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你狗叔叔: 其实我爸是农民,家里很穷初中没读完就辍学了。年轻时靠种地度日,但只够吃饭,养活一家人很难。 于是他开始搞副业,至少做过 15 + 种职业。 1,自学考老师 他边种地边遍备考,半年就拿到了资格证并考上了老师。每月有 300 元工资,包一顿饭(简直比种地强了 1 万倍)。 这时他主业是老师,副业是农民,有 2 份收入。 2,钓鱼,挖草药,做培训,摆地摊 因为要还结婚欠款(私人借款利息非常高),2 份收入之外他又开辟了 4 个副业。 周末钓鱼和挖草药挣生活费(他钓过最大的鱼轰动村,一条鱼就卖了 770 元);暑假帮别人上课,寒假摆地摊卖小百货。 1 年就还清了贷款,积累了几年换了大一点的住所。 3,中年失业开始创业 下岗后他开始学别人做养殖。 那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散养,而他花了很多时间看书学习请教,琢磨兽药、饲料成分、琢磨各种工具修理。 没几年他不仅管理自己的养殖场,还帮其他养殖场提供体术服务、帮兽药厂、饲料厂、机械厂带货(算是首批农村带货主播哈哈)。 这时他主业养殖,副业是维修、带货、中介,有 4 份收入。 4,老年再次拓展 养殖风险太大,加上他年纪渐大便缩小了规模。 凑巧有学校想请他去代课(我爸年轻时做老师很认真在镇上有点知名度),他便又接到了 1 个副业。 此时他主业养殖,副业带货 + 教书,最少有 3 份收入。 我爸好像从无职业规划、毫无事业瓶颈、没有年龄危机。他总能从生活中观察到机会,不停学习再学习,做什么都很认真。 他疯狂搞事业的 30 年,我们家从 10 平米泥巴房变成砖头房再变成商品房,一步步从偏僻的的落单户搬到村里再搬到了镇上。 这点变化对很多人来说不值一提,但我爸爸是从缺吃少喝、一无所有、无人教导中创造出来的。(我爷爷聋哑、奶奶有精神疾病) 我的爸爸只是个初中辍学的农民,却凭着勤奋和认真,不停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创造。在晚年时买了宽敞养老房、存下了丰厚养老金,选了 1 个最喜欢的事半工作半退休。
|