。

 


【9】@文冤阁大学士 

朋友刚给我看了推上的一首诗,据说是中原大市某座桥下的。正巧,我和妈妈城东城西分开居住,到今天,整整一年了。



来源:新浪微博 喷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